浅析摩崖石刻造像的传拓技巧
——以连云港孔望山摩崖石刻为例

2016-06-14 05:36孙玉东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特藏部修复组广东广州510110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4期

孙玉东(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特藏部修复组,广东 广州 510110)



浅析摩崖石刻造像的传拓技巧
——以连云港孔望山摩崖石刻为例

孙玉东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特藏部修复组,广东广州510110)

【摘要】传拓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技艺,在中国有几千年历史,甚至早于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它是将单页纸片覆盖在碑刻、青铜器、甲骨、摩崖等文物上,通过墨拓的方法,将文物的文字与图画原貌地拓印在纸上,最终成为国家文物研究的珍贵藏品。至唐朝发展至今,传拓通过不断发展、创新,将传拓技术与艺术完美统一,真正将这一艺术上升到了美学的高度。本文通过对连云港孔望山浅浮雕拓片的研究,来深入地分析摩崖石刻造像的传拓技巧与保护方法,作为一位传拓的延续者,将在传统的技术方法上进行不断学习与技艺创新。

【关键词】摩崖石刻;传拓技巧;传拓保护

一、摩崖造像传拓概念及方法

(一)摩崖造像的概念

根据我国新华字典解释:摩:本义为“摩擦,磨蹭”,崖:天然的石壁。摩崖造像意为在山崖上刮摩或在石头上刻划出的造像,一般是将文字、经文以及佛教图画等刻印在石壁上,如连云港孔望山、泰安的泰山刻石等都属于摩崖造像范畴。

摩崖石刻工艺主要是在山野石壁上完成,故一般字迹较大,且年代久远,风雨侵蚀,存在不同程度的风化,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因此,拓制摩崖要注意施工时的安全,同时对纸张的选取更加严格,摩崖石刻应尽量选用如:皮纸、高丽纸之类的韧性强、拉力大的不易破损的纸张,这样才会更利于拓本的保护。

(二)传拓的概念及由来

传拓,也叫棰拓,亦有敲击的意思。从单个字体理解来看,拓,就是用纸和墨从铸刻器物上捶印出其文字、图像或花纹,运用这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法,称为传拓技法。一般是将吸水性的传统纸张蒙于镂刻甲骨、金石、印碑、货币、陶瓷等材质器物坚硬的表面,并使用特殊工具使纸张与器物表面紧密结合,锤拓镂刻痕迹。

岂止至今,拓制拓片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存最早的拓本《温泉铭》上就刻有一行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的题记,同时在敦煌所出的四件唐代拓本中也清晰地反映出唐代的拓制技术,从这些可以看出,在唐代就已有拓片流行且拓制技艺已经相当精湛。在中国纸墨的成熟以及繁荣的历史文化背景的推动下,传拓技术拓片刻帖也得到了空前提高。

(三)摩崖传拓前的要求

摩崖传拓是一个既危险又神圣的工作。在山巅摩崖峭壁上“作画”无疑是一项很危险的体验,然而摩崖传拓的真正精髓是将摩崖上造型造像拓片的点、线、面与摩崖峭壁的点、线、面的完美融合。从而形成一幅神韵、形韵绝佳的作品。

孔望山摩崖造像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以南2公里。相传孔子曾登临此山瞭望,故名孔望山。典型的花岗岩石质,孔望山石壁雕刻出了各种形态的造像,分别形成了13个组体,最大的图像高1.54米,最小的头像仅10厘米。整体看起来十分壮观。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刻在东西长17米、高8米的峭崖上,由于其石质为混合花岗岩构成又长期经过侵蚀风化,因此崖壁图像凹凸不平,参差不齐,苍郁斑驳,且造像很多线条已模糊不清。想要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将崖壁上精美的图片精细的拓制出来,甚至连崖壁造像表面的轻微划痕也需要准确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传拓前要根据现实的环境设计一套可行的设计方案,因此在每一个环节中做到紧密相扣,在心性上,要焦而不燥、慢而有度。在技法上,要锻炼臂与腕、腕与指之间的力度与默契,做到眼疾手快、意到手到循序渐进。在审美价值观上,要做到平痕与气韵,在视觉上由于受摩崖造像的形状、大小、弯曲等因素影响,在传拓时很难找到画面的平衡感,在这一方面,要巧妙地用“破险”方法,运用重心中正方法来达到平衡。利用重心稳定的形态找到摩崖图像的重心点,从而达到平衡的艺术效果。

(四)摩崖传拓前期准备

1.提前观察环境与地形

摩崖传拓的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重要。由于在外界拓制,受外界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如:在季节、温度、湿度、风力等自然条件下,直接影响传拓的效果,因此在传拓前必须要了解当地气候以及地形环境。连云港孔望山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三角洲地区,属于典型季风气候,因此要避开多雨强风天气。在地形方面,由于孔望山为花岗岩构成,石质坚硬,地基稳定性相对较高,更有利于地形的选取。

2.物质准备

搭架是摩崖传拓前一项基础工作,孔望山的造像在悬崖山上,四周没有踩踏的地方,这样要想拓取造像,就必须有足够高的架子,现在大多数的工地建筑都是用刚管搭建,其柔软效果较差,在野外山为了器物及人身安全考虑,用传统的竹子搭建起来的架子最为合适。

水作为传拓时的必须品。传拓需要大量的水,尤其是洗碑,用水量很大。在山上取水不易,又是在悬崖上,所以在每次上山之前最好用车多装点水,以备使用,同时也要十分注意运输安全。

3.材料准备

1)选纸

纸张的种类很多,有宣纸、竹纸、皮纸等一系列的纸张,南北朝时期用桑皮纸,唐朝时多用棉料纸。这些纸张都可以用来做拓片,但野外传拓的纸要求高,不仅要求纸张拉力好,伸缩性还要好,太薄易破,纸厚不能呈现笔锋;另外纸要有韧性,竹纸不耐久,棉纸易干起毛,藤纸虽佳,但不宜捶拓,宣纸是最佳的选择,野外选用的纸,用净皮的熟宣最好,这样的纸张的韧性好,不易破损。

2)墨

墨的颜色、研制的方法、以及研墨的浓淡程度,直接影响作品的审美度。手工研制的墨水精细而均匀,但野外传拓需要大量的墨,研墨就显得不切实际,故买现成的墨汁。有些造像是佛教人物,可以带些朱砂,做成彩色,这样显现的效果会更佳。

3)拓包、鬃刷、打刷、喷壶、毛巾、起子、毛刷等工具的准备

传拓对于工具的选择十分有讲究。工具有些细节这里稍微提一下,例如拓包。拓包用于吸收墨汁,拓包要卷紧,手抓合适为宜,在里面最好能加一层毛毡,这样吸墨较多,在最外一层加细细的不易起毛的纤维布最好。在凹凸不平的孔望山摩崖上使用拓包,在手法上,铺墨手腕要收缩有力,涂墨均匀。在技法上,提高对拓子的灵活度。在选取带两个适中的拓包外,最好还要具备一个小一点的拓包,用小拓包可以更好的把握造像的细部特征。同时带两个鬃刷,一大一小,带一个鬃老虎,这样上纸的时候佛像脸部能更好的紧贴,面部特征就能完美体现。野外传拓片用水较多,因此对喷壶的选择一定带大一点,这样用起来方便,不会因为喷壶小而重复加水。

(五)摩崖传拓的步骤及技巧方法

传拓技术的发明具有深远意义。孔望山的摩崖造像已经历经1000多年的风雨洗礼,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一处佛教摩崖造像。对于珍贵的古迹之一孔望山的拓本传拓,我们主要是从六个部分来进行拓制完成。

1.洗碑

孔望山的造像长期暴露在露天,拓前要洗去泥垢杂草。对于有些地方,长满青苔,传统的有人用火烧去青苔。但经过火烧过的碑,容易变酥。这就是有些碑锤拓数次就碎裂的原因。孔望山这些造像属于国家文物,故还是采用清水清洗的方法,用喷壶对准造像喷洒,用毛刷刷去泥垢、杂草、青苔等赃物。

图1 洗碑

2.传拓纸张准备

在传拓之前先准备好和造像差不多大小的纸,用起子刮去纸张中纸疙瘩、杂质、沙粒和纸边红色印记,保证纸张的完整光滑和整洁。

3.胶水使用

传统的传拓是用白芨水、浆水、水蜡。现在为了追求方便用的是现代的产品液态胶水,这种胶水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醇,加水之后成弱碱性,这样的胶水又方便又快捷。野外传拓可根据石质的情况适量使用,遇平整光滑的刻石可能就得需要使用胶水,像孔望山这样粗糙的石质可用可不用。

图2 毛刷打实纸张

4.上纸

上纸有好几种方法主要有闷纸法、直接喷水湿纸、毛巾上纸法,这里在野外用毛巾上纸法觉得最实用,将纸张用手按住贴在造像上,毛巾沾上水,由中间向四周慢慢展开,贴实造像,完全贴实后用打刷打实,不要有口空气在里面,有些造像比较大,需要接纸,接纸的地方要搭在一起,用打刷打实,防止在风吹的时候分开,由于造像风化严重,石像的线条凹的很深,凹凸起伏较大,一张纸贴上去纸张非常容易破,所以在上墨之前,第一层纸可以作为垫纸,在垫纸上在加一层纸,不行就加两层,不管加几层,一定要用打刷打实。

孔望山造像中的孔子像,其脖子部位就有很大一个弯曲弧度,而纸张没有那么大的伸缩性,强行用毛巾将纸按照造像的弧度弯曲纸张肯定会断裂。因此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可以采用撕纸的办法,顺着造像的纹路走,这样就不用担心纸张因为用力而断裂。但这样拓法容易影响其立体性,所以撕纸的角度很关键,不然在拓完后取下拓纸在观看其完整性的时候会觉得变了形,这样拓出来的东西就失去其意义。如果不撕纸也可以采用拼接的办法,将拓纸分成好多张,按照造像的形状要求分,这样就避免造像的弯曲弧度,一段一段拓,全部拓完后,最后拼接起来,在背后托一张托纸,这样就能保证拓出来的造像完整,在野外有阳光,所以野外不要吸水,让其自然干。

5.上墨

拓纸完成之后要等拓纸稍微干燥,但一定要注意纸张的干燥程度,太干很难上墨,太湿容易阴纸。因此可以用手的背面触碰,感觉不到湿气但看着纸张还没有干的时候,这个时候上墨最佳。上墨时先用小拓包拓出造像的线条,让整个造像脉络先显现出来,接着用两个大拓包采用传统的扑拓法上墨加深,上墨先干淡轻打,层层打上,墨色逐渐加深。最后再在造像上用小拓包沿着造像的线条拓一遍,让拓出来的造像更清晰。

6.揭取

揭取拓片是整个传拓工作的最后一步,揭取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按部就班从一角斜着向另一角揭取,且在揭取接缝处时,要更加防患,当揭取不了时,可以通过哈气受潮方式,使纸张脱离石壁,同时也可以使用竹签、镊子等辅助工具进行揭取。切勿揭取时撕破纸张,待揭取工作结束后,切勿直接放在阳光下直射,直接平铺于树荫下方,等着水分蒸发阴干,等墨色水迹全部干透后,方可折叠保存。

以上六部分为传拓时主要中心步骤。传拓技法拓制的拓片,最大程度的还原了当时实物的原貌,这项传统的传拓技术经过了上千年传承且一直沿用至今,足以证明其存在的价值。

图3 上墨

图4 揭取拓本

二、摩崖石刻传拓注意事项及拓本的保护

(一)摩崖传拓注意事项

1.安全问题很重要

摩崖传拓安全包括文物的安全和人员安全。在摩崖峭壁上操作传拓,必须要借助脚手架的搭建,搭建时,选择好稳固点,注意摩崖造像的保护,不能破坏崖壁上的石头,防止破坏崖壁石质的内部,一块石刻的破坏都有可能影响造像以后的保护。除了文物的保护,人的安全也很重要,要小心刮伤。

2.天气问题

上山传拓的前一天要关注第二天的天气,在大风天气下做不了,小风的情况下也要注意,摩崖处缺乏物体遮挡,风力很容易吹过,同时也给纸张和纸张接口处的控制带来麻烦。

3.防晒

野外阳光直射,紫外线很强,在崖壁上传拓,又没有遮挡物,皮肤很容易灼伤,这在野外传拓过程中是常有的事,因此防晒显得尤为重要。

4.慎用水

善于用水,水是一种特别神奇的溶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灵活运用水的能力,给摩崖传拓带来实质性的作用。

以上几个问题都是在传拓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总结,也许会有许多细小的地方没有涉及到,这个需要自己亲自去尝试一下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艰辛。

(二)拓本的保存

1.平放

拓片平展地放在架子上,在架子上垫一张中性纸,这样是对拓片最好的保存,但拓片面积不固定,小的就可以平放在架子上。大的石刻就得另找一些方法存放。

2.折叠

将拓片四周折成A4大小,这样可以平放在架子上,也可以放在中性纸制成的信封里,孔望山的一些大的造像拓片就可以这样折叠起来放在信封里保存起来。但是对长期保存的角度出发,就必须注意折痕问题。

3.装裱

装裱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装裱成镜片、立轴,也可以将拓片装裱成册页,这个册页可以有许多的样式,可以是折叠后装裱的册页,也可以剪裱成经折装册页,但这个剪裱的经折装册页造像的内容必须是文字的形式,只有是文字的形式才可以剪裱。但剪裱也有很大的敝处,那就是看不到造像原有的形状。

(三)拓本保存的防患措施

1.虫害

由于纸张纤维很容易造成虫害。一般公藏单位对文物的虫害防护一般采用化学防护法。如:樟脑丸、麝香草粉以及干花椒、灵香草等。

2.火灾

拓本都是纸质物体,干燥,极易燃烧。存放地日常的护理防患工作非常重要。

3.受潮

由于气候差异,在雨季空气中的湿度较高,纸张很容易受潮发生霉变,要做到拓本存放地的湿度控制在安全系数以内,再做好通风防护工作。

4.自然氧化

在纸张的保护工作中,空气中的酸碱度很容易被忽视。酸性过高很容易破坏纸中碱性物质,加快纸张腐蚀,减少了纸张的纤维寿命,在拓本文物的保存时最好选择中性纸保存。

三、结束语

本次的孔望山摩崖传拓工作不仅是一次拓本的获取工作,更是一次人生的体验。摩崖上宏伟的历史文化让我对古人有了一份崇拜,看着孔望山一幅幅精美的造像,无不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一位传拓者,能有幸地直接接触到摩崖文化并能亲自将文化拓制成本,内心的自豪感无与伦比,这次野外拓制,虽然遇到了很多挫折,也让我们深思、改进、反省,但是收获的喜悦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人生的理念——在文化传拓的道路上,我们将会永远地做好国家文物的传拓工作,为我国的传拓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一,齐开义.拓片·拓本制作技法[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5(12).

[2]贾双喜.传拓与传拓技巧问答[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9).

[3]马国庆.中国传拓技艺通解[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2).

【中图分类号】J314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孙玉东(1988-),男,江苏灌云人,助理馆员,2011 年06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文物鉴赏与修复专业,学士学位,现在任职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从事文献修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