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彝族跳鼓舞源流假定性分析

2016-06-14 05:36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4期
关键词:源流影响

张 谛

(红河学院音乐学院,云南 蒙自 661199)



影响彝族跳鼓舞源流假定性分析

张谛

(红河学院音乐学院,云南蒙自661199)

【摘要】跳鼓舞是云南红河州绿春县牛孔乡和红河县车古乡等地居住的彝族尼苏颇支系所跳的一种以牛皮鼓为舞具的特色舞蹈,从舞动的名称和动态上分析,娱乐功能指向性非常明确,模拟农业生产特征明晰。但是,当我们从舞蹈生态学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研究时发现,此舞种产生的源流以及舞体潜意识认知中,似乎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基此疑惑,我们提出宗教生态项是影响跳鼓舞产生的主要原因的假定性,以此对该彝族支系的原生型民间跳鼓舞蹈进行探索,此路径不失为一种民族民间舞蹈研究的新视角,供舞业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关键词】跳鼓舞;影响;源流;宗教生态项

对于红河州彝族跳鼓舞的研究,有学者从传承、发展、编创等方面进行过论述,而基于此舞种的产生及源流的探索,研究者提出的源于生产和娱乐之结论,我认为过于表象和单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虽然很多环境因素与这一舞种的关系密切,但我们还是有必要从跳鼓舞的内部结构诸多要素中寻找重要的影响起源的生态项,通过对生态项的内部结构因子进行分析,最终确立影响跳鼓舞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各种条件纷繁存在,因果难以确定,表层的假象掩盖深层的真象,或者事物的发展趋势尚未显出明显的规律,以及某一研究领域人类涉足未久尚未可资借鉴的成果等等情况出现时,假说得不到验证甚至被否定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至于假定性是否能够得到验证,我们将从以下具体研究中得出结论。

跳鼓舞,也称“神鼓舞”、“丰收鼓舞”或“栽秧鼓舞”。据绿春牛孔下寨李长生①介绍,按照他们跳鼓舞蹈的“意思”,更愿意称之为“神鼓舞”。此舞蹈曾于20世纪60年代初被红河州歌舞团舞蹈编导家康瘦华先生改编,取名“栽秧鼓舞”,以一个完整舞目形式首次搬上舞台进行表演,80年代初,此舞蹈曾被当时称为“红河轻骑”②的红河州歌舞团带到北京人民大会堂为中央领导演出,此后,“栽秧鼓舞”以各种形式的表演呈现在各类舞台上,深受各方人士喜爱,至今常演不衰。2009年,红河州政府以“彝族跳鼓舞”的名称申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成功立项保护(云政发【2009】152号文件)。为便于行文,规范此舞蹈名称,我们就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称“跳鼓舞”进行叙述。

一、跳鼓舞同畴舞目类群分析

跳鼓舞相传有三十六个鼓点(套路),现在流传并能完整跳出的仅存18套。在现存套路中,每个套路都有特定的意义:有的表现农耕生产,如播种、栽秧、薅秧、打谷子;有的表现风情习俗,如嫁娶调、绷鼓;有的反映自然规律和事物,如子时、春天、发芽、树头菜大冬瓜;有的是纯粹的鼓点和舞步,如三步弦、交叉舞、两抽两打等。跳鼓舞以丰富的鼓点和形象的动作表现一系列劳动和生活过程,该舞既表现了彝族先民的勤劳智慧,又传承了古老的农耕文化。

每年的第一个属龙日,人们就会请出神鼓,祭鼓后就开始跳鼓,当数面大鼓同时敲响 ,便是鼓声如雷,震撼无比。他们白天干活,晚上跳鼓,祈求来年五谷丰登。跳鼓一直持续到把秧苗全部栽到田里才把鼓收起,等待来年再舞。其特点是三个女子打一面鼓,其中一人立于鼓后,手持约50厘米长的细鼓棒快速击鼓,俗称中心鼓,另外二人各持一根25-30厘米长的鼓槌,立于鼓前,边击边舞,动作对称,俗称舞鼓。

在“跳鼓舞”完整的舞目中,我们不以舞动的差异来研究其审美和表情达意的内涵,而是将限域规定在舞畴范围内,以此分析其内在的文化意义及其包含的显现和隐性特征,这就涉及到“舞畴”这一概念,在舞蹈生态学中“舞畴是从舞蹈表情达意功能中归纳出来的舞动,是在直观上可以感受到的具有同一表意、审美特征的一簇舞动。”因此,我们将选取跳鼓舞中极具代表意义的同畴舞目进行特征分析。

(一)跳鼓舞之典型舞畴-基本动作简介

中心鼓(立于鼓后者):此人双手各持一根长约50厘米、筷子一般粗细的细长鼓棒快速击鼓,主要任务是打鼓,其鼓点是指挥舞鼓者且在节奏上加花,无舞蹈动作。

舞鼓(立于鼓前者):立于鼓前的二人每人手持两支25-30厘米长、直径2-3厘米粗细的鼓槌,在完成所有鼓点的打击的同时还要完成每个鼓点相应的舞蹈。二人动作对称,边击边舞。每完成一套鼓点交换一次位子。

基本步伐一(左起为例2拍完成):第一拍,左脚稍前半步,强拍重心移至左脚、右脚掌靠向左踝关节但不落地。第二拍,右脚向后退小半步,重心回到右脚。该步伐贯穿所有套路。

基本步伐二(1拍完成):在每个鼓点的最后一拍自然跑跳交换位置。

(二)击鼓方法

击鼓面:用“冬”表示。击鼓时贴近鼓的手背向鼓面(手心向外)敲击,外侧手手心向鼓面敲击;

击鼓边:用“大”表示。通常是单手敲打;

击鼓棒:用“田”表示。两支鼓棒在胸前或额前交叉打击发出清脆的响声。

绕圈(用符号“0”表示):左手击鼓,右手握棒(手心向上),击鼓后经胸前向右旁划圈。反面同上。时值较长的鼓点节拍常用本动作。

下插:用↘↙表示。握鼓槌双手向下插秧动作。

中心鼓节奏:用Ⅹ表示。下表中主要记述舞鼓节奏及舞动方法,中心鼓在整个舞目表演中从不间断,同时有不同的节奏型变化,在此不作记述。

(三)跳鼓舞鼓谱说明

跳鼓舞鼓谱舞动名称 节拍读 谱鼓 头 2/4 冬 冬 冬 冬|冬 冬 冬 0 |嫁娶调 2/4 冬 田 大 田|冬 田 冬 田|冬 大 冬 田| 冬 冬 冬 冬 冬 冬 |冬 冬 冬 冬 0 |播种季节 2/4 冬 冬· 冬 冬|冬 冬 冬 冬 冬|冬 冬· 冬 冬|冬 冬 冬 冬 冬· 冬 冬| 冬 0 | 绷 鼓 2/4 冬 大 冬 田|冬 田 大 田|冬 冬 冬 冬 田|冬 冬 冬· 冬 田|冬 冬 冬 冬 冬·|冬 冬 冬 0 |发芽 2/4 冬 冬|冬 冬 冬|冬 冬 冬|冬 冬|冬 冬·|冬 冬 冬|冬 冬·|冬 冬 冬 冬|冬·冬|冬 冬 冬|冬 0 |牛归 2/4(大 田 大 田|冬 田|冬 冬 冬·|冬 冬 冬 冬 冬· 冬 冬| 冬 0 |)4/4 0 大 田|大 田 冬 田|冬 冬 冬·|冬 冬 冬|冬 冬·|冬 0 | 绕 舞 4/4 冬 冬 冬 0 |冬 冬 冬 0 |冬 冬 冬 0 |冬 冬 冬 0 |三步弦 2/4 冬 田 冬 田|冬 田 冬 田|冬 冬 冬|栽秧 2/4 冬 —|冬 —|冬 —|冬 —|冬 冬 冬|薅秧 4/4ⅩⅩ 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 Ⅹ ⅩⅩ Ⅹ|ⅩⅩ Ⅹ Ⅹ 0 |打谷子 4/4 冬 冬 冬 冬 田|冬 冬 冬 冬 田|冬 冬 冬 冬 田|冬 冬 冬 冬 冬 冬|冬 冬 冬 冬 0 |鼓头花 2/4|冬 冬 |冬 冬|冬 冬 冬 |冬 冬| 冬 冬|冬 0 |

(四)跳鼓舞典型舞畴之舞意

1.“舞情”

在目前可见跳鼓舞所有鼓点套路中,舞体在舞蹈时无论舞动速度快与慢,其情绪与情感反映的愉快度均为中度,自然流露出的轻松愉快表现得自若而舒展,未见神情与肢体运动的紧张与彷徨,全然以身心融入其中,似沐浴在和谐而神秘的仙境,舞姿飘逸灵动。如“嫁娶调”“牧归”“栽秧”等套路,舞者表演协调一致,三人相互辉映,节奏优美而明快,舞步古朴典雅。

2.“舞境”

虽然在整个舞目中有很多名称源自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但在舞蹈过程中,我们没有看到确切或是及其相像的模拟劳动场景和习俗的情节表演过程,舞蹈性非常强,可知是经过岁月的磨砺与艺人们的总结,高度地慨括了其本质涵义,从而衍化成舞蹈性与娱乐性为一体的艺术化舞蹈。如“打谷子”套路中,从名称上看,我们臆想将会出现双手高高举起谷把向下甩打的舞动,实际表演中,却只看到舞者一手自然下垂于体侧、小臂平举鼓槌,另一手则握槌向旁划圆后与平举的鼓槌相击的动作,步伐保持基本步伐,泰然舞动。

3.“舞像”

现存跳鼓舞套路中,从名称上看,有许多可供模仿的自然物,如“发芽”“树头菜”“秧苗”“牛归”等等,象形之模仿在舞动中很难看出,整个舞目均在挥洒自如的舞动中轻松愉快地跳动,虽然未发现象形的模仿,但从舞情能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好与欢愉。

经过观察与分析,跳鼓舞的现存诸套路从形态、意向等要素上比较,其特征符合同畴舞目类群分类,且播布区和功能一致。下面我们将从宗教项视度进行研究。

二、跳鼓舞宗教生态项内部因子分析

从舞蹈生态学的角度看“宗教与舞蹈的关系至为密切,特别是早期的部落宗教及以后发展起来的民族宗教,它的播布区与舞蹈的播布区往往有重合关系,它对舞蹈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假定宗教是影响跳鼓舞产生的主要原因,那么跳鼓舞是否符合影响决定性的诸要素呢。我们来看它的宗教生态项内部结构因子对跳鼓舞是否有生态关系,其影响程度如何?

(一)信仰崇拜

“彝族的神灵观念、崇拜形式、崇拜对象、活动仪式、活动内容等对彝族社会生活中的自然观、历史观、道德观、哲学观、价值观均有决定性的影响。”彝族神灵崇拜及万物有灵的观念,各种神灵鬼怪和自然物质充盈在他们的宇宙观念中,以信仰为基础的多种祭祀活动都以万物有灵而产生,从而形成的万物崇拜,进一步形成形式多样的民俗风情。所有祭祀活动中,牛皮鼓始终充当人与神灵沟通的桥梁。

1.鼓的制作

火把节前,男人们砍伐直径约80公分,皮、干无损伤、粗壮结实的水冬瓜树,晾干后将树木中间挖空,取长约90公分的一段当鼓身备用;火把节时,选一头青壮纯色黄牛,先用于祭祀,后宰杀取皮用石灰水浸泡数日,晾干备用;火把节后,开秧门③前,取五谷置于备用鼓身内,再用牛皮蒙上,鼓制作完毕。后将鼓置于祭祀房中风干,待重大祭祀或节日时取用。

2.神话传说

天地未开的时候,四周一片漆黑,人们眼睛看不到一丝光亮,耳朵也是昏昏蒙蒙,土地干枯,飞沙走石,鸟儿不飞,鸡不鸣啼,洪水遍地放滥,饥渴遍野,人们度日如年。先民们坚信,只有天神才能拯救大家。于是,大家点燃火把,宰杀黄牛,用牛皮蒙在空心树上制成大鼓,男女老少跪地祈求天神拯救人们,赐给光明,让万物复苏。小孩的膝盖跪出血来了,女人的脚跳出血来了,男人的头磕出血来了,于是人们奋力敲响牛皮大鼓,终于感动了天神,一敲闪电雷鸣,东方亮了;二敲狂风暴雨,西方亮了;三敲万物苏醒,天地分开,有了蓝天白云,有了河流山川,有了太阳和月亮,有了白天和黑夜,有了鸟语花香。从此,天底下的人们过起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他她笃信,这一切都是牛皮鼓带来的,为了感谢大鼓,每逢祭祀或节日,都要跳鼓舞,让鼓声来传达对天神恩泽的感谢。

3.传统祭祀

从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发展至祖先与天神相结合的众神归一,“崇祖神灵”是其核心归宿,“虎”、“龙”为最高图腾和至上崇拜,虎的威武勇猛、龙的变幻神秘成为他们企盼自己及子孙都能具有这样的超凡与生存能力,并能得到其护佑,且至今确信自己的族群实为龙虎后裔,这种观念从他们的族名自称中即表现得比较直接。

在彝族尼苏最为隆重的“咪嘎哈”宗教祭祀活动中,三至五日的跳鼓舞蹈,从不间断的鼓声直冲云霄。“咪嘎哈”节是彝族尼苏人最隆重、神圣的节日。“咪嘎”即英雄阿倮,祭“咪嘎神”即是祭龙神,选村外的一颗“神树”作为崇拜和祭献的图腾(彝族认为石为虎,树为龙)。阿倮是尼苏村寨的至上保护神,传说阿倮不畏强敌与邪恶搏斗,为村寨的平安最终勇献生命的英雄。为纪念他,专门选定农历正月的第一个属牛日举行“咪嘎哈”节。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到祭祀场上饮酒欢舞。仪式先由一位男性长老手持鼓棰,念诵祝词,之后便在大鼓后面用力敲三下,此时四周的人就同时敲响大鼓,一时间鼓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欢乐的气氛在空中飘荡。这三声鼓声是人们对咪嘎神传递的信息,首先表示人丁兴旺,再而表示五谷丰登、第三声表示村寨平安。

(二)传信地域

彝族尼苏人约200万人口,主要居住的区域覆盖滇南绿春、红河、玉溪、普洱、昆明等24个县市。

(三)宗教组织

毕摩④,是彝族进入文明时代的宗教、文化代表人物和精神领袖。是彝族社会生活中的“文化人”,他们撑握着彝族历史文化,更是传承文化的中坚力量,彝族的文字、民间故事、传说、神话等核心的文化由他们来记忆和传承,是当之无愧的祭神、庆典等重要活动的主持人。

(四)教义信条

鼓作为重要法器,平时由毕摩掌管着,鼓的神圣与不可侵犯之地位,也就在一系列的祭典与节日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五)教规教仪

鼓必经毕摩为首的宗教组织举行祭拜仪式之后方可使用,他们认为鼓从一种普通物体变成了有灵性的神物,是村寨权利和纪律以及村民凝聚力的象征物。

三、结语

隆隆的鼓声富含着彝族先民祈求平安富足生活的愿望,寄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至于说他们崇拜的“咪嘎哈”在现实世界里是否真实存在,那确实不是什么重要的问题。可是这种向往和愿望是在彝族尼苏人中一直传递着的,在他们心中是真实存在着的。在实际运用的祭仪活动中完成了无法解释的神灵崇拜心理,心灵得到了慰藉。他们知道所有的生产生活经验是前辈们在长期劳动中结累下来的,不能丢弃,一切美好的愿望还得靠辛勤的劳动才能实现。经过一系列的祭祀与感恩之后,他们不会单纯地等待着真的神灵来改变他们的生活,而是用曼妙的舞姿敲响着牛皮鼓,通过艺术的形式,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就把劳动知识进行了有效的传授。因此,祭神场和舞场也就成了传授知识的场所,所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这肃穆的祭祀得到了有效的传承,精神也在这频繁的村社祭祀活动中得到延续。这种用肢体语言直接参与祭拜活动的舞蹈形式,可以进献神灵,与祖先进行有效沟通和对话。千百年来,带有原始意味的祭祀舞蹈仍然具有传统的基因,持续不断的祭祀形式一直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寄托和慰藉。

总之,鼓的“发声”功能使它在祭祀与其它活动中附于更为深层的意义,彝族尼苏鼓的源起,始终伴演着神秘的通灵与民族心理诉求,对富足和平安的美好愿景的祈盼,通过这发声物与神灵、祖先的“对话”,使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得以巩固,而跳鼓舞不论怎样发展和演变,都改变不了其作为圣物的初衷,不论祭奠与庆典、播种与收获,跳鼓舞都以自己独特的语言形式表达着人们的愿望,同时也承载着彝族尼苏人民无限的精神寄托,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永恒追求,从而成为了影响跳鼓舞源起的主要因素。

注释:

①李长生.红河州绿春县牛孔乡人,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②红河轻骑.红河州歌舞团应文化部和国家民委邀请赴京演出,因长期坚持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为当时文艺界树立了一面旗帜,被誉为“红河轻骑”,1983,12。

③开秧门.栽种秧苗的日子,具体日子各地不一,但必须选择吉利的日子,届时需到田前祭田神。

④毕摩,彝语音译.祭师,宗教领袖,原始宗教、文化的代表。

参考文献:

[1]资华筠,王宁.舞蹈生态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122.

[2]资华筠,王宁.舞蹈生态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92.

[3]资华筠,王宁.舞蹈生态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114.

[4]师有福.红河彝族文化史[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189.

鼓槌的握持方法:双手握住鼓槌下端,较长的一端在虎口上方。

显要动作部位:握鼓槌的双臂,交叉与环形交替舞动击鼓,2-3度。

次显要动作部位:双脚,前后小幅迈步吸脚至主力腿脚踝关节处,1度。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课题“云南少数民族鼓乐文化研究”(编号:10YJA76004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谛,男,本科,红河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主要从事乐舞研究。

猜你喜欢
源流影响
美食网红如何影响我们吃什么
《源流》前进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源流2020年目录汇总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影响大师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水痘源流考
“啸”的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