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浅部真菌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2016-06-13 18:42李文超
科技视界 2016年13期
关键词:大学生

李文超

【摘 要】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浅部真菌感染病的认知程度,为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山东协和学院在校大学生500名,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使用自编的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受访学生对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相关知识的总体认知较低,其中知晓率80%的情况仅占2.60%,知晓率10%的情况也仅占总人数的60.4%。显而易见,学生对浅部真菌病了解甚少,不懂得做到一期病因预防,自我保健。其中对如何杀灭真菌能正确认知的仅15人(0.03%),存在误区念模糊的271人(54.2%),对其预防方法能正确完整认知的只有110人(22%)。结论:大学生对皮肤浅部真菌病的认知不足,有必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重视程度,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浅部真菌感染病;大学生;认知情况

0 引言

浅部真菌病简称为“癣”。浅部真菌病是由寄生于角蛋白组织的致病真菌所引起的皮肤病,其病原菌可分为:毛癣菌属:侵犯皮肤、毛发和甲。

浅部真菌病是具有一定传染性,既可自身传染,也可传染他人。本病传染方式:一则,直接接触传染,如头癣的发病往往是直接接触罹患头癣的儿童或患有癣病的动物后引起;二则,间接接触传染,如经常使用癣病患者用过的东西,象拖鞋、枕巾、擦脚布等就可能发生癣。

据临床数据统计显示,在皮肤病患者中浅部真菌感染率占很大的比例。浅部真菌病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以及霉菌引起[1],由于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 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2]。高校大学生由于集体生活的特点,使得浅部真菌病容易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扩散,浅部真菌感染患者在患病期间痒感剧烈,常常影响学习和生活, 严重者可继发细菌感染如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等,进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3]。本实验项目通过开展对大学生中浅部真菌感染情况的调查以及真菌的培养与检测的分析研究,旨在提高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学研究基本理论的掌握能力, 锻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独立发现、解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此项目来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浅部真菌感染的认知程度及感染情况,宣传浅部真菌感染的危害与预防知识,加强学生和学校对浅部真菌感染的认识,提高重视程度,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1 实验条件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5g,琼脂18g,水1000mLPH7.4~7.6,培养基于121.3℃湿热灭菌20min,KOH晶体

1.2 实验仪器设备

超净工作台(1)、显微镜(10)、载玻片(100)、真菌培养箱(1)、接种针(10)、固体培养皿(500)、酒精灯(10)、高压蒸汽灭菌锅(1)、三角瓶(10)

1.3 实验方案

1.3.1培养基的配制

1)称取和配置

用量筒量取蒸馏水,平均分为两份,一份加热,再用天平称取琼脂加入水中,加热至琼脂完全溶解;取另一份蒸馏水加热称取牛肉膏,蛋白胨,加入水中,加热溶解。然后将两份溶液混合均匀,倒入两倍于培养基的容器。在加热过程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烤焦。

2)澄清、过滤

用漏斗,玻璃棒及滤纸过滤所配制的培养基至无浑浊和沉淀。

3)灭菌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倒入锥形瓶中,用纱布,棉线和脱脂棉做棉塞,并封口,用报纸将三角瓶封紧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调好压力及温度至103.43kPa(121.3摄氏度)灭菌15-20分钟,保证灭菌效果,同时不损伤培养基的有效成分。

4)分装

将超净工作台打开,左手持培养皿,右手持锥形瓶,开塞前在酒精灯上过火1-2次,迅速倒入10ml,再过火1-2次塞回。培养基不能超过培养皿容积的2/3。

1.3.2 检定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放到培养箱中培养24-48小时,取出观察,若无细菌生长则为合格。

1.3.3 采集标本

采集标本所需器材:镊子,指甲剪。选采部位:趾指甲、毛发、皮屑、甲屑、痂等,标本在采集前需先用75%的乙醇消毒。采集标本应注意无菌操作。记录标本提供者的姓名,性别,班级和采集时间。

1.3.4 接种

将采集的标本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接种针接种到培养皿中,严禁混入空气中的细菌。

1.3.5 培养

将采样后的培养皿倒置放在培养箱中,培养24-48小时,每隔相同时间观察细菌生长情况。记录培养皿中的变化情况。

1.4 镜检

取适量生理盐水浸润标本,让你保持活性,用接种针将其转移到载玻片上,再滴一滴生理盐水,将载玻片放于酒精灯外焰上至水蒸发。然后,在镜下观察并确定菌种。

2 实验结果

本次发放问卷调查表500份,收回462份,根据统计与分析患病人数93人。其中,男生患病率为51.6%,女生患病率为48.3%。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观察了人体以下四部分的患病情况,分别为头部、手部、足部、其他。这四项中都有感染的情况,说明人体各部位都有可能会被感染浅部真菌,头部的感染率为26.9%手部为30.1%足部为26.9%,男女患病率相差很大,可能是因为男生爱穿运动鞋,卫生习惯不好。由于学生的代谢旺盛,爱出汗,又经常穿运动鞋,透气性差,致使脚部和鞋袜经常潮湿,学习紧张时间有限以及条件所限,鞋袜又不能在紫外线下定期消毒,更增加了患病的几率。再加上学生对传染性疾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其中知晓率80%的情况仅占2.60%,知晓率10%的情况占总人数的60.4%。其中对如何杀灭真菌能正确认知的仅15人(0.03%),存在误区念模糊的271人(54.2%),对其预防方法能正确完整认知的只有110人(22%)。显而易见,学生对浅部真菌病了解甚少,不懂得做到一期病因预防,自我保健。二期早期预防与处理,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期处理三期临床期预防,即积极治疗。浅部真菌感染会产生痒感,会造成生病部位的不适感,生活质量下降,有造成皮肤不完整的危害。然而,根据调查显示就诊率只占3%,毫不在乎的占80%,自己抹药的占17%,可以看出学生对浅部真菌病不重视。

3 结论

大学生是浅部真菌感染的高发人群,大学生由于居住在密集的寝室,地面湿冷,易造成真菌的感染。大学生新陈代谢快易出汗,加之经常穿运动鞋出汗后若换洗鞋袜不及时,极易造成脚部的真菌感染。在校大学生可能由于知识的缺乏,尤其是非医学类专业的学生,不懂得预防,混穿鞋袜,共用脚盆,共用指趾甲刀剪。[4]

基于本调查结果,建议要加强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1)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保持皮肤干爽,勤换衣裤、鞋袜,不与他人共用拖鞋、毛巾等个人用品,并避免穿着不透气、不吸汗、过紧的鞋袜和衣服,让汗水可以及时蒸发;(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抵抗能力;(3)加强学校浴池、宿舍等的卫生管理、监督,公共用具要定期清洗和消毒,保证达到卫生标准;(4)已感染皮肤浅部真菌病的患者,要及时去医院诊治,定期用沸水消毒衣物用具。[5]

【参考文献】

[1]陈大鸣.西南某高校大学生皮肤浅部真菌病资料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08,35(6):1125.

[2]李若瑜.皮肤真菌病诊治中的新问题[J].皮肤病与性病,2010,32(2):11-12.

[3]翟延荣,张秀云,朱玉霞,等.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学生足癣患病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657.

[4]李岳军,曾贱高.浅部真菌病及病原学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 24) : 98-99.

[5]陈力,卢晓琴,潘振飞,等.唐山市某学院真菌感染及相关知识调查分析[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2,14( 3) :321-323.

[责任编辑:张涛]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