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创新型城市的发展及其对上海的启示

2016-06-13 08:45林宇何舜辉王倩倩胡小立
世界地理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创新驱动知识经济新加坡

林宇 何舜辉 王倩倩 胡小立

摘 要: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在遭遇金融危机之后,反思其经济发展模式,抓住机遇,凭借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及多元文化优势,大力发展知识经济。近十几年来,新加坡政府推行一系列措施重视制造业、服务业创新化发展,弘扬创新创业精神,营造宽松创新环境,培育及引进人才,推进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打造优质创新平台,提升本土创新能力,使创新成为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并推进新加坡创新城市发展。如今新加坡已成功转型为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创新驱动城市,成了东南亚乃至全球的创新中心,其发展经验对正在筹备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上海来说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在分析新加坡创新城市的发展背景基础上,探讨其推进创新城市发展的举措及经验,以期为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加坡;创新型城市;上海;知识经济;创新驱动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依托[1]。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以及全球化步伐的加速,国家间科技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积极打造科技创新中心,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提升综合实力和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举措[2]。近年来,全球一些世界著名的创新型城市或区域(如美国硅谷、波士顿、东京等)循着不同的创新路径,摸索出了符合自己的实践道路。其中,新加坡更是以其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根据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新加坡的全球竞争力已跻身世界前十,排名第二。新加坡咨询公司Solidiance在《亚太地区最具创新力城市报告》中,从人才、知识创造、技术、社会环境、政府以及全球资源整合六个方面对亚太地区城市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新加坡的创新能力位居亚太地区第一。

自1965年独立以来,新加坡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是亚洲重要的金融中心。在经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再转向“知识密集型与创新产业”之后[3],新加坡成功转型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东南亚乃至全球的创新中心。新加坡的创新产业以高科技制造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其创新产业的发展不仅保持了这个小型国家的经济活力,还提高了新加坡经济的知识含量,使其知识竞争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本文通过分析新加坡创新城市的发展背景,探讨其推进创新城市发展的举措和经验,以期为上海建设创新中心提供借鉴。

1 新加坡创新城市的发展条件

任何创新城市的兴起发展都是空间因素与时间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1]。毗邻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交通便捷,具有极佳的区位优势,吸引大量的移民及企业来新发展,由此形成的成熟的产业基础及多元文化优势是新加坡创新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则促使新加坡反思其经济发展模式,为创新城市发展提供了机遇。

1.1 成熟的制造业为创新奠定产业基础

在独立之初,新加坡以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廉洁高效的政府、较低的成本以及精通英语的人力资源吸引大量跨国公司投资设厂,成为众多跨国公司在东南亚建立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生产基地[4],由此奠定了新加坡制造业中心的基础。在发展外向型制造业的过程中,新加坡的产业结构逐渐发生改变,开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并且在电子、炼油、船舶等产业领域形成优势。经过多年发展,新加坡成了全球电子制造业生产中心、世界船舶工业强国、世界炼油中心。

电子制造业是新加坡的第一支柱产业,2013年,电子制造业产值为946亿美元,占新加坡制造业产值的32%[5]。成熟的电子制造业基础为日后新加坡创新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首先,电子制造业作为新加坡创新主导产业之一的高科技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早期技术积累为后期进一步提升为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坚实储备。其次,新加坡的电子制造业为通信产业与金融、咨询等服务产业提供物资设备,在资源、技术方面奠定基础,促进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电子制造业对物流、营销、技术支持、服务等产业的需求极大地刺激了这些产业,其发展能够促进后向关联部门的产业创新及过程创新,使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2 城市转型为创新提供发展机遇

新加坡在独立之初面临着经济基础落后、国内市场有限、高失业率、种族冲突等众多困难,再加上自然资源极度匮乏,新加坡政府决定采取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将吸引外资作为其经济发展的核心,因此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高度依赖跨国公司投资[6],海外投资占比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在制造业中海外投资比重几乎一直保持在70%以上。

国内市场狭小则使新加坡的经济需要高度依赖于海外市场。因此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新加坡因其经济对全球经济的高度依赖性而备受打击,经济发展一度放缓甚至停滞,经济增长率由1997年的7.8%下降至1998年第二季度的1.8%,第三季度甚至出现了负增长[7]。另一方面,其他亚洲城市开始发展优质的基础设施,与新加坡的差距逐渐缩小。相反,因运营成本、土地成本调整不及时而产生的相对较高成本使新加坡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由于科技进步及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制造业产品开始实现标准化生产,而跨国公司在选择生产基地时趋于选择生产成本最低的地方,因此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开始外迁到别的国家。新加坡政府开始意识到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用,只有积极发展知识经济,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2002年,新加坡经济审查委员会制定了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即发展知识经济,使新加坡成为以创新为驱动力的区域创新中心[8]。

1.3 多元文化环境为创新营造良好氛围

科技创新不但根植于技术,更根植于文化[9]。正如佛罗里达的“3T”理论所强调的,包容、开放的文化(Tolerance)是区域创新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10]。包容性的创新文化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新激情与活力,而开放性的创新文化降低了人才的进入壁垒,有利于多样化人才被当地的社会和经济生活所接受并迅速融入其中,从而推动该区域的创新和增长。而新加坡正是一个融合了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在新加坡300多万常住人口中,华人占75%,马来人占12%,印度人占8%[1],不同的文化在新加坡碰撞、融汇、演化和发展。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各民族能够在新加坡和平共处,得益于新加坡社会对各种文化的接受与包容。多元种族及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使新加坡对于各种现代文化理念以及新兴事物有较强的接受力与包容力,这为创新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宽松而自由的氛围。

2 新加坡推动创新城市发展的举措

新加坡的创新发展主要得益于政策引导与积极介入。自新加坡确定发展知识经济,以创新驱动经济的发展方向以来,新加坡政府从产业、文化、人才、资本等多个方面制定政策,推行一系列措施,建设创新系统、提高本土创新能力、推动新加坡成功过转型成为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创新驱动城市。

2.1 发展高端制造业与服务业,勾勒创新框架

作为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制造业与服务业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1985年,新加坡政府将制造业与服务业定位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双引擎”[11]。1998年,新加坡竞争力委员会在报告中再次重申这一产业战略,并进一步提出新加坡制造业应当向上游的研发设计、下游的市场营销延伸,服务业应当在信息技术服务业及媒体服务业等新领域有所发展[7]。可以看出,新加坡政府希望“双引擎”产业具有更多的知识密集型特征。

2002年,新加坡经济审查委员会在报告中提出未来新加坡的“双引擎”产业将更多地由创新及知识驱动发展。其中制造业将巩固加强已有的四个关键产业,包括电子、化工、生物医药科学及工程,在微机电系统、纳米技术、光电技术、信息技术等新领域通过提供共享基础设施、加强研发投入等构建优势,并通过加强产业、研发及知识产权保护三者联系提升创新能力,使制造业由单一的产品生产制造转移至高附加值的产业链环节(如研发、销售等),实现新加坡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图1)[12]。而在服务业方面,经济审查委员会重点强调了信息通信技术、金融服务、法律服务、教育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13]。这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被认为是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国家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14]。

2010年,新加坡经济战略委员会提出新加坡制造业将在已有的产业基础上发展医疗设备制造、营养品加工制造、塑料电子等相关的知识密集型制造业,这些产业需要多学科知识及技能的整合利用,新加坡将通过培育这些产业推动研发设计、跨学科知识利用及系统集成等本土创新能力的发展,深化其已有产业基础。在服务业方面,经济战略委员会则强调了商业服务、金融服务及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15]。

新加坡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制造业及服务业的创新发展,在制造业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纵向的产业升级与横向的衍生发展,在服务业方面则着重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双引擎”产业的创新化发展为新加坡城市的创新发展勾勒出整体框架,提升了新加坡作为创新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2.2 培育企业家精神,营造创新氛围

为培育更多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创新经济发展,新加坡政府格外重视企业家精神的发展,并从制度、教育等多方面施行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创新创业,转变新加坡人“怕输”的耻辱文化范式,培育其创新创业精神。在制度方面,新加坡政府在一些领域放松管制以鼓励新创公司的启动与运营。如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对将公共住房作为商业空间及办公室放宽规定,这有效地减轻了许多新创企业的启动成本。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对长期以来被视为无序杂乱的流动食品车授予许可,允许街头摆卖。在教育方面,新加坡政府放松了对海外学生进入新加坡学习的管制,以鼓励更多样化的教育及学习经历。新加坡政府还在学校中发展创业教育,并为学生及成人提供相关项目鼓励其创业。新加坡的创业教育覆盖教育的各个阶段,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在小学阶段设置如“虚拟股份”等一系列游戏,培养学生的商业意识;中学在课程中引入管理企业的普及性知识课程;大学则会开设相应学位课程,如南洋理工大学开设了创新与创业硕士学位课程[16]。在宣传方面,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邀请在创新创业方面颇有建树的企业家、研究者们为大众做演讲,旨在激发大众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为进一步激发新加坡青年的创业精神,政府专门设立了总额为1亿新元的国家青年基金,并设立众多促进青年创业就业的组织,为年轻人免费提供创业指导,以支持更多有创新精神的新加坡青年[17]。

2.3 培育本土人才及引进海外人才

人才要素是创新活动的关键驱动要素,新加坡极为重视本土人才的培育。新加坡政府在《研究、创新及创业2015:新加坡的未来》中明确提出,人才是新加坡知识创造及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素[18]。新加坡政府通过设置丰厚的奖学金、研究训练奖学金及研究资助奖,培育本土创新人才,资助并鼓励优秀学生去海外留学,为知识研究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储备高端人才;政府每年拨款5亿新元,选拔优秀高中毕业生及大学生留学海外,2000至2010年期间共培育出1000个生命科学博士,为生命科学领域新兴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援[17]。新加坡政府还通过设立“产业研究生计划”、“国际研究生奖”等一系列项目,资助海内外硕士博士到新攻读学位,培养优质科研人才。此外,为从小培育青少年的科研兴趣,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于2011年设立“新加坡青少年科学家与工程师学院”,通过为青少年提供资源及平台,鼓励青少年主导科研相关活动,激发青少年的科研兴趣,还通过《环球校园计划》积极引进一大批世界一流大学,借助这些大学一流专家、高校教师及学术的集聚,提升新加坡本国大学的教学科研水平,加速本土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同时,还借助《环球校园计划》吸引国外教育机构到新加坡合作办学,为其劳动力提供先进专业技术教育,增强其就业能力[19]。

由于资源匮乏,新加坡在重视本土人才培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人才引进,政府出台宽松居留政策及人才回归计划从世界各地引进专业人才。通过设立“商业入境证”鼓励创业人才前往新加坡投资,还通过实施“长期回国计划”、“临时回国计划”和“外国学者访问计划”,充分利用科研机构、科学城和高校吸引海外人才,吸引在海外的本国人才回国发展。新加坡政府还要求本土企业为海外人才提供高薪和住房等方面的福利待遇,并为企业在培训海外人才方面的支出提供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增加本土企业对海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2.4 推进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

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是创新的最终目的,新加坡建设创新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机制,协助科研人员创办企业,以鼓励高校及科研院所将研究成果转化成可销售到市场的产品或技术,实现知识产业化。目前,新加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方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2.4.1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来说至关重要,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可极大提高大众创业的积极性。为推进科技成果商业化,新加坡政府施行了许多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包括机构的改制设立、法律的完善及政策激励等,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及管理机制。2001年,新加坡商标与专利注册办公室改制成为新加坡知识产权局,负责知识产权法规的制定及调整,并与教育局等其他政府机构合作支持新加坡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与开发利用。在立法方面,新加坡政府对知识产权代理人应具备的资格、资格申请程序、从业执照的获取以及从业行为等做出明确规定,并对个人盗版行为做出明确界定[20]。此外,新加坡政府还通过设立专利申请基金,资助在新进行的研究工作成果在申请专利过程中所发生的法律、官方及其他相关费用的50%,鼓励中小型企业和个人申请知识产权保护[21]。

2.4.2推行《概念验证资助计划》,鼓励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

科研人员在为自己的科技成果寻求投资时,需要进行概念验证证明其科技成果具有技术可行性及商业价值,因此,一项成功的概念验证甚至可以成为一家新创企业的发展基础。2008年,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推行《概念验证资助计划》(Proof-of-Concept Grants,简称POC),旨在为公立科研机构及高校的科研人员提供资金,鼓励他们进行进一步研究,以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

《概念验证资助计划》的拨款来自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在2008年3月设立的全国创新与创业框架(National Framework for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简称NFIE),专家组从项目范围、创新性、技术稳定、市场潜力、可制造性等多个方面评估筛选申请项目。入选者可获得最高达25万新元的项目资助,在一年内进行研究及测试调整工作,将其研究成果转化为能够推出市场的商业产品。2008至2014年期间,共有123项来自信息通信、生物医药科学、工程等学科领域的研究项目得到资助,涌现出如内窥镜机器人系统、纳米颗粒的疾病诊断技术等不少突破性创新成果,大大提高了新加坡的竞争力。

2.4.3完善资本市场体制,协助科研人员创办企业

科研人员创办企业是实现科技成果商业化的重要途径,完善的资本市场可为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在新加坡高科技开发的早期,政府即通过税收激励和财政资助计划直接支持风险投资,通过免缴税收等方式补偿风险企业因投资项目赔本而造成的损失,并先后设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TIF)、政府投资基金(GIF)等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创新创业。目前,新加坡政府鼓励风险投资的措施主要侧重于信息通信、清洁技术等创新相关产业,通过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吸引民间及国际风险投资、天使基金,为科研人员创办企业扫除融资障碍。2010年,新加坡标准、生产力与创新局推行《天使投资税收减免计划》,入选此计划的天使投资者对新创企业的投资可获得50%税收减免。2013年,新加坡政府推出《生产力及创新税收优惠计划》的优化计划,对企业包括购买设备、员工培训、注册专利等在内的六项商业投资行为进行补贴[22]。2015年,新加坡政府宣布《早期风险投资计划》将拨款4000万新元,采取对等投资的方式与风险投资机构共同资助刚起步的新创企业,同时还通过《科技孵化器计划》与孵化器共同投资新创企业(政府出资比例最高可达85%),协助他们将新的科技产品带入市场,作为激励,风险投资机构与孵化器可以用股利买回国家研究基金会的股份。新加坡政府以减免税收的形式吸引投资者,并通过补贴的形式与风险投资机构、孵化器及天使投资共同承担投资新创公司的风险,帮助新创企业起步发展并迈向成功。

2.5 搭建创新平台,提升本土企业创新能力

新加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本土企业是其创新生态系统的中坚力量。其中,精密工程、生物医药、电子、物流、环境技术及化工等制造业领域的新加坡本土企业共吸纳17万名劳动力,创造191亿新元产值,占这些制造业总产值的38%,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3]。为提升本土企业创新能力,新加坡政府打造一系列创新合作平台,推进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科研院校的合作,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式:联盟型平台(Consortia-type platforms)、创新中心(Centres of Innovation)以及拓展平台(Outreach platforms)。

联盟型平台主要是为本土企业及跨国公司搭建一个公共平台,跨国公司及本土企业以联盟的形式加入其中,共同讨论产业研发战略引领产业发展走向。2007年,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首度设立航空航天联盟,联盟成员包括波音、普惠、劳斯莱斯等世界著名跨国公司,也包括TruMarine、IDI激光服务公司等新加坡本土企业。通过联盟型平台,本土企业可与跨国公司进行互动,建立研究合作关系,从中获取知识溢出,培养敏锐的市场意识,从而促进技术进步,提升创新能力。目前,新加坡科技研究所已建立多个产业联盟,包括成立于2009年的3D硅穿孔产业联盟及2010年成立的微机电系统联盟等。

创新中心及拓展平台主要面向本土企业与科研院所。近几年来,在新加坡标准、生产力与创新局的支持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电子创新中心、义安理工学院的环境与水技术创新中心、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院的精密工程创新中心等纷纷成立,本土企业在同创新中心的合作中可获得先进的技术支持、专业知识及人力培训机会,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通过拓展平台,本土企业可以利用公立研究机构提供的先进基础设施提升技术实力,进行技术创新,增强竞争力。自2003年新加坡政府推出《技术升级促企业发展计划》以来,约有1000多家新加坡本土企业通过这一拓展平台获得技术支持,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

3 小结与启示

作为曾经的“亚洲四小龙”,经济高度依赖于海外市场的新加坡在遭遇金融危机之后面临着经济停滞的危机,促使新加坡政府对其经济发展模式进行重新审视,确定知识经济作为未来经济发展方向,使新加坡成为以创新为驱动力的区域创新中心。如今新加坡已经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区域创新中心,其发展历程及其所采取的措施对于正在准备建设创新中心的上海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与启示:

3.1 重视顶层设计,明确战略产业

新加坡政府在对其经济进行重新审视后,将高科技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定位为新加坡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借助已有的成熟制造业基础发展创新产业。上海作为我国曾经的轻工业基地,也具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在发展创新中心的过程中,政府制定产业战略时应当注重制造业与服务业共同发展,在对全市创新能力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聚焦生命科学、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优先研究领域并选择重点发展方向,增强上海生物、医学、信息等重要领域的创新能力,为创新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3.2 发展创业教育,营造宽松创新氛围

新加坡政府在各级教育中融入创业课程,从小培育新加坡人的创业精神。虽然法制严明,新加坡政府为了鼓励创新,对一些领域放松管制,采取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营造宽松环境。上海在鼓励中小企业及个人的创新创业中应当采取创新治理,将创新文化建设纳入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容忍失败、包容异质思维,为创新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在教育系统中融入创业课程,从小向学生灌输创业精神,通过设立项目、奖学金等方式激励学生创业创新。

3.3 注重人才引进及本土人才培育

政府出台宽松居留政策及人才回归计划,从世界各地引进专业人才。同时为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鼓励其到海外留学,为高科技产业储备人才。通过引入世界一流大学,吸引国外教育机构到新加坡联合办学,提高新加坡本土教育水平,以利于本土人才的培养。上海可利用其国际化优势以优惠政策吸引世界一流大学到沪联合办学,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加速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育。同时注重设立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引入海外优质人才,支持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为上海科研及创新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

3.4 完善创新基础设施,打造优质创新环境

新加坡政府通过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及打造优质创新平台为本土企业提供优质创新基础设施,推动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创新基础设施方面,上海拥有众多高科技园区,园区内集聚了大批跨国公司及本土企业的研发机构,并拥有超级计算机中心、蛋白质设施、上海光源等众多优质创新设施与基地,创新“硬件”环境十分优越。但其支持创新的资本市场体系仍不十分完善,缺乏风险投资及天使投资[3],阻碍了大量中小企业的发展。上海应当积极完善相关机制,推行政策,通过资金参股、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民间及国际资金聚集,为本土中小企业打造优质的创新“软”环境,以助力其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德斌.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动力与模式[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3.

[2] 杜德斌.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路径[J]. 科学发展,2015(1):93-97.

[3] 王颖贤. 创新型城市产业发展研究[D]. 广州:暨南大学,2010:19-21.

[4] Phang, et al. From efficiency-driven to innovation-driven economic growth:perspectives from Singapore[R].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2005.

[5] 新加坡统计局. 新加坡统计信息[EB/OL]. http://www.singstat.gov.sg/statistics/latest_data.html?#14.

[6] Wong Poh-Kam,Ho Yuen-Ping.Knowledge sources of innovation in a small open economy:the case of Singapore[J]. Scientometrics,2007,70(2):223-249.

[7] The Committee on Singapores Competitiveness.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Singapores competitiveness[R]. Singapore: CSC,1998.

[8] Economic Review Committee. Report of the economic review committee:new challenges,fresh goals-towards a dynamic global city[R].Singapore:ERC,2003.

[9] Hall, P. The roots of urban innovation:culture,technology and urban order[J]. Urban Futures (Canberra),1995:19.

[10] Florida, R. Technology and tolerance:the importance of diversity to high-technology growth[J]. Center on Urban & Metropolitan Policy,2001(6):1-12.

[11] The economic committee. The Singapore economy: new directions[R]. Singapore:EC,1986.

猜你喜欢
创新驱动知识经济新加坡
知识经济背景下优化企业法务体系问题及改进对策
新加坡
评价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创新驱动”打造山东经济新格局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创新驱动与我国创新生态研究
球赛来了——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
创新网络活动对大中型企业研发绩效动态影响研究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下)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