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上林“壮八音”的族属考辨*

2016-06-13 02:13刘敏
歌海 2016年2期
关键词:壮族

●刘敏



广西上林“壮八音”的族属考辨*

●刘敏

[摘要]上林壮族八音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资产名录。通过田野调查,考察分析对上林县的自然环境、民族迁徙和壮族八音的历史渊源及现有八音队的源流、师承关系、音乐形态等,对其“壮族八音”的族属问题进行考辨。

[关键词]族属;壮族、汉族八音队;八音曲;乐种;考辨

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上林县八音调查报告”(项目编号:ycsw2014067)阶段性研究成果。

广西地区壮族八音大体分为两种不同形式。一种是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吹打乐八音,宁庆著有《广西天峨县壮族“贺礼八仙”婚俗仪式音乐活动的文化内涵》。另一种则是由“骨胡”为主奏乐器的丝竹乐八音,王鑫安著有《隆林壮族八音分析与研究》。

壮八音综合比较研究有杨秀昭《广西八音》,全书涵盖了壮八音、汉八音、瑶八音、苗八音、仡佬族八音。

纵观八音的文献研究,虽已逐渐深入考察,但仍有可研究之处。如作为南路八音范围的“上林壮八音”学界较少以其作为个案进行研究;上林“壮族八音“的族属问题有待考证。故通过对上林已有的壮八音的相关问题进行调研、分析,论证上林“壮族八音”的族属问题。

一、广西上林县文化概貌及南路八音源流

(一)广西上林县文化概貌

上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东北邻来宾县,南接宾阳县,西南毗武鸣县,西北连马山县,北面靠忻城县。距首府南宁134公里,号称“南宁的后花园”。

历代行政划分中,秦(公元前214年)隶属桂林郡管辖,三国时期(264年)部分地区交置广州郡管理。宋(1067年)拨至武缘县(今武鸣县),元划归宾州,明(1376年)属柳州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与宾阳县合并,称为宾林县,翌年分开。1854年广东艺人李文茂曾在佛岭起义攻入广西,对广东音乐的传播起了推动性作用。①《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编辑部:《广西地方戏曲史料汇编》,南宁: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编辑部,1985年版,第96页。自古上林县与广东、宾阳等地行政关系密切,文化交融现象明显。

全县辖7镇4乡,总人口约44.77万(2008年),现居住有壮、汉、瑶、苗、侗、布依、毛南、仫佬、满、回、京11个民族。②上林县志编撰委员会;《上林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67页、437-438页。以壮、汉族为主,各占总人口80.1%和14.89%,壮、汉民族杂居、通婚现象明显。

当地流行的音乐种类繁多,有龙舞、采茶舞、师公舞、道公舞、兴郎铁玖舞等。③上林县志编撰委员会;《上林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67页、437-438页。

上林县独特的地理及人文环境催生了“八音”乐种的萌芽与成熟。

(二)南路八音源流

壮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主要分布于崇左、南宁、百色、河池、来宾、柳州6市所属的各个县(区)。壮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泰语支,分为南北两大方言区,其八音音乐也因此分为“南路八音”与“北路八音”两种类型。壮族南路八音主要分布在南宁市的邕宁、武鸣、上林、隆安。这一带的壮族均操壮语南方方言,由此称之为壮族“南路八音”。④杨秀昭:《广西八音》,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版,第51页。笔者的调研对象“上林县八音”属南路八音范畴。将其视为“乐种”而言,是指以唢呐、大鼓、小鼓、谷、啧①打击乐器,形如汉族木鱼,是汉族木鱼的一种称谓。、大锣、大镲(小镲)等器乐组合的吹打音乐形式。唢呐作为该乐种的主奏乐器,普遍在明代中后期出现于中原地区,但其传入广西地区的具体年份已无从考证。有文字记载的最早文献为南宋周去非著《岭外代答》,其卷七“平南乐”②[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七“平南乐”:“广西诸郡人能合乐,城郭村落,祭祀、婚嫁、丧葬,无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盖日闻鼓笛声也。每岁秋成,众抬乐师教习子弟,听其音韵,鄙也无足听,唯浔州平南县,系古龚州,有旧教坊,乐甚整异。时有以教坊得官,离乱至平南,教土人合乐,至今能传其声。”中虽未记录唢呐及八音音乐形式,可至少证明在南宋前广西已形成“吹打”的器乐组合形式,且在当地群众中甚是流行。

据清杨恩寿《坦园日记》③[清]杨恩寿:《坦园日记》,记同治四年(1865)十一月十九日,在广西东南部的北流(今玉林市)广东会所:“有梧州八音班小唱侑酒。”又同治五年五月初五:“有梧州新来八音班,皆垂髫童子,着绿纱衣、红纱裤,打细十番,唱清音小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45-168页。及徐珂《清稗类钞》④[清]徐珂:《清稗类钞》中记载:“八音者,以弹唱为营业之一种,广州有之。所唱有生旦净末丑诸戏曲,不化妆,而用锣鼓。”,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920页。中记载:清代中期广西南部地区盛行的八音与广东地区八音甚似,属同一时期存见年代,表演形式都包括为“小唱”与“打细和番”,均属曲艺音乐范畴。黄家齐著《广东音乐曲艺史迹探微》⑤黄家齐:《广东音乐曲艺史迹初探》,载《音乐研究与创作》1997年第2期,第10页。中叙述与绿天《粤游纪程》⑥杨秀昭:《广西八音》,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版,第11页。所述一脉相承,均说明两广八音存见年代、演唱形式基本一致,与八音关系密切的早期粤剧、邕剧是在清代初期由两省粤语区的文化中形成。

据记载至光绪年间后,两广艺人交流频繁。邕剧艺人如小武金、捞手大等常前往广东下四府地区演出,同时期粤剧艺人也由广东进入南宁演出,代表的大名班有:薛觉先之“觉先声”剧团,“新青年”剧团。这种文化的交流,加速强文化下的粤剧及其曲牌在广西地区的传播,同时也影响了为其伴奏的八音音乐。原粤剧人物出场所需的八音伴奏音乐被分离出来,丰富了南路八音原有曲目,如笔者调查地上林一带的曲目:《帅牌》《朱路儿》《手托》等。清末至今,广西地区南宁、玉林、梧州及广东下四府的廉州、高州、徐闻等地均为两广八音班盛行区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南路八音:萌芽于汉族八音音乐,是两广音乐文化交流的产物,清初两广八音音乐形式均包含曲艺成分,约在晚清时期受强文化下的广东音乐“侵蚀”,八音音乐多加入广东音乐曲牌及特征,原曲艺形式逐渐消失,仅留下纯器乐形式。

二、上林“壮八音”现状调查

笔者曾于2014年3月—4月进行为期20多天上林县“壮族八音”的田野调查。经实地调研目前全县拥有较成熟、当地公认的八音队共六支,分布于上林县的大丰镇、白圩镇、明亮镇、澄泰乡、里丹村。这些八音队,有“壮族八音队”(暂称其为某“壮族八音”队,下同)和“汉族八音队”(自称汉族的八音队简称为某某八音队,省略“汉族”称谓,下同)之称,关于八音队是姓“壮”还是姓“汉”这一比较复杂的族属问题,我们做了如下调查与分析。

(一)“壮八音”的历史源流概说

1.广西博白说

笔者在县文化馆的协助下首先与壮族八音传承人王志新(南宁市新闻出版局于2013年11 月12日授予南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林壮族八音)代表性传承人)取得联系,并于3月13日前往其居住地进行访谈。王志新(汉族)习得八音的技艺源于祖父,祖父王祖璋(汉族),1871年生。原玉林县博白县松山乡龙垌村高田庄人,后因政府征用耕地修建水库而致全村迁离,36岁迁入上林县。主以务农为生,兼以玉林八音(汉族八音)演出为辅,业余时间教授当地村民吹奏八音。故当地“壮八音”源自玉林市博白县。

2.广东阳江说

4月4日在明亮镇社区服务站联系到明亮镇“壮族八音”队的主要成员林有生(汉族)与谭有仁(壮族)(见表4)。据林有生介绍,其八音为父所教授。其父林进飞(汉族)原广东省阳江市白沙镇华直村人,随广东红船粤剧团于1930年到达上林县演出,定居明亮镇,1940年组建明亮新青年剧团,纳入“八音”(汉族八音)的音乐形式。因此明亮镇八音队这一支队伍的源流可追溯至广东省。

3.广西宾阳说

大丰镇“壮族八音”队,依据对该队组织者韩少华口述,该队第一代艺人李图、李凤州,师从宾阳县艺人(汉族)学习广东音乐与八音(汉族八音),其中李凤州是壮族,1928年生,为宾阳县第十三代八音传人(汉族八音传人)。故该队源流可至宾阳县。

(二)上林“壮八音”分布

据上林县文化馆提供官方数据及实地资料,笔者归纳出全县“壮八音”分布图。“壮八音”均分布于县城中心地带,亦是汉族主要居住地。

1.大丰镇圈

大丰镇,县政府所在地。大丰镇“壮八音”队、明亮镇(原名亭亮圩)“壮八音”队、里丹村“壮八音”队均在此区域内。

全镇(含明亮圩),共65853人。汉族主要居住地,属壮汉杂居区,与汉文化交融较深。

明亮镇,据《上林县志》记载,光绪八年(1882年),明亮镇已成立了“新世界”丝弦戏班,丝弦戏属汉族地方戏曲剧种。目前在该镇政府创办亭亮社区老年协会的一楼悬挂着由广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于2012年颁发的广西“千村万户惠民工程”——丝弦戏村称号的奖牌。丝弦戏团的成立,可吸纳本村艺人学习汉族音乐,加速两个民族文化的交融。

2.白圩镇圈

白圩镇位于上林县城(大丰镇)东南处,白圩镇“壮八音”队、塘村八音队所在地。

该镇总人口5.7万余,民族以汉、壮居多,属民族杂居。

3.澄泰乡圈

澄泰乡,澄泰乡八音队所在地。

位于上林县城东部,1958年前后曾两次划归白圩公社(白圩镇)管辖。乡内人口4万余,有汉、壮、瑶等民族。

(三)乐人与乐班

1.村镇中现有的汉族八音队

此类八音队众队员均为汉族,演奏的音乐为汉族八音。

塘村八音队成立于1911年。现任第四代队长王志新(汉族),从小跟随父辈(汉族)学习唢呐(汉族八音曲牌),此队由其祖父创办。目前有4名固定队员,均为汉族(见表1)。

表1 塘村八音队组成成员表

故塘村八音队,名副其实属汉族八音队。

(2)白圩镇八音队

此八音队成立于1995年,笔者于3月15日在该镇益生堂药店内采访其队义务组织者:韦承义。韦先生因酷爱粤剧,故于1995年请塘村八音队队长王志新指导当地村民学习八音(汉族八音)。全队共有8名队员,均为汉族(见表2)。

表2 白圩镇八音队组成成员表

白圩镇八音队,名副其实属汉族八音队。

(3)澄泰乡八音队

此队成立于1990年,该队组织者:蔡定华(汉族)。

图2 澄泰乡八音队演出图片(右一为蔡定华)

据蔡定华介绍,因经常与塘村八音队(汉族)演出,故师承塘村汉族八音队成员苏锦全(汉族)学习八音(汉族八音)。全队共有6名队员,均为汉族(见表3)。

1940年,阿尔贝·加缪来到了法国首都巴黎,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巴黎晚报》从事编辑工作。这一年的6月14日,希特勒军队的铁蹄就踏进了巴黎市区,很快,由纳粹扶植起来的法国傀儡政权维希政府开始运作。这年的冬天,阿尔贝·加缪带着妻子离开沦陷的巴黎,来到了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城教书,在这里一共住了18个月。正是这一段生活,使他酝酿出《鼠疫》。同时,他还写了三部都带有“荒诞”主题的作品:出版于1942年的中篇小说《局外人》和散文集《西绪福斯的神话》,出版于1944年的、描绘历史上的暴君的戏剧剧本《卡拉古里》。这是他早期作品中最重要的开端。

表3 澄泰乡八音队组成成员表

澄泰乡八音队师承塘村八音队习得八音(汉族八音),属汉族八音队。

2.自称为“壮族”的八音队

此八音队均为壮族队员组成,实则演奏汉族八音。

(1)明亮镇“壮族八音”队

明亮镇“壮族八音”队成立于1940年,多由该镇粤剧团演员担任。现任第二代队长林有生(汉族),自幼跟随父亲(汉族)学习八音(汉族八音),此队由其父创办。目前乐队有5名年长成员,均为壮族(见表4)。

表4 明亮镇“壮族八音”队组成成员表

明亮镇“壮族八音”队,虽多数队员为壮族,但此队师承林有生父亲林进飞(汉族)习得八音(汉族八音),故此队实属汉族八音。

(2)大丰镇“壮族八音”队

大丰镇“壮族八音”队为县“申遗报告书”内提及的八音队。该队成立于2009年,现任队长韩少华(壮族),第一代艺人李图师从宾阳艺人(汉族)学习广东音乐与八音(汉族八音),此队自新中国成立后解散,于2009年重新组织队员,组建此队。目前该队有6名壮族队员(见表5)。

表5 大丰镇“壮族八音”队组成成员表

大丰镇“壮族八音”队,虽由壮族队员组成,但师承宾阳汉族八音艺人习得八音(汉族八音),故其实属汉族八音。

(3)里丹村“壮族八音”队

此队成立于1992年,该队创办者张为保,壮族,原工作于明亮镇,师承塘村八音队与大丰镇“壮族八音”队队员习得八音(汉族八音),退休后返回家乡,组建八音队。目前该村八音队有9名成员,均为壮族(见表6)。

表6 里丹村“壮族八音”队组成成员表

里丹村“壮族八音队”虽由壮族队员组成,却师承汉族八音老师习得八音(汉族八音),故实属汉族八音。

综上:根据实地调查比较,2014年仍活跃在上林县的6支八音队,其乐人与乐班情况是3支汉族八音队,3支队员为壮族组成的八音队。其中塘村八音队、大丰镇“壮族八音”队、明亮镇“壮族八音”队为老八音队,其他3支为新八音队,3支老八音队均师承汉族八音艺人习得汉族八音后,指导并发展了3支新八音队,故6支均为汉族八音队。

(四)自称“壮八音”乐队的特点

自称“壮八音”乐队与当地汉族八音队的乐队编制、常见乐器、演奏形式等特点均相同。

1.乐队编制

常见乐队编制:唢呐两把,大锣、小锣、小镲、谷、啧、大鼓、小鼓各一件。

2.常见乐器

依据实地对6支八音队的调研,均以唢呐为旋律基础,加入锣、鼓、镲、谷、啧等不定数量的打击乐器。

3.演奏形式

壮八音演出形式分为“行奏”、“坐奏”。行奏时,打击乐在前,唢呐在后。坐奏,从左至右依次为镲、鼓、锣、唢呐。

(五)常用曲牌

经现场听记证实,6支八音队曲牌依次记录如下:

表7 

综上,上林县八音曲牌《大开门》《小开门》《摔牌》《上香曲》《间夫》《诛六儿》《得胜令》《一枝花》《朦胧》《摸营》《登相台》《进花园》《和番》,均属汉族“广牌”范畴,即广东汉族八音曲牌,并未出现壮族南路八音的核心曲牌,即“八音本牌”与“八音丝弦牌”,如《安庆》《黄瓜滴水》《震兰芳》《摆花》《六波令》等曲牌。

三、“壮八音”的考证与辨析

上林八音真的是所谓的“壮八音”吗?还是如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的只是单纯由壮族成员组成的呢?为此依据以上实地调研的资料,并从中去考证“壮八音”并非外界所传之实。

(一)“壮八音”源流

从上文提及“壮八音”的历史源流,梳理出上林现存八音队可考的民族迁徙流经路线:第一条从今玉林市博白县一带因政府征地,部分半职业艺人流入上林,形成塘村八音队(汉族八音)。第二条是籍贯为上林县的艺人迁徙至宾阳县,并拜师(汉族)学习八音音乐(汉族八音)后回村形成大丰镇“壮族八音”队(汉族八音)。第三条则追溯至1930左右广东红船粤剧班来此演出,定居于此,并发展当地的粤剧与八音音乐(汉族八音),形成明亮镇自称“壮族八音”队(汉族八音)。这三条路线基本上概括了上林县目前现存八音队的民族迁徙路线,也说明了上林县八音音乐的源流,其八音并非外界所述为“壮八音”而是汉族八音。

图3 上林现存八音可考流经路线图

(二)八音队乐班师承关系

据上文提及6支八音队伍,可以归纳出上林八音队内部师承关系图,从师承关系图中,再次证实了上林八音非“壮族八音”,实属汉族八音。

图4 上林八音队内部师承路线图

(三)“壮八音”曲牌

壮族南路八音,组成乐器以吹奏乐器唢呐为主,加入卜鱼、沙鼓、更鼓、堂鼓、大鼓、文锣、武锣、单打、大钹、小钹等打击乐器,偶有丝竹乐器合奏。其核心曲牌为“八音本牌”与“八音丝弦牌”,即沿用本地地方戏种邕剧、丝弦戏、师公戏的曲牌,如《安庆》《黄瓜滴水》《震兰芳》《摆花》《六波令》等。乐曲属于五声性调式体系,变宫音使用较多,调式采用徵调式、商调式、羽调式频率较高。较之汉族八音较大区别为:宫调式较少使用,羽调式较多使用。

而据实地田野调查,上林县八音全部曲牌:《大开门》《小开门》《摔牌》《上香曲》《间夫》《诛六儿》《得胜令》《一枝花》《朦胧》《摸营》《登相台》《进花园》《和番》,均属汉族“广牌”范畴,即广东汉族八音曲牌。广东汉族八音曲牌八音唢呐采用“满吹满吸”的吹奏技法,打击乐器音量宏大、气势粗壮。调式多采用徵调式、宫调式及商调式。上林县12首八音曲牌:6首徵调式,3首宫调式,2首商调式,1首羽调式。符合汉族八音音乐特色,与壮族八音曲牌所较多采用羽调式及较少宫调式的事实不符。

在正常情况下,音乐文化的核心(曲牌)不会轻易改变,但在迁徙时会伴随着种种客观条件与主观因素,而导致某些形式或内容的本土化。正如广东八音自然携带其广东地理、文化等物质载体的成分,在一段时期内被主观或客观的传入广西上林,因地方语音、语调差异因素,导致由原先广东八音的曲牌名称演变成广西本土化。其中上林八音的《大开门》《小开门》《得胜令》《一枝花》《朦胧》《摸营》《登相台》《进花园》《和番》可对应广东音乐同名同旋律曲牌。《间夫》对应广东音乐同旋律的《追夫》,《摔牌》对应广东音乐同旋律的《帅牌》,《诛六儿》对应广东音乐同旋律的《朱路儿》。但其八音的曲牌名称形式发生微弱的变化,并不代表改变其本质音乐属性。

表8 上林“壮八音”与广东汉八音曲谱对比

(四)八音队所用曲谱形式

时间:2014年3月13日,4月3日

地点:上林县时代文化花园王志新居住地

材料来源:依据对塘村八音队主要成员王志新(汉族)的访谈录

图5 塘村汉族八音队所用工尺谱

该曲谱中采用工尺谱记谱形式(汉族记谱形式),有《摔牌》《上香曲》《得胜令》《小开门》《大开门》等13首乐曲(见图5)。将其简译成现代曲谱形式与调查的6队八音队所用曲牌对比,实属同一出处。均证明了其吹奏的八音音乐属于汉族八音。

(五)“壮八音”旋律

将当地艺人提供的广东民间音乐团于1958编撰的《广东音乐》(第二集)(1.广东小曲续选篇;2.粤剧音乐研究)的曲牌作为“母体”,对比采录的6队八音队所用曲牌(子体),通过运用曲式学原理,将所有曲牌分为四类,选取代表曲牌加以分析考证。

1.无多大变化曲牌:《帅牌》出自《粤剧曲牌》,上林八音队称之《摔牌》,全曲无多大改动,仅板式变化。2.扩充型曲牌:代表曲牌《诛六儿》是在广东音乐《朱路儿》的基础上保持主干音,扩充的旋律围绕着骨干音装饰加花。3.减缩型曲牌:上林县《大开门》减缩母体的原有的引子。4.变化较大曲牌:上林县《间夫》中最大特色就是重复上一段的乐思。

下谱例列出广东音乐《帅牌》与上林县代表性的《摔牌》进行比较。

谱例1

从依据所搜集到的曲牌之变化的特点分为四大类型,虽围绕着原乐曲的骨干音发展,但核心均属汉族八音音乐曲牌及特色。从上林八音的音乐形态上可证明其音乐师承广东音乐(汉族音乐)的母体,属汉族八音。

(六)八音队祭奉祖师

依据实录的一场丧葬仪式,以下是实录删节版经过:

采录时间:2014年3月31日18点至22点

采录地点:上林县大丰镇白官村一户壮族人家

采录乐队:上林县大丰镇“壮族八音”队(见图6)。

实录人员:笔者与队员方可波

图6 大丰镇“壮族八音”队

在八音队旁摆放了一块牌位:华光祖师爷。据石宗生(唢呐手)解释,此为八音祖师爷。经后期文献资料搜集,查找到《五显灵宫大帝华光天王传》中描述片段:“马灵官善于用火。身上藏有金砖火丹,随时用火降伏魔怪,所以后来民间又把他视作‘火神’,每年农历九月廿八,粤剧艺人们都会举行隆重拜祭华光帝仪式,以祈福避灾,俗称‘华光诞’。祈求免除火灾,长年康顺。专门奉祀华光大帝的庙大多称华光庙,但也有马王爷的神像塑在城隍庙中加以祭扫的。”综上,大丰镇“壮族八音”队供奉祖师同粤剧、邕剧实属一神(汉族神像),证实其表演的八音音乐属汉族八音。

笔者回访八音传承人王志新(汉族)时得到证实,据王先生讲解,全县八音队伍演出时均以各种形式的画像或字符供奉华光祖师(汉族神像),以祈求演出顺利。

综上,上林县所有八音队供奉的祖师为汉族音乐粤剧、邕剧的华光祖师,证明其八音音乐并非本土“壮族”音乐,而属汉族音乐。

(七)八音队成员叙述

第一次采访县“壮八音”传承人王志新(汉族)时,被告知上林八音并非“壮八音”,他也非申遗申报书上描述的为壮族。

“上林八音族属汉族”的观点也在大丰镇“壮族八音”队组织者韩少华处得到证实。据他回忆广东八音较先传入邻县宾阳县,后由第一代艺人李凤洲等人从宾阳务工返乡带入广东音乐及八音(汉族八音),成立大丰镇“壮族八音”队。

同时依据明亮镇“壮族八音”队的主要成员林有生(汉族)与谭有仁等人的调查口录,“我们表演的八音音乐只是粤剧开头的选段”,十分肯定上林八音属汉族八音。

从三支原有八音队主要成员坚定其属汉族八音的叙述,所谓的上林“壮八音”实属汉族音乐,并非“非遗”申报书上所述为“壮族八音”。

综上,论述上林县八音族属“汉族”或者“壮族”?其题解核心在于其音乐本体的族属。据目前调研的上林八音曲牌均属汉族“广牌”范畴,即广东汉族八音曲牌,并未出现壮族南路八音的核心曲牌,即“八音本牌”与“八音丝弦牌”曲牌。依据曲式学原理,虽分析目前上林八音的全部曲牌是原广东汉族“广牌”基础上加花变奏所得,但其核心音乐仍属汉族音乐及曲牌。

四、上林八音族属问题结论

笔者通过田野调查,根据邕剧和粤剧的形成发展路线以及相关古文献中,梳理出南路壮八音萌芽于汉族八音音乐,是两广音乐文化交流的产物。清初两广八音音乐形式均包含曲艺成分,约在晚清时期受强文化下的广东音乐“侵蚀”,八音音乐多加入广东音乐曲牌及特征,原曲艺形式逐渐消失,仅留下纯器乐形式。与此同时并不否认在上林县曾存在过壮族八音的音乐形式。但目前流行于上林的八音从现有的八音班——源流、师承关系、曲牌名称、音乐旋律、所奉祖师、他人的称述中进行分析与考证,得出现存上林八音音乐核心为汉族音乐曲牌,应归属广西桂南汉族八音范畴更为合适。因此,曾被列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上林壮族八音”其族属为汉族,是汉族八音,而非“壮族八音”。

参考文献:

[1]袁炳昌,冯光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2]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3]吴宁华.玉林八音研究[J].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2).

[4]卢克刚.广西少数民族八音考[J].艺术探索,2005,(6).

[5]曾宁.粤剧与粤曲、岭南八音班的关系[J].南国红豆,1996,(12).

[6]黄鹤鸣.粤剧怎会形成在广西[J].南国红豆,1995,(11).

[7]康保成.岭南八音班源流与形态初探[J].南国红豆,1997,(11).

作者简介:刘敏,女,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壮族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花山战鼓(壮族啵咧重奏)
黄翠崇、刘丽华
《Cat’s book》
壮族迎客歌
壮族舞狮运动发展状况研究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壮族山歌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