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军(华能烟台发电有限公司,山东 栖霞 264008)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
王冠军
(华能烟台发电有限公司,山东 栖霞 264008)
摘 要: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变电站逐渐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也对变电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对智能变电站和继电保护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变电站建设也先后进行了几次改革,目前,电网建设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变电站工程也走上了智能化的道路,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更加稳定,安全性也更高。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智能变电站特点
变电站是现代电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智能变电站应运而生,并成为推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力量。智能变电站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只要建立智能变电站的地方都能实现实时联网,并且采用的标准都是统一的,实现了信息的交互和传递,而这些都是传统变电站所不具备的;二是设备更多、更先进,并且许多二次设备都已经实现了网络化,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三是电子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全智能化。
1.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特点
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不仅是变电站发展趋势的重要体现,更是确保电力系统在消耗更少的资源基础上实现可靠运行的保障。在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与传统继电保护装置相比,智能继电保护装置具有一定特殊性:首先,数据信息提供途径大大拓宽,与此同时,一些设备的维护、安装也随之发生改变,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活性高,通常情况下,需要调试多条线路和多台设备,技术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各项装置结构、原理、特点,针对不同装置采取科学的调试方法,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各项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运行,从而提高智能变电站的稳定性。
2.1 变压器保护配置
在电力系统中,电压额度都是限定的,只要超过这个标准,都会影响到正常配电。但是从目前我国变电站实际情况来看,主要采用变压器系统对电压进行控制,所以,在对配电进行保护时采用分布式配置方法,能够实现差动功能继电保护,利用集中式配置方式对变压器进行后备保护。此外,对于非电量继电可以通过独立安装的方法进行保护[1]。
2.2 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优化
在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进行优化时,必须以电力系统实际情况为依据,在设计过程中,最先考虑冗余设计,在确保不对保护系统造成任何影响的前提下,给予其一定的容错指标,之所以选择冗余设计,是因为它能够降低系统的错动、拒动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备电切换方式的运用有效改善了系统内部指标;多数表方式的运用使得系统内各个指标实现标准统一,是提高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此外,在进行冗余设计时,总资金投入也是变电站需要考虑的问题,对整个电力系统做出全面分析和评价,找出冗余设计与资金投入的契合点,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各项设备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减少资金投入。
2.3 线路保护配置
线路保护装置大多是采用纵联差动方式进行保护的,一般来说,采用的保护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集中式,另一种是后备式,一旦配置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之所以要对线路保护装置进行保护,目的在于它能够控制和保护系统中各级电压之间间隔的单元,同时还能够实现通信监视、测量等功能,可以为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发电厂和高低压配电等其他修通提供完善的配电线路控制保护方案[2]。
2.4 加强二次巡检
加大继电保护系统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能够大大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很多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已经趋于完善,但是却忽视了二次巡检工作,可以说,二次巡检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做好二次巡检工作,继电保护系统的作用也将得不到充分发挥,所以变电站在大力建设继电保护系统的同时,还要做好二次巡检工作。二次巡检工作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病将其解决,最大程度保证了系统安全运行。 变电站应当组成专业检查小组,坚持每天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要深入检查继电保护设备,千万不可遗漏任何一项功能,如果没有做好二次巡查工作,导致系统出现问题,不仅会对系统本身造成影响,也会严重影响到整个的电力系统。这就要求巡查人员自身应当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对二次巡查的重要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不断丰富自己专业知识,确保对继电设备的结构、功能等做到了如指掌,按照变电站相关规定开展继电保护系统二次巡查工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持续增加,与此同时,人们对供电的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变电站应运而生,虽然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有很多优势,但由于采用了大量的新设备和新技术,也给继电保护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自身要不断学习,高度重视继电保护工作,推动我国只能变电站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超,王慧芳,张弛,刘玮,李一泉,何奔腾.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建模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03).
[2]张照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3).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2.136
作者简介:王冠军(1973-),山东栖霞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