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芳�オ�
[摘要]相互交流与合作是获得知识和经验、提升成绩的重要途径,对训练学生学习技能,提升学习能力,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思维体系,增进学识很有帮助。可以通过选择有借鉴、思考价值的知识点,设计问题,选择有挑战性、开放性、启发性的内容,选择思维撞击、受阻、分歧点来设计合作探究问题。
[关键词]历史教学合作学习探究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30111
当前,课改创新呼声不断,课改新理念推陈出新。合作学习、相互补充完善能帮助学生取得成功,从而品味到价值实现的喜悦,享受学习乐趣,形成积极、乐观、自信、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学习态度。合作学习模式仍为现代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通过设计优质的合作探究问题优化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历史教学应当如何设计优质的合作探究问题呢?
一、选择有借鉴、思考价值的知识点设计问题
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围绕有借鉴意义、有思考价值的知识点设计合作探究的问题。例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新文化运动》一课,可设计如下问题。
1. 陈独秀认定“民主”与“科学”能“救治中国一切黑暗”,你认同吗?
答案提示:“不认同。其全盘肯定了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片面、偏激的。”然后结合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以及西学东渐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和影响进一步说明。其考查的知识点多,知识面广,时间跨度大,单靠个人力量容易答不全,这时合作探究、集思广益就很必要。此题还考查了学生的记忆、比较、归纳、概述等能力,贴近高考的考纲要求。此题的设计让学生认识到全盘西化、生搬硬套是不可取的,学习西方、发展创新应结合本国国情,从而将外在知识内化为自我认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 当时“打倒孔家店”有必要吗?有何意义?
答案提示:“有必要。当时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宣扬封建旧道德。该口号的提出,在反对袁世凯独裁复辟、反对封建统治、解放人们思想方面有积极意义。”该题可以组织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和收集影视视频,通过课堂展示与交流的形式来组织课堂,引导被动听课的学生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了解中国社会人文生活,探究其前因后果,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实践出真知,学生在合作学习、交流论证中会开阔视野,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思维过程、高水平的推理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加深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3. 为什么提倡白话文?提倡白话文能否否定文言文?
答案提示:“白话文通俗易懂,便于新思想的广泛传播。流传千古的文言文是中华几千年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提倡白话文不能否定文言文。”此问题的设计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它突破了学生一贯的学习思维定式,很新颖。
4. 袁世凯的“祭孔”与今天“创办孔子学院”意义相同吗?
答案提示:“不同。袁世凯‘祭孔是为其独裁称帝服务。今天‘创办孔子学院是为了宣扬中华文化,增进民族了解,增强民族凝聚力。”此题使课堂内容有层次,丰满有内涵。其连接了历史与现实,使学生意识到历史不是枯燥的过去,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了解现实,进而感悟到学习历史的意义,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此题教育了学生:特定的史实要放置在特定的历史场景去理解、参透。
二、选择有挑战性、开放性、启发性的内容设计问题
叶圣陶认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学习,领悟之源广开,记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所以设计什么样的合作探究问题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极为关键。对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一课,可设计如下问题:“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也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倒退、具有破坏性的运动,你怎样看?”新史观的融入使该题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其冲击、挑战了旧式的史学观,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组织课堂分组辩论,让不同的思想观念相互碰撞、相互启发,最后绽放出智慧的火花,实现认识的创新。
三、选择思维撞击、受阻、分歧点设计问题
比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课,可以如此设计问题:
1. 新航路的开辟如何改变了世人的思想观念,丰富了人类物质文化生活?
2. 同为商路受阻,处于商路两端的东西方人为何有不一样的表现?
3. 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欧也妮为什么如此吝啬、金钱至上?结合本课谈谈你的看法。
接地气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好奇心;跨学科的题目,能拓宽学生思维面,使人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合作探究,资料考证,使学生获得知识,加深记忆,得到启迪,是历史教育的目标要求。合作学习能让师生彼此分享,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如何设计合作探究问题,进一步优化历史教学是个值得不断探索的课题。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