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平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的重要环节,而现如今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缺失,多数企业不能够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引发足够的重视。文章针对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客观问题和制度缺失,提出了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途径和策略,以期对企业决策和制度的制定提供可行性方案,帮助企业控制风险,促进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良性发展。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会计管理;风险控制
企业的内部控制最早是由美国提出的,在1972年,美国准则委员会(ASB)在其所制定的《审计准则公告》中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概念性的定义,主要要求企业通过制定一系列制约措施和管理计划,实现企业内部对于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达到高效经营的目的。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制定时间比较晚,并且仅仅以规范的方式鼓励实行,使得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发展缓慢,这是因为大多数企业并不重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1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主要包括事前的风险规避、事中的风险控制和事后的责任追究,因此企业的内部控制必须包括以下要素:第一,企业内部环境的建设。主要是管理体系和工作分配的建设,让企业能够得以有序高效的运转;第二,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主要是让企业能够对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测评和规避;第三,应对措施的建立。风险评估机制不能完全避免所有的问题,在经营问题出现时,必须要有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和补救措施,才能保证企业顺利运行;第四,企业内部信息的交流。对内部信息的及时交流可以有效地让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和决策的调整;第五,内部审计和监督制度的建设。企业内部控制必须要对企业内部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建设审计制度可以完成这项工作,而监督工作也应该有独立不受干扰的部门进行操作,以保证利益关系不存在徇私的情况。企业内部控制要实现的主要目标,也就是企业管理所能获得的优势在于:第一,提高企业内部财会工作的积极性和可靠性;第二,保证企业的经营行为正常的进行;第三,保证企业的方针政策得以落实;第四,保证企业的效益和利益不受危害;第五,正确规避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
2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政府对于制度的制定和管控不足,加之企业对于内部控制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各企业只能通过现有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财会管理,有些中小企业甚至只通过人际关系和道德观念来进行约束管理。这种情况使得企业内部管理松散,有些损失和问题找不到相关的负责人员,无法完成责任追究,只能最后都由企业本身来承担,这使得企业资产无形流失。有些企业对于成本的预算和收益的决算不能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规划,造成了预计结果和实际经营结果有很大的落差。而在更多的企业管理过程中,财务监管和经营计划只是走走形式,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缺乏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从而很难完成对于企业的监督控制。以上的问题在我国的企业中普遍存在,极大程度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进行。
3企业内部控制的强化途径及策略
关于企业内部的建设,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完善是需要的,但是同时,企业本身要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视,从以下方面来强化内部控制的建立和运行,从而使之真正发挥其特点。
3.1针对预算实施的考核制度
预算是企业工作方向的基础,预算的实施情况在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因此,每个企业都应当组织起定期对所制定的预算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可以进一步安排专人对于预算实施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从而控制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3.2增强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管理者必须有严格的法律概念,依法对税务部门规定的纳税要求和情况进行控制。这样才能保证公司对于运营成本和运营支出的统计符合实际情况,对于出现问题的环节能够主动找到原因并积极解决。
3.3完善审计监管
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观念必须要得到加强,对于内部控制的建设也要遵循合法性原则,按照相关的法律进行设计,同时还要对审计监管进行加强。审计工作是对于企业内部情况进行核实的重点工作,只有做到公平公正,才能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的合理和到位。因此企业要主动对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建设,同时配合国家审计机构,实现企业审计工作的全面开展。
3.4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我国各大管理部门对于企业内部控制颁布的一些规范性法案,主要目的都是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使得市场得以稳定发展。因此企业各方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必须得到有效的提高,尤其是财务从业人员的素质更是企业内部控制得以完善和有效实行的重要保证。提高财务从业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可以在企业的预算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计算,做到切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并不断地进行修正,从而使企业能够正常运转并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
3.5建立完善的问责机制
企业在运转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这时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就会得以体现。在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责任的落实和相应的问责机制。在问责机制的建设中,必须做到全面覆盖、按级分配、内容对应、及时追责。所谓的全面覆盖,就是要把问责机制扩充到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按级分配则是要求企业各个管理层都要承担相应的控制责任,从而逐级加强对于企业的控制管理;内容对应是要求企业做到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责任人,这样才能在问题出现的时候有人可寻,有责可追;及时追责即是发现问题要及时补救和处理,不能让相关责任人产生懈怠和侥幸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杜绝企业问题出现时只能靠企业自身承担的恶果,同时也能加强对于各个阶层管理者的制约,使得管理者不能越权管理,甚至徇私舞弊,使得企业内部控制有效的实施。
3.6认真实行风险评估
企业的经营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因此每个企业都必须重视企业的风险评估工作。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所要面对的风险不仅仅在于企业内部操作出现的风险,还要面对外部环境和市场所产生的风险。企业内部的风险主要包括经营过程中的失误和在全新发展决策制定后的发展情况不理想,而外部的风险主要是来自于市场发展情况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经济环境的变化更是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于风险的评估,将对应风险尽量控制在可变范围之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未雨绸缪,在危机出现的情况下不至于出现手足无措的状况。
3.7实现全面控制的同时加强对于重点控制
企业在内部控制的建设中,不仅要做到全面建设,还要对于重点部门的工作进行重点的控制布置。首先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中,要做到全面覆盖,使得企业控制工作贯穿整个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如果在某些环节存在缺失,就会使得企业控制的效果大打折扣。而在实现全面控制的同时,还要对一些重要环节的控制进行加强,尤其是一些重点部门,如财会部门和业务部门进行重点监管,可以通过设立独立的监管部门或者利用部门内部相互制约来实现管理和控制的加强。
3.8内部信息的及时沟通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信息,应该在所关联的部门之间进行及时的互动沟通。这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既能实现管理行为的互联互通,更能对于企业的运行情况给出正确的判断和把握,从而及时调整经营理念和决策,做到良性发展。
4结论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强化任重而道远,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出现的今天,企业对于高效率的经营模式和资源利用开始有了不同程度的重视。而建立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的提高经营效果和收益,进而促进市场的良性循环和发展。由此可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强化必将是各个企业主动发展的重要目标,加上政府对于内部控制的合理化规范,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的可操作性必会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桂梅.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强化策略探析[J].商业时代,2009(15):74-75.
[2]陈薇.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问题及其强化策略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2):240.
[3]时玉苹.强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4(13):158.
[4]曾永青.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14):109-110.
[5]刘会英.企业内部控制策略探讨[J].中国市场,20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