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巧云
摘 要: 一个成功的课前导语是一节课成功的课堂的一半。一个成功的课前导语,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到课堂教学中。精彩的导语就像坠入银河的光芒四射的颗颗流星,灿烂耀眼;像乡村傍晚人家屋顶上那缕缕炊烟,情味悠长;像从千尺山崖泻入深潭的瀑布,掷地有声,学生的心弦被它这么一拨,忽然有了活力,有了张力。于是杂念被迫逃出门外,心灵被撞出火花,智慧的面纱被徐徐拉开……如何用导语撩拨学生的心弦呢?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语文课导语 情境渲染 趣味故事
一、兴致相诱,调其口味
在教学《蝈蝈和蛐蛐》这首外国诗时,由于外国文学作品的语言、逻辑、审美与中国人传统的观念有差异,学生一般一读了之,不屑进一步探究诗歌的思想内涵和写法。如何调其口味?我从作者济慈的介绍入手,这样导入:“英国有一位特别受人爱戴的诗人,他的诗用一个词形容唯美,用一个句子形容浪漫有如松间溪水上曼舞的月光。可惜呀,他英年早逝。在他的墓志铭上写着‘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这个人就是济慈,他浪漫地存在着,死了仍然浪漫着,在他的笔下连蝈蝈都是浪漫的。不信,我们就浪漫地读下去,一起去品一品浪漫的滋味。”学生开心一笑后,顿生体验浪漫的冲动,这节课上得很成功。
二、先入为主,情境渲染
如教学《安塞腰鼓》时,我没有急于让学生亲近课文,而是一反常态,先播放一段热情激越、活力四射的安塞腰鼓表演录像。面对这样震撼的画面,大家再也无法保持沉默,七嘴八舌地说自己的感觉:“太热烈了”、“太壮观了”……我抓住机会问:“如果要你把这样动态的画面化为静态的文字,你认为怎样才能表现得逼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家众说纷纭。我不失时机地播放本课的朗诵录音,那气势时而如排山倒海,时而如小溪潺潺;时而如战鼓齐鸣,时而如疏钟悠远。又一次引得大家激动不已,迫不及待地想效仿。于是这一课,大家热情投入地实现写法探究和感情朗读这两个学习目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趣味故事,理性感染
如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前,我先绘声绘色地讲了“温水煮青蛙”的故事,让学生说说“开水中的青蛙奋力一跃而获生,温水中的青蛙却舒舒服服地死掉”让你想到什么?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跃跃欲试。有人说“生活太安逸就会麻痹大意,忘记危险的存在”,有人说“滚烫的开水就像是生活中的打击,面对它,人们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而温水就像优越的生活,人们会放松警惕逐渐堕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见解如此深刻,的确是我没料到的。我顺势说:“大家能有这样的认识很难得,但是生活中人们都喜欢安逸的日子,不想生活在‘滚烫的开水里。要想把人们从安乐窝中拽出来,单凭这个可笑的故事是肯定不行的,可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却深入人心,至少我们开始心动了。我想这得归功于一位哲人孟子。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让人们理智地离开了舒舒服服的安乐窝的。”大家带着这样的好奇开始探讨孟子的说理逻辑。看来这样理趣兼容的故事,如果能恰当地运用,课学就会妙趣横生,不妨一试。
四、疑问环扣,动情晓理
如教学《老王》时,我先问了这样的问题:“生活中,你关注最多的是什么人?”“明星、家人、自己……”“有没有发现,被我们忽视的往往是那些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非凡的成就,却有着金子般的心的普通人。”几秒钟的沉默后,我让大家翻开书,看插图中那个老人(老王)。然后问:“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何依据?”学生大多对他表示同情,有人说:“他的皱纹和衣服让我觉得他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贫苦人。”有人说:“他的表情和动作让我觉得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大家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接着问:“你身边有没有像他这样的人?你关注过这样的人吗?当这样的人无声地死去时,你有没有触动?你不觉得幸福的我们应该对这些不幸的人负有某种责任吗?”提完这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学生动情了。我趁机晓之于理,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且认识到课文蕴含的事理。
设计精彩的导语能引人入股,发人深省,进而使课堂熠熠生辉。试想当学生如一潭死水,这节课怎能上得有滋味?聪明的教师会想方设法地拨动学生的心弦,至于什么样的课该怎样拨,就要因地制宜。学生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唯我用才是关键之所在。
参考文献:
[1]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02.12.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10.10.
[3]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11.
[4]钟以俊,龙文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08.20.
[5]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