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朱子读书法》学习读书之道

2016-06-12 17:11华茹
考试周刊 2016年38期
关键词:朱熹

华茹

摘 要: 朱熹作为继孔子、孟子之后最杰出的儒学大师,其一生都在为教育事业奋斗。朱熹的弟子汇集朱熹关于读书的训导编订的“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为后世提供了诸多借鉴。

关键词: 朱熹 朱子读书法 读书之道

“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作为宋代理学集大成者的朱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朱熹总结的《读书之要》,堪称读书方法之大成。其弟子根据《读书之要》,结合朱子平日有关读书的论述,整理汇集,终成著名的《朱子读书法》。据元代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记载:朱熹“门人与私淑之徒,荟萃朱子平日之训,而节取其要,定为读书法六条:‘曰循序渐进,曰熟读精思,曰虚心涵泳,曰切己体察,曰着紧用力,曰居敬持志”。除了这广为流传的六条读书法外,还有许多值得当代人借鉴的读书方法。

《朱子读书法》第一篇的第一句为:“读书乃学者第二事。”读书是求学的第二件事,那么什么才是求学的第一件事呢?朱子随后提到我们读书是因为“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写书,是因为“经历见得许多”。这就告诉我们,求学最重要的是“经历”。从学习规律来看,学生最佳的学习方式是从生活中和经验中学习。但是个人的经历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知识都可以从自身的经历获得。此外,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越来越趋向于书本和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越来越像考试和背书的机器。面对这样的现实,对于不能改变整个社会评价标准的我们,可以改变对学生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去体验、去经历。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寒暑假时多游历名胜,见过庐山瀑布的孩子,肯定更能把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陪家长体验生活;可以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充实和丰富学生的见识和经历。朱子说圣人能写出书来,主要就是因为“经历见得许多”。我们不能为了考试分数,剥夺了学生成为“圣人”的机会。

“大凡看书,要看了又看,逐段、逐句、逐字理会,仍参诸解、传,说教通透,使道理与自家心相肯,方得。读书要自家道理浃洽透彻。杜元凯云:优而柔之,使自求之,厌而饫之,使自趋之。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读书是一个从容不迫、自我求取和满足的过程,就好像江海浸泡,油膏滋润,经过一个缓慢的过程,心中的困难和疑惑都会冰雪消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学习道理,都是一个将外在的东西内化为个人思想的过程。“润物细无声”式的浸润会比“暴风骤雨”式的灌输好得多。学习知识,要有预习、学习、复习的过程,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如果一味求快,那么不可能有好的效果。比如背唐诗,每天逼着学生背5首、10首,不如每天背2首,剩下的时间复习巩固前一天所背诵的。这样学生才能记得牢,并且能获得成就感,学会坚持。至于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师必须有耐心地等待学生的成长,有爱心地容忍学生犯错,有恒心地接受学生反复。一遍遍地教,更加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一遍遍地引导。

朱子认为:“圣贤之言,须常将来眼头过,口头转,心头运。”朱子的读书法,主要是针对儒家的经典所说的,因此他说如果看书看到和圣人的想法不一样的,就要对照自己反思改正,这就是假设书上总是对的,而自己总是错的。但是在知识爆炸,观念更新的时代,从书中读到和自己原有的知识、观念不同的内容,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大胆质疑书上的内容,通过探索和钻研,寻求真理。遇到问题时,既要反思,又要记得“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能单单盲从书本,也要有独立的思考,深入探索知识。

读书是一种休闲娱乐还是一种人生追求呢?朱子说:“人言读书当从容玩味,此乃自怠之一说。若是读此书未晓道理,虽不可急迫,亦不放下,犹可也。”读书和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就要下工夫、出力气,这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每一个学生都有阅读偏好,有喜欢读小说的,有喜欢读散文的……从培养习惯的角度出发,要将学生的兴趣作为培养阅读习惯的动力,鼓励学生要么不读,读了就要认真读,不要让阅读过程变成一场走马观花的游戏。读小说,不要光看情节;读散文,不要只关注优美的语言……有些学生会觉得集中精神、态度认真地读课外书是没有必要的。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读自己有兴趣的课外书你都不能全情投入,那怎么可能在读书学习这样艰苦的过程中做到认真刻苦呢?如果能把阅读习惯的培养和学生自己的阅读兴趣结合,就会比逼着学生刻苦读书更有效果。

读书一定要读到位,“人言读书当从容玩味,此乃自怠之一说。若是读此书未晓道理,虽不可急迫,亦不放下,犹可也”。读书要下工夫、动脑子、弄得懂、记得住。但有些学生每天都有做不完的题、看不完的书,成绩却没有进步。这就是因为功夫没有做到位。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目标和计划,只是为了完成家长和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习的目的就是交作业和应付考试。如何才能做到位呢?要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力求真正理解掌握。作业和考试只是检测学习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做作业之前要先回顾消化。做作业的时候要结合所学知识,开动脑筋,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就认真写到自己能做的那一步,等待老师批改,第二天主动和老师进行交流。考试和作业里的错题,老师讲解订正后要及时进行整理归纳,考试前将错题集拿出来研究巩固。单词和课文这些记忆性的内容,根据艾宾斯浩记忆曲线,背下来后要时常回顾,从而将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

读书太慢、看不懂时该如何呢?“读书看义理,须是胸次放开,磊落明快,恁地去。第一不可先责效。纔责效,便有忧愁底意。只管如此,胸中便结聚一饼子不散。今且放置闲事,不要闲思量。只专心去玩味义理,便会心精;心精,便会熟”。朱子说读书不要“责效”,不是说读书不要效果,而是说读书不能急功近利,要以理解和懂得道理为先。如果在开始读的时候就是奔着一个功利的目标读,就很难有成就。要解决这个问题,家长和老师在思想上要有正确的认识,要让孩子健康、快乐、积极向上,读书的目的也在于此。读书就要一心一意地体会书中的道理,放下其他想法,让阅读和学习恢复本真的快乐,深入体会书中的道理,学到了道理,再用来指导自己的成长。一个多读好书、在主动探索中学习的孩子,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能真正学好知识,做好人。

“读书,只看一个册子,每日只读一段,方始是自家底。若看此又看彼,虽从眼边过得一遍,终是不熟”。看一本书,就要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这本书上,先不要想其他书。老师应该告诉学生,学习一门功课的时候,就要全心全意地解决这一门的问题,暂时不要想其他学科。一本书、每一章的内容,都要仔细读,才会有好效果。文科生为了高考看《红楼梦》,很多人是赶着进度往下看,可是不把每一回认真看懂,记下来,就不可能把后面的内容理清楚。理科的学习更是这样,一本本、一章章的内容都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扎实弄懂,才能学得好。现在市面上有一些精华版的教辅书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但是教科书上的内容和教师的讲解,对学生的理解非常重要。教师备课,是希望能把书上的内容,配上合适的例题和解析,让学生真正能够理解和运用。学生买了这些精华版的教辅书,就觉得足以应付考试,上课不专心听讲,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这样学来的知识,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难牢固掌握。

“‘诵数云者,想是古人诵书亦记遍数。‘贯字训熟,如‘习贯如自然;又训‘通,诵得熟,方能通晓。若诵不熟,亦无可得思索”。诵读是一种重要的读书之法。过去的私塾先生,教学生读书,不是先讲解,而是自己诵读几遍之后,让学生先跟着齐读,再各自读,反复读,直到学生熟读成诵。一般来说等到书能背下来,书上的意思就懂了一大半。学生不喜欢出声诵读,只习惯无声默读,而且往往是年级越高的学生,越不喜欢出声。就算在学校组织的早读课上,也常常看到学生不肯张口,不愿意出声。但是诵读具有一系列好处,比如说可以感受文章的韵律和节奏;可以锻炼发声,培养说话、表达、交流和演讲的能力;可以锻炼专注力,融入书本中,等等。诵读时,要做到“口到、心到、眼到”,边看、边读、边听、边想,多种感官综合运用,就会增强记忆效果。特别是在文科记忆性内容的学习上,诵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建议学生每天都拿出固定的时间诵读课文,从而加强记忆,才能理解透彻,掌握更加牢靠。

朱子收录了黄庭坚的读书法即“泛滥百书,不若精于一也。有余力,然后及诸书,则涉猎诸篇亦得其精。盖以我观书,则处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他认为,读书就是要踏实、深入地读到每本书的精髓,再主动融入自己的理解,才能真正有收获。如果只是死读书,被书上的内容束缚了理解,那么只会越读越糊涂,越读越茫然。学生习惯于接受老师的分析,等待老师的答案。老师常会有一种莫名的悲哀:课堂上,精心设计了问题,想要和学生讨论对文章的理解,可是学生却拿着笔,望着书,默不作声。即使老师想尽办法去鼓励、去引导、去启发,只有少数学生参与到讨论和解题中,大部分学生都在等待老师的标准答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和习惯呢?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习中只有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才是关键,在课堂上要积极动脑,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力求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其次,要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精神。鼓励孩子大胆提出疑问,不要盲从权威,要主动思考,把思考的问题与老师和学生讨论。再次,学生要能够主动把自己原有的知识储备和新学到的知识相融合,解决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民族的教育,必须追求现代化,同时也必须坚持民族化”。《朱子读书法》书中向我们展示了许许多多值得借鉴和思考的读书方法。因此,我们应重视继承优秀传统,通过对朱子读书法的解读,寻找其与当代读书方法的联系,学习民族读书方法中的宝贵经验,使优秀的读书方法在新时代继续闪耀光彩。

参考文献:

[1]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朱子读书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黎靖德.朱子语类[M].长沙:岳麓书社,1997.

[3]朱熹.朱子大全·读书之要[M].北京:中华书局,1936.

[4]郝如新.朱子读书法及其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猜你喜欢
朱熹
朱熹《春日》
从习总书记考察朱熹园说起
春日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博白·客家·朱熹
论朱熹诗歌的冲雅之风
论朱熹对孟子思想的工具化注解
“朱子深衣”与朱熹
朱熹的《四书》与“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