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平衡针法与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2016-06-12 01:27许峰
当代医学 2016年33期
关键词:颈型针法颈椎病

许峰

上下平衡针法与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许峰

目的 分析上下平衡针法与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上下平衡针法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针刺法治疗,分析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82.35%(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为(2.18±3.2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65±3.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下平衡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效果明显,视觉疼痛评分低,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颈型颈椎病;常规针刺;上下平衡针法;视觉疼痛模拟评分

颈椎病(cervicalspodylosis)指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颈椎肥厚增生、颈部损伤等导致颈椎骨质出现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脊髓、神经、血管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种综合征,极有可能导致颈、肩、臂、头痛、眩晕、瘫痪等病症发生。采取针灸方法治疗颈椎病在临床中有广泛应用,但不同类型治疗效果也存在不同[1]。本文选取6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分析上下平衡针法与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赣州市中医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6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中有男21例,女13例;年龄26~70岁;病程3个月~1年。观察组中有男22例,女12例;年龄27~71岁;病程4个月~1年。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础资料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纪要[2],颈椎病患者诊断标准为: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为头、颈、肩等出现异常疼痛感,存在对应的压痛点;经X线检查显示颈椎生理弧度发生变化或椎间关节无正常稳定性等;排除颈部其他疾病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等引发的颈肩部疼痛症状。

1.3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3]纳入标准:患者年龄均在16~72岁范围;均符合上述临床诊断标准;均自愿参与本次试验并坚持治疗及检测者。排除标准:不符合病例诊断标准者;合并心脑血管、肝肾、精神病者;颈椎关节出现脱位、骨折、结核、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者;妊娠期及哺乳期的特殊患者。

1.4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针刺治疗,按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4],选用穴位为风池、天柱、肩井、颈夹脊、外关、合谷、后溪,均按照《针灸学》中的操作方法完成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上下平衡针法,穴位选用风池、天柱、肩井、颈夹脊、长强、肾俞、气海俞,患者俯卧,长强穴呈5度角向上斜刺1.0寸,肾俞穴直刺1.0寸,气海俞穴斜刺1.0~1.5寸,方向朝腹部的气海穴。针刺得气后,采取平补平泻手法,30min/次,1次/d,5次为1个疗程,完成1个疗程后需休息1d,在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1.5 疗效评价标准[5]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颈椎病诊断疗效标准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愈:临床症状均消失,颈肢体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可正常劳动工作;有效: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缓解,颈肩背疼痛感降低,肢体功能得到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未得到改善或进一步严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是使用一条长约10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为无痛,10分为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

1.6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采取SPSS17.0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5,P<0.05)。见表1。

表1 2组中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观察组治疗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对比(x±s)

3 讨论

颈型颈椎病在临床中是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而且发病率越来越高。此疾病往往产生疼痛,使得患者在生理、心理、生活及工作方面受到影响。颈椎病在发病早期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颈项部产生疼痛不适感。此疾病在我国中医中属于“痹证”、“项强”、“颈肩痛”等范畴,因为颈部过于劳累,无正确姿势,外感病邪侵袭经络,气血痹阻,经脉不畅,久而成瘀,“不通则痛”导致疾病发生。中医对疾病进行治疗时通常遵循的一个大原则为整体观念。脊柱与肾经、督脉、膀胱经在结构方面具有互相依存性,在生理功能方面互相关联,在病理方面可以互相影响。因此对颈椎病进行治疗时应在关注局部病变的同时,注意脊柱整体平衡、气血通畅情况。采取上病下治、整体调节方式,保持督脉和膀胱经、脊柱两头的平衡性,由此使得脊柱整体达到平衡。

脊柱下部长强与肾俞、气海俞与颈部局部的风池、天柱、肩井、颈夹脊穴属于“上病治下”,将近治与远治进行结合的一种方法应用,以曲求直、以下治上。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上病可下取,通过上下呼应、且升且降,兼顾两头,使得整体实现平衡。经远近配合,具有益肾壮骨通督作用,配合局部取穴,促使脊柱整体平衡得到有效恢复[6-8]。

经本文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上下平衡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疼痛缓解更为明显,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 侯朋兴,裴俊清,邓超群.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1,33(9):1414-1416.

[2] 孙宇,陈琪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

[3] 陈秉尧,张新颖.浮针疗法治疗颈椎病5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10):1110.

[4] 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5]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颈椎病诊断疗效标准[S].第四届第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07:55.

[6] 陈国献.平衡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疼痛5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5):323.

[7] 陈晓禹,王翀敏.不同扫散时间浮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4):302.

[8] 王洪英,佐欣慧,刘宏光.毫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36(1):6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3.029

江西 341000 赣州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 (许峰)

猜你喜欢
颈型针法颈椎病
“四式一运”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复方南星止痛膏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36例的临床探讨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
巨刺灵骨、大白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期40例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