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之两轮 鸟之双冀

2016-06-11 08:54韩璐
科技资讯 2016年10期
关键词:辩证统一语文学科人文性

韩璐

摘要:语文学科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与丰赡的精神积淀,负载了一个民族的理想和品格,正确认识这一学科的本质属性,不仅可以指引学科的改革发展,更能有力提升我国的民族文化素质。由多个属性有机融合而成的语文学科,既具有注重知识技能训练的工具属性,又具有注重情思体悟启发的人文属性,二者相互独立又彼此依存,共同构成了语文这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关键词:语文学科 工具性 人文性 辩证统一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a)-0150-02

作为明确语文教育目标及方向的基本前提,语文学科的性质历来是相关领域的关注热点,如果无法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就难以全面把握其所蕴含的多重价值,昭示语文教育的真实本色。长久以来,学界在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上可谓众说纷纭,有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基础性、实践性等多种观点,其中最具争议的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大属性。简单概括之,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主要指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等领域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点着眼于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人文性则主要指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学生体悟文学、表达情思的能力,重点着眼于思想感情的熏陶与启发。大批学者围绕工具性与人文性孰为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展开了长久而激烈的论争,由此衍生出“工具论”从文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说”等观点。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及文献资料查阅,笔者更为赞同上述第三个观点,即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二者各具独特性,同时又是语文学科这一整体中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该论文中,我们从学术界关于“工具论”和“人文说”两种观点的争论为出发点,分别从“工具论”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以及“人文说”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笔者的观点,即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

1.“工具论”和“人文说”两大派观点

回顾语文学科的发展历史,其性质一直是语文教育领域争论不休的焦点,直至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并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此之前,学界中最受关注的主要有“工具论”和“人文说”两大派观点,尽管这两种观点皆有其合理性,但一些研究者由于对二者内涵的误解而产生了相对片面的认识,出现了极端工具论者与极端反工具论者。

1.1“工具論”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工具论”观点的提出时间较早,在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穆济波就在《中学校国文教学问题》中提出:“语文是个人生命存在的工具;是人类情感流通的工具;是民族文化革新的工具;是国家生命寄托的工具”;到了20世纪30年代,教育学家程其保也在《初级中学课程标准之讨论》中表示:“语文为传达思想的工具”。

“工具论”者主要依据语文教育专家及部分领袖人物对于语言的解读,从语言的工具性得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观点。如列宁曾提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叶圣陶先生则在其1962年所创作的《认真学习语文》一书中讲到:“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的。……我们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来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以语言的工具性为基础和前提,“工具论”认为语文是个人与社会都离不开的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运用语言工具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里经过训练与积累,能够逐渐把握字、词、句分析等基本语文知识,掌握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这种观点里,语文学科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当语文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具备了各方面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知识技能的时候,语文教育的价值也就实现了”。

“工具论”的观点阐释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极端工具论者则因对“工具论”的误解而将这种工具性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片面强调语文教育的工具价值,将语文学科视作纯粹的技能训练课程。这使得语文教学过多地停留在繁琐的语法规则和文字使用规范上,语言文字因人文精神的抽离而失去生命灵魂。

1.2“人文说”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与“工具论”相似,“人文说”同样伴随着有关语言人文性的争论而被提出:20世纪80年中期,部分语言学家开始用人文主义观点研究语言现象,强调语言的人文性;与此同时,文学界的一些中青年学者以及《读书》《东方》等杂志也先后参加了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在此大背景下,语文教育学者逐渐将目光集中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上。

“人文”语出《易·贲》:“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代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人文说”者看来,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与“工具论”者相比,他们更加注重感悟、情思、文化体验与思想创新。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因此,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而应成为一个感受和体悟自由精神的过程,一段享受和提升生命价值的文化之旅。此外,“人文说”者还认为语文教育必须从其教育对象——学生出发,将学生而非老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叶圣陶先生亦曾经在谈及小学国文教育改革时提出:在工具性之外,也要看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所在:“文字所以表声音,声音所以达情思,那时人人知道的,没有情思,就没有发出声音的必要,更何需文字?……学童所以需要国文,和我们所以教学童以国文,一方面在磨练情思,进于丰妙;他方面又在联系表出情思的方法,不至有把捉不住之苦~。

然而,在阐明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人文说”者中,也存在谈“工具”色变的极端反工具论者,他们认为“工具论”导致了语文教育的失误,而只要振兴人文精神,就可以避免“工具论”带来的诸多弊端,实现语文教育的繁荣发展。这种观点同样是对“工具论”的一种误解,他们局限于对情思体悟的启发探讨,忽视了基本的语文知识传授,极易导致语文教学的混乱和失调。

2.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

由上述观点可以看出,部分学者由于对“工具论”和“人文说”的误解而走向了两个极端,或片面强调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将语文课视作纯粹的语文技能训练课;或一味认定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把语文课当成文学鉴赏体悟课。然而,只注重训练而忽略思想,所掌握的技能必然了无生气;“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此,笔者认为:仅从单个侧面出发来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并不准确,应当辩证的看待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不仅看到二者的相异之处,还要发现其相依之处。

根据前文的论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各有其特殊属性,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工具性强调科学层面的语文知识技能训练,人文性则强调人文层面的情思启发与体悟,承认这一点是保持这两大属性独立的前提。与此同时,彼此独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又存在普遍联系,二者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统一于语文学科这个整体。人文性价值的发挥以其工具性价值为基础,工具性价值则依靠人文性价值得以升华,正如陈日亮老师所说:“没有语言训练的语文教育,和没有生命情感体验的语文训练,同样都是一种伪教育或伪圣教育”。因此,在语文教育中,语文学科应当成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

张志公先生的“文道统一”思想便印证了这一观点:“语文学科既要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的教育。”而语文教育界泰斗吕叔湘先生也曾提出:“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一名优秀的教师应不断追逐教学科学化、艺术化,提高教学效率。如果一名教师,……,通过借助诗文、创设情境、连锁提问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情趣,波动学生的情弦,即通过锤炼关键词句、深刻剖析重要场景、深度挖掘主题思想等,将文中所描绘的景物和情感,绘声绘色、感情充沛的动情讲述,那么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作者的情感,都将深深流进学生的心田。”此外,2001年7月,教育部頒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进一步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为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语文学科这一整体中是相互依存、地位平等的两大部分,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准备中应当做到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过程的设计都能将“知、情、能、理”有机融合,实现课程讲授的立体化,发挥语文的多功能价值。不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仍然可以结合学生具体情况来灵活调整二者的权重,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人文认知水平仍在较低层次,可以相对重点地进行知识技能训练,使其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能力;而在针对已牢固把握基础知识且人文认知水平有了较大发展的高年级学生的教学中,则可相对着重的强调对学生人文情思的启发与引导。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学者要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作为基本准则,严格把控倾斜度,避免过分偏重一端的情况发生。

3.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融科学与人文为一体,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在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必须时刻以此为根本方向,着眼于结构、语言等语文形式的同时,不忽视其所载负的人文思想内涵,在剖解分析字词语法的同时启发文化感情,真正做到寓教于文,彰显语文教学特色。如此,方能使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在时代发展浪潮中获得新的发展与突破,切实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猜你喜欢
辩证统一语文学科人文性
平面设计中实用性与艺术性思辨
例谈散文中的借景抒情
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关系刍议
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