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丹
摘 要:商业模式是指组织与管理企业的人力、资金、信息等各类资源,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无法自力但必须购买的服务与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系统。现代保险金融企业的商业模式的构建,要从保险金融企业的大局出发,掌握好资源、信息、创新与风险管理等关键因素,使其与社会经济以及保险金融行业发展趋势相符合,以全面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本文对现代保险金融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保险金融;商业模式;分析
商业模式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已经逐渐普及,保险企业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金融企业的跨行业经营,必须在发展中迈出探索的步伐。针对当前保险金融企业的发展现状,保险金融企业在制定宏观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利用资源重组,发挥自身庞大的客户集群效应,在实际运营中提升风险抵抗意识,拓展业务,开辟发展的新契机。
一、保险金融企业的发展概述
商业模式指的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自身所持有的人力资源、资本、信息、资产等有效资源,从而为企业生产出无可替代的产品提供必要的帮助,以顺应市场发展与竞争的趋势,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
保险金融企业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之后,其业务范围与其它行业的金融企业业务范围出现重叠,为了增强自身对金融业务激增的适应能力,需要在经营方式与经营范围上做出变革,这就是保险金融企业进行改革,探索商业发展模式的原因。
二、当前保险金融企业商业模式探索的过程
(一) 业务代理
在保险金融企业最初的发展探索中,为了拓展业务渠道,扩大商业影响力,保险企业开始与金融企业合作,扩大业务范围,这是保险企业拓展金融业务的初步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保险企业选择了与金融机构签订“委托—代理”业务协议,利用自身客户资源与服务渠道优势代理部分金融业务。同时,在其他金融企业中开始学习金融运作经验,为提升自身专业程度做出了贡献。
(二)全面业务合作
保险金融企业在涉足金融投融资领域后,为了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增加服务程度,促进自身发展,开始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展开广泛的业务合作。逐步从单一的业务代理、费用结算向资本流动,投融资全面迈进。比如,中国平安开始与工商银行合作,在合作领域内,平安用户可以在平安保险内完成所持有工商银行的部分业务,如:存款取款、金融投资、网络结算、电子商务等。
(三) 股权更替
为了更好地运作保险金融业务,我国部分大型保险企业前瞻性的开始向金融行业进行股权的交易,利用自身资本优势强势入股商业银行,再结合之前自身所积累的各种金融运作经验,进行保险金融商业模式的进一步探索。其中平安集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 2006 年,平安兼并深圳发展银行,打开了保险金融企业进军银行领域的先河。自此之后,国寿、太平洋等保险企业纷纷对银行注资,实现了股权的更替,拓展了金融业务。
三、保险金融企業商业发展模式完善的探索方向
(一) 整合资源、注重创新,构建协同发展商业模式
对于现代商业模式而言,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及价值创新是其核心与灵魂,保险金融企业的商业模式同样如此,其构建要从自身实际以及市场的发展态势出发,并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优化企业整体战略布局,实现战略协同与资源的优化整合,积极寻找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有效对接点,从而使保险金融企业的商业模式成为能够与保险金融市场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相符合的协同发展模式,构建起成功的商业模式。
1.着眼于集团化趋势,优化资源整合当前,集团化发展是保险金融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现代保险金融企业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应因势而为,在积极加强总部建设的前提下,以集中股权为载体,强化干部管理,加强战略布局与资源整合。具体而言,可从如下方面着手:
①强化总部建设。集团总部是现代保险金融企业整体战略布局的管控中心,是企业各子公司业务实现业务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基于此,保险金融企业要立足于自身实际,积极进行集团建设的目标定位,并于集团内部实施精细化的战略管理,强化资源整合,建立专业的保险金融集团总部。例如,在总部建设中,保险金融企业可以建设战略管控为主要的集团建设目标,在建设中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加强企业内部“人员、产品、股权”等的资源整合与战略管理,根据集团的主要业务及其流程设置专门部门实施专业的资产负债管理,为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及商业模式的正常运作奠定组织基础。
②集中股權,完善治理结构。保险金融企业必要实现高效的资源整合,其前提条件便是加强对分公司的股权控制。为此,保鲜金融企业应结合市场趋势,积极建立股份公司,提高对资产的持股比例。同时,保险金融企业要深入分析当前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如程序复杂,决策环节偏多等,应积极发挥垂直领导体制的作用,加强干部管理,坚持市场配置以及组织选拔相结合的原则,选拔董事会,使保险金融企业治理结构发展成为法人治理结构,并在其核心岗位中引入党委成员。并积极设立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等多层级的运营机制,从而建立起多层级的、协调性的保险金融企业的治理结构。
③创新营销模式。面临竞争激烈的保险金融市场,保险金融要以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积极构建交叉互动销售模式,创新营销模式,构建与客户需求相适应,利于提升客户忠诚度与满意度的一体化金融服务营销,使保险金融企业的发展潜能得到充分激发,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与整合效率,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保险金融企业的协调发展模式。
2.聚焦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实现价值创新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各类惠农与富农政策的出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险金融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这一总体发展趋势之下,应顺势而为,充分开发农村的保险金融需求,充分结合国家的相关强农政策,开发政策性业务,积极实现涉农保险金融产品的创新,加大农网建设力度,探索农村保险金融工作新模式,顺应社会经济转型发展趋势,开拓农村保险金融市场,拓宽业务范围,实现保险金融企业业务的快速增长与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保险金融企业的业务拓展模式。
(二)强化信息技术运用力度
信息时代发展条件下,保险金融企业商业模式要想能够实现顺利运营就要能够强化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因此,保险金融企业要能够利用信息化所具有的优势,做好系统的设计、完善工作,通过信息技术得来用来强化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不断推动保险金融企业的业务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商业模式的运营提供较为完善的技術支持。所以,保险金融企业要能够对信息化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强化中心建设力度,做好客户资源数据库、云计算平台等网络建设工作,建立统一集中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从而保证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能够实现整合,不断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整体管理工作效率。而且,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够推动现代保险金融企业转变自我营销服务模式,通过利用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来保证整个营销服务流程能够实现优化发展。
(三)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以及管理模式
风险管理作为保险金融企业管理工作的主要构成要素,也是当前保险金融企业商业模式运行的基础所在。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整个保险金融行业掀起了风险金管理的大浪潮,所以,有关企業要能够把风险防控当成管理工作核心,强化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的文化建设力度,提升员工的防范意识,做好风险管理系统建设工作,通过垂直化风险管理以及多元化管理渠道进行资本补充机制建设,不断提升保险企业抗风险能力,从而让相关业务能够顺利开展,为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重视资本内生化发展
现代保险企业商业模式进行构建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提升保险行业盈利水平的同时,还要能够强化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所以,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要能够对资本内生化的发展趋势加以重视,在提升承保能力的同时,兼顾投资工作,从而实现承保盈利工作的顺利发展,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且,保险金融企业要能够尽可能实现业主的均衡化和多元化发展,提升企业发展和盈利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保险金融企业而言,利于其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成功的商业模式应是充分考虑保险金融市场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资源整合与价值创新为主体的协同发展与业务拓展模式,是结合信息化发展趋势、重视风险管理与资本内生化发展,构建的信息化运营模式、风险防控模式、盈利模式等的综合体。唯有在这一综合化商业模式的推动下,才能充分发挥保险金融企业的竞争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 李香雨. 中国保险业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研究[J]. 金融企业. 2014,(11):47-50.
[2] 盛和泰. 关于现代保险金融企业商业模式的认识[J]. 金融电子化, 2013, 02: 13-15.
[3] 张宏丽. 现代保险金融企业商业模式的分析[D]. 时代金融, 2014, 01: 176-179.
[4] 盛和泰. 关于现代保险金融企业商业模式的认识[J]. 金融电子化, 2013, 04: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