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与批判精神

2016-06-11 03:38李炼石
湘潮(理论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屈原

李炼石

生于楚风极盛之地的毛泽东,终生喜爱《离骚》,他的人格、精神、思想、作品都深受屈原的影响:他曾在自己的课堂笔记上全文抄录屈原的《离骚》和《九歌》;在赠友人的诗作中将友人比作高才的屈、贾;自己的诗词作品中更是多次出现《离骚》中的意象。毛泽东的思想、言论、创作几乎都可见到屈原、楚辞的影子。可以说,毛泽东是具有“屈原情结”的。无论屈原还是毛泽东,他们的故事都是说不尽的,思接千载、神交伟人,今天我们试图解读毛泽东的“屈原情结”,也只能撷取一些一叶片羽,略作梳理。

一、毛泽东一生“神交”屈原

根据现有的资料,毛泽东一生数十次提及屈原或征引《离骚》以及其他《楚辞》作家的事迹、思想和作品,相对而言最集中的两个时期分别是其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以及建国后的1951至1972年间。1913年10月至12月间,毛泽东在自己的学习笔记(自名为“讲堂录”)中,抄写了屈原的《离骚》和《九歌》的全文,并为《离骚》的每一段撰写了简短的内容提要。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时,并没有开设与《离骚》和《楚辞》有关的课程,可见毛泽东是出于个人爱好自学这些篇目的。1915年5月,毛泽东与罗章龙第一次相见,地点选在长沙的定王台。两人畅谈两三个小时,内容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直到宇宙、人生观等,涉及十分广泛。据罗章龙后来回忆,当时他们都对《离骚》感兴趣。关于这次相见,罗章龙还写诗纪念:“策喜长沙赋,骚怀楚屈平。风流期共赏,同证此时情。”这首诗借高才的贾谊和屈原描绘二人当时的“书生意气”和一拍即合的惊喜。而在三年后的1918年,毛泽东送别即将前往日本的罗章龙时,再一次提及屈原,以“年少峥嵘屈贾才”诗句赠别东行的罗氏,可见二人对屈原的喜爱和景仰之情。建国后,毛泽东更是多次称道屈原和他的《离骚》。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次:1951年7月,毛泽东邀请老朋友周世钊、蒋竹如到中南海,在交谈中多次称赞《离骚》“有一读的价值”;1957年,他请身边工作的几位同志把各种版本的《楚辞》和屈原著作50余种收集来,在这段时间里集中阅读了这些书;1958年1月12日,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今晚又读了一遍《离骚》,有所领会,心中喜悦”;1958年3月中央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在提倡干部要讲真话时说,屈原是敢讲真话的人,敢为原则而斗争;这年的8月16日,毛泽东在评论中国古代教育的人民性时,称赞了屈原批判君恶;1959年8月,毛泽东评价枚乘《七发》时说,“骚体是具有民主色彩的”,而骚体作家中,“屈原高据上游”。1958年的12月24日,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相关章节时再一次提到了屈原,说:屈原如果继续做官,他的文章就没有了,而正是因为开除“官籍”、“下放劳动”,屈原才有可能接近社会生活,才有可能产生像《离骚》这样好的文学作品,因为知识都是经过困难、经过挫折得来的。毛泽东在1959年、1961年还两次要《楚辞》,还特别指明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的宋版《楚辞集注》。有学者考证,屈原还是唯一两次获得毛泽东诗赞的历史人物,一次是前文提到的“年少峥嵘屈贾才”,另外一次,也是毛泽东对屈原着墨最多、最集中的一次,就是1961年9月毛泽东作的《七绝·屈原》。

除了向当时各界友人和党内同志推荐《离骚》等之外,毛泽东还多次在国际场合推介屈原的形象和《楚辞》,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屈原文化的弘扬者。毛泽东第一次与外国人谈及屈原,有记载的是1949年12月6日,这一天他在去苏联的火车上对苏联汉学家费德林称赞了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他说:“屈原生活过的地方我相当熟悉,也是我的家乡么。所以我们对屈原,对他的遭遇和悲剧特别有感受。我们是这位天才诗人的后代,我们对他的感情特别深。”接着指出屈原“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1954年10月26日,毛泽东在会见印度总理尼赫鲁时,引用了屈原《九歌》中的“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一句。而毛泽东向他人推荐屈原的作品以及《楚辞》,最令人称道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是1972年赠送《楚辞集注》给当时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则更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佳话。

毛泽东在人格、精神、思想、作品等多个方面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屈原的影响,毛泽东的“屈原情结”展现了多方面的丰富内容: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追思屈原,更多的是景仰屈原飘逸高蹈的才华,钦佩其拳拳报国之情。建国后毛泽东称述屈原见诸记载的更多,《离骚》以及由此发端的《楚辞》在毛泽东的话语系统中显然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经常为毛泽东所多次征引、灵活化用,借以表达某些“弦外之音”。而屈原也成为毛泽东心中的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在毛泽东的精神世界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毛泽东一生神交屈原,屈原的诗词影响着毛泽东的创作,屈原的思想启发着毛泽东的斗争,而屈原的人格更是深深沁人毛泽东的生命。

二、辞赋创作和人格情操一一毛泽东“屈原情结”的两个维度

毛泽东一生喜爱《离骚》,也终生景仰屈原。屈原的作品为毛泽东的创作提供了无穷的灵感,而屈原矢志不渝、堅贞不屈、勇于批判的伟大精神则在更深的层次引发着毛泽东内心的强烈共鸣。可以说,毛泽东的“屈原情结”即表现在这两个大的方面:屈原是毛泽东诗词创作上的重要灵感源泉;富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屈原是毛泽东人格上的不朽楷模。下面就着重从这两个方面作一讨论。

(一)屈原的文学创作对毛泽东诗词的影响

屈原是古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与《诗经》作为现实主义的源头并列,屈原的《离骚》和《九歌》等作品被认为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论《楚辞》说:

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然其影响于后来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不到潇湘岂有诗”,其中的原因则正如王国维在《屈子文学之精神》一文中所写的:

南人想象力之伟大丰富,胜于北人远甚。彼等巧于比类,而善于滑稽。故言大则有若北溟之鱼,言小则有蜗角之国;语久则大椿冥灵,语短则蟪蛄朝菌;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汾水之阳,四子独往。此种想象决不能由北方文学中发现之。......夫儿童想象力之活泼,此人人公认之事实也。......则南人之富于想象,亦自然之势也。此南方文学中之诗歌的特质之优于北方文学者也。

楚地奇幻瑰丽的山川风物、奇谲神秘的神话传说和热情奔放、自由无羁的民间歌谣,激发了屈原驰骋不羁的想象。屈原为神话传说中的鬼神形象和瑰丽的自然景物赋予独特的思想内涵,构造了一个充满香草、美人、鬼神、龙凤的意象世界,形成了一种迥异于北方作品的飘逸奇幻的浪漫主义风格。屈原的作品是毛泽东诗词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源头,在毛泽东诗词中,有不少典故、意象、句式等都脱胎于《离骚》等屈原的作品。例如,毛泽东1957年5月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就是充满了浪漫奇幻色彩的篇章: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飚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人间的烈士化作轻盈的杨柳飞向浩渺的夜空,月宫中的吴刚捧出清甜的桂花酒招待他们,嫦娥则为烈士们翩翩起舞。与上面这首词相似,1961年创作的七律《答友人》中,毛泽东不仅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而且部分意象也直接取材自《离骚》、《九歌》等: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廊,芙蓉国里尽朝晖。

毛泽东这首描写自己家乡湖南的诗,化用了屈原《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中的神女下凡的故事,一些词句有着明显的相似性。同时,毛泽东还将湖湘大地上的美景和瑰丽奇绝的神话故事赋予时代内涵:昔日的女神身着红霞乘风而下,看到的是一片全新的景象:洞庭湖水涌起波浪,人民迎来了解放,以饱满的革命热情投入了新家园的建设,这片古老大地上泛起灿烂的朝霞,似乎荡漾起无尽的歌声。

屈原的作品在形式上是浪漫主义的,但是其思想内容则具有高度的历史感和现实性。屈原借香草、美人自比,借以批判郑袖、靳尚等人的奸佞和楚怀王的昏庸;他叩问鬼神、苍穹,凸显着一种追求极致真理、独立不迁的超迈品格。屈原以超越现实的笔触批判现实,以笼罩历史的高度反思历史,这种方法也被毛泽东广泛运用。作于1949年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中,毛泽东为了打消柳亚子的疑虑,劝他留在北京,共商国是,借东汉隐士严光的故事作比:“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1954年的《浪淘沙·北戴河》则思接千载,借曹操《观沧海》感叹世事变迁、抒发慷慨的革命豪情:“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1959年6月的《七律·登庐山》则以陶渊明寄寓自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横槊赋诗”的曹操、归隐垂钓的严光、向往“世外桃源”的陶渊明等人物形象都为毛泽东所纵横驱遣,用以表达全新的思想境界,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历史人物更助毛泽东着眼现实、思接千载,最终铸就不朽的辞章。

毛泽东的诗词不仅在素材、意象和意境上大量吸收、借用屈原的作品,而且在方法上也充分通过极其夸张的形象塑造、色彩绚丽的景色描摹、极富戏剧性的历史典故和神话叙述来营造天马行空的神奇境界,并且都创造性地将这些意象和意境进行艺术加工,赋予它们更加深沉的现实内涵,赋予其鲜活的时代精神。不能不说,屈原的作品对毛泽东是有深刻影响的。

(二)屈原的人格情操对毛泽东的影响

据《史记》记载,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曾担任左徒、三阊大夫等官职,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向往一种君惠臣忠、百姓和乐的“美政”。在外交上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合纵抗秦。然而楚怀王信用佞臣,不但不接受屈原的意见,反而逐漸疏远了他,秦楚结好后,屈原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由北到南的流放生涯。屈原被放逐期间,楚怀王被秦国诱捕,并被囚禁,死在秦国。“信而见疑,忠而被镑”的屈原目睹楚国江河日下,逐渐绝望,写下了不朽的《离骚》,揭露以楚怀王为首的贵族集团的腐朽,抒发自己遭谗被疏的痛苦愤懑,宣示他对“美政”的追求。数年后,秦军南下攻陷楚国国都,悲愤交加的屈原只得以死明志,同年五月初五自沉于波涛汹涌的汨罗江中。

两千多年来,屈原被赋予了太多的文化内涵,早己成为爱国主义、理想主义、正直人格、忧患意识和坚韧信念的化身。屈原的人格情操对毛泽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屈原终生坚持美政理想,坚持一种“独立不迁”的伟大精神,宁可牺牲生命也绝不丧失原则和气节,这些精神都能够在毛泽东的生命历程中找到契合点,体现在毛泽东的言行举止、政治思想和内政外交的丰富实践中,正是这些思想精髓构成了毛泽东“屈原情结”的中心内容。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当属爱国主义和批判精神,这是毛泽东对屈原的人格精神产生共鸣最为强烈的方面。

1.爱国主义是毛泽东“屈原情结”的重要方面

毛泽东和与他同辈的热血青年,面对国家的危亡,常常追慕屈原的爱国意识和忧患意识。1921年,毛泽东曾为自己的好友易白沙写过一副挽联:“无用之人不死,有用之人愤死,我为民国前途哭;去年追悼陈公,今年追悼易公,其奈长沙后进何”。起因是,易白沙只身赴京刺杀北洋政府首脑失败,后南下面见孙中山,提出“组队赴北方杀贼”而遭婉拒,他悲愤不己,选在屈原投江的日子渡船赴明代名儒陈献章故乡新会县陈村蹈海自杀,以死报国,以图唤起民众,时年35岁。选在屈原沉江的日子蹈海而死,显然有明确的寓意在其中。毛泽东所写挽联中的“陈公”就是写下著名的《警世钟》的陈天华,陈天华也是为激励国内外青年学子而在日本蹈海自杀的,与易白沙相似。由此我们可以想见,毛泽东以及与他同时代的热血青年们,受屈原的爱国情怀影响程度之深之大。

1949年,毛泽东在在出访苏联的途中,与著名汉学家费德林谈话时说:屈原“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无私无畏、勇敢高尚”的“伟大的爱国者”,这是毛泽东对历史人物的极高的评价了,而爱国主义就是毛泽东此时对屈原最景仰之处。

2.批判精神是毛泽东“屈原情结”的集中体现

1961年9月,毛泽东写下了《七绝·屈原》:“屈原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专门作诗称颂屈原作《离骚》这种“匕首投枪”式的批判精神、战斗精神,足见毛泽东对屈原在这方面的特质体认之深,可以说,批判精神就是毛泽东的“屈原情结”的集中体现。

作为楚国宗室,“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的屈原一度受到楚王的重用,《史记》记载屈原“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然而昏庸的楚王受到郑袖、靳尚等人的挑拨后疏远了屈原,并最后将其流放。《离骚》就是在流放时期写就的,“离骚者,犹罹忧也”,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镑,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离骚》的主要思想内容就是抒发自己在“信而见疑、忠而被镑”之时的苦恼和对奸佞小人的痛恨和批判。建国后,毛泽东征引屈原的诗句或提及屈原以及《楚辭》学派的其他学者最为频繁的一段时间是1958至1961年,且内容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毛泽东对屈原的人格情操怀有深刻的共鸣,一个集中的体现就在于钦佩、赞赏他的批判、战斗的精神。

1958年8月16日,毛泽东审阅陆定一的文章《教育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篇文章认为,办教育要坚持群众路线,要全面,要和劳动相结合,那些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深入群众进行劳动实践的观点,是资产阶级的教育路线。毛泽东对这篇文章的观点表示赞赏,并且写下批语,说中国古代的教育史“有人民性的一面”并特别提到了屈原“批判君恶”属于那些虽然自己没有教育专著但却以自己的作品和思想间接地影响了中国教育史的人之一。联系屈原的生平活动不难理解,这里毛泽东指出的“人民性”的表现就是“批判君恶”抽象地讲实际上就是对统治阶级的昏庸和腐朽无情地进行批判。正如1953年文艺家黄药眠所说的:“屈诗是具有人民性的”因为屈原是统治阶级当中“经过分化没落下来的”“受排挤的阶层”“是处于没落和崩溃当中”而“作家为了想挽救这个统治,对这些腐朽荒淫的生活加以无情的暴露”“在他长期地和人民生活在一起的过程中,他也逐渐感染了人民的情绪,因而表现了他对统治者的讽刺和嘲笑”,因而“在客观上代表了人民的若干利益”,表现出了他的人民性。嘲在毛泽东心目中,屈原实际上是作为统治者当中的一员批判统治阶层中的昏庸腐朽者的,这就是他的思想和作品的“人民性”的具体体现。

1959年12月24日,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相关章节时再一次提到了屈原,并且专门讲他“下放劳动”的事。毛泽东说:屈原如果继续做官,“他的文章就没有了”,而正是因为开除“官籍”“下放劳动”,才有可能接近社会生活,才有可能产生像《离骚》这样好的文学作品,因为知识都是经过困难、经过挫折得来的。毛泽东认为,与“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相反,不少官僚身居高位,他们的智慧并不能够和自己的社会地位相称,因为“聪明人往往出于地位低、被人看不起、受过侮辱的人中,社会主义社会中也不例外”嘲这种议论显然又是借屈原的人生经历对自己心目中那些脱离群众、不了解实情、“智慧不能够和社会地位相称”的官僚主义者提出的尖锐批评。

在针对国内形势借古讽今的同时,毛泽东还在诗中将屈原塑造成一个富有批判精神的斗士,用以表达他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思考。作于1961年9月的《七绝·屈原》,以“手中握有杀人刀”描述屈原,一般就被认为是毛泽东借屈原比喻中共产党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以“刀子”比喻某种政治路线,早在1956年毛泽东就打过类似的比方:“我看有两把刀子,一把是列宁,一把是斯大林。现在,斯大林这把刀子,俄国人丢了。哥穆尔卡、匈牙利的一些人就拿起这把刀子杀苏联,反所谓斯大林主义。”他还说:“列宁这把刀子是不是也被苏联一些领导人丢掉一些呢?我看也丢掉相当多了。十月革命还灵不灵?还可不可以作为各国的模范?”斯大林和列宁分别代表着无产阶级专政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十月革命道路”,而正是1956年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否定了斯大林,丢掉了这把“刀子”“哥穆尔卡、匈牙利的一些人”才开始“拿起这把刀子杀苏联”,制造了一系列动摇社会主义阵营的大事件。1961年正值中国与当时国际社会的东西两大阵营关系均十分紧张的时期,一方面中国“一边倒”,尚未与西方世界改善关系,另一方面中苏关系恶化等一系列事件也使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处于相对孤立的艰难位置。向往“美政”的屈原,手中紧握《离骚》这个用以批判楚怀王和佞臣集团的“杀人刀”,然而却身被佞臣之害而十分孤立、壮志难酬,这种“艾萧太盛椒兰少”的处境刚好被诗人毛泽东借用,一方面是毛泽东感叹屈原的悲剧性,另一方面也是针对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有感而发。

终生景仰屈原,受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批判精神影响尤大,这是毛泽东“屈原情结”的真实写照。屈原深深地影响着毛泽东,毛泽东又进而借着屈原的伟大精神改变了整个现代中国。回望这两位湖湘大地上的旷世伟人,我们今天依然可以说:我们就是他们“生命长存的见证”。

猜你喜欢
屈原
屈原 端午 龙舟
哀歌·屈原那纵身一跃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屈原和楚辞
《读屈原〈天问〉之一》
包个粽子救屈原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屈原诗·天问
2016屈原故里端午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