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评:屈原天才

2016-06-11 03:38
湘潮(理论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屈原天才诗人

苏联汉学家费德林在回忆录《我所接触的中苏领导人》中,记录了毛泽东同他的一段评价屈原的话:“我们是这位天才诗人的后代,我们对他的感情特别深切。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 3.毛泽东说屈原是“天才诗人”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对天才有着独到的历史评价。他强调,除了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要亲自参加当时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他还说:“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聪明一点”。“我并不是不要说天才,天才就是比较聪明一点,天才不是靠一个人靠几个人,天才是靠一个党,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天才是靠群众路线,集体智慧。” 在湖南下放期间,1970年端午节,叶剑英遥望汨罗江,凭吊中华民族文化巨人屈原,赋诗一首《怀屈原》:“泽畔行吟放屈原,为伊太息有婵娟,行廉志洁泥无滓,一读骚经一肃然。”叶剑英返回北京准备参加党的九届二中全会,毛泽东看到叶剑英,问他湘潭习惯不习惯,叶剑英说起他和曾山从湘潭去韶山的事情,毛泽东笑道:“你一去再去韶山,不要把我搞成什么天才哦!还是那句话,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有人说我是天才,其实发现天才的人才是天才。” 在毛泽东眼里,世界上的天才人物屈指可数。但是他多次说屈原是天才,而且满怀情感地说:“我们是这位天才诗人的后代,我们对他的感情特别深切。”毛泽东还半开玩笑地说,“不过现在的人就未必了,他们不一定理解屈原的伟大功绩。” 4.毛泽东说屈原是“天才歌手” 在毛泽东的历史人物评价体系中,屈原是“天才诗人”,也是“天才歌手”。“天才诗人”,可以直抒胸臆和情感,“天才歌手”还可以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歌唱,发出时代的最强音。 抚古追今,回顾屈原在湖南的岁月和故事,毛泽东一往情深地说:“是的,这些都发生在我的故乡湖南,发生在屈原殉难的土地——长沙。因为这缘故,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 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原、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天才诗人屈原,得到历代仁人志士的敬仰,成为千古诗人之首,其文学天才和人格美德,交相辉映,光彩夺目。屈原的人格和诗魂,为塑造民族魂、国魂提供了珍贵的养料。 毛泽东在《初唐四杰集》的批注中赞扬王勃、王弼、贾谊,“都是少年英发,贾谊死时三十几,王弼死时二十四。还有李贺死时二十七,夏完淳死时十七,都是英俊天才,惜乎死得太早了。” 毛泽东作过结论:“青年人比老年人强,贫人、贱人、被人看不起的人,地位低的人,大部分发明创造,占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他们干的。百分之三十的中老年而有干劲的,也有发明创造。这种三七开的比例,为什么如此,值得大家深深地想一想。结论就是因为他们贫贱低微,生命力旺盛,迷信较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这样的年少英才、英俊天才,带有屈原精神的影子。 《史记》评价屈原“为楚怀王左徒”时,已“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这样的文化教养,是春秋以来的传统教养,是时代的需要,在楚国正是出类拔萃的急需的人才。《史记》说他“人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这时的屈原大约只有20岁,风华正茂,才华横溢。 可以说,屈原开创了中国诗歌的时代。历史学家侯外庐认为,屈原用他的歌唱代表了人民的喉舌,反映了战乱时代人民的呼声和一个过渡时代的精神面貌,成为“战国时代的一面镜子”。屈原既是“楚辞”首创者和代表作者,也是心怀抱负的政治家。主张对内举任贤能,修明法度,对外联齐抗秦,保卫家国。屈原怀才不遇,贤能遭嫉,“忠而见疏”,命运坎坷,因遭貴族排挤,被流放沅湘大地,湘资沅澧流域留下了他颠簸流离的足迹和奔波呼号的声音。秦军攻占郢都,楚顷襄王被迫迁都于陈。屈原“发愤以抒情”,作诗篇《怀沙》,再次抒发忠贞爱国的挚热情怀和“受命不迁”的崇高志节,倾诉郁积心头的苦闷和悲愤,毅然投江泪罗,终年62岁。屈原的思想言行,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创了一代新风。 5.毛泽东说屈原“首屈一指” 天才就是第一。毛泽东纵论中华文学史,认为《诗经》之后,“首屈一指”的诗人是屈原。在与苏联人的谈话中,他们称屈原为“第一位有创作个性的诗人”。在毛泽东眼里,能够首屈一指的人物不多。战国人物中,毛泽东认为“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在湖南一师求学期间,毛泽东的人品学识都首屈一指的是杨怀中先生。到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清平乐·六盘山》一词中赞颂创造过世间伟业的长征红军:“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所以说,毛泽东用“首屈一指”评价屈原,是极高的评价。其“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长征诗歌,正是潜移默化传承和弘扬屈原九死未悔文化血脉的典型范例。 从世界诗歌史而言,唯一把诗人的身世、抱负、情感、理想融化在文学作品当中,以诗人个体歌唱的形式,吐露自身情感的抒情诗,只有屈原的《离骚》。这说明中国早期诗歌的发达度,中国真是一个诗歌的国度,独创性地产生了一种融合诗人本人情感、理想和追求的伟大诗歌作品,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难能可贵的艺术现象和文学创造。 “兴观群怨”,是中华诗词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屈原认为诗可以怨,他的《离骚》就是“兴观群怨”的代表作,“虽九死其犹未悔”,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理想、炽热的爱国感情和嫉恶如仇的反抗精神。司马迁评说屈原的《离骚》“盖自怨生”,是“发愤著书”之作。闻一多则阐述“不能生得光荣,便毋宁死”,“以求生始,以争取生得光荣的死终”这样的生活道路和信念,来深刻把握和阐扬屈原精神。毛泽东十分重视诗歌“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他倡导诗词要发展,“旧体诗词源远流长,......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革,一万年也打不到。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可以兴观群怨嘛,怨而不伤,温柔敦厚嘛!” 启示之二:毛泽东褒扬屈原的天才创造,告诉人们,只有把天才融入时代,融人人民,为时代而歌,为人民而歌,才能得到时代和人民的认可,载人中华民族的复兴发展史。

猜你喜欢
屈原天才诗人
党天才
天才or怪咖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晒娃还要看诗人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屈原送米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