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艳玉 何秀美
摘要:本文在对协同创新理论及高校社会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协同创新的提出对解决我国高校社会服务中存在的服务效率较低、服务形式较单一、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共享等问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提出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专职科研机构社会服务模式,以此提升高校社会服务水平。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社会服务;影响机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169-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校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并称高校三大职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服务社会的模式逐渐由以教学、科研为主的传统“间接服务”模式转变为利用自身资源直接投身于社会各个方面的“直接服务”,直接服务社会的职能成为现代大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却仍然存在服务效率较低、服务形式较单一、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共享等问题。
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威斯康星赠地学院,指从直接满足社会现实需要出发,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依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社会发展提供的一系列活动。国内学者对高校社会服务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对美国高校社会服务的经验和启示的研究;对我国高校社会服务的宏观研究;对我国高校社会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一些研究表明,“2011计划”的提出对于打破我国长期以来产学研合作效能欠佳的现状是一个契机,协同创新对提升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社会服务模式初露端倪,如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模式、协同创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科协模式、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协同创新模式等。本文旨在分析协同创新对高校社会服务的影响机理,找出高校社会服务的影响因素以及协同创新对高校社会服务的积极作用,探索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社会服务模式。
二、协同创新理论
协同创新由Peter Gloor最早给出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从国内外的实践看,协同创新多为组织内部形成的知识分享机制,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
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1+1+1>3”的非线性效用。
Verobica Serrano和Thomas Fisher通过整合维度和互动维度对协同创新体系进行了分析,其中整合维度主要包括知识、资源、行动和绩效,而互动维度主要是指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互惠知识分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的最优同步以及系统的匹配度,如图1所示,整个协同创新过程正是一个“沟通—协调—合作—协同”的螺旋上升的过程。
三、高校社会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校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并称高校三大职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服务社会的模式逐渐由以教学、科研为主的传统“间接服务”模式转变为利用自身资源直接投身于社会各个方面的“直接服务”,直接服务社会的职能成为现代大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却仍然存在服务效率较低、服务形式较单一、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共享等问题。影响我国高校社会服务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已有研究及对高校社会服务的广泛调研分析,总结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欠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1.从高校自身角度来看,一是高校意识淡薄、重视不足。目前大部分高校还停留在被动服务阶段,缺乏主动服务意识。虽然部分高校也在开展社会服务,但没有把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仍是以教学、科研为主。二是社会服务模式较陈旧、老套,无法适应动态发展。部分高校社会服务仍停留在传统的“订单式”、“单一式”服务模式上,而社会发展促使高校及时转变社会服务模式,提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等在内的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三是缺乏有效的社会服务机制。主要表现在没有明确的社会服务管理部门或缺乏专门的社会服务机构、政策导向不明或配套管理制度不健全、激励政策和措施不完善等。
2.从外部环境来看,一是政府管控不利。以往,政府在人事、信贷、税收、奖惩与考核等方面政策导向不明,不利于调动高校、企业等各方积极性,校企合作高校“产学研”合作处于松散状态,校企合作仍停留与浅层次的短期项目,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服务多赢互动机制。二是高校与企业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共享机制。由于企业与高校追求的目标不一致,并且缺乏有效沟通机制,导致企业与高校互不信任。高校和企业出于对自身利益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导致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共享,造成合作困难、资源浪费,效率低下。三是与市场脱轨,导致不能有效掌握市场需求。由于大部分高校社会服务意识薄弱,不能主动了解、掌握市场需求信息,而企业虽然掌握第一手市场信息,但由于合作松散、信息、资源共享度低,导致高校仍难以有效掌握市场需求,为社会服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增加了难度。
四、协同创新对高校社会服务水平提升的积极作用分析
前述可知,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高校社会服务功能限制于狭窄空间,美好愿景游离于社会边缘,只能退缩于校内实验室当中。而协同创新的融入,对提升高校社会服务水平具有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协同创新使得各协同主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分担风险和利益。协同创新使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平台及其他机构等多元要素主体广泛参与到整个协同创新系统中来,将原先分散、封闭的资源进行整合、协同,通过有机地整合使整个系统达到目标或者功能的整体统一,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承担共同的风险,分享共同的利益。协同创新系统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相得益彰,通过各主体间的協同合作,产生协同效应。
2.协同创新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沟通和共享机制,提供准确服务,挖掘潜在需求。传统的服务方式中,服务主体与客体中的信息不对称往往导致提供的服务不够准确,效果不理想,而协同创新使得协同体内的各方能够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不仅使得服务的提供更加准确、有效,而且能够挖掘出潜在的服务需求。
3.协同创新不仅从基础理论层面,更是从国家战略层面对提升高校社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由协同创新的理论可知,协同创新可以融合社会服务与科研发展,从而有效促进教学、科研,形成良性发展机制。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肩负着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的重任。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矛盾并未根本解决。十八大提出“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国家战略发展层面指出协同创新对提升高校社会服务的重要性。
五、结语
本文在梳理我国高校社会服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高校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充分分析了协同创新对提升我国高校社会服务水平的积极作用。在实践应用中,建议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专职科研机构社会服务模式。高校专职科研机构的构建应广泛联合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并建立协同创新关系,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并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成丙炎,朱红.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内涵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05).
[2]眭依凡,汤谦凡.我国高校社会服务30年发展实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
[3]仇晓春.美国高校社会服务实施及启示[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