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之美见大千世界

2016-06-10 19:00:47张海军
东方收藏 2016年12期
关键词:狮子长沙雕塑

张海军

提起长沙窑,人们都会被它鲜明的釉下褐绿彩绘瓷器装饰工艺所吸引。其实,长沙窑瓷中的动物雕塑也是值得关注的。虽然它们没有石窟寺艺术那样宏伟,也没有三彩俑那样雍容豪华的气象,但是它们所具有的圆畅的技法和生动的形象,则显示出运动和力量的韵律,也是来自对所表现的生命物的浓厚兴趣,是充满活力的激情的倾吐。

长沙窑的动物雕塑种类繁多,变化万千,数量庞大。目前所能看到的动物雕塑,有鸡、鸟、狮、马、猴、象、青蛙、鹰、羊、狗、猫、龟、牛等,只要是日常所能见到的飞禽走兽、花鸟虫鱼,长沙窑的雕塑中就会有体现。同时,长沙窑的工匠们还发挥想象力,烧制了一些麒麟、摩羯等与神话故事和宗教题材有关的雕塑。这些雕塑做得朴素大方,神形兼备,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即选取部分较为典型的动物雕塑做简单介绍,希与大家共同鉴赏。

青釉褐彩瓷狮(图1),通长13.4、宽8.2、高13.3厘米。1978年长沙望城县蓝岸嘴出土。狮头偏左,竖耳,高眉,鼓眼,高鼻梁,颈毛上翘,颈部戴一项圈并系一环铃,鬃毛和尾巴紧贴于背部。彩釉脱落,只余一后腿及两眼球有釉。从靠近耳部处有一截手掌和背上一疤痕看,可能是一人骑在背上,现已缺失。瓷狮形体较为写实,圆胖粗壮,符合自然比例。狮子为幼狮,精力充沛。淋漓尽致地显示出大唐灿烂文明下狮子汉化的鲜明个性:张扬、骄傲、自信,浑身上下充满了爆发力和力量感。狮子头部微微倾向左侧,圆睁双目,耳朵警觉地竖立,却又明显流露出几分稚气与好奇。从形式构成的角度看,颈部项圈上的铜铃即是整体营造的“活”点,青釉狮由于它的佩戴而愈发显得憨态十足。整体蕴含的内在的富有人性的表现使浑然的造型生动活泼,恰到好处。

在动物界,狮子属于猛兽是不宜靠近的,可是长沙窑工却将这种大自然的猛兽塑造成一件可爱的小动物,可见他们是用尽了心思。除了图1外,还有很多各种造型的狮子,有的匍匐,有的蹲坐,有的站立,并且其他狮子的体形更加小巧。在数量方面,有的雕塑只是刻划了一只狮子,还有一些是母子狮,其中母子狮给人一种很满足、很温驯的感觉。

母子陶狮(图2),通高8.2、底径5厘米。长沙窑窑址出土。母狮蹲坐于底座之上,头部上扬,双耳紧贴于脸部,双眼睁大,跟随头部方向望向其45度角上方,双手从后方向前将幼狮紧紧抱住。幼狮坐于底座上,紧紧依偎在母狮怀抱,双耳竖立,双目所视方向与母狮不同。整个雕塑缺少了狮子的威严,相反更多地呈现出母子间的温存,表现了母爱的伟大,这种雕塑的生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带动天地间最伟大的母爱在世间的传播。

长沙窑动物雕塑,在造型上,不贪求自然体的比例,充分利用夸张和省略的手法,采用“收缩性造型”——将动物等形象收缩成一紧凑而具有外扩张力的团块,因而使得方寸之中造型含有浑厚的体积感,呈现出一种极具量感的“拙”味。长沙窑雕塑在“朴拙”的形体语言表现的同时,加以“灵巧”的局部补充,使小雕塑增添了内在的艺术活力,其中鸟类造型最能体现其巧妙的艺术处理。

褐釉瓷鸟(图3),高5、长6、宽4.5厘米。长沙市望城区书堂乡蓝岸嘴出土。瓷鸟造型夸张,线条流畅,饱满浑圆的身躯上,紧紧贴着稚嫩的翅膀,与身躯连成一体的头部与上翘的尾羽前后呼应,生机勃勃,极富动感。小鸟像是刚刚从蛋壳里孵化出来,作回首张望状,神态腼腆,似乎在好奇地打量着周围。鸟眼、翅膀、尾羽处均用简单的划纹表现。寥寥几笔,却生动传神,准确地把握住了整体趋势和情态语言,非常逗人喜爱。这件文物除了其可爱的造型外,还有一处引人关注的地方,那就是瓷鸟周身有三个小圆孔,这种造型也可称之为“埙”。长沙窑工不仅在鸟类形象上布有小孔,在一些别的动物形象上同样有孔。这种造型既是为了能够吹奏简单的音乐,也可以持手把玩之。

动物雕塑除了部分周身有三个小圆孔之外,还有另外一种造型,那就是在一些动物的背部捏塑有较大的环形系钮,这样的造型可以穿绳而过系之,使其既可以悬吊在腰间,又可以垂挂在脖子上,均是为了方便儿童玩耍。此类雕塑多以龟类呈现,辅助一些鸟、鸡等,各种雕塑造型均十分生动,其中有些雕塑表现形式非常丰富,如龟类雕塑。

青釉褐斑重圈纹瓷龟(图4)。此龟长仅4.7厘米,釉质莹润,简单的线条尽显长沙窑瓷塑既拙朴又灵动的本色。青釉瓷龟短小的四肢仅以泥粒捏之而紧紧贴着鳖壳,天真表意,似乎刚刚从水中爬出来,身上还带着一层透明的、湿漉漉的水膜。青釉如冰似玉的肌理与鳖体简练洒脱的线条不显山露水却又天衣无缝地完美融合,充分显示了青釉瓷龟的造型写意性和视觉冲击性,使人产生一种爱不释手的亲近感。窑工们把常见的水生动物做成了生动有趣的陶瓷玩具供孩子们玩耍,不仅体现了他们娴熟高超的手艺,更可以从中窥视出他们的童心。

瓷龟表现手法深得大巧不工的神髓,以质朴的写意形态为主,都为捏塑,因而器型简洁。瓷龟伸出的手足浑圆或粗短,头部大都仅具大体形状,不注重细节,或具有简单的可分辨眼嘴轮廓,然而龟的形象却极其传神,虽无嘴眼,但从轮廓形态可深刻感受到龟的稳重和朴实,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完整生动的意态。其技法与造型的圆畅、浑朴,也体现了唐时人们以圆润为美的审美情趣。

瓷龟背部的纹路颇具特色,除了图4所表现的重圈纹外,还有“王”字纹、六边形纹及菱形纹等,其中六边形和菱形纹具有写实的描述倾向,而“王”字纹等或为实际龟背纹路的简化,或为表达某种祝福意味的手法。如八“王”龟即为其中典型代表。西汉史学家褚少孙增补的《史记·龟策传》中记载,天地间“神龟”共有八种,各具其名,“王龟”排行第八,为富贵长寿和吉祥之物,因此“王”字龟瓷塑有特别美好的寓意。“王”字背纹的龟塑中有八“王”、六“王”和四“王”等多种,纹路简洁古朴,字形随意洒脱,颇具神韵。

狮子、鸟及龟三种动物雕塑属于长沙窑动物雕塑中较为常见的器形,除此之外,长沙窑还有很多种类的动物雕塑产品,如本文开头所写的,有象、马、牛、猫、羊、狗、蛙、鹰、麒麟、摩竭等等,这些足以说明长沙窑动物雕塑种类多样。虽然所有雕塑产品形式简洁,但仍不失风采,一个个都能将那种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根据对长沙窑动物雕塑产品的归纳总结,发现所有动物雕塑无论是哪种形制的,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从长度、宽度、高度来说,绝大多数是10厘米以内的。

纵观长沙窑所生产的动物雕塑产品,相比南北朝和隋代南方陶瓷雕塑的细腻和清秀,其无论从制作手法、造型,亦或者是色彩装饰上都具有质朴美。

首先,制作手法方面,长沙窑动物雕塑在制作形体的外部刻划并没有显示多少制作的“功夫”。为突出表征性的部位,几条简单的划痕看似随意而精到,“以少胜多”,经过高度处理而不失自然生动。长沙窯动物雕塑在造型语言的制作手法上,主要是采用近似捏塑的方法,这样就使得瓷塑作品在厚拙的体积基础上,添加了流畅、自如,恰如其分的灵活处理,使雕塑拙中有巧、拙而不滞,格调闲适质朴,显示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其次,在造型上,长沙窑动物雕塑不贪求自然体的比例,充分利用夸张和省略的手法,采用“收缩性造型”——将动物形象收缩,成一紧凑而具有外扩张力的团块,因而使得方寸之中造型含有浑厚的体积感,呈现出一种极具量感的“质朴”味。长沙窑动物雕塑多为实用品,如小玩具、镇纸,题材包括狮、象、豹、牛、羊、虎、猪、狗、鸡、鸭、鸽等。这些形象,无论哪种动物都憨态可掬,造型概括生动,就连狮、虎一类凶猛的动物也塑造得可爱、童真,如顽皮的孩童。根据雕塑的生产、使用功能和放置环境等方面要求,依据体积的效用性而运用“收缩性造型”,这在生产和审美功能的结合上不可谓不是巧妙的解决方式。长沙窑动物雕塑正是顺应制瓷工艺特点为造型的实现而采取的方法。这也是动物雕塑造型特点形成因素之一。

最后,长沙窑陶瓷色彩装饰的质朴美不仅仅体现在彩釉的发色上,而且还表现在其“色彩”与“留空”的关系的和谐处理上,有的大面积着色,突出色彩的质感;有的则大块留空,寥寥几笔抽象纹样,以虚当实形成空多于色的空灵境界。长沙窑陶瓷大部分是多彩的,当然也有单色的,不管是何种形式,色彩与留空是长沙窑陶瓷色彩装饰构成的基本关系。长沙窑陶瓷恰到好处的处理,既表现了它的实处美,又表现了它的空白美。

长沙窑动物雕塑数量之多、种类之繁、形象之美、想象之奇、变化之大,是工匠们离开了当时现实生活的基础所不能企求得到的,也是这批小动物生命力的突出表现所在。

猜你喜欢
狮子长沙雕塑
巨型雕塑
长沙之旅
我的破烂雕塑
狮子的喷嚏
快乐语文(2019年12期)2019-06-12 08:41:50
写实雕塑
好孩子画报(2019年3期)2019-04-28 12:07:52
我眼中的长沙
狮子鱼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
大众考古(2014年10期)2014-06-21 07:12:14
辛卯考联靓长沙
对联(2011年12期)2011-09-18 02:43:44
骄傲的狮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