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继荣 孔辉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血压控制对病情转归的临床影响研究
郎继荣 孔辉
目的 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血压控制对病情转归的临床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的治疗方式,治疗7~10 d再进行相应的降压处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降压控制,直至将收缩压降至140 mmHg,对2组患者的脑部出血情况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为期1个月的干预治疗,干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血压控制能够降低患者的出血风险率,促进患者的有效康复,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高血压性脑出血;血压控制;降压;临床效果;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近年来我国的高血压脑出血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多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生。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另一方面则是人们不合理的生活习惯造成的[1]。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容易出现血肿,甚至再出血现象。因此,临床医学中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血压控制,为了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血压控制对病情转归的临床影响,选取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河南宏力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分组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各60例。其中干预组患者男29例,女31例,年龄48~72岁,脑出血发病时间平均(15.0±2.1)d。对照组患者男27例,女33例,年龄51~75岁,脑出血发病时间平均(16.0±1.3)d。2组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诊断标准,且无其他伴随病症,在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中差异无统计学价值,可以进行两者之间的比较分析[2]。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脑部水肿防治以及脑部保护,避免并发症的出现[3],在治疗7~10 d后,再进行降压处理。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降压干预,一般以2~3小时为宜。采用尼卡地平降压(企业:Astellas Pharma Tech Co., Ltd.Yaizu Technology Center,批号:H 20130611)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控制,这种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冠状动脉以及肾血流量的增加,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使患者的收缩压降至140 mmHg[4-6]。通常情况下,对照组的收缩压保持在
175~220 mmHg之间,可不进行血压控制,一旦患者的收缩压超出这个水平,可对其进行血压控制,时期保持在175~220 mmHg范围内。
1.3 观察指标 经过为期1个月的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对2组患者的病情变化、控制时间进行比较。
1.4 疗效评价标准 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3个级别。痊愈:患者无再出血情况发生,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有效: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没有出现再出血现象,血压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与人体正常指标还有些差距。无效:患者仍会有出血现象发生,血压偏高,无明显的治疗效果[5]。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为期1个月的治疗,干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3%,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1.7%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别,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0,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2 组患者病情控制比较 经过不同的干预治疗,干预组患者的病情较早得到了有效控制,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病情控制比较(x±s)
作为临床医学中一种常见的脑部疾病,高血压性脑出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是高血压的并发症之一[6]。临床医学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有研究认为,持续高血压可致脑灌流量过多,引起脑水肿,使占位效应进一步加重,从而增加脑疝的发生风险。因此,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患者,不仅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脑出血治疗,更要对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相应的控制。一方面能够降低患者的再出血风险;另一方面能够防止血肿,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研究指出[7-8],早期降压治疗可防止血中进一步扩大,使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同时使死亡率显著降低。本研究中,在患者出现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时,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降压处理,采用尼卡地平药物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控制,使患者的收缩压能够降至140 mmHg,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且见效速度快,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再出血现象,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9-10]。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的病情较早得到了有效控制,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降压控制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各大医院的借鉴与参考。
[1] 孙霄云,罗俊生,霍晓川,等.控制血压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24):60-61.
[2] 葛中林,汪凯,陈皆春,等.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与血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9):26-28.
[3] 潘成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引流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7):1758-1759.
[4] 姜子荣,赵诚.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继续出血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2):6498-6499.
[5] 罗俊杰,田学成,曲新国等.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与血压关系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6):1787-1789.
[6] 朱青峰,谢荣堂,王国芳,等.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7):398-400.
[7] 孙启岗,吴海琴.300例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治疗方法探讨及分析[J].医学综述,2012,18(16):2685-2686.
[8] 王超凡,李冬华,刘洁,等.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特征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2):1471-1473.
[9] 魏麟,李猛,王鹏,等.高血压性脑出血[J].山东医药,2010,50(2): 107-108.
[10] 金贵梁,成益国.中青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不同血压控制类型及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8):50-51,54.
河南 453400 河南宏力医院神经内科(郎继荣 孔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