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斋点评
杨宪之死
□耕斋点评
杨公宪,上元人,洪武二年任中书左丞,三年伏法。公创为“一统山河”花押以示人,使人尊己以招权。待诏陈桱知其意,谓公曰:“此押非常,所谓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也。”公大喜,即擢桱为编修。噫,此其所以致祸与!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
杨宪,太原阳曲人,明朝官吏,元末至正十六年,朱元璋攻克建康(今南京市),他投奔朱元璋,在军中当幕僚,管理文书方面的业务。朱常派他到对手张士诚、方国珍那里谈判并刺探情报,因办事干练,为朱元璋所赏识。明朝开国后,洪武元年杨宪就任中书参知政事,二年升任中书左丞,成了中书省的实际负责人。但过了一年,杨宪便被朱元璋处决、抄家。
史书上对杨宪之死含糊其辞,只说是犯事被诛,犯的什么事?没人知道。
对于杨宪的死因,历来有多种猜测。
有说是他任中书省执政时,罢黜旧吏,任用亲信,处事专断,触犯众怒,失去了皇上的信任。那年杨的外甥科考抄袭,被当场抓了现行,朱元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让杨宪审理。结果有人密报杨宪审理舞弊,经查实获祸。
有说杨宪是刘伯温与李善长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明初朝廷浙东派和淮西派内斗激烈。刘伯温是浙江人,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是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的第一谋士,朱元璋将刘视为汉高祖手下的张良,曾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而淮西派都是朱元璋的老乡,人多势众,是朱元璋起家的班底。代表人物就是李善长和胡惟庸。李善长主要负责后勤和政务,如果把刘基比作张良,那么李善长就是萧何。他一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鞍前马后的劳顿,后勤工作不好搞,劳心劳力又不讨好。朱元璋是个明白人,所以开国后,便以李善长为第一功臣,任命他为丞相。
而杨宪据说是刘伯温的亲信,当了中书左丞,有了实权就忘乎所以,直接把矛头对准了对手李善长。在中书省,杨宪整日与李善长、胡惟庸明争暗斗,他的躁进为自己招来了灭顶之灾。
明顾起元的《客座赘语》,却提供了有关杨宪之死的另一版本,起因是他创制了一件“一统山河”的花押以示人。
花押又称“押字”“画押”。历代印章大都有防伪辨真的作用,作为个人任意书写,变化出来的“押字”,自然就更难以摹仿,而能达到防伪的效果。
中国的花押,唐代就已经有了。到了宋代更为流行,不少文人墨客都有自己非常独特的花押。宋徽宗的花押,被专家们称为“绝押”!它的外形,别出心裁,有点像写得结构松散的“天”字,又像一个简写的“开”字,而实际上就是所谓“天下一人”四个字,用四笔写成。
这种天下至尊的口气,出自宋徽宗没问题,哪晓得杨宪也敢来摹仿,私下刻制还不够,还要到处炫耀,目的是让人尊奉自己以耀武扬威。翰林院中有个地位低微的校对员名叫陈桱的,惯于揣摸上司的心思,便对杨宪说:“这花押实在太不一般了,所谓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呀!这马屁可真拍到了杨宪的心坎里。杨宪大喜,马上提拔陈桱当了编修。
顾起元猜想:嗳,这恐怕是杨宪之所以惹祸的原因!
我看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