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林
安惠公司董事长陈惠与灵芝朝夕为伴,相互渗透,彼此交融,流淌着灵芝血液。上世纪90年代,他储存的灵芝占全世界灵芝总量的70%,被誉为“灵芝大王”。他引领着中国食药用菌产业走向纵深,开启了中国食药菌界以文化搭台,促进产业发展的全新局面。欣闻陈惠当选南通世界通商总会新一届会长,记者近日专程前往安惠公司,采访、探寻这位行业领跑者不懈追求的奋斗足迹,向大家剖析他与安惠的故事———
在传承中发展
走进安惠公司的会客室,你会被浓厚的文化气息所笼罩,两面墙上挂着颇具品位和档次的名家书画,整幅窗帘都是以灵芝图案为背景,可见安惠的企业文化无处不在。
初识陈惠你会觉得他儒雅、谦和,没有架子,就像老朋友见面一样不受拘束,他的眼神中充满着智慧的光芒。
陈惠,1964年生,土生土长的南通人。聊起他的创业经历,他会侃侃而谈,娓娓道来……
陈惠说他心中有两位引路人让他崇敬,永志不忘。
第一个人是张謇。陈惠对同样是土生土长的南通人的张謇,充满了仰慕之情。张謇先生出生于1853年,41岁时考中状元,担任了翰林院修撰。其时,适逢甲午战争,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张謇弃官经商,走上了办厂兴学、实业救国之路。陈惠曾经细细地想过,至1926年生命中止,张謇仅仅用了32年时间,就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如此重大贡献,太了不起了!
陈惠认为向先辈学习,就是要脚踏实地地干好自己的事业。他不仅通过学习与实践,获得了高级经济师、高级农艺师的职称,还担任了国际蘑菇学会委员、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兼职副会长、世界通商总会会长等职务,成为行业内受人尊敬的著名专家和企业家。他先后获得中国杰出企业领袖、中国经济建设卓越贡献奖、中国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感动中国直销20年·崇高人物奖、全国节能减排领军人物奖、全国食药用菌行业优秀企业家、首届中国公益创业导师、江苏省十大优秀青年企业家、江苏省劳动模范以及受聘南理工MBA校外导师、当选南京理工大学MBA协会南通分会名誉主席等荣誉和称号。在得到社会荣誉的同时,也担当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陈惠崇敬的第二个人是父亲———陈廷章。
上世纪50年代,南通人对食药用菌的认识还不足,陈惠的父亲陈廷章就敢为人先,大胆试水,从科研机构引进菌种,培植蘑菇、草菇等食用菌,努力开发庭院经济。后来,陈廷章又先试先行,专业培植银耳,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当选江苏省人大代表。正是受父亲的影响,陈惠先是勤劳致富,成为种菇万元户;后又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带动周围群众一起培植灵芝,为后来的安惠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于是,竹行陈家出了两个“大王”:父亲是“银耳大王”,儿子是“灵芝大王”。
陈惠在食药用菌的科研领域不断进取,先后承担了国家“863科技项目”中食药用菌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课题,以及另一项国家关于食药用菌安全研究的课题,并担任课题的负责人。在“十二五”期间,由他领衔组织了多所大学专家攻关的课题研究。他还曾带领食药用菌领域的科学家远赴北美等地,在原始森林里进行野外考察,采集不同环境中生长的菌菇,并通过对其提取和分离,进行科学的研究……
食药用菌行业符合“低碳经济”的概念。它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它行业争资源,是利用农业和林业生产的废弃物如秸秆、棉籽壳、玉米芯、菜籽粕、木材边角料、木屑等为原料培植食药用菌;食药用菌深加工的废弃物可以用作农业生产的肥料……如此循环,以达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安惠公司就是从事“低碳经济”的国家高新科技企业,将食药用菌的有效活性成分提纯、配伍,加工成功能性健康食品,在供应消费者食用并使之赢得健康的同时,又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健康”。
在低调中修练
凡是接触过陈惠的人,都说陈惠低调。他不喜欢张扬,人们一般很少看到安惠公司的产品宣传。
其实,安惠也做宣传,比如在权威媒体的宣传,都是从大处着眼,谈食药用菌行业,谈产业的前景,谈如何来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基本很少谈企业,谈具体产品。就像2007年10月安惠公司联合中国食药用菌协会,发起的全国“小蘑菇·大产业”健康万里行的活动,都是从宏观上宣传食药用菌的作用。陈惠心里非常清楚,一旦有更多的人了解了食药用菌,那么,这个产业也就有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与成长空间。
陈惠懂得,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越是不被重点关注的东西,结果可能成为越是关注的重点,其间,只是关注的形式与方式不同而已。
这在孙子兵法上,是否可称之为 “假痴不颠”?
2007年5月,陈惠创办了安惠商学院,30多位员工即将赴南京理工大学攻读MBA。陈惠说,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社会,知识成了最重要的资源,“智能资本”成了最重要的资本,在知识基础上形成的科技实力成了最重要的竞争力。
在此之前,有人曾对陈惠说,公司投资这么大,要是他们学成之后不回来怎么办?他回答说,如果学完了,想跳槽的可以走。为什么?很简单啊,安惠培养的是人才。只要是人才,就对社会有用。说到底,即使是跳槽,也是安惠公司培养的,是从安惠公司出去的,安惠公司会为他们感到光彩!
当然,安惠公司并非所有的人进来,就不走了。人员流动,是一种正常现象。比如,有的人因某种原因分居两地,有的人觉得到其他单位工作更适合于自己,有人认为人往高处走,哪里报酬高就奔向哪里……于是,有的人走了,不再回来;而有的人走了,过了一年半载,觉得还是安惠好,打算回来。对于这样的人,有的,陈惠还是愿意再次接受的。
陈惠认为,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好马不吃回头草。要是安惠公司没有一点吸引力,他们干嘛要回来呢!
别看这一来一回,貌似简单,却四两拨千斤,一棋走罢,满盘皆活!
在转型中升级
陈惠有一双慧眼,当别人忙于涌进蘑菇种植产业的时候,他已经开始与国内的一些知名的制药企业合作,探索新的出路。在那时,他已经在猴头菇和灵芝上开始了药理、药化、深加工的试验,提前一步从食药用菌栽培向深加工以及建立品牌的方向转型,而市场的反馈也证明他这一步走对了。
在1992年,为了扩大灵芝产业和帮助更多的家庭致富,陈惠拿出了自己实验室里研发的超过10万元的灵芝菌种,把它们捐献给当地的蘑菇种植户。并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教他们如何培植。与此同时,还建立独有的销售权,和种植户签订收购价格以保护分销渠道。在第一年,出现了上千个灵芝种植家庭。南通灵芝因其多样性、质量好、品种多,开始引起世人的关注。
第二年,灵芝在国内外还没上市,采购的订单已经蜂拥而至。这一切反过来造成了类似“灵芝大战”的爆发。受到利益的诱惑和大量的市场需求,农户们开始不履行合约,把他们的灵芝高价卖给别的买家。为了满足自己的市场需求,陈惠不得不贷款100万元去购买市场上价高的灵芝。在这短短的几年内,所有的种植户取得了巨大的回报,但陈惠却损失了大约50多万元。
“灵芝大战”结束时,陈惠对形势彻底分析之后,劝诫那些菇农,市场将会饱和。根据他的预测,灵芝的价格在下一年会明显下跌,他们之前的收益有付之东流的危险。不幸的是大部分的菇农都是新手,刚刚尝到这个产业的甜头,所以他们中的多数人不听劝告,继续扩大栽培面积。后来,正如陈惠所预料的,灵芝的市场跌到谷底。灵芝的价格和萝卜的价格一样。菇农积压了大量的灵芝,一时也没有买家。
陈惠用信誉从银行贷款500万元大量收购灵芝,解除了菇农的危机。根据一般的市场趋势,产品的价格在一次明显的下跌后,随之而来的是一次加速的价格上升。
这次,陈惠赢了。到1995年,国际市场上对灵芝的需求量很大,在中国没有其他成规模的供应商。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灵芝价格翻番,需求量依然很大。在那时,陈惠储存的灵芝接近全世界灵芝总量的70%。国际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说法:“如果你想要灵芝,你必须到中国江苏找南通的陈惠。”至此,陈惠有了“灵芝大王”的美誉。许多人说他的好心有了回报,他也认同这个观点。
在机遇中突破
说到亚洲金融风暴,我们不得不提到乔治·索罗斯。
说到金融风暴的重灾区,我们不能绕开泰国。
陈惠与泰国商人有着多年的经济交往。当索罗斯开始大量抛售泰铢,泰国汇市波涛汹涌、动荡不宁时,有合作关系的泰国客户给陈惠发来传真,说泰国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泰铢贬值幅度史无前例,希望得到陈先生的理解和支持!
陈惠透过几行短短的文字,仿佛看到了刀光剑影、烽火硝烟。手中的传真突然就成了“消息树”,原本立得好好的,一下子就倒了。
陈惠意识到,金融风暴来了,客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想得到帮助度过难关!从道义上讲,唇亡齿寒,应该帮他一把。可是帮忙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真金白银。亚洲金融风暴也会给自己的公司带来危机。是明哲保身,还是帮人一把?陈惠面临着选择。
陈惠权衡利弊,决定顺势而为。他想,在这种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人,实际上也是在帮助自己:安惠采取的“公司加农户”战略,使他拥有了持续而又稳定的货源;泰国属于新兴市场,可以当作一块可供切割的大蛋糕。陈惠确信:危机不仅包含着危险,也带有机遇。花开花落、潮涨潮迭,是一种规律。市场也同样。金融风暴既然能来,必有走的时候。陈惠的目光,投向的是远方。他给泰国客户回了传真,说面对寒冷,我们抱团取暖吧。你要货的话,我可以买二送一。即你买我两个集装箱的灵芝,我送你一个集装箱的货。
对方大呼陈惠是他的“大救星”!
陈惠给泰国客户的价格优惠,引起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的客户强烈反响,他们纷纷前来,给陈惠说了一大堆好话,然后希望陈惠在产品供应上,享受与泰商同样的待遇,给予多多的优惠。
纵观整个菌菇行业,没有哪个商家像陈惠那样,给客户如此大的优惠。这样做,不仅需要勇气,需要气魄,需要胆量,更需要智慧!
陈惠敢为天下先,出于他对“得与失”这一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深刻与把握尺度的准确。面对金融风暴,陈惠对客户先是“买二送一”,后是“买一送一”,获利的空间不多。不小的损失,不仅他自己一清二楚,客户看得出来。
但陈惠心甘情愿这样做。他肯吃亏,自有他的吃亏之道。在非常时期,他有失亦有得。首先,陈惠通过为客户提供产品,手中有了现金,一方面可以支付与他有着合作关系的菇农的报酬,一方面又从他们手中源源不断地得到产品,使买与卖得到良性循环。其次,金融风暴使菌菇产业进入了微利时代,但薄利多销总比坐吃山空强百倍。再次,危难之中见真情。只要渡过难关,安惠完全可以继续和现有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已占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并扩大范围。最后,提高了企业在银行的信誉度。
现实生活中,金融危机使银行对于企业的贷款变得小心谨慎,生怕投出去的钱打了水漂。然而,当看到陈惠的企业生意如此之好,几乎每天都有一车一车的产品出口外销,忙得不亦乐乎,怎么能不放心呢?于是,你要贷款吗?立即办理!
在控制中成长
大凡白手起家的创业者,用了十年或更多的时间,把产业做大做强,让资产如同施足化肥的植物茁壮成长,这样的人必然有着过人的智慧,聪明!
陈惠就很聪明。
陈惠小时候是村里的孩子王,小伙伴中年龄比他大的或比他小的,都愿意跟他玩。陈惠家里人口多,活儿自然也多。父亲陈廷章每天都要安排他的九个子女放学后干活。陈惠自然不能幸免。比如给浸泡过的麻杆剥皮,就是一件很费时间的劳动。当时,剥好的麻杆皮是用来编包的,而用麻编包是陈惠家的一项副业生产。如不抓紧干,当天便干不完。这个时候的陈惠,总是先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在外面玩,等到不想再玩了,便把一群孩子带到他家,和他一起干他需要干的活。大家边剥麻杆,边说说笑笑,很快就把分给陈惠的那份活儿干完了。
陈惠的父亲陈廷章见了,不动声色,心里边却在夸陈惠,这小子这么小就知道组织与合作,有股子聪明劲!
有时候聪明人做的聪明事,一时让许多人看不出来有多聪明,等事后细细琢磨,才发现原来如此高明。
比如陈惠就做过这样的事:
陈惠要求公司每年的营业额增长不低于20%,同时,又要求控制在50%之内。当时许多人感到一头雾水:一个企业的营业额不是越多越好吗,干嘛要控制它?
在社会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发展太慢等同于失败;这样做是跟钱过不去,该拿的时候不拿,等过了这个村也许就没了那个店了……
陈惠听后,只是笑笑,不作解释。
后来不明白的人多了,竟引起了某位记者的关注。陈惠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要求每年的营业额增长不低于20%,是因为一个企业要发展要进步,就要有一个衡量的标准,这是我们设定的最低目标。而控制在50%之内,是为了企业的安全运行。速度过快,并非是个好事。那样有可能我们的服务和管理跟不上去。就好像驾驶汽车,以往你每小时开120公里,忽然让你提速,开到180公里,这时你就要小心了,危险随时随地可能出现在你的面前。当然,如果我们公司以后经过稳定发展,各方面条件成熟了,提速也就不会是个问题了。
说到这里,我们想起了一则寓言,说的是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那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走得太快,会不会忘了为什么而出发?会不会忽略身边美丽的风景?会不会匆忙中遗失了美好的东西?
快与慢是一对矛盾,相克又相生。“快”本是好事,可是有时候“慢”也不是坏事。何况陈惠要求公司每年的营业额增长不低于20%,这个速度并不慢呢!
在和谐中创造
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由陈惠和他的夫人陆汉萍共同创办的。他和她相濡以沫,携手并肩,走过了许许多多不平凡的岁月。安惠公司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后来,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事业蓬勃兴旺,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作为江苏省劳动模范、省人大代表、公司副董事长的陆汉萍,却从前台隐入幕后,淡出了。
陆汉萍的淡出,是陈惠和她共同商定的结果。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在不远的将来,把安惠公司办成一个跨国公司,而并非家族式企业。
当然,陆汉萍的隐退,并非什么事都不管不问。一旦陈惠需要,她仍然会应声而出。
其实,一个公司的发展,与企业领导者和谐的家庭关系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一个领导者,无法经营他和她的家庭,那么,他或她怎么能够为他(她)的经销商和员工做出一个好的榜样呢?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定是和谐的代表人物。陈惠就是这样的企业家。
陈惠酷爱学习。事业的成功并没有让陈惠停下求知的脚步,他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食用菌专业、上海大学企业管理专业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深造,汲取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理念,丰富了业务与管理的具体知识。尤其是对菌类学,陈惠钻研起来,几乎达到废寝忘食、近似痴迷的程度。生活中,除了读书,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爱好。
陈惠为了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之中,经常一个人钻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对于某个品种的产品,别人一个周期做一次实验,而他一个周期要做三四次。有一次,为了弄懂一个问题,陈惠曾经连续七个昼夜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饿了,就着自来水啃点干粮;困了,坐在桌子前打个盹……
辛勤的耕耘,得到的是丰盛的收获。以陈惠写作《秩序大于自由》为例,在这本书里,陈惠通过“秩序与自由”这一从实践中经理论高度概括而提炼出的论点,从建立中国直销市场所需的直销模式出发,对我国的直销行业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探索与论证。
有人说,“改变”是一切进步的起点。“学习”则是改变成功的因素。
在感恩中回报
好人的标准是什么?
毛泽东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稍多一点就是好人。
陈惠就是这样的人———“对别人比对自己好一点。”
安惠公司有一位师傅,是位老员工了。当年陈惠创业时,他就跟着陈惠干。老师傅种植菌菇的手艺好,那技术还是陈惠的父亲陈廷章手把手教给他的。自从他学会了,不管日子过了多久,那门手艺在他手中就从来没有走过样。后来,老师傅把手艺手把手地教给比他晚来的一些年轻人,带出了不少的徒弟。老师傅岁数大了,退休了,不断有新人进入到企业中来。久而久之,老师傅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淡出,很多人已经记不得他了。
可是陈惠一直没有忘记这位老师傅。一次,老师傅病了,陈惠连夜赶去,将老师傅送往南通最好的医院进行治疗。老师傅自从退休之后,每个月都能收到陈惠支付的工资。十多年来,从未间断。此外,逢年过节,陈惠若是没有时间,总会安排人到老师傅家去看望他老人家,给他带去礼物,带去节日的问候……
不光是对老师傅,陈惠对所有为安惠公司做出过贡献的人,都不曾忘记。
采访中,我们听说过一件事:2006年10月的一天,安惠公司隆重举行成立四周年的庆典活动。中外宾客、专家学者、市政府领导纷纷到场。陈惠在讲话中,充满感激地说,当年参与安惠奠基的经销商都来了吗?请你们走上台来!当即有20多人走到陈惠的身边。陈惠接着说,你们是企业从昨天走到今天的历史见证人,是我们白手起家进行艰苦创业的功臣,今天,在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这个大喜日子里,我特地给你们准备了礼物,一人一部手机。让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再接再厉,不断开拓进取,继续创造出新的辉煌业绩!
我们还听说过一件事:一天,陈惠获悉公司在山东东营的一位经销商因病去逝的消息,便派人了解情况,得知那位经销商是个单亲家庭,家中留有一个儿子,正在青岛上大学,那孩子断了经济来源……陈惠当即表态,这事我们要管。立即吩咐有关部门,以后那个经销商的孩子上大学的学费及生活费,全部由公司支付。数年之后,那个接受资助的孩子大学毕业了,他继承母亲的事业,现在已经成为安惠公司的经销商。
1972年把陈惠的父亲陈廷章作为割“资本主义尾巴”典型非法关押的那位公社革委会领导,很多年后,为了自己孙子的工作安排来找陈惠,希望陈惠能够从中帮忙。许多人感到气愤,让陈惠别理他!
可是陈惠对此的反应很平静:过去发生的事,都已经过去了。在那个年代,即使是他不那样做,也会有别人像他那样做。那不是哪个人造成的,是时代造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也是受害者。他在心灵上受到的伤害,也许这一辈子都得不到治愈!我们“相逢一笑泯恩仇”才好。
于是,陈惠就像生活中没有发生过1972年的那件事一样,宽容而又大度地接待了对方。
2003年的一天,得知家乡竹行镇有的孩子因家庭困难而面临失学,陈惠坐立不安。他与夫人陆汉萍一同找到妇联,决定以捐助的方式为濒临失学的孩子们办一个“春蕾班”。凡是参加这个班的学生,学习所需费用,全部由陈惠夫妻定期支付。唯一的条件,就是学校必须把接受资助的孩子的学习成绩,每个学期向陈惠夫妇通报一次。
这件事很快被当地新闻媒体听说了,记者纷纷要求采访。但都被陈惠谢绝了:“我们是真心想帮助这些孩子,你们的现场采访、渲染,可能会伤着孩子们的自尊,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
其实,像这样的事情,对于陈惠和他的安惠公司来说,太多太多。据统计,自2002年以来,安惠公司已先后向社会捐款、物合计人民币超过2500万元。广博的爱心和执着的奉献,是安惠人热心公益的真实写照。安惠公司是一家充满温情的爱心企业,从募集巨资抗击“非典”到创办“春蕾班”资助贫困学生重返课堂;从捐献资金和产品支持癌症患者摆脱病魔到为乡亲修桥筑路;从抗震救灾到出资举办“国学孝道”全国公益巡讲活动、从全体员工每年坚持的义务献血到自觉组成文明交通的志愿者活跃在南通的主要交通路口;从走进社区、开展巡回公益健康活动到创办“青年创业论坛”,走进大学校园,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健康步入人生之路;从公司坚持多年的援助弱势群体的一日捐活动到正式成立安惠爱心基金,用于“助学、助医、助残、助困、助老、助孤”等项目……安惠人把公益爱心根植于企业文化之中。为此,安惠公司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陈惠成为“爱心中国”首届中华慈善人物。
作为新当选的世界通商总会新掌门,陈惠表示,一定会牢记“服务会员,繁荣经济,互相合作,互相促进”的办会宗旨,争当“一号服务员”,用实际行动团结通商的家人们,形成合力,产生凝聚力和影响力,塑造“诚信通商”的国际形象;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探索新做法,借力各级侨务系统和海外重点侨社资源,搭建人才、技术、产业交流合作的桥梁,将商会打造成海内外经济合作与推进南通国际化的广阔舞台。
“世界安惠,世代安惠”是安惠公司的企业愿景。目前,安惠的海外市场已经延伸到日本、泰国、北美、马来西亚等地,安惠的全球战略已经开启。我们相信,在陈惠的带领下,借力“世界通商”这样强有力的发展平台,必将为全球安惠家人开拓海外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全球70亿人都吃上食药用菌健康产品的梦想已经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