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祥保 缪言
西藏题材纪录片最初由西方探险家在上个世纪开始拍摄。新中国成立后,拍摄了不少西藏题材纪录片,但是关注内容和拍摄视角都相对单一。“改革开放后,西藏纪录片接近于藏地密码式的解密,尤其对准西藏风土人情知识性的解密。作为政治生态的一部分,西藏纪录片浪潮伴随了文化、宗教、道德、政治,人类学影像记录在宣传片与记录民族融合和幸福生活之间。这些纪录片由于特别重视神山圣湖、云中秘境、政治仪式,带给观众更多特殊地域西藏知识性的解密,知识性价值颇大,但是客观审视不足。”[1]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为了展现西藏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时期,尤其是建制成立自治区以来的建设发展成就,由中央电视台等主流电视媒体拍摄了几部高品质的西藏题材纪录片,其中以《第三极》《天河》和《西藏》①等为杰出代表。
一、 故事现场广泛
纪录片作为具有比较客观、真切地再现社会与自然真实景象的影像艺术形态,对于展现西藏现状、讲述西藏发展尤其重要。2009年,旅英华人孙书云,借助于中英合作拍摄团队的共同努力,创作了享誉海内外的5集观察式纪录片《西藏一年》。该纪录片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立足西藏江孜地区真实的社会生活现场,以尽可能客观冷静的声像拍摄纪录了当地多位西藏普通百姓的真实故事,让人看到了当今西藏比较真实的百姓生活现实。近年来面世的《第三极》和《天河》,无论在讲述内容和拍摄技术等方面,都企及了一个更新的高度,其成功的重要原因,既有如《西藏一年》那样到生活现场去发现并纪录故事的精神,更有作为主流商业纪录片独到的创新发展,其中故事现场的广泛性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以《第三极·大山女儿》为例,其中主要讲述了6个普通藏族人的故事。第一个是喇嘛阿旺桑吉。他一个人独自生活在珠穆朗玛峰山麓海拔5154米的绒布寺20多年。绒布寺也许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其洞穴中的藏传佛教壁画非常精美;阿旺桑吉应该是距离珠峰最近的常住居民,其所生活的神庙附近几乎寸草不生。他有3个都在登山队工作的儿子,二儿子已经7次登顶珠穆朗玛峰,小儿子扎西当厨师,经常来看望父亲,给父亲送生活必需品,还为父亲取水、贴膏药。扎西很想登一次珠穆朗玛峰,父亲很支持,嘱咐要非常小心。第二个讲述的是处于雅鲁藏布江峡谷墨脱县门巴人东红和他小儿子葛琼采集皂石加工石锅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纪录片既向观众介绍了采集皂石制作石锅的艰难及技术,也介绍了用那种石锅烹饪美食的美味及其功效,期间还让人了解手掌参、鸡谷酒、现代马帮等鲜为人知的知识及现场,还讲述了因为墨脱成为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后,东红小儿子比较乐意继承祖业潜心制作石锅。第三个故事讲米林地区继续生活在山林里老猎人林东和他孙子噶庆的故事。为了传授祖辈的生活经验与文化,林东每次在孙子来山里跟他一起过周末的时候,就会亲自用传统的狩猎、采集方法带着孙子去找吃的,给孙子做自己儿时的玩具,讲述并传授一些生活在山林里的基本技能。第四个讲述的是生活在横断山脉中一个名叫嘎玛地方的82岁唐卡画师噶玛德勒,他是噶玛嘎孜画派大师,身边集聚了不少有志于学习唐卡技艺的年轻人,他的孙子和孙女都已经成为唐卡画的出色画师。正在他们赶画一批唐卡准备到圣城拉萨展出的时候,家门口来了一头被狼咬伤的牛,看上去活不了多久。老人决定放下手头的活救那头牛,学生们开始有点不理解,因为绘制那批唐卡的任务非常紧张。听说青稞能治那个伤,老人请人提前收割了地里的青稞,每天帮助清洗,但是效果不好。于是,老人决定亲自上山采药救牛,最后那头牛得到了救治,那批唐卡画作也如期完成。第五个故事讲述的是拉萨城里送水工次旺的故事。2014年(马年),他约了2个同乡,带上正在度暑假的2个儿子,以磕长头的方式,用20天时间绕冈仁波齐山一圈。位于阿里地区的冈仁波齐山,海拔6721米,被苯教、佛教、印度教等都认为是世界的中心。转山回来,次旺特别受到人们的好评与尊敬。最后一个故事讲述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阿里地区深处有一片森林之地——底雅,海拔只有2900米,这里奇迹般地生产苹果。儿子还在外地读书的果农琼宗,在苹果丰收之年一直为艰难的销售而发愁,最后终于借助于现代通信(手机)联系到了买家。
纪录片《第三极》几乎每集都要讲述这么多地处西藏、青海乃至四川、云南等藏区普通人的故事,其拍摄当下藏族人生活故事现场的广泛性是空前的。如此空前广泛的故事现场,对应着非常广泛的社会生活面和更多藏区普通人的现实生活故事,其纪录社会、再现生活的效果非常之好,其声像传播的文化影响及商业效果也都非常之好。虽然其拍摄制作的理念及方法与享誉海内外的西藏题材纪录片《西藏一年》不一样,但是其创新发展所具有的艺术成就及传播效果,确实不可小觑。无论是《第三极》还是《天河》,这两部大型人文纪录片确实都没有像《西藏一年》那样蹲守在一个地方盯住相对固定的几位普通西藏人进行长时间的跟踪拍摄,而是来去自如地穿行于藏区大地,一会儿上高原,一会儿下深谷,一会儿去繁华的城市里,一会儿来偏远的村民家。其纪录片视角如鸟瞰般的高远与自由,借助于大制作和现代高技术都得到了很好实现,其视听效果着实非常现代而感受强烈。《第三极》4个摄制组在400多个工作日里,行程遍及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藏区,其中很多称得上是人迹罕至的秘境。但是,其中也有完全取之自然的直接电影式的拍摄,比如横断山脉嘎玛沟里唐卡老画师为救治那头牛的故事和次旺转圣山冈仁波齐的情景;其中还有《西藏一年》那样纪录片无法展现的西藏这片神奇土地特别能够让人震撼的种种感动,比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点缀于山腰的小小村落和以珠穆朗姆峰为背景的父子促膝谈心;其中还有阿里的苹果与罕见的土林地貌、古格王朝历史遗存,以及古格王朝遗迹中壁画上舞蹈在阿里苹果之乡藏民现实生活中的千年传承……
二、 主持串讲生动
如果说大型纪录片《第三极》《天河》主要以相对客观且很强的现场纪实拍摄见长的话,那么,6集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西藏》在以历史文献、历史影像为讲述基础的同时,特别借助于主持人生动串讲及必要情景表演则是其缝合历史资料意义、强化传播效果的关键所在。其成功的重要原因,跟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的制作特色相关,也与学习借鉴国外相关人文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密切相关。
在相对传统的中国人文题材纪录片创作中的“画面加解说”①,曾经是一个被中国老一辈纪录片人长期坚持的创作定式。改革开放后,中国纪录片创作在中外合作拍摄中开始接触世界主流人文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及方法,比如1980年中央电视台和日本NHK合拍《丝绸之路》就是一次筚路蓝缕的合作之旅与学习之旅。在大型人文纪录片影像中直接出现主持人的做法,也从那个时候开始,并且对于《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两部大型人文纪录片收视效果的巨大成功,对于《望长城》那部大型人文纪录片在更加深入故事发生现场、保持生活感性真实方面里程碑式的创新发展,对中国纪录片创作者和观众都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和深远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说,诸如北京电视台《档案》等相近相似栏目纪录片的创作,其实就是基于这样的相关人文纪录片创作理念及方法而来的。
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西藏》创作涉及很多西藏历史文献资料,那些资料具有见证历史的文献价值,如何使那些历史文献资料,尤其是静态的部分能够在以活动声像见长的纪录片中发挥很好的作用,主持人的串讲甚至带有表演性的串讲,就是非常必要而十分有效的。比如关于活佛转世历史定制形成过程中,就有比较多生动的相关事例及生动讲述。《西藏·活佛转世》下集的开篇,主持人讲述嘉庆24年的一天,嘉庆皇帝在紫禁城养心殿阅看来自西藏的一份奏折,看后顿生怒气、七窍生烟。在讲述这段情景时,主持人不仅身在养心殿(可能是复制的)怒目圆睁,一副非常气愤的样子,而且将那奏折(应该是复制的)扔到地上(后面还有作为呼应的将其拾起来折好的动作)。接着,主持人又说,那时的嘉庆皇帝已经59岁,所以很快使自己平复下来,拿起笔开始在奏折上进行批示。与此内容相关的,同样有主持人坐在养心殿书桌前拿笔蘸墨准备写字的表演动作。诸如主持人这样一边串讲、一边表演的纪录片展示,非常有效地将观众带入了那特定的时空情景之中,使观众自然而然地更加注意接下来讲述关于活佛转世最后需要通过金瓶掣签来确认及其发生相关故事的内容。这不仅讲述到历史上关于转世灵童确认为转世活佛免于金瓶掣签的问题,而且正好涉及关于确认十四世达赖之事也希望能免于金瓶掣签的问题。其中除了中国电影资料馆提供拍摄于1940年纪录片《西藏巡礼》中的珍贵历史影像,还展示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提供的相关国民政府令。该政府令原件将“无庸抽签”中的“无庸”两字改成“免于”,非常严谨地体现了中央政府关于西藏活佛转世历史定制和宗教仪轨的确认权。显然,这不是一般展示就能切实有效发挥该历史文献资料在纪录片中很好论述功能的,于是,主持人在此必要的讲解说明,就是极其重要而特别富有传播效果的。该纪录片主持人谭江海的串讲及表演,相比BBC著名纪录片《艺术的力量》来说,讲述的传情达意几乎毫不逊色,切合相关情景并且很多在真实历史场景结合串讲的表演则既自然、又生动,无愧是该片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年来,西藏题材纪录片内容讲述的生动性,不仅在以主持人串讲见长的《西藏》这样的纪录片中,其实也很好地体现在《第三极》《天河》这样纪录片的创作传播中。无论是《第三极》还是《天河》,就这两部纪录片的片名而言,明显都具有十分关注西藏这个特殊地理空间或自然景象的特征。但是,就如任何自然类纪录片也不可能不关注相关自然空间中的生命现象与生态系统一样,大型纪录片《第三极》和《天河》的拍摄重点,同样关注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地球第三极大地上的藏族人的各种故事,努力生动地再现高原天河两岸西藏儿女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社会生活。比如藏族牧民沿袭已久的放生羊和城市老龄人生活的故事,西藏唯一的渔村捕捞与很多放生活动之间的故事,那两个分别由最凶猛也最慷慨高原蜜蜂构造于藏民住宅和雅鲁藏布大峡谷悬崖上巨大蜂窝的相关故事,不仅非常真实,而且十分生动。而那种更多来自于纪录片内容的生动讲述,既因为创作者别具匠心的寻觅所得,也来自创作者很好的纪录拍摄。这无疑都是主流商业纪录片基本属性、创作特色及传播效果的生动体现。
三、 主旨传达自然
作为世界第三极,西藏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由于历史上西方殖民势力的蛮横干涉和当今反华势力的蓄意捣乱,因此,新中国有关西藏话题或者是西藏题材,几乎一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具有政治意味,甚至弥漫着国际、国内政治斗争的硝烟,比如当下关于活佛转世的话题,就是针对十四世达赖喇嘛企图终止活佛转世宗教仪轨及历史定制而来的,当然也是针对国内外企图通过所谓西藏问题来达到分裂祖国、攻击政府目的一切反动势力的。因此,《西藏》就是一部政治宣传作用和主观讲述意味都很明显的纪录片,其主题思想的清晰强烈溢于言表。与此相比,《第三极》和《天河》仿佛是自然类纪录片,很少有主观讲述的痕迹,也几乎感受不到有宣传的意思。其实,这两部大型人文纪录片不可能没有主观讲述的意味,也不可能没有宣传作用,只是它们都做得非常自然而含蕴,使相关主题思想表达及宣传作用自然而然地熔铸在纪录片的情景展现与故事讲述之中。
就《第三极》《天河》讲述内容来看,非常广泛而比较全面地展示了高原之巅和天河两岸藏族人在依托伟大自然、传承灿烂文化、创造幸福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景。农民们在春天里按照祖辈传统方式并借助于现代科技努力耕种青稞、鸡爪谷,秋天收获后酿制特别具有保健功能的鸡爪谷酒,于是男女老少都载歌载舞地享受四季轮回的人生快乐。牧民们在辛苦转场养育牛羊的时候,也会按照先人的做法进行集会赛马、确定放生的羊,为牧羊护家的藏獒寻找伙伴。原先在山林里生活的狩猎者,不仅住进了政府的安居房,也获得了自己新的营生,或是担当野生动物保护者,或是成为环保工作者。传统的西藏僧侣艺人,不仅继续生活在佛寺神庙,而且在继续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传统,比如用狼毒草制作印制经书的纸张,用各种矿石和植物制作各种历史悠久的藏药,用难得的鹰骨来制作独一无二的鹰笛。很多年轻人,不仅积极参与并感受现代社会生活,也非常乐意学习继承丰富多彩的西藏传统文化艺术,这在造房打阿嘎土的相关场景中,尤其可以使人强烈地感到那种可喜的历史传承及现代生机。在西藏最高学府西藏大学中,有的大学生在异常神往地研究并醉心于讲唱格萨王传,有的大学生则利用假期不辞辛劳地爬山涉水去寻访各地各种民间艺人来努力学习继承灿烂的藏族文艺。在西藏民间,有很多人在坚持用传统办法制作藏香、藏佛及其各种佛教礼器,在固定的节庆时间竖起高大的经幡柱、展示巨幅精美的唐卡和举行别具特色的藏传佛教礼仪;还有很多在人因地制宜地制盐,有很多人在坚持不懈而卓有成效地治沙,有很多人在喂养藏香猪和藏猕猴,还有人在配合外国专家进行雪豹保护工作……
由上可见,如果说纪录片《西藏一年》以客观贴近的方式来保证记录真实并获取巨大成功的话,那么纪录片《第三极》《天河》则充分利用其题材的广泛,人物的多样,生态的特别、文艺的丰富等记录内容来真切生动地展现了当下西藏高原上的人民幸福、文化进步与生态健康,以古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方式,雄辩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中国之于西藏的伟大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