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391-01
教师是一本厚厚的书,一页页写满了沉甸甸的爱。三尺讲台,诠释忠诚,点燃智慧,铸魂育人。多年来为人师表,在教坛上不断演绎着自己的教育故事,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人民教师,只有勇于进取,不断创新,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取得更大的成绩。
在实施新课程、大力倡导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肩负教改重任的人民教师,当我们走进课堂时,你是否想到:该如何演绎课堂的精彩,使课堂焕发活力?我将暑期在华师学到的理论与平时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欣喜地发现了三件珍宝——爱心、赏识、课件,带着这三样珍宝走进课堂,其情其景,真可谓“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以向荣”啊!
一、“爱心”之宝
“爱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之花开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教师的这种爱如东升的旭日,温暖着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对这种爱最好的诠释。
课堂上,当你看到学生那一张张稚气的脸,一双双渴望的眼,再想想学生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你一定会少了几许愠怒,多了几分宽容;少了几许斥责,多了几分忍耐。
一天上课,当我走进教室,看到大多数学生还在埋头做数学练习时,心中有些不悦。于是大声叫学生收起练习,准备上课。可中间第一排的两个学生仍然无动于衷,顿时一股无名业火腾地直冲脑门。我走下讲台,扬起手中的书正准备打他们,一名学生站了起来,可怜兮兮的伸出左手。望着他布满血丝的双眼,我心中十分不忍。轻轻的用书拍了拍他的肩头,故作轻松地问:“多乎哉?”
另一个学生一边收拾练习,一边说:“不多也,不多也!”全班学生顿时笑了起来。我借此机会教育学生道:“尊重老师不应仅仅表现在口头上,更应该表现在行动上。”
只有理解学生,爱护学生,师生间情投意合,教室才会显得生气勃勃。沐浴着爱的春风,教师更可亲,学生更可爱,课堂更灵动,学习更多彩。
二、“赏识”之宝
“赏识教育”是师生心灵的和谐共振,是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教师的每一个眼神和手势,都应该充满宽容与理解,饱含赞赏与激励。
语文教学有一对矛盾。一方面,阅读强调“多义性”,不能以“一解”去否定“多解”。另一方面,“对课文的诠释,因教学内容和对象的不同,会有所变化,但也应该有相对确定的、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尺度标准,以约束过度诠释现象的发生。”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这一对矛盾越来越突出。
例如我教《曹刿论战》一课时,针对这篇课文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学生朗读,对照课文下注释翻译全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师围绕曹刿的“远谋”与鲁庄公的“鄙”,分析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在教学时,我围绕全文的主旨句展开,然后从“战前”、“战中”、“战后”三方面分析,最后顺利归纳出人物形象。两节课很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下课后,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庄公也有远谋。”我听了一愣,从教参到所有见过的资料,从未提到庄公有远谋啊!我揶揄道:“说说你的理由。”这位学生说:“庄公知道‘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说明他有远谋。”我说:“庄公是在曹刿的启发下,最终才认识到作战要靠人民,这只能表明庄公不是一个昏君而不是远谋。”学生又说:“刘备常常打败仗,后来他三请诸葛亮并重用他,才得以三分天下,人们都说刘备有谋略。庄公用平民曹刿打了胜仗,为什么说他没有远谋呢?”
又一个学生接着说:“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庄子问曹刿取胜的原因,为什么是‘鄙的表现呢?”
我无言以对。是啊,纵观历史,国君并非个个能文能武、高瞻远瞩,但只要能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谁又能否认他的远谋呢?不耻下问应该是虚心的表现,怎能是目光短浅呢?这两位学生反传统的观点,很值得探讨。
课后,我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学生以自己的思维模式来理解课文有什么错呢?在下一堂课上,我表扬了这个学生肯动脑筋,敢于大胆发言的精神。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平等、尊重、多元、宽容等观念正逐步渗透进我们的课堂,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中,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件”之宝
“乐”是学生愿意接受教育的先决条件,求乐爱美是初中生基本的心理特征。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形象生动,色彩逼真,信息量大。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产生全方位的刺激,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披文以入情”,产生“乐学”的情绪,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乐”学,才会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会,进而创造。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栩栩如生的画面,品形象生动的语句,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目的。
如我教《春》一文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前,先投影四幅山川、河流、平原、草地春景图,让学生观察,口头简述画面,并背出以前学习过的表现春天的诗句,然后播放全文的朗读录音。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配音员抑扬顿挫的朗读,让学生在有如身临其境之中感受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花草树木竞相争荣的景象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中学生的成长岁月里,断然少不了一些台阶。当你带着爱心、赏识、课件三样“宝贝”走进课堂,去为学生的成长铺就理解、宽容、真诚、信任、知识的台阶时,你会惊喜地发现——学生是如此的聪明、活泼、可爱,课堂是这般的充实、迷人、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