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贤,戴国斌
(1.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200438;2.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民族传统体育学
我国武术赛事类型共生共存模式研究
张君贤1,2,戴国斌1
(1.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200438;2.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体育强国梦决定了武术赛事是一个肩负政治使命与社会责任的亟需深入探索与研究的课题。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梳理国外体育赛事类型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基础上,分析我国武术赛事在国务院“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政策后的转型与发展,认为:在国家简政放权的“退”和激发民间活力的“进”这一转型趋势下,武术赛事将由过去官方主导的综合赛事过渡到对社会组织自主的职业赛事和民间企业自强的商业赛事两种类型的探索,并最终形成官方、协会、企业3方主导的“综合赛事、职业赛事、商业赛事”既互利共生又和谐共存的发展模式。
武术赛事;职业赛事;商业赛事;综合赛事
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指出,要“不断挖掘和充分展现体育的综合社会价值和作用”,“探索多元主体办活动、办赛机制”,以拓展体育的广度和深度,切实担当起政治使命与社会责任。习近平主席还强调,在一些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体育项目上,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差距[1]。武术作为国粹文化的代表和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形式,践行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历史使命自当引领先锋。赛事运作是深化与拓展武术社会价值的重要杠杆。与其他作为“运动、比赛、表演、交易和事件”[2]的体育赛事一样,武术赛事不仅能“提供体育竞赛产品和相关服务产品,满足体育消费需求”[3],而且能够“迎合不同参与体,达到多重目的和目标,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4]。目前,我国官方主导的以标准化、精英化、竞技化为主要特征的武术赛事对武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也限制与忽视了赛事在优化竞赛结构、增强后劲;社会化为教育手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活化为生活方式、满足群众体育需求等方面的多元发展与深入盘活,极大影响了武术赛事的社会发展与服务的价值维度。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政策,无疑将迎来武术赛事发展的春天。基于此,在国外体育赛事发展历程和先进经验的指引下,探索武术赛事的多元化类型及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功能,成为当今武术强国梦的一个重大课题。
18世纪前,国外体育赛事的类型并不健全,赛事模式亦未成熟。19世纪后,一些国家希望以体育振兴民族精神和斗志,相继出台了若干措施:先是施行体育自治,成立专门负责体育开展和竞赛的协会(如俄罗斯奥委会[5]、意大利奥委会CONI[6]、德国体操协会、英国体育俱乐部、法国体育俱乐部等[7]),继而发展出服务于人们休闲娱乐的商业类赛事,形成当下“官方赛事、职业赛事、商业赛事”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协作的三足鼎立局面。
1.1 政府主导的官方赛事
官方赛事是政府直接参与管理的政治主导型体育赛事,如日本、加拿大、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8]。在该类赛事中政府具有统一、严格的管理支配权,不仅以国家体育竞赛为目标,而且设置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对体育赛事进行宏观与微观的严格把控。如俄罗斯联邦体育委员会掌管全俄体育竞技事业,并协同俄奥委会、单项协会等社会组织共同完成国内外赛事的运营。另因政府行政职能的公共性和有限性,国外也形成了官方与社会组织、企业合作的赛事共生机制,如澳洲维多利亚、洛杉矶体育理事会和纽约市公司等机构[9]。以政府为主导的官方赛事立足国家宏观层面,坚持“以国家体育目标和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以发展为导向、以非营利性为目的[10]41”的理念,着力实现“展示国家形象[11]、发展地方经济[12]、传播文化[13]、培养后备人才[14]”等赛事目标。总之,官方赛事浓重的政治色彩、权威性及其多部门合作机制让赛事得以有效发挥联动机制而服务于国家目标,但也存在因政府全权干预而导致的行政化与单一化等局限。
1.2 协会自治的职业赛事
19世纪后,为满足体育的社会需求,国外体育协会逐渐发挥组织赛事的功能。1848年美国创立第1个体育协会,1852年哈佛与耶鲁大学员工开启美国校际竞赛的先河,1885年美国体育促进会(AAPE)的创立使体育赛事进入职业化运营的时代。1905年全美大体协(NCAA)与1940年大学校际体育协会(NAIA)的成立标志着职业赛事在大学校际间的蓬勃发展,1978年美国《业余体育法》明确了体育协会管理和竞赛的自治权[15]22。其中美国、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职业赛事的特点是以自身管理为主,政府监管为辅,具备较大的自治权[8]。如德国DOSB(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负责下属36个运动项目的全国职业联赛,政府不设专门的体育主管部门,而是以经费投入、场馆建设等方式予以支持[16]。对协会的监管,各国一般通过法律、专门的体育监管组织、第3方评估机构,以及公众和新闻舆论等来实现[17]。以协会为主导的职业赛事立足社会层面,坚持“社会化运营[18]、推进体育事业、保障就业[10]37-38”的理念,着力实现“普及运动项目[19]、服务人和社会[20]、输送体育人才[21]、承担竞训工作[22]”等赛事目标。总之,协会的自治既促进了赛事的职业化与社会化发展,也推进了社会体育的普及与体育人口基数的增长。
1.3 企业主办的商业赛事
20世纪,经济的腾飞与体育消费需求的攀升成为企业以赛事创造经济价值的巨大商机,由此形成赛事的市场化和商业化类型。1903年,法国《汽车报》组织首届环法自行车赛,不仅该报发行量激增,刺激了自行车制造商、阿尔雄、标志和博彩等企业为赛事投资,而且开启了商业赛事的端倪[23]。1979年美国ABC电视台以创纪录的2.25亿美元买断洛杉矶奥运会商业转播权时,正式吹响了商业进军体育赛事的号角。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商业化运营首次实现赢利。此后,商业赛事如火如荼,如成立于1920年的美国NFL,以私人投资和公司模式运营赛事,属下32只球队每年以300多场赛事服务数千万观众,总资产已达数百亿美元[24]。对商业赛事的监管,各国政府一般通过法律法规(宪法、税法、商法、公司法等)、专门的体育监管组织、第3方评估机构、同行的互律监督,以及公众、新闻舆论监督等来实现[15]44-55。以企业为主导的商业赛事立足经济层面,坚持“体育品牌建设[25]、锻造明星和选秀[26]、联盟运营”的理念,着力实现“体育休闲娱乐[26]141、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27]、输送体育人才[28]”等赛事目标。总之,社会资本的注入盘活了商业赛事的民间市场,满足了人们赛事消费的多元需求,有力推进了各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
2.1 “官方独家”:武术赛事发展的困境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武术运动,在1953年举办“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后,于1959年颁布首部《武术竞赛规则》,1984年将武术赛事命名为“全国武术比赛”,从而形成了当前“全运会武术比赛、全国武术锦标赛、全国青少年武术锦标赛”等较为稳定的综合赛事体系,以及亚洲武术锦标赛(1987年始)、亚洲青少年武术锦标赛(2001年始)、世界武术锦标赛(1991年始)等国际武术赛事的格局。此外,20世纪90年代后在政府指导下探索了武术赛事的商业化发展,如国际武术散打擂台赛、“中国功夫─美国职业拳击”争霸赛、全国武术对练精英赛、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等,形成了“政府+商业”的特殊赛事类型[29]。总之,当下我国武术赛事一方面在主体上是以官方主导为主,社会需自主发展,企业力量有待引进;另一方面在类型上是综合赛事发达、商业赛事刚刚起步、职业赛事有待探索。换言之,过去官方主导下的武术赛事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能力不断增长,对武术赛事的观赏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官方主导与社会资本进入商业性和群众性赛事的矛盾逐步显现,乃至暴露出一些阻碍武术赛事多元化发展的致命问题,如政府全权干预的行政化限制了赛事的自主化发展,后劲不足;缺乏民间活力的单一化遏制了市场的调配机制,无法满足多元消费需求;纯粹的竞技化弱化了赛事的文化创新等。这种相对封闭的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武术赛事的市场活力,成为抑制赛事市场开放的一大障碍。
2.2 “官退民进”:武术赛事办赛主体的多元化探索
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政策,这既是“探索多元主体办活动、办赛机制”的具体落实[30],也是武术赛事转型升级的重大契机。政策的出台体现了国家主动简政放权的“退”和激发民间活力的“进”这一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的在于推动体育赛事由“官方独家”到“官方—社会—企业”三方联合的转变,是体育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指向[31]。简政放权精简的是束缚赛事自主化、多元化发展的“无形枷锁”和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有形之手”,放活的则是民间的活力、发展的动力和全社会的创造力。19世纪国外许多国家施行体育自治的治理经验告诉我们,通过简政放权,形成“官退民进”的改革趋势,是推进武术赛事由官方主导过渡到由官方、社会组织(武术协会等)和企业联合主导的重要一步。其中“官退”是武术赛事去行政化、单一化和僵化的“瘦身”之举。在“官退”趋势中,国务院“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政策是“退”的主要表现,直接体现是对武术赛事施以“放管并重”的举措,放开的是赛事的审批权,进而下放包括财权、人权、决定权等赛事运营方面的权限,同时保留对赛事运营的监督和管理权限。“民进”则是国家以政策为导向,发挥民间智力和社会主导,形成多元化赛事主体的“分身”之术。在“民进”趋势中,以武术协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和团体发挥实体作用并取得赛事主办权是“进”的首要体现。社团具备赛事运营的财权、人权、决定权等自治权,形成社会化运营的职业赛事模式。“民进”的趋势还体现在激励民间企业举办赛事方面,让企业拥有赛事自主权,同时鼓励其联合体育院校、武术馆校、武术社会团体等力量兴办多元化商业类赛事,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武术赛事品牌,探索市场化模式的商业赛事类型。简言之,“官退民进”是武术赛事办赛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官退民进”的过渡,未来武术赛事将探索并发展出以社会组织为主导的职业赛事和以民间企业为主导的商业赛事两种类型,并逐步形成由官方、社会、企业3方主导的“综合赛事、职业赛事、商业赛事”3种赛事类型共同存在与发展的局面(图1)。
图1 武术赛事办赛主体多元化探索
2.3 共生共存:武术赛事类型的协同与合作
“共生共存”是“官退民进”基础上形成的基于国家宏观调控下的武术赛事各类型间相依生存、协作共赢的优化发展模式。它包含以协会为主导的促进项目发展的职业赛事、以企业为主导的创造娱乐经济的商业赛事,以及以官方为主导的展示国家形象和实力的综合赛事。在共生共存的发展模式中,协会、企业、官方不仅在各自赛事领域展现新作为、谋求新发展,更重要的是在三方之间存在着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与发展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帮助的“共生”,并通过这种“共生”进一步增强各自赛事类型的影响力和运营水平。“共生”的核心是协同,是赛事各类型间协商互动的合作机制,“协”是官方、协会、企业三方相互沟通的途径,“同”是通过沟通、协作而达成的赛事效果,亦即通过3方之间的协调合作,最终实现多重资源同一、整合的结果。以国外赛事管理机构的共生模式为例,官协企合作(政府、协会组织和民间企业)有法国奥委会[32]、日本奥委会[33]、维多利亚大型活动公司;官协合作有美国纽约市公司(纽约市体育委员会和协会组织);官企合作有洛杉矶体育理事会(洛杉矶体育理事会和民间私人机构)等[9]。我国情况亦然,官方主导下的特定武术综合赛事需要整合协会的专业技术优势和企业的商业模式来共同达成,这就要求三方共同参与协商、互动与合作。同样,在一些具体赛事中,协会和企业间也需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专业技术特长和商业运作等方面的优势,形成相互间的协作发展。可见官、协、企在不同赛事领域中通过官协合作、官企合作、协企合作或官协企合作等资源互补与共享的多元合作关系,发挥各自赛事类型的优势共同为某一特定赛事服务,从而实现武术赛事类型从共生共存到共赢共荣的发展目标。简言之,“共生”是协会、企业、官方三方开放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参与并促进3种武术赛事类型健康发展的协同关系;“共存”则是协会、企业、官方三方各司其职的3种特色鲜明的武术赛事类型共同存在并蓬勃发展的健康状态(图2)。
图2 武术赛事类型共生共存模式
武术赛事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这是新形势下时代的呼唤。国家“还权于市、还利于民”政策的出台加速了在理论和实践上要求完善的进程和紧迫感。站在武术赛事发展的转折点上,在汲取国外体育赛事发展历程和经验的基础上,思考并改善“职业赛事”“商业赛事”和“综合赛事”的运营体系,既是武术赛事综合社会价值的新探索,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实践。
3.1 武术职业(协会)赛事
武术职业赛事的完善要“不断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职业体育发展道路”,更要积极调动社会力量的参与,“充分发挥各级项目协会的作用”[30],让赛事发展的短效机制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切实服务于社会需求、职业需求和专业发展需求,有效促进武术学、训、赛的良性循环。
第一,赛事目标。武术职业赛事以协会为导向,实现3大目标:1)通过协会的合理运营不断改进和完善武术竞赛规则,让职业赛事形成规模化的专业市场,从整体上改良武术运动的发展环境;2)引入社会资源、改善造血机能,进一步完善协会的实体化道路体制、机制,实现赛事的可持续发展;3)通过赛事的良性运营培养优秀的武术职业人才。
第二,赛事理念。1)以提高带动普及,增强赛事观赏性与激烈性。武术协会应通过赛事的合理运作不断完善和提高武术运动的技术体系,以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展示运动员的风采,提高赛事观赏性,进而促进武术运动的普及与发展。2)以普及带动传承,保持武术传统与现代的张力。普及是传承的前提,协会通过赛事增强大众对武术的认知,激励民众积极参与、投身武术运动,在身体力行中体悟传统文化的精髓。3)以国内带动国外,提高国际影响力。在提高国内职业赛事专业水平的基础上,发挥国际武术联合会的作用,完善武术国际职业赛事的运作机制,推动武术运动的国际化发展。
第三,赛事举措。武术职业赛事的运作需从社会化发展的角度来思考,一方面把握武术专业与职业的发展方向,承担各级别(国际、国内、地区等)年度锦标赛、冠军赛、联赛、精英赛等高水平赛事;另一方面探索社会化发展路径[12],开展诸如学校武术比赛、区域武术比赛、段位制武术比赛等群众性武术赛事。套路方面,1)把握武术演练与难度间的合理张力。借鉴国际体操联(FIG2001)对艺术体操中“动作与难度”“人与器械”判罚规则的改进[34],降低难度权重,引导技击性难度动作的编创,增加动作与难度衔接逻辑的观察点;同时吸取竞技健美操(FIG2005)“难度连接加分”条款的经验[35],增设利于动作与难度间布局与衔接的“连接分”,让套路比赛流畅化。2)改进技术评判并引导创新。以花样滑冰从基础分和执行分两方面评判技术动作为有益探索[36],从套路编排、节奏、布局、衔接、表现力等方面进一步细化与完善评分标准,引导运动员和教练员基于动作与演练的编创思维,让个性化的表现形式提升赛事观赏性。3)竞赛评判公正化。2008年干扰球规则的修订不仅体现了国际篮联(FIBA)切实推进篮球竞赛公正化发展的决心[37],也极大加速了赛事的社会化进程。套路评判应以此为鉴,以公正客观的评判促进公平竞争,赢得观众与社会的认可,进而促进赛事的繁荣发展。散打方面,1)学习NBA加快进攻节奏(24s、8s)的规则改进[38],以提高进攻分值、限制消极防守、鼓励组合技击等方式增加选手对抗的激烈程度,增强赛事观赏性,提升项目关注度。2)探索赛事“文”与“质”的合理张力。吸取19世纪英国拳击赛事深得民心的文明化改造经验[39],提倡散打的武德加分,鼓励运动员在对手丧失抵抗力时发扬“点到即止”的武德精神,展现赛事的文质彬彬。3)探索赛事的民族文化性。鼓励以传统武术技法多维度优化踢、打、摔等技击方法的创新,促进散打实战技能的文化多元化,同时发掘承载散打文化特色的竞赛服饰与道具,让散打赛事更具民族性。
3.2 武术商业(企业)赛事
萨马兰奇将体育赛事比喻成“和平时期的战争”,可见体育赛事是世界上最能吸引眼球的社会活动。武术赛事所具备的商品特性使得赛事在带来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逐渐被人们转化为一种具备强劲经济效益的“上游产业”,成为促进国家、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第一,赛事目标。武术商业赛事以发掘市场潜力为导向,实现两大目标:一是发挥武术休闲娱乐功能,将武术融入日常生活,满足人们对闲暇生活的多样化消费需求,让人们从武术赛事中获得身心愉悦的精神体验,实现“武术与市场”双赢的局面。二是探索武术赛事商业运作机制,将赛事商业化与市场化运营的具体实施路径作为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全球性战略,为武术赛事的国际化发展铺出一条更广阔的道路。
第二,赛事理念。首先,以赛事打造商业品牌。发挥套路唯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散打激烈的对抗形式,打造诸如“WWE”“职业拳击”“UFC”“K-1”等享有盛誉的品牌赛事,向市场传递武术产品的特性、风格、内涵、联想等赛事品牌信息。其次,以品牌刺激娱乐消费。大众娱乐消费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和情感属性的公共消费,以武术赛事良好的品牌刺激消费需求,强化消费导向,从心理和精神层面提高人们的休闲生活质量。最后,以消费带动附属产业。形成以散打为内容的对抗赛、争霸赛和以套路艺术为特色的表演赛、艺术大赛等多元赛事类型,带动包括门票、彩票、广告、传媒、服装、器材等赛事产业链的共同发展。
第三,赛事举措。武术商业赛事的运作需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思考。套路方面,1)强化赛事品牌意识[25],从竞赛形式与规则入手转变办赛观念,以强化主题、情景等模式引导运动员和教练员发挥表现力、情感、风格、音乐、服装、道具等叙事与艺术元素的创造性思维,打造诸如“武术单项技能大奖赛”“国际武术艺术大赛”等技击美学的套路精品,激发市场活力。2)借鉴国际滑联(ISU2002)针对花样滑冰的“5步评判法”[36],从“意”(情感的营造与流露)和“境”(情节、结构、布局、组织、呼应等)两方面入手探索武术艺术评判标准,提炼武术赛事的舞台艺术美,提升市场价值。3)巧用社交媒体运作赛事。2008年温网公开赛引入IBM SlamTracher数据发送平台所开创的空前关注度和商业价值给我们带来很大启发[40],武术商业赛事也要充分运用科技传媒引导大众以“当事人”身份参与赛事,让竞赛选手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让冠军成为观众心目中的“冠军”,提升赛事的科技含量与市场影响力。在散打方面,1)学习美国WWE赛事包装策略[41],以散打对抗性的技击特点强化如“国际散打挑战赛”“国际拳王争霸赛”“功夫王荣耀邀请赛”等赛事品牌感知,以市场的角度营销中国暴力美学,同时引导选手编创个性化“功夫秀”套路,高调宣扬选手的技术特点与风格,营造对抗焦点,汇聚全球目光。2)吸收UFC“激烈运作法”改进竞赛规则[42],在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前提下,以夸张表演、限制被动防守时间、减少护具、鼓励连击等方式突出赛事对抗的激烈性,进而辅以灯光、音响、舞美、音乐、媒体等演唱会和媒体运作手法打造“超级明星”[26],不断推出观众心目中的“功夫英雄”,持续提升赛事的影响力。3)建立俱乐部和联盟体制[43],积极创建赛事的社会网络、信息渠道、宣传、话语等商业价值,以冠名、代言、承办、主办等形式与优质合作伙伴共同打造赛事品牌,形成“武商共赢”的商业局面。
3.3 武术综合(官方)赛事
武术综合赛事是“中国主场”并发出“中国声音”的国家赛事活动[44],赛事不仅是国家竞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见证与展示,更是突出和彰显了国家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中国风采”,是以武术文化为载体向世人展示国家形象的文化名片。
第一,赛事目标。武术综合赛事立足于国家宏观层面,实现3大目标:1)服务国家文化战略,以武术赛事为表现形式向世人宣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武术文化内涵;2)展示国家形象,以武术赛事塑造符合民族和时代精神的良好国家形象,争夺国际话语权;3)实现国家(体育)目标,以武术为依托在世界舞台向世人展现国家的综合竞技实力。
第二,赛事理念。首先,扬中华尚武精神。尚武精神是中华民族崛起和文化复兴的力量源泉,以武术刚健有力、气势恢宏的赛场形象向世人叙说中华民族奋勇拼搏、自强不息、崇尚勇武的特性与和谐、向上、有为的民族精神,展现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勇于争先的大无畏精神。其次,展中华民族文化。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交锋日趋显著,在文化自觉、文化自强和文化复兴的背景下,以武术精神内涵传递民族文化是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的有效路径。最后,叙中国蓬勃发展。赛事中武术文化和民族文化勃兴的背后,是知识、信息、科技、文化、智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具体体现,是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之后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从经济腾飞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有力印证。
第三,赛事举措。武术综合赛事立足于国家层面,是以全国运动会武术比赛、亚洲运动会武术比赛、世界武术锦标赛等大型赛事的举办实现国家目标的官方行为,代表一种国家形象,因此在赛事运营上应量身定制。1)以国家体育目标和文化战略为导向,以官方宏观调控为形式,对赛事进行管理、指导和监督。“在坚持和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同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30],整合协会与企业的运营职能与特长,共同落实赛事各环节的运作,确保赛事最高水平的展现。2)立足文化自觉与自强的语境创作赛事主题,遵循时代发展原则(如信息与科技主题)、当代文化原则(如人文与绿色主题)、传统文化原则(如自信与传承主题)、民族文化原则(如和谐与包容主题)、历史文化原则(如文明与演变主题)、人类文化原则(如以人为本主题)等,让赛事形成“东方奥运”式的全球“文化冲击”[45]。3)以唯美华丽的开闭幕式建构“文化大国”的国家认同[46],用武术的“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文化”的故事。在开闭幕式中注入太极、兵械、拳种、养生等传统文化元素,伴以声乐、焰火、激光、特效等现代化科技手段,以人文智慧向世人呈现美轮美奂的武术文化盛宴,演绎中华五千年民族尚武历程和国家的尚武精神,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4)提出“自强不息、崇文尚武、重礼厚德、和谐一统”等象征武术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主场精神”,以积极、正面的方式向世人宣扬赛事的精神文化特性,将赛事打造成一场传播“中国武术精神”的世界级文化盛会。5)突出赛事的叙事性和礼仪性。高水准的套路叙事文化主题应与国家文化战略相一致,优先从著名战役、历史典故、名人轶事、小说名著等方面进行选取与编创,突出武术文化叙事的高度与历史厚度;高水平的散打赛事着重强化国旗礼、抱拳礼、鞠躬礼、敬礼等礼仪规范,以“文质彬彬”“厚德载物”“礼仪之邦”等大国形象彰显国家大型综合赛事的大格局。
总之,未来武术赛事是一种赛事内(武术赛事内部各类型之间)与外(武术赛事和其他体育赛事之间)的既和谐共存又互利共生的发展辩证关系。它将破除过去武术赛事的多重难题,缓解外部体育赛事环境和内部竞赛体制的双重压力,形成主动顺应体育赛事发展趋势的转型升级。而在武术赛事内部,不仅由官方、协会、企业三方产生“综合赛事、职业赛事和商业赛事”多元共存的类型化进化,而且三方也将互为有利条件,形成合作共赢的优化发展。一言以蔽之,未来武术赛事将是一种利用赛事群体减少精力付出,从而得到赛事个体生存和发展最大有利化和赛事整体最优化的生存状态,这既是未来武术赛事的共生共存理论,也是武术赛事“以国家战略为目标,以武术发展为己任,以社会需求为要务”的健康发展的新方向。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下,武术赛事将由过去以官方主导的综合赛事过渡到对职业和商业两种赛事类型的探索,形成由协会、企业、官方三方为主导的“职业赛事、商业赛事和综合赛事”共生共存的赛事格局。赛事将走向“自我喜好”“自我消费”“自我约束”的本真。改革当下,“简”掉的是阻碍武术赛事多元发展的行政,“放下”的是权力,而收获的却是武术的发展。通过武术赛事的成功举办来发掘武术赛事经济、社会和文化传播等功能,提升武术赛事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是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手段和路径。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武术赛事,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实现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是今后探索的重点与难点。
[1]刘鹏.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N].人民日报,2014-03-31(7).
[2]李南筑,袁刚.体育赛事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8.
[3]王子朴,杨铁黎.体育赛事类型的分类及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6):24-29.
[4]王守恒,叶庆晖.体育赛事的界定及分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2):1-3.
[5]马忠利,叶华聪,陈浩,等.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体育政策的演进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1):12-17.
[6]王力军,石磊.意大利体育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其改革走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6(3):16-17.
[7]凌平,刘慧梅.法国体育管理体制发展的社会基础和主要特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3):294-296.
[8]张军.国外大众体育管理体制类型及其组织特征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18(6):8-11.
[9]姚芹,骆晶晶.国外体育赛事行政管理体制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1):11-12.
[10]冯喆.欧洲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研究——以英、法、德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11]Hans M.Westerbeek,Paul Turner,LynleyIngerson.Key success factors in bidding for hallmark sporting events[J].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2002,19(3):304-307.
[12]Mick Green.Policy Transfer,lesson drawing and perspective on elite sport development systems[J].Int.J.of Sport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2007,2(4):426-441.
[13]谭艺,王广进,胡晓庆,等.西方国家对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国家)研究述评[J].体育与科学,2012,33(1):70-77,82.
[14]Margaret tallbot-house of commons culture,media and sport committee.culture,media and sport committee:evidence community sport:oral and written evidence stationery[M].Office Books,2005:25.
[15]张晓琳.中美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刘波.德国体育体制研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体制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1):5-9.
[17]谢晨.美国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组织支撑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30-31.
[18]Craig G.Hyatt,William A.Sutton,William M.Foster,et al.Fan involvementin a professional sport team’s decision making[J].Sport,Business and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3,3(3):197-200.
[19]A sport future for all[S].Department of Culture,Media Sport(DCMS),2000:18.
[20]Game plan:A strategy for delivering government’s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objectives[S].Department Culture,Media Sports(DCMS),2002:29.
[21]Slack T,Parent M.M.Understanding sport organizations: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zation theory,2Nd Edn,champaign[M].IL:Human Kinetics,2006:85.
[22]Coyte Cooper,Erianne A.Weight,Nick Fulton.Investigating organizational core values in NCAA athletic departments[J].Sport,Business and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5,(5)1:58.
[23]乔治·维加雷洛(Georges Vigarello).从古老的游戏到体育表演[M].乔咪加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6-107.
[24]赵长杰,李永红,金宗强.北美职业体育发展的经验及其启示[J].体育学刊,2009,16(8):28-31.
[25]Stephen Hardy,Brian Norman,Sarah Sceery.Toward a history of sport branding[J].Journal of Historical Research in Marketing,2012,4(4):490-500.
[26]Brian P.Soebbing,Daniel S.Mason.Managing legitimacy and uncertainty in professional team sport:the NBA’s draft lottery[J]. Team Performance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9,15(3/4):141-151.
[27]Deborah Che.Sports,music,entertainment and the destination branding of post-fordist detroit[J].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 2008,33(2):195-206.
[28]Steven J.Jackson.The 2011 rugby world cup:the politics and economics of a sportmega-event[J].Movement&Sport Sciences,2013,79:5-10.
[29]高亮,朱瑞琪.中国武术职业赛事发展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6):55-63.
[30]刘鹏.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N].人民日报,2014-03-31(7).
[31]王润斌,肖丽斌.治理现代化视野中体育赛事审批制度的取消[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31(1):9-13.
[32]潘志琛,郭荣.对英、法、德、澳四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考察与调研[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6):3-4.
[33]张敏先.日本竞技体育改革浅析[J].中国体育科技,1990(2):21-24,46.
[34]刁在箴.对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1,21(6):35-37.
[35]李洪波,刘浩.国际体操联合会(FIG)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5):94-100.
[36]印文晟,蒋强,陈环.花样滑冰规则的演变历程与发展趋势[J].冰雪运动,2008,30(2):11-13.
[37]颜海波,王婷婷.2008、2010年FIBA规则修订对篮球运动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9,16(6):91-93.
[38]耿锁奎,刘忠强.NBA与FIBA竞赛规则变迁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1):85-88.
[39]松井良明.拳击练习形式(sparring)在十九世纪英国拳击运动史上的历史意义的考察[J].体育文史,1992(6):65-71.
[40]于翔.大数据的价值实现之旅[N].网络世界,2013-09-16(11):1-7.
[41]张伟.WWE品牌运营对我国体育娱乐产业的启示[J].青年记者,2016(11):97-98.
[42]徐泉森,白晋湘.美国职业格斗赛事UFC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11):128-130.
[43]梁汉平.NBA职业联盟运营模式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6):9-11.
[44]陈东晓.中国的“主场外交”:机遇、挑战和任务[J].国际问题研究,2014(5):4-16.
[45]Glos Ho.Olympic culture shock:when equestrianism galloped to Hong Kong[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Science,2012,1(1):22-36.
[46]Myung-Sook Park,Hyae-Syn Tae.Arts style and national identity reflected in the Olympics opening ceremonies:a comparison of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 and the 2012 London Olympics[J].Quest,2016,68(2):170-192.
责任编辑:郭长寿
M ode of Cooperation and Coexistence of Wushu Tournaments
ZHANG Junxian1,2,DAI Guobin1
(1.College of Chinese Wushu,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200438,China;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Fujian,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times,social progress and the dream of powerful sports decide that Wushu tournaments are shoulders of political mission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needs further exploration and study.Using the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on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experience of foreign sporting events type,we analyze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ushu tournaments after the State department policy of“cancelling commercial and mass sports events for approval”.We suggest that und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retreat”of nat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the“advance”of stimulating private vitality,the past government-led Wushu tournaments will transit to two modes of professional tournaments led by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business tournaments led by enterprises,and eventually form the symbiotic cooperation and coexistence mode of“professional tournaments,business tournaments and synthesized tournaments”dominated by associations,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s.
Wushu tournament;professional tournament;business tournament;synthesized tournament
G852
A
1004-0560(2016)05-0125-07
2016-08-12;
2016-09-13
张君贤(1981—),男,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武术文化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