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王志伟
[摘要]教育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承载着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所需人才培养功能。若要促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政府财政的大力经费支持尤为重要。文章对黑龙江省的财政教育投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得出财政教育投入分配不平衡、教育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以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财政;教育经费;对策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1069
1黑龙江省财政教育投入的现状
黑龙江省积极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原则,围绕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先后出台一系列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政策措施,促使全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步增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003—2013年全省经济总量显著提升,从GDP增长速度来看,基本都保持两位数增长,在2011年达到顶峰,增长了213%。财政教育投入随着GDP的增长则保持总量不断增长,从2003年的8109亿元持续增加到2012年的54479亿元,又回落到2013年的50128亿元,增长了618倍,高于GDP总量354倍的增长幅度;从相对量上,财政教育投入增速的变动幅度较大,最高在2007年达到494%,最低为2013年的-799%,近十年间呈M形波动,变动幅度大于GDP增速,而财政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虽起起落落,但相对比较稳定,基本都在15%左右。
2黑龙江省财政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的财政教育投入与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问题是存在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财政教育投入仍然不足
近十年,黑龙江省财政教育投入总量屡创新高,并且财政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也呈不断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2%上升到2013年的349%,增长了149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149个百分点,这是省政府始终坚持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不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力度的成果,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依然较大,2012年全国财政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已经达到428%,进入后4%时代,2013年达到430%,而黑龙江省的财政教育投入占GDP比重依旧在4%以下,2013年更是下降到349%,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近1个百分点,与北京等发达省市相比,更是少之又少,可见黑龙江省的财政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偏低,财政教育投入总体不足的状况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善。财政性教育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着黑龙江省教育质量的提高,阻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加速人才流失。
22财政教育投入分配不平衡
与全国财政教育经费分配结构类似,当前黑龙江省财政教育投入在城乡之间、三级教育之间存在若干分配不平衡现象,严重影响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与和谐社会提倡的公平理念相悖。
(1)财政教育投入城乡分配不平衡。由于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特征,财政教育投入上也存在城乡分配不尽合理的现象,黑龙江省在城市中分配的教育资源过多,农村教育投入所占比例明显偏低。一方面,往往优质的学校都集中于城市,政府倾向于加大对这类学校的财政投入,使之为当地政府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也是政府绩效考核之一。另一方面,政府又强调对偏远农村教育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鼓励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教育战线轮岗交流,促进农村教育长效发展。在现实与理想的无奈中,农村教育停滞不前,学生生源萎缩,师资力量更差,出现留守儿童关怀缺失、代课教师的处境等社会问题,严重影响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2)财政教育投入三级教育分配不平衡。黑龙江省的三级教育在校生结构中,高等教育在校生所占比例从2008年的1328%一直增长到2013年的1556%,中等教育在校生所占比例维持在50%左右,初等教育在校生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从2008年的3883%下降到2013年的3340%[1],可见中等教育在校生数最多,是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在校生总数之和。而黑龙江省在三级教育生均财政教育投入总量上均呈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速度均能突破20%以上,2012年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生均财政教育投入分别为650491元、642483元、1283908元;在相对比例结构中,初级教育生均财政教育投入所占比重为2524%,中等教育为2576%,高等教育则在50%左右,可见高等教育生均财政教育投入是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之和。因此,财政教育投入在三级教育分配中严重失衡,且分配准则与学生结构完全不符,高等教育以较少的在校生数占据一半的财政教育投入,并在高等教育中按照学校层次逐级调整财政教育经费,985/211类高校多于普通高校,普通高校又多于职业教育。
23教育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很多学校对如何获得较高的财政教育投入有明确的举措与目标,但对财政教育经费的支出都无科学的安排,教育资金使用效益较低,最常用的预算安排就是通过各种“工程”不断提高教育机构的资本投入水平,使教育设备及环境越来越高,一味地追求硬件设施现代化,而忽视对提高教育核心水平的投入,造成资金浪费,重复建设,浮夸之风盛行,也导致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而市郊、农村教育资源落后,经费紧张,人才引进困难,农村教师素质偏低且依然缺乏。
3对策及建议
31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力度
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黑龙江省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支出[1],努力提高财政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力争达到国家平均水平,将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做实做大,而不是一句宣传口号。
32优化财政教育投入结构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调整财政教育投入结构,优化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方案,以“保运转、保工资、保安全”为基本准则,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经费投入,做到四个倾斜,即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向特殊困难学生倾斜,向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倾斜[2]。重点向基础教育倾斜,基础教育才是教育事业得以长久发展的基石,是人们普遍关切的热点问题,如公立幼儿园数量配比非常少,导致幼儿入园困难,而私立幼儿园乱象杂生,社会矛盾严重,因此,势必要保证教育经费在城乡之间、三级教育之间合理分配,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33强化教育经费的监管,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通过建立健全财政教育的拨款制度与使用制度,强化各级监管,使教育经费使用透明化、公平化、效益化。只有高效的教育投入与监管才是提高财政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科学之举,是实现教育经费最优化的关键路径。一方面政府加强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综合采用财务报告、专项审计、评估验收等形式,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监督,确保教育经费使用的安全和效益[2];另一方面,鼓励各级学校通过申报专项基金形式,实现专款专用,方便监督与管理,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改革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鼓励全社会监督,对教育经费无效使用的机构严厉惩治。
参考文献:
[1]陈洋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财政教育支出政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5
[2]白凤娇当前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1)
[3]孔繁娟,刘红娟辽宁省财政性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品牌,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