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婚恋观调查与分析

2016-06-06 09:18仁金香陈丰琳
现代交际 2016年1期
关键词:婚恋观婚姻爱情

仁金香 陈丰琳

[摘要]近年来,各大论坛和媒体就大学生恋爱婚姻的讨论及报道日益增多,如针对大学生试婚、闪婚等现象的讨论,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婚恋观话题的普遍关注。现今,“90后”大学生接触的思想、身处的社会风气较“80后”是截然不同的。本文从调查南京地区部分高校“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入手,分析大学生不同婚恋观形成的影响因素,为正确看待和引导当代“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念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提出指导建议。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婚恋观 影响因素 指导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149-02

婚恋观是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也是个人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因此,对“90后”大学生婚恋观进行分析和思考,引导“90后”大学生正确对待婚恋观,对其健康发展和创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调查对象为南京市部分高校的“90后”大学生,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0,有效问卷173份。问卷设计题型为单选和多选,内容包括四部分,共18题。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恋爱观调查,第三部分为性观念调查,第四部分为婚姻观调查。

一、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对象中大一29名,大二24名,大三66名,大四54名;男生68名,女生105名,分别占39.31%和60.69%。其中文科生占56.65%,理科生占43.35%。独生子女101名,非独生子女72名。

(二)调查对象恋爱观

1.恋爱趋势上升,恋爱年龄年轻化。受访人群中谈过恋爱的占78.03%,仅21.97%的受访对象目前为止未谈过恋爱。由此可见,如今大学恋爱趋势上涨,问题增多,值得全社会去重视。对大多数“90后”而言,中学时期已萌生对爱情懵懂的渴望,家长、老师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其恋爱的冲动。但一旦进入大学,离开父母,生活在青春张扬的大学环境里,使之重拾了内心对恋爱的渴望,爱情的气氛如同水蒸气一般弥漫开。

被调查对象初恋年龄发生在18周岁以下的共计56名,19—21岁的57名,相比“80后”初恋的年龄略早,合理推测,未来青少年恋爱年龄将呈现提前趋势。“90后”恋爱年龄年轻化追根究底是由于社会发展、教育思想变化和环境的影响,“90后”逐渐被外来文化所吸引,加之青春期的叛逆,致使部分“90后”早恋。

本文调查对象中,67名处于恋爱中,58名有恋爱经验,失恋者占6.94%,36名未谈恋爱。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恋爱呈现普遍化,青涩时期的爱情40%不稳定,致无疾而终。此外,38%的恋爱人群对目前的恋情持不确定口吻,未谈恋爱人群的22%也表示恋爱是未知数,恋爱失败率居高不下。打个比方,大学恋爱如同一门热门选修课,但挂科率却极高。

2.恋爱动机多元化、择偶条件动态化。笔者调查问及恋爱动机,反馈结果良莠不齐。“彼此被对方的优点所吸引”“为以后寻找伴侣”为主要原因,“弥补空虚寂寞”“看到大家都有男女朋友跟风”等诸多原因为部分“90后”大学生恋爱的补充理由。透过数据表面深究结果得知:“90后”大学生恋爱观不够成熟理智,恋爱随大流,某些恋爱动机不当。

调查发现“道德品质”“感情”“相貌”成为大学生择偶的首选条件,这表明“90后”大学生择偶时不仅注重内在,同时看重外在。在调查中,大三大四的学生的择偶标准较大一大二学生,更偏向“学历”“能力”“地域”“亲友意见”以及“家庭背景”这些因素,考虑问题较长远。因此表明择偶的标准随着年龄、阅历、社会接触程度不同而变。

3.大学恋爱迷茫、婚恋观理想化,应严格区分恋爱与婚姻。在回答针对大学的感情生活是否会继续的问题时,85名受访对象选择“只要感情好,就可以继续下去”,51名选择“现在还说不清楚”,27名坚信“大学后仍会在一起”。这表明“90后”大学生对大学恋爱较为迷茫,同时大学恋爱成功与否大部分只建立在感情之上,过少地将感情同金钱联系。

(三)调查对象的性观念

性行为发生年龄段年轻化、性思想呈开发趋势。就性这一话题,“90后”对此态度较80后更开放。61.85%的同学不曾有性经历,19—21岁之间发生性经历的占17.34%,18周岁以下有性经历的占4.05%。往年“80后”在结婚之前性经历的数据几乎为零,“90后”数据相加性经历占到38.15%,数据显示性经历年轻化。最集中的是19—21岁这一年龄段,是高中毕业后刚迈入大学期间。究其原因,主要源于父母较之以往管教的少,较之高中繁忙枯燥的生活,中国的大学环境给90后以放松的感觉。涉及未来婚姻中可否接受另一半有过婚前性行为的问题,56.65%表示可以接受。

(四)“90后”大学生婚姻观

1.恋爱时不考虑婚姻、爱情价更高、择偶理性。关于“恋爱和婚姻关系的理解”这一问题,调查发现36.42%的被调查者对恋爱与婚姻关系说不清楚。去深究一下,在恋爱的时候不想婚姻,一部分因为未到婚龄,一部分原因是害怕,一部分是他们对婚姻和恋爱已有定义:恋爱是恋爱,婚姻是婚姻,年轻谈恋爱,不谈婚姻。35.26%的人认为“只有通过恋爱才能有美好的婚姻”,认为婚姻是相爱的结果,婚姻的维持靠爱情的滋润。12.72%的人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升华”,恋爱可有可无,恋爱不是必需品,可在婚姻里培育、升华爱情。4.62%的人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就“什么是婚姻的基础”这一问题,48.55%的人认为是爱情,对“80后”的人经济比爱情更重要,若生活窘迫,爱情就好比海市蜃楼。可对于未迈入社会的大学生,无需为生计发愁,享受来自父母的经济支持。因而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大部分的婚姻理念为“爱情价更高”。

选择配偶时,“80后”婚姻基本不能自主。“90后”大学生大部分更多选择“结合自己的和父母的意见”,27.75%选择“完全根据自己的感觉”。“90后”大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主张,更提倡自主婚姻。由于受过良好的教育,“90后”仍会考虑父母的意见。极大部分“90后”比较理性,决定前考虑各方意见。

2.婚龄依性别差异而不同、强调婚姻忠诚、强调平等。由于本次调查女生占比例较大,65.32%的同学选择在25—30岁结婚。20—25岁年龄段结婚和毕婚一致。男生选择结婚的年龄和女生相比较晚,男生认为在自己事业稳定后再考虑结婚,若太早结婚会束缚自由而且负担较重,不适合结婚。

问及“对另一半哪些行为不能接受”的问题,83.24%不能接受精神和肉体出轨。仔细分析,“90后”大学生重视婚姻的忠诚度。大学生的这一点价值观值得肯定,说明在新一代的社会,伦理道德是正面的。

在科技发达的社会里,“90后”大学生比“80后”更多考虑婚检、财产公证、倾向男女平等、提倡家务均担、AA制,法律、健康意识增强,强调男女平等,女性强调独立,收入自理。较“80后”,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改变。

二、“90后”大学生婚恋观概况及建议

(一)“90后”大学生婚恋观概述

当代“90后”大学生婚恋观总体健康,呈开放趋势,在婚恋上有非理性的观念和行为。

未深涉社会的大学生普遍的婚恋观是恋爱原因多元化,大学期间恋爱不稳定;恋爱和婚姻关系模糊,年轻谈恋爱不谈婚姻;性行为普遍;择偶时综合父母及自己的意见,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经济其次,看重婚姻忠诚,关注夫妻双方健康、财产问题,收入自理,强调男女平等自由。与社会接触程度较高的大学生婚恋观,区别在于恋爱以结婚为前提,看重经济条件。

极少数同学恋爱动机不纯,性行为开放,性观念缺失,消极对待恋爱与婚姻,游戏人生。

(二)对“90后”大学生婚恋观的指导建议

为正确看待和引导“90后”大学生健康成长,现有以下指导建议:

首先,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育及其他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理解恋爱和婚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其次,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的关系,确立大学阶段的目标,使其能将学习与恋爱的关系处理好。

其次,要帮助大学生保持健康的恋爱心理:①就恋爱问题,展开专题讨论;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生理卫生、心理咨询方面的教育,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对大学生各种心理疾病进行治疗,同时,对大学生的生理卫生及性知识开设选修课,进行系统教育,从而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③要切实展开性教育,让学生树立健康的性观念,给予学生“性心理”及“性生理”方面的知识,使之学会自爱的同时爱别人,此外,在校园的宣传栏里宣传性方面的安全知识;④要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陶冶美好情操。

最后,家长应对孩子采取关心爱护的教养方式,解决好关系冲突,注重言传身教。不仅要教育孩子成才成人,还需要补充性方面的知识,教会孩子保护自己。对孩子传输正确的婚恋观,使他们正确对待恋爱和婚姻。

三、结语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最美好的时期,也是一个大学生婚恋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积极对待婚恋观对“90后”大学生日后美好的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社会的和谐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齐越,涂涛.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研究[J].卫生软科学,

2010,24(06):560-563.

[2]张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模式的探讨[J].轻工科技, 2014(10):167-168.

责任编辑:杨柳

猜你喜欢
婚恋观婚姻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觉乃藏入赘婚姻中的两性关系
对婚姻的忠诚
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的
大学生婚恋观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
韩剧传递的婚恋观及其对女大学生影响的伦理思考
90后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研究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