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白云怡
如果说,互联网行业全球化的第一波浪潮是从美国到中国的流动,那第二波浪潮恐怕正在由中国向印度及其他新兴国家流动。在南亚次大陆的土地上,一场宏大的科技与商业“革命”正在悄悄进行。在这个进程中,由于印度和中国在互联网发展领域有“时间差”,中国互联网企业正扮演着一个前所未有的角色。“在中国互联网界,曾经流传一句话,叫‘得印度者得天下’”,猎豹全球智库互联网研究专家容荣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中国模式”,印度创业者挂在嘴边的词汇
今年3月,世界着名科技类杂志《连线》的封面出现了一名中国人——小米的CEO雷军,而更引发舆论关注的是封面底部的大标题——“It'stimetocopyChina”(是时候该模仿中国了!)长久以来,世界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似乎存在这样一个认知:中国互联网企业只是一个个“山寨者”,照抄美国企业的模式,在“防火墙”保护下在中国本土成就了神话。如今,经过中企十几年的奋斗,这样的偏见正慢慢被矫正:产生大量互联网巨头的中国也在逐渐成为“被模仿者”。在与中国一山之隔的新兴大国印度,这种改变尤为明显。
王超是中印TMT(科技、媒体和通信)行业媒体与跨境投融资平台竺道的CEO,主要业务是帮助中印互联网从业者在投资和具体业务层面进行需求对接。“2015年年中时,我曾经收到过一封印度创业者的邮件,详细描述了他们如何挂着谷歌翻译软件一点一点地把中国的‘途虎’研究了个底朝天,然后原样在班加罗尔复制了一个印度‘途虎’,并顺利拿到融资。在邮件最后,他写道:‘我了解我们复制的只是一个表皮,我们希望从更深层次了解中国同行,对接更多有价值的经验和资源’”,王超对《环球时报》说,“如今,渴望了解和模仿中国互联网的印度从业者越来越多。”
“从最开始对美国的单纯模仿,到如今有了自己的创新,中国互联网行业已经走出一条自己的路”,王超总结道,“如果说美国互联网的崛起源于技术创新,中国互联网的崛起则源于商业模式创新。比如淘宝常被认为是亚马逊的‘复制品’,但仔细观察会发现,淘宝在亚马逊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本土化创新,比如细致的好评差评系统、物流配送模式和竞价排名模式,再比如‘淘头条’‘猜你喜欢’等从人性角度出发的功能模块。这些本土化创新不仅使淘宝在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商家在平台上的盈利情况方面做得更好,更衍生出美丽说、蘑菇街、唯品会等完全靠自己摸索出来的中国电商模式,而这些模式在海外落地时都会比亚马逊更快、更好、更直接。”
当印度互联网从业者好奇地研究模仿中国时,中国从业者也正兴致勃勃地准备把中国模式“搬到”印度。陈修建是其中之一,他正打算搞一个印度版“微头条”APP。“和中国一样,印度各个阶层对趣味资讯的需求量都很大”,陈修建说,“尽管印度是一个IT大国,但他们的优势在于执行技术领域的外包业务,在模式打造和创新上并不强,因此本土企业在这个领域还没有太成气候。所以我很有信心能打开印度市场。事实上,虽然我们还没有进行全面推广,但已在印度有了几百万装机量。”
猎豹全球智库互联网研究专家容荣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印度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经济发展程度、消费市场特点、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都和中国有一定相似度,这使得中国方法论在印度有着很高成功率。“现在几乎每个在中国火爆的APP都有对应的印度版本:PayTM接受阿里投资着力复制出‘印度版支付宝’,本土打车软件老大Ola正联手滴滴打造印度版‘滴滴出行’。”
“总之,中国模式已经一夜之间从一个遥远的现象,成为印度创业者挂在嘴边的词汇”,王超对《环球时报》表示。
重回互联网“黄金时代”?
对于那些错过中国互联网疯狂崛起“黄金时代”的中国企业来说,印度市场的互联网生态系统给了它们一次“回到过去”的机会。随着BAT等“巨无霸”企业逐渐固定中国互联网市场的格局,对于那些尚在成长的企业来说,出海赴印成了一条必然的“淘金之路”。“现在的印度就好像四五年前的中国,正迎来移动互联网行业前所未有的春天”,陈修建向《环球时报》形容道。
最经典、最成功的范例恐怕要属近场传输软件茄子快传(SHAREit)。这款在中国不温不火的软件在南亚获得意想不到的追捧:随便打开一个印度人的智能手机,几乎没有不装载茄子快传的。茄子快传首席执行官晏飞对《环球时报》表示,现在茄子快传在印度的用户量已超过1.5亿,甚至超越脸谱等巨头成为印度GooglePlay工具榜第一、全榜仅次于WhatsApp的“国民级”应用。目前,印度80%以上的智能设备内容靠它来传输。
茄子快传的不同境遇不难理解:它是一款让用户不需要网络就能免费传输文件的软件,但当下的中国宽带、无线都已有很高覆盖率,市场需求有限;印度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加上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使消费者对网费价格特别在意,茄子快传可谓正好击中刚需“痛点”。“印度和中国在互联网发展领域的‘时间差’是茄子快传在印度获得超高人气的根本”,晏飞说。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硬件领域。当中国国内对智能手机的需求趋缓时,印度迎来“井喷式”大爆发。目前,印度智能手机用户只有1.2亿,占总人口的不到10%,其广阔市场吸引全球手机厂商疯狂涌入。在印度市场上分得一杯羹的不仅有华为、中兴、小米等中国知名品牌,也包括一加等刚起步没几年、在国内知名度平平的产品,它们以具有竞争力的功能和价格赢得印度人的好评。
对于转战印度的中企来说,挑战远非仅仅是“复制”中国模式,很多时候也需要为产品增添“印度功能”。“比如茄子快传,在中国我们只是用它来分享文件,但到了印度,本地人却用它当社交聊天工具;再比如我们在中国用滴滴出行打车,到了印度,就得开发出新的功能让他们打‘蹦蹦’。很多细化的需求,只有真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到”,容荣告诉《环球时报》。
印度互联网专家、风险投资基金PVC创始合伙人皮史·乔普拉对《环球时报》表示,作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人口大国,尽管印度的互联网市场仍处在“幼年时期”,蕴藏的机会极其巨大。过去15年,印度扮演了美国主要互联网公司的技术支持角色,结果是实现了技术知识不知不觉中向印度转移。这为印度互联网创业的生态环境增添了“燃料”。乔普拉称,印度政府对包括中企在内的外国企业在互联网领域投资持相对积极态度,并打开了“金融边境”以优化创业环境。从2月开始,任何领域的初创企业都可接受海外风险投资。
中美印:世界互联网“新三极”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印度是一个“菜鸟”都可以捡到黄金的地方。除了印度政府对中国投资者一贯的审慎态度,中企可能面临的专利纠纷等,不少人担忧:剧烈的竞争是否会让这块土地从“蓝海”迅速变为“红海”?
“印度早就不是一块‘处女地’。许多公司都处在‘野蛮扩张’的状态,彼此之间是一片乱斗。”容荣说,以中国企业为例,在硬件领域面临印度本土品牌Micromax和韩国三星两大霸主的挑战,在APP领域,尽管“中国模式”吃得开,但印度人英语普及率高,所以谷歌、脸谱等世界巨头都已经在这片市场领先。
王超持类似观点,他表示,越来越多的案例和数字显示,大量风投和企业迅速涌入,使得国际企业利用印度互联网发展“时间差”、以“降维打击”的方式进入印度市场的窗口期,在快速流逝。
即便如此,没有人可以否认印度正在成为继美国、中国之后的世界互联网“第三极”。据印度媒体《商业标准报》报道,印度通信和信息技术部部长拉维·尚卡尔·普拉萨德称,印度的手机用户已接近10亿人,到今年年底,印度的网民总数将超过5亿人。“在成为通信和信息技术部长后,我确实感受到一个不同的印度。这个国家正处在一场数字大革命的风口浪尖:它经历了最开始的远观科技,到后来尝试运用科技,如今已经开始享受科技,并成为这个进程中的一股力量。”
“虽然混战激烈,好在印度市场很大,就算做不成老大老二,分一杯羹也很不错啊”,容荣笑道。王超则表示,在印度之后,互联网浪潮可能会向巴西、俄罗斯与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流动,但“美中印在互联网世界中‘新三极’的地位已然奠定,且无可取代”。“每一个互联网行业中的人,都不会也不应该缺席3个市场,美中印三国互联网领域发生的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像一只蝴蝶的翅膀,影响到整个世界”,王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