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博
[摘要]近些年来,新媒体的发展对高校价值观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中,高校价值观教育既要面临挑战,也要把握机遇。本文将重点分析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创新存在的挑战和机遇,论证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价值观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6-0061-02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是党中央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指示,是对作为重要青年群体的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殷切希望与明确要求,是对价值观教育者提出的新的历史任务。近些年来,以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中,如何正确认识新媒体发展给价值观教育带来的挑战,合理把握带来的机遇,创新价值观教育,是价值观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新媒体渠道的多样性冲击了教师的传统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育环境中,由于教师掌握的知识、技能、经验相对丰富,价值观教育往往采用“灌输”方式,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客观的主客体关系,学生缺乏主体能动性发挥的空间和时间,更多的是被迫地接受教育信息。而在以信息为核心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就是财富。一方面,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方便快捷地掌握最新最前沿的信息,由于学生较易接受新媒体媒介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获取信息的种类和数量比教师要多。新媒体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只能依靠书本和教师获得价值观教育信息的学习模式,极大地冲击了教师的传统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虽然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处于教育主体地位的观点早已提出,但直到新媒体时代到来后人们才意识到这一客观现实。新媒体的发展明确并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利用新媒体环境这一便利,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创新价值观教育已然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二)新媒体资源的虚拟性削弱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价值导向的实效性
传统环境中,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导向主要通过理论灌输、政治宣传、动员说服等方式去发挥,而被教育者,即大学生受到技术条件落后的限制,无法主动地获得有效教育资源,更多依靠与老师、同学、自我的交互去内化,因此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导向较容易实现。而在新媒体环境中,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少、心智不成熟,在种类繁杂、真假难辨的新媒体舆论中容易迷失方向。在虚拟的新媒体世界里,大学生“屏蔽”了“灌输”到脑中的价值观教育信息,避免价值观“内化”的痛苦,寻求躲避现实社会,疏离真实人际交往的虚拟场所,甚至做出一些不规范行为。客观来说,新媒体资源的虚拟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道德滑坡,因此,把握好新媒体的特点,使之为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服务,增强其实效性,是价值观教育创新的重要方面。
(三)新媒体传播的开放性冲击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实现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不仅受到了经济冲击和技术冲击,在意识形态领域也遭遇了西方国家的“侵略”,而这一“侵略”主要依靠的就是新媒体手段。当前,西方国家所宣扬的“自由”、“民主”、“平等”观念被一些怀揣不良居心的人利用,从本质上看,这是西方文化中價值观及意识形态的入侵,表明社会主义高校校园文化以及价值观教育领域正面临着外来的严重冲击和挑战。一方面,高校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的阵地,在大学生群体中强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高校逐渐成为不同意识形态的交汇中心,大学生正在接受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开放性,规避开放性传播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是价值观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新媒体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创新带来的机遇
(一)新媒体增强了价值观教育的互动性,有利于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传统价值观教育课堂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单方面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既无法体现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又不利于学生发挥认知主体作用。而新媒体的出现,给价值观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了一个信息开放、资源均等的平台,使大学生主体意识迅速觉醒并不断增强,从这个层面来说,大学生自身成为了价值观教育的另一个主体,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成为两个独立主体的交流,这一转变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更融洽、和谐,使双方都能较好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二)新媒体拓展了价值观教育途径和手段,丰富了教育内容
较之过去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新媒体环境下价值观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新媒体将文本、图画、声音等信息集为一体,增强了教育内容的吸引力;新媒体有利于学生随时随地高效获取价值观教育信息,并在学习过程中与不同个体进行信息交互,增强个体主体意识;教育者可利用新媒体多种特性,通过博客、微博、视频课程等多种途径开展教育活动;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范围的学习与实践环境,促使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趋于成熟,这些都为价值观教育创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新媒体自身的价值理念对大学生价值观养成产生积极影响
平等、效率、开放是新媒体自身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新媒体的共享性、平等交互性、大众化等特点打破了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在新媒体环境中每个人、每个组织都是平等的主体,大学生也如此。新媒体自身的平等、共享理念加快了学生平等意识、共享意识的形成;新媒体运行的快捷性、简便性对培养大学生的效率观念起到了极大帮助;新媒体的兼容性增强了大学生的全球化意识、多元化意识和竞争意识;新媒体的互动性增强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等等。
三、新媒体环境中价值观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一)是多元文化冲击下维护大学生思想稳定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并存是价值观教育不能回避的社会背景。在这一背景下,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产生深远影响。面对各种文化理念与思潮的蜂拥而至和相互激荡。在新媒体的作用下,不同地域、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增强,使我国价值观教育中传统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的理念受到冲击,大学生面临着社会转型,面对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与冲突,他们的理想选择、价值取向以及社会行为处于多方因素影响中。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在新媒体获得多远信息的同时受到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增强思想政治素质,维护高校主流价值观地位不动摇。
(二)是新媒体文化影响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新媒体环境下更是如此。新媒体通过开阔学生的眼界、活跃学生的思想、增强学生的交流,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创造更为成熟的条件。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应从满足学生的素质发展需要着手,根据学生需要的类型,创设各种条件去满足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需求。因此,从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在虚拟和现实之间保持合理的平衡,做好新媒體价值观教育与现实教育的结合,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是高校价值观教育现代化的自身需求
新媒体创造了价值观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机遇,在全球范围意识形态和文化话语权的争夺战中,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均衡要求价值观教育自身现代化,牢固把握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主导性,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新媒体空间进行导向。同时,高校价值观教育自身如何实现现代化,不能仅依靠客观技术条件,更应与时俱进,从中西意识形态碰撞中寻求西方先进理念,并将其合理融合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在对比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新媒体的发展为人类构建了“数字化生存”的虚拟空间,产生了价值观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一方面,价值观教育应应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自我建设,构建价值观教育运行新机制;另一方面,价值观教育应积极介入到虚拟空间中,利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其进行塑造、建设,以此来形成新媒体与价值观教育的强大合力。
(责任编辑:封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