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安冉
【摘 要】音乐,充满着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欣赏音乐的方式场景,接受角度与理解体会也是不尽相同。下面我将从现场听音乐会、生活环境中的自然音乐以及背景音乐三个方向浅析音乐欣赏。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美学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126-01
一、剧场音乐会的现场欣赏方式
随着一档音乐节目《我是歌手》的热播,除了感叹歌手们实力的演唱外,网友还常常会吐槽观众席的“演员们”演得不错,那眼泪流得哗哗的。同样的听一首歌,为什么现场内和现场外的听觉效果迥异呢?
首先,现场听音乐会可以直接的感受到优质的音响效果,可以直接看到炫丽的灯光和华丽的舞台,欣赏者和表演者可以有面对面的接触,这都大大提升了欣赏者在音乐欣赏时的真实感。其次,现场听音乐会可以形成表演者和欣赏者之间精神的交流。表演者专注的表演可以引发欣赏者的热情,而欣赏者的热情又可以带动表演者更多的表现激情,表演者们用他们的动作,表情与音乐融合,强化了音乐的冲击力。瓦沦汀说过:“在音乐会上,热情的听众增加了一个有利条件,这就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由于看到别人也在欣赏着同样的音乐,他们的快感因而受到刺激。这一情况的发生是与心理学家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倾向相一致的,这就是同情感的移入。”①
而通过电视,手机等电子媒介传播的音乐节目时,“受到传播中介的限制,听众不能直接感知表演家的演奏、演唱,亦无法对演出的氛围获得全面的真实的感受,感知选择的主动性由传播中介控制。”②随着当下科技的发展,几乎任何一首音乐作品都可以用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的播放,这使得欣赏者的心理状态与在现场音乐会的截然不同,没有了久久的期待,以及终于听到了自己想听的曲子的那种感动与满足,而且会受到外界噪音的干扰,听音乐的随意性较大。
二、生活环境中的自然音乐
内蒙古草原宽阔的牧歌,川江船上紧促的号子,陕北山坡嘹亮的信天游,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成就一种风格的民族音乐,其中自然地理风貌的不同是造就各地区曲风不同的最重要的因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辽阔的草原使得蒙古音乐形成了厚重而广阔的特点,常常有一个音拖很长的拍子,更是有呼麦这一种模仿草原上风声的奇特唱法。川江号子主要是巴蜀境内,交通不便,居民的货物流通均要通过木船来回运输。可是金沙江、长江等流域,这一带水流湍急,山势险峻,尤其是三峡出渝,船工们举步维艰,江川号子便应运而生。一提到陕北的信天游,苍凉之感便油然而生,由于地面的黄土层厚,地势又高,每每遇上刮风下雨就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物质非常匮乏,所以信天游字字凄苦曲调惆怅。说起中国的民间音乐,真的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绝非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楚。
有时,我们在出去游玩的时候也常常会发现自然音乐的乐趣。比如说在爬山的时候我们可以听到蝉鸣,鸟叫,微风刮动树叶沙沙的响,这些不经意的来自自然的小声音会使游玩者游玩的兴致更高。宋代的欧阳修也曾在《醉翁亭记》中写过“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游玩者在途中累了,就停下来唱唱歌,走在前面的人“啊—”的喊一声,后面的人也“嘿—”的应一句,大家可能都看不见彼此,也不知道那人是谁,但是仍然会心潮澎湃,这就是我们生活环境中的自然音乐的乐趣。
三、背景音乐的欣赏方式
有调查研究表明,有背景音乐的餐厅会比没有背景音乐的餐厅获得更高的销售额,而且背景音乐的不同还会影响着消费者消费的速度和心情。虽然音乐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了背景衬托,已经不在大家关注的主要位置,但是人们仍然会有初级的审美感知。相信大家一听到《MyHeartWillGoOn》这首曲子,脑海中立刻就会浮现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画面,以及男主角和女主角站在船头张开双手迎风而立的场景。这个时候,音乐与画面是紧密结合的,从现代心理学的认知学角度来说,个人对环境事件的理解、记忆、态度和动机都成为了情绪的起源。《音乐美学通论》里点出过“与音乐立美、审美的心理活动过程有关,无论是现实美到音乐美的转化,还是音乐审美中对音乐美的把握,以及外在美转化为内在美的建构,都是通过音乐的情绪表现以及感受这一审美的中介因素才得以实现。”③首先是《泰安尼克号》这个电影中凄美的爱情故事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内心,然后有男主角和女主角一幕幕经典的对白和画面让人们记忆深刻,最后就是那首至今依旧被传唱的《MyHeartWillGoOn》,使得思想、视觉和听觉三者合一,三者相互触发相互交融,外在的感官感受转化成了内在的情绪体验,这样的情绪体验被积极地储存在记忆里,成为下一次再听到这首音乐的基础。
那些为人称道的美丽,不及我第一次遇见你,那些被人称颂的乐曲,不及亲耳的去感受,去体会,去回味。
注释:
①瓦沦汀著,潘智彪译:《实验审美心理学》第308页,三环出版社,1989.
②修海林,罗小平著:《音乐美学通论》第504页,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③修海林,罗小平著:《音乐美学通论》第328页,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