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演化分析

2016-06-04 11:57孙倩许丹丹
企业导报 2016年10期

孙倩+许丹丹

摘 要:长江中游城市群目前已经被提升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四增长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利用引力模型分别测算了2010年和2013年城市群内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结果表明,武汉与其他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最强;三个城市子群内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要强于子群间的联系强度;子群内节点城市与周边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较强。

关键词: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核心城市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格局中,长江地区的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7 年,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群和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城市群获批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以南昌为中心的环鄱阳湖城市群获批国家“生态经济区”。由此可见,长江中游地区已逐步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层面。长江中游城市群已经成为继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后的“第四增长极”。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对于支撑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启动内需和中西部市场,引领和带动中部地区崛起,促进长江流域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此,本文拟借助引力模型,从测算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入手,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问题。

一、研究区域

综合考虑地理邻近性、功能互补性、联系紧密度、共同利益述求、发展基础和潜力等因素,确定长江中游城市集群范围为武汉都市圈(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湖南3+5城市群(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抚州、新余、吉安、宜春)和萍乡,共27个城市,其中副省级和省会城市 3 个,地级城市 21个,副地级城市3个。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启示,经济动力学中的经济引力论认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也存在着相互吸引的规律性 ,且依据距离衰减原理 ,其联系强度随着彼此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继E. G. Ravenstein(1880)将引力模型引入社会学和Reilly W. J.(1931)将引力模型引入经济学后,1942年,Zipf 首次将引力模型引入城市体系空间相互作用分析,从此引力模型广泛应用于距离衰减效应和空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基本引力模型为:

其中F为物体间的引力,M1、M2分别为物体1和物体2的质量,G为万有引力常数,R为物体之间的距离。

由于本文探讨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因此用城市的经济总量指标和人口总量指标表征物体的质量,用交通距离来表征城市间的距离。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pa、pb分别表示城市a和城市b的总人口,va、vb分别代表城市a和城市b的GDP, dab为城市间的交通距离, k则是引力系数,用经济权重来表示。

(二)数据来源。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长江中游地区所辖地级市,数据主要来源于《2010年湖北省统计年鉴》、《2013年湖北省统计年鉴》、《2010年湖南省统计年鉴》、《2013年湖南省统计年鉴》、《2010年江西省统计年鉴》、《2013年江西省统计年鉴》。

三、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一)计算结果。依据公式(2),分别对2010年和2013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内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计算,测算结果如表 1 所示。(由于数据较多,根据研究的需要,表中仅列出了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现有城市与核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

(二)演化分析。通过基于引力模型对经济联系强度的测

算,我们可以对2010年和2013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联系进行演化分析,可知:

首先,长江中游城市群各个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在增强。如表1所示,2010年,只有屈指可数的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超过1000,但2013年,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超过1000的更加多。

其次,从部分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实现了跨越。比如,2010年只有武汉与长沙、长沙与株洲的经济联系强度超过4000;而2013年,武汉与黄冈、武汉与南昌、武汉与长沙、岳阳与长沙、湘潭与长沙、株洲与长沙、长沙与南昌的经济联系强度值都超过4000。2010年,只有武汉与南昌、长沙与南昌的经济联系强度位于3001与4000之间;2013年,孝感与武汉、南昌与武汉、岳阳与武汉、常德与长沙、衡阳与长沙的经济联系强度值都位于3001与4000之间。

再次,各个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增强的增长率变化不一,有的增加明显,有的增加不明显。经济联系强度增加明显的,比如黄冈与武汉的经济联系强度在2010年时是位于2001到3000之间的,但到了2013年,该值增加到4000以上。岳阳、湘潭与长沙的经济联系强度在2010年时都是位于2001到3000之间的,但到了2013年,两个值也都增加到4000以上。孝感与武汉的经济联系强度在2010年时是位于1001到2000之间的,但到了2013年,该值增加到了3001到4000之间。经济联系强度增加不明显的,比如九江与武汉、南昌的经济联系强度在2010年和2013年的值都是位于1001到2000之间;常德、衡阳与武汉的经济联系强度在2010年和2013年的值也都是位于1001到2000之间。武汉与长沙、株洲与长沙的经济联系强度在2010年和2013年都是位于4000以上。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的方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相比较,武汉与其他城市间的联系明显强于长沙和南昌;(2)核心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远远高于其他城市,但是这些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不足,尚未实现一体化发展。

鉴于此,本文建议,首先要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核心城市的建设,加强武汉、长沙、南昌三城市的经济影响力,以期带动其他城市的经济发展;其次,要构建城市群各个城市间的合作与补偿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实现共同发展;最后要鼓励城市群与群外城市间的合作,借鉴其他城市群发展经验,积极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从而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秦尊文.捷夫法则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整合[J]城市,2007(11):49-89.

[2] 王伟凯.黄志基.贺灿飞.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评价——基于新经济地理的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12(7):82-90.

[3] 周沂.沈昊婧.贺灿飞.城市群发展的引力模型——以武汉城市群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13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