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整体而鲜活的语文教学生态

2016-06-03 08:17王爱波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语感心灵创作

王爱波

执教语文20多年,爱上了本真读书的上课方式,整册书每节课师生共读,从头到尾读来读去,备课用功就是把课文背进心里,理解了悟到了就上课。

只有公开课的时候我就讲析,解析透彻深切,这讲的本事,不需要学生多么入心有真正的心的碰撞交流,就是个人的演讲本领和条理清晰加上气氛调动,就是叫好的课。备公开课的时候,心里装的是听课评课人的目光和耳朵。备平时的课的时候,就是完全的读课文,然后上课范读,领读,自由读集体读。太感谢我的教学生涯啦,带着中考拣选过后的中等职高学生和后来的职业院校学生,读来读去,悟到了本真的语文教学之路,固执的爱上了读书。

在学习古典文论中,把这些散落在古代各种思想典籍中的创作理论和阅读理论,文学本体论,成了我从此看待文章、阅读和创作的基本思想。

我研究古典文论对当代教学的启示中,发现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整体模糊的哲学思想在文章阅读和创作方面有完备的论述,而且大都是散见在创作家和教育家们的创作体会和文章教学体会,以及诗文思想大家的思想论著。

气是万物的生命之神,失去了气息必亡,文章亦是有着生气贯注的生命体,创作家的精气神贯注其中不可丝毫肢解切割,一切就破,读时要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和创作者和文章做深深的心灵连接,因我们和前人同宗同族,血脉贯通古人,所有文辞障碍一并解除,无需翻译,逐句逐字翻译文章必死于心中。

没有在语文课堂上和每一篇优美的简约的狂放的含蓄的文章耳鬓厮磨,深深连接进入心灵从而化为自己的血肉,而是将这些文章切开分成部分、句子,词汇,直至通过完全的肢解让贯注其中之气消亡而毫无生命,于是消化这些毫无生命的部分句子和词汇。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思想就是苍白的,容易被时兴的暂时的俗文化引诱认领(成了人家的孩子和变种的孩子你都没办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的语文文字有无功底你都看不出,有些似乎具有成文的功底但只是漂浮于些许青春的思绪而无法进入心灵的沉思和成长,没有发展后劲!

不扎根能有后劲吗?当你说孩子们的文章没有思想结构不好的时候,我们忘记了是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思想的结果。是这种思想,才能让你摘抄好的句子,以为能堆砌成自己的文章。

我们读整篇文章,摩挲每个你喜欢的那混沌一片的好的要让你说不出什么的美丽的文字,于是我们就有了语感,语感就像是你的气质中的那个核心的东西,你有了那个气质,你吃饭喝茶说话时就一气呵成地带了那个味儿,成为你的一部分。

简洁的语文教学之路永远是纯粹的运动结交朋友深入人群亲近自然的生活,加上亲近摩挲所有应该进入孩子的视野的完整的经典的文字,不是词。不是好词好句,好的段落!永远都不是!有一种摘抄是必须的,就是那混沌一片的说不上的美的思想花儿和意境,那就抄下来,做心灵的亲近!

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在汉语的句子里,每个词排在那儿,要你斟酌,要你从各个不同的关系去考虑,然后才能往下读。由于思想的联系是由这些关系产生的,因此这一纯粹的默想就代替了一部分语法。”这种纯粹的默想就是我们读书时心灵对语言文字产生的感觉。就是语感。

洪堡特说:“不管听起来多么矛盾,恰恰是因为汉语从表面上看不具备任何语法,汉民族的精神才得以发展起一种能够明辨言语中的内在形式联系得敏锐意识。”他说得这种“敏锐意识”显然就是语感。

而这种敏锐的语感的形成一定是从吸收了大量的新鲜的原始的使用中的有生命力的语言文字中得到的,而不是肢解出来的单个的词语和任何语言的部分。

?在洪堡特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中说,语言中最深奥、最微妙的东西,是无法从那些孤立的要素上去认识的,而是只能在连贯的言语中为人感觉或猜度到。一切意欲深入至语言的生动本质的研究,都必须把连贯的言语理解为实在和首要的对象,而把语言分解为词的规则,只不过科学剖析得到的讲话的劣作罢了。

所有的诗文,都应该吟咏,共读,大声读,激起生命的律动。孩子触摸每一种语言,都是和这种语言的使用者在进行心灵对话,同一所大学外语系和中文系的同学,读了不同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后,行为思想大相径庭。

论语仿佛见到了孔子,和弟子们谈天论道,做事游玩,看到他言笑晏晏、反应机敏却又处变自若,他对子路的严责斥骂和对颜回的爱护痛惜,读道德经仿佛感受到无善恶的天地不言之大美。因我们无法超越《滕王阁序》之意境之阔语言之壮美,无法超越四书五经之智慧,我们能翻译诗经?一段经文几页诠释又是何必。陈琴的素读,看云的白读,爱波的本读,原原本本的不添加枝叶的去读,就是对待经典的最合适的态度!

这中国人心灵之源头的精神酵母,我们只需带到,贯注孩子心中,成为孩子智慧生发之源,何须我们置喙?

本读、白读、素读,是语文学习真正的一生的通路,也是最便捷简省之路!

(作者单位:威海职业学院基础部文科教研室)

猜你喜欢
语感心灵创作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一墙之隔》创作谈
唤醒心灵
创作随笔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