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说,上海市在郊区初步选址21座郊野公园,规划生态用地相当可观,年底前5座郊野公园将陆续开放。这很是让人有点遐想。
不过,一些城市生态专家却兴奋不起来。他们感到,从已开建的几座郊野公园来看,人们等来的可能是几个大型“农家乐”而已。
比如,金山廊下郊野公园拥有独特的农业生产观光资源,一开始就定位于吸引都市白领参与四季农事,努力打造上海最大的“农家乐”;青浦区青西郊野公园将开放68公顷的大莲湖北部,供人们垂钓。
人们自以为在建郊野公园,结果展现出来的依然是习以为常的“农家乐”,出现这种“种豆得瓜”不可思议的情况,归根到底,怕是主事者一开始就没弄明白郊野公园究竟怎么回事。
中国的城市长期缺少公园,而习惯做法上,建公园无非围一块地,种几棵树,摆一点设施,能让人玩就行。如今轮到郊野公园现身,有人按老例,也如法炮制。殊不知,以前建的只是城市综合性公园,其服务对象是人,国际上流行的郊野公园,则兼具生态和休闲功能,既要给人提供享受郊游的乐趣,更要成为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这完全是两个不同层级上的概念。
郊野之野,关键在要有“野趣”。如若跑老远到了郊外,面对的还是汽车拥堵,还是人声鼎沸,还是吃吃喝喝,还是麻将牌九,倒不如宅在家里睡觉。
所谓“野趣”,其实是要构建一个原生态的环境系统,比如要有湿地水系,有自然生长的林木花草植被,还有不受干扰的鸟类、昆虫以及各种微生物活动,等等。这样一个系统的存在,主要不是供人观赏游乐用的,因而其中甚至不需要人为的建造房屋、栈道、小路之类设施,以尽量减少人类可能涉足的痕迹。
郊野公园概念的产生,正是为了构建一个与现代大城市不断扩张延伸的中央商务区(CBD)达成良好的生态平衡,以使城市最大限度地保持人与自然的融合。在欧美发达国家,如纽约、巴黎、伦敦等大城市,这种原生态的“野趣”空间早已成型,被公认为是城市宜居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郊野公园从规划到建成,非一朝一夕能完事,但从这样的理念出发,尽可能保护扩大城市原生态的“野趣”,却是城市管理者乃至每个市民不容忽视的责任。
回想起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上海,夜晚的中心城区街头还能见到萤火虫飞舞,到了1980年代时期,伴随居民区众多自然生长的树木花草的,是嬉戏的小鸟,以及金龟子、天牛、螳螂、蚱蜢、蜗牛等各类昆虫,炎炎夏日,更是知了从早到晚叫不停。
现在,在越来越多城市,所有这些自然恩赐的生灵几乎已成为难以触摸的奢侈品。近几年,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化,在上海城市小鸟渐渐多起来,可各类昆虫依然近乎绝迹,至少从我的接触来看,别说街头绿地,即便公园里也很少有发现极易繁殖的蚱蜢之类的昆虫,如此这般,又何谈城市“野趣”?
城市的快速发展,在给人类生活带来繁荣的同时,也使我们在无尽的喧嚣中,与自然隔绝得越来越远,不仅生活缺少情趣,与诗意的心灵更相距何止十万八千里。久居城市的人们,长期疏离自然山水,终年封闭在高楼里,有时甚至已经感觉不到自然的存在。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还把郊野公园建成“农家乐”,将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