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本是原创,却慢慢活成盗版

2016-06-03 11:12得豆儿
恋爱婚姻家庭 2016年6期
关键词:抓周琴棋书画济公

得豆儿

孩子的爱好需要你一双慧眼去发现孩子表露出某种兴趣需要你的鼓励支持与陪伴

“我家孩子没什么兴趣爱好,怎么办?”很多父母会问我这个问题。仔细想想,什么才是孩子的兴趣爱好?

我家豆豆两岁多的时候,突然间喜欢上唱《济公》,日唱夜唱,见爸妈唱,见姥姥姥爷唱,见爷爷奶奶也唱,直唱得翻天覆地。至今,我和爱人都醉《济公》。说内心话,我觉得这首歌既不好听,也不适合孩子唱。我经常想,那么多好听的儿歌,为何他独喜欢这一首?

我和爱人试图去改变他,给他放了很多自认为悦耳的旋律,教了他数十首自认为好听的歌曲。可豆豆见人一开口还是那句“鞋儿破,帽儿破”。既然改变不了,那就跟他一起唱吧,这一唱就是半年之久。突然有一天,豆豆居然不再唱了,而且至今不再唱。因为他有了其它的爱好。

到这时我才明白,孩子的兴趣爱好有很多,变化也很快。只是,那未必是父母观念中的兴趣爱好罢了。其实,每个孩子从他一出生就有着感知未知世界的冲动,一开始是用他的嘴,再到手、脚、耳朵、眼睛等,他们每成长一步都是在探索。这种探索,某种意义上就是基于自己天然的爱好与兴趣,这个天然的兴趣,所有的孩子都是一致的。只是后来因为天赋与环境的因素,才使得不同孩子的行为表现不同、兴趣爱好不同。

一旦我们发现了孩子的与众不同,有的父母此时又会担心孩子沉迷于某种不良嗜好。

孩子是无辜的,他并不知道自己的爱好不健康。一个爱游戏的孩子,与爱思索的爱因斯坦一样,他们都为自己的爱好而痴迷。当这种痴迷到一定程度,就不能自拔。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不要太过紧张。孩子对外界的兴趣有很多,也会不断改变,关键在于,他有没有机会接触到他更喜欢的东西。

我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我的儿子豆豆曾痴迷过《愤怒的小鸟》游戏。那种痴迷,一度让我没辙。一开始我规定他只能玩10分钟,后来干脆全面禁止。可一旦他见到别人手机里有这款游戏时,他就像着了魔一样,总能哄着人家给他玩。

我试图培养他其它方面的爱好,比如美术。可他除了小鸟,不画任何东西。我也给他报了围棋兴趣班,可他只让我在棋盘上用棋子摆出各类小鸟的形状,而不是去对弈。我曾为此深深担忧。但时间长了,我发现豆豆在慢慢地改变。当他看到电视上一档儿童科普节目时,那些小实验深深地吸引着他,他不断吵着要我给他重做一遍实验。

围棋学了几个月后,他每天吵着要我跟他对弈(当然总得让他赢)。他经常自豪地告诉我,他今天下围棋又得第二名了(只有两个人对弈)。所以说,孩子有什么样的爱好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没有机会接触到更吸引他的事物。这个责任不在孩子,而在我们。

每个父母都想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究竟在哪里。中国有“抓周”的传统,不就是为了寻找孩子与众不同的兴趣爱好吗?“抓周”在中国流传了近两千年,其实它并不靠谱。它在规则制定上就局限了孩子的选择范围。无论你在孩子身边放置多少东西,与世间的千姿百态相比,它是多么的渺小!

现在大多数父母都明白这个道理,因此“抓周”更多地被仪式化与娱乐化了,但最应该抛弃的游戏规则却被顽固地继承了下来。看看我们周围,主流的儿童兴趣班,有几个偏离了“琴棋书画”的范畴?这何尝不是一场现代式的“抓周”?孩子还有更多的选择吗?

如果孩子不喜欢这些摆在他周围的“琴棋书画”,这是否就意味着他没有爱好?实际上,只是我们给他的选择太少,亦或是我们根本就没有认真去观察他其他方面的爱好。孩子的兴趣与父母试图强加的、商业主导的爱好有太多的不同。在孩子表现出与众不同时,不少父母不但不把它当作爱好来看待,甚至怀疑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这么怪。

如果你真的找不出孩子的爱好,那就用更多的时间去陪他吧,多带他们出去,多亲近大自然,多接触不同的事物,细心地去体会,去观察,孩子自会展现出某种与众不同的冲动与爱好。即便这个爱好是一只蚂蚁、一片树叶、一块石头。

猜你喜欢
抓周琴棋书画济公
“抓周”已有1500年历史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赴一场风雅,赏诗词中的琴棋书画
新版“琴棋书画”
会琴棋书画的猫鼠
妹妹抓周
济公
济公传
妹妹抓周
抓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