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智 张虹
黄苗子创作中的“谐”的表现
◎姬智 张虹
摘要:中国传统艺术如何在这新的土壤中生长,是自五四运动以来一直探讨的问题,“中国画”一直在“西方”“油画”“写实”“形式”等词语中迷茫探索。但像是林风眠、徐悲鸿等中国艺术大师,都奋力用自己的方式创作心中的“中国画”。黄苗子老先生也是用自己的见解,融合自身的经历创作出具有个人艺术面貌特征的佼佼者之一。
关键词:黄苗子 中国画 “谐”的表现
黄苗子(1913-2012)生于广东中山市,小学就读于香港,八岁学习书法,十二岁跟随邓尔雅先生学习书法。其早年就为香港画刊画漫画,其后在上海从事美术漫画活动,并出任上海大众出版社编辑。抗日战争期间,在广州、上海、重庆等地从事艺术活动,创作出许多讽刺敌人的深入人心的艺术作品。
黄苗子有除了书法与绘画的卓越成就外,还有许多著述,其中分为三种:一种是像《艺林一枝》等古美术文编,是对吴道子、倪云林、八大山人等艺术及其史料的研究。另一类是像《画坛师友录》这种对于其相交往过的艺术大师的记录,文章中有的是其对于师友的追随交往的经过,有的是对不愉快的追思,所呈现的艺坛,甚至是那时社会的一篇繁荣景象,是记录同样也是追忆。最后一种是对其生活经历或是感悟的文章。
(一)书与画——概况
黄苗子先生最早跟随邓尔雅先生学习书法。在书法上,邓尔雅要求他可学各家书法,但是必须从楷、隶等严谨规矩的字入手,循序渐进,并且要求其学习“小学”,培养学术修养。在黄苗子的书法学习过程中既学习古人的书法名作,同时也对同代人的艺术进行学习借鉴,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那值得回味的监狱生活。他在自述中提到,他在狱中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不断思考。出狱后他痴迷过伊秉绶的字,但最终,随着走出伤痛的阴霾,他的字也逐渐走出伊秉绶的路子,最终在伊秉绶的隶书中融入篆书,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一点与他的启蒙老师也有联系,邓尔雅也作古书异体的写法,在书法构成美中去探索其中的乐趣,这种探索书法结构变化的乐趣贯穿于黄苗子艺术创作的始终。
黄苗子先生的“画”主要有两种:一种的漫画,一种是我们称其为“国画”的绘画作品。另一种类型是受到他的夫人——郁风的影响下创作的,并随着其周游列国,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将对澳洲土著人以及现代风格的兴趣大胆揉入创作中,形成艺术的独特面貌。
(二)“童趣天真”的幽默之感
对于《心经》的题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书写,黄苗子和清代邓派篆刻创始人邓石如先生都曾用篆书书写过,但是由于二人的师承经历不同,其字的写法呈现相异的风格。比如“般若”二字字形不同,但是在同一笔画上我觉得黄苗子相对字体造型变化更多,更注重“曲”的表达。黄苗子先生谈艺术的时候说过:“艺术这一类东西,都宜‘曲’,不宜‘直’。”所以他的篆书字形在考虑造型时,常常利用“曲”线,这种造型方法为他的字体的一种“幽默之感”的造型特征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黄苗子先生性格不拘一格,同时在艺术创作上也不墨守成规。老先生曾在出狱后效仿清代伊秉绶的书法形式,伊秉绶的隶书规矩、沉雄但不乏灵动,形体间富有变化,黄苗子最终走出其书法形式之囿,将其隶书与篆书相融合,创作出自己的风格。黄苗子的篆书以小篆为主,汲取青铜铭文和大篆的艺术形态,并将瓦文、陶文、砖文以及异体字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使其书体呈现古朴、雄厚但夸张奇特的面貌。学者熊秉明在评价黄苗子的书法时,将其书法与西方的抽象表现主义相比较,并且指出篆书所本身具有的商周时代的严谨、专制甚至是作为图腾的文化意义,但在黄苗子先生的作品中,没有书法中常显现出的冷淡之感,究其原因,可能是“他的书法显示出一些绘画特点,而不是落入组成书法的文字表面象形化”。
我认为其作品中出现的“对立”因素也是形成这种幽默之感的原因之一。首先,从内容上来讲,书法常是严肃的,并往往被冠以很高的价值,篆书尤其如此,其最初的使用与图腾、巫术等相关,本身是很难与“幽默”相联系的。但黄苗子先生利用这种“严肃的书体”去表现信手拈来的小诗——“日日是好日”“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意境之间的对比,精英式的形式与大众化的内容相融合时,出现了这给人轻松的“幽默效果”。其次是其篆书融入象形文字、青铜文字等具有图像符号效果,使其绘画性的曲线形态与相对平直的书法字体之间形成对比。
印代表一个人的身份,诗书画印更最终形成文人画模式,这种与书法一样的象征物,而黄苗子先生的身份的代表却时常采用一方“猫形印”,这种幽默的形式不正是准确地传达出了黄苗子先生的艺术观念吗?不拘一格,不墨守成规的创新精神,天真童趣的性格。
参考文献:
[1]谷泉.艺林独一枝——王亚雄谈黄苗子的艺术人生[J].美术观察,2009(11).
[2]赵鹏辉.艺舟双楫——黄苗子的生平与成就[K].Art Observation,2013(05).
[3]王治,秦凤京.古今相契中西合璧“艺缘——黄苗子郁风艺术研讨会”辑要[J].故宫视点,2012(01).
(责任编辑 刘冬杨)
作者简介:(姬智,女,在读研究生,四川美术学院,研究方向:艺术展览与批评;张虹,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