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明珈
广播电视编导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韩明珈
摘要:广播电视编导是一个节目的主导和策划者,其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节目的效果,尤其是在新媒介不断冲击传统媒介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好的广播电视节目不仅能够为自己赢取受众,更能够巩固节目品牌在同行业中的地位。
关键词:电视 编导 基本素质
广播电视编导,是一门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艺术类学科,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出能够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选题、策划、编改、创作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有人把编导工作比作整个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心脏”。因此,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当今的复杂环境中,广播电视编导人员都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质,学会与时俱进,以不变应万变。
作为主流媒体的工作人员,广播电视编导首先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熟悉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与纲领。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都是主流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流媒体的职责不仅是要为受众传播内容,更肩负着引导舆论走向的使命。尤其是在当今媒介融合的环境中,广播电视编导更应该擦亮眼睛、不断学习,深刻理解广播电视的宣传方针、宗旨,才能做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好节目。
编导的工作极其繁重,从节目的选题、策划到最后拍摄方案的制定,每一个环节编导人员都要参与其中,责任十分重大。而如何才能够出色地完成每一个环节,这就要求编导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即厚实的影视知识。一名出色的编导,首要任务就是要将本专业的知识学透、学精,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无论遇到多么复杂的情况,都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
“审美,是广播电视艺术最本质的特征,而受众从艺术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中介因素就是内心的情感。”受众在收看电视节目或收听广播时,只有内心受到触碰才能够对节目的内容产生共鸣,进而引发思考,激励受众去向往更高的追求,这也正是广播电视节目的正能量所在。而要想让受众对节目有美的享受,这就对广播电视编导的审美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要清晰节目的定位。每一档节目都有相对固定的受众群体,他们有着相似的审美与兴趣,在详细了解了受众群体的审美要求之后,更方便对节目内容进行创作,调整。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节目的构建到画面的运用,并不局限于视觉上的“美”,更重要的是能让受众在心里感受到“美”。
在广播电视编导的工作中,与审美能力同样重要的还有创新思维。都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对于编导来说,要想做出让观众喜欢听、喜欢看的节目,一定要时刻给予他们新鲜感。这种新鲜感并不是天马行空,偏离群众生活,恰恰相反,它是需要高度贴合群众生活,让受众在感受到新鲜的同时还能够引起情感的共鸣,这才是广播电视编导应该具备的一种素养和能力。
对于电视编导来说,除了要掌握广播电视编导的通用技能外,还应该熟悉掌握与灵活运用电视所具备的视觉语言。法国编导阿里山大·阿尔诺说:“电影是一种画面语言。它有自己的单词、语法、措辞、语形变化、省略、规律和造句。”这就说明,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他们都是一种能够通过画面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形态,画面具体可包括人物的一个眼神,镜头的一个切换,甚至是一个场景颜色的运用,这些都是电视画面所能传递出的内容。因此,一个好编导就是要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这种视觉语言,要让电视观众看得懂,看得精彩。除了文稿的写作,视觉语言的运用也是衡量一名编导能力的标准之一,而这种能力并没有固定的模板,每个编导都有自己的风格特色,都有自己对画面的理解,最重要的是要逻辑清晰。
在电视节目创作中,灵活运用视觉语言的最直接体现就是镜头的运用。蒙太奇技巧是电视创作的基础,即通常我们所说的画面剪辑。无论是前期的拍摄,还是后期的剪辑,编导都要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编导脑中要有强烈的画面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画面,想要表达什么样的中心思想。
广播电视编导的工作范围相对较广,尤其是电视编导,除了需要与摄像、后期进行沟通外,在节目的拍摄现场还要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在拍摄时会遇到很多预料之内与之外的问题,比如说拍室外节目突遇大雨,又不能取消拍摄计划,那么此时编导就要想办法改变拍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编导要负责与拍摄场地的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说明与沟通,以得到积极配合。一名出色的广播电视编导应该具备处事不惊、随机应变的能力。
纵观当今的广播电视节目,最大的问题就是模仿性强,节目本身缺少创新点,这与广播电视编导的能力有着一定的关系,这种现状就要求编导人员,要尽快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欣赏优秀节目、吸取养分的基础上,一定要结合自身节目的定位和特点,创作出真正代表栏目品牌的的节目,这对于传统媒体未来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段雨欣.浅析广播电视编导的素质要求[J].新课程(下),2012(04).
(责任编辑 刘冬杨)
作者简介:(韩明珈,女,长春师范大学学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