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戏剧作为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喜爱。特别是伴随着我国国内翻译理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戏剧被翻译成汉译本。但是相较于普通文本而言,国外戏剧译本的可读性比较差,无法有效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对于戏剧译本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杨宪益的《卖花女》译本为例,就其具体的翻译特征进行了探究,以期为我国戏剧翻译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卖花女》 译本研究 翻译特征
《卖花女》作为英国戏剧史上一部经典的戏剧作品,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喜爱。目前,其已经被翻译成众多语言版本,同时也已经被翻拍成许多电影和电视剧等题材,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当前我国众多《卖花女》的汉译版本中,杨宪益先生的汉译版本无疑是最为经典的一个翻译版本,其再现了原作中的文学精髓,提升了翻译质量。因此,对于杨宪益先生的汉译《卖花女》版本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卖花女》简介
《卖花女》是世界伟大戏剧作家萧伯纳的经典作品,其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了全球读者的欢迎。截至今日,其魅力依旧不减,并且已经被拍摄成电视剧和电影等影视节目。《卖花女》实际上就是讲述一个行为举止粗鲁,口音浓重的贫穷卖花姑娘伊莉莎在希金斯教授(语言学家)的培养下而逐步成为一个行为规范、谈吐举止高雅的上流名媛故事。而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杨宪益对其进行了详细地翻译,实际的翻译贴合原文,具有很强的流畅性和幽默性,同时翻译语言简练。因此,其译本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下面就其具体的翻译特征进行详细地阐述。
二.杨宪益《卖花女》译本的翻译特征
1.词汇简单,便于理解
词汇是翻译过程中的基本单元,其质量直接关乎后续翻译句子和语篇翻译的整体质量,所以在词汇方面,相应的翻译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翻译情况,本着“准确、生动、形象”的原则,合理选择翻译的汉语对应其会,遣词斟酌,确保所翻译词汇的准确性,切不可一味地追求文本翻译的华丽而使翻译失去了其原有的翻译语句含义。否则就会得不偿失,极大地影响了其翻译的整体质量。然而,当前西方戏剧等的译本中,最显著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于词汇翻译的准确度不够,部分翻译人员单纯地按照文本的具体语句来进行逐词翻译,却没有考虑具体的文本含义,以至于使我国国内读者在阅读这些译本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种困惑感,甚至也会造成读者的无解。因此,必须要结合实际的文本翻译信息,在考虑受众思维的基础上,对相关词汇结构进行适当地调整,以在确保翻译信息质量的基础上,提升翻译的整体质量。此外,词汇作为翻译过程的基本单元,是遣词造句的重要条件,其合理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读者理解翻译原文的具体含义,同样可以显著增强翻译的整体形象性、生动性,尤其是可以借助生动、传神的简单词汇来帮助读者快速、准确地理解原文所要反应的具体含义,从而可以显著提升文本翻译的质量。可以说,词汇是翻译的基础,是确保翻译整体质量的重要条件。
通过对于杨宪益《卖花女》译本进行研究可知,在词汇翻译方面,杨宪益先生所用的各种词汇大都比较简单,读者很容易即可理解和掌握这些词汇的具体含义,从而可以极大地降低翻译的理解难度,这点和林语堂译本中所用的词汇具有显著差异,后者在选择词汇的过程中会更加倾向于保守,同时在遣词方面的词汇量也更加丰富。例如,针对《卖花女》中的这句语句:“I don’t eat less heart than him; and I drink a lot more. I want a bit of amusement, cause I’m a thinking man. I want cheerfulness and a song and a band when I feel low.”杨宪益关于这句话的翻译为:“咱吃的比人家少;喝酒的比人家也多。咱还需要一点娱乐,因为咱是个爱动脑筋的人。要是咱不痛快的时候,咱喜欢热闹一下,唱个歌儿,来点音乐。”杨宪益将语句当中的“I”、“cheerfulness”、“song”和“band”分别翻译为了咱、热闹一下,唱个歌儿,这种翻译方式简明易了,很容易就可以使读者来理解。
2.句子简单,句意明确
如果将词汇比作为翻译过程中的基本单元,那么句子就好比翻译的“细胞组织”,其同样会对翻译的整体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语句通顺性和含义协调性方面。否则,如果所翻译的语句结构过于复杂,那么势必会增加翻译人员翻译的难度,同时也会对影响读者理解句子具体含义的准确性和效率性。纵观当前的文本翻译而言,因句子结构错误问题所引发的翻译质量问题是文本翻译错误中一个最为严重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词汇内容简单,即便存在翻译错误,那么也不会对读者的翻译造成影响。但是如果语句结构存在问题,那么势必会影响文本翻译的质量,甚至会歪曲文本的本身句意,从而影响了翻译的实际质量,影响读者的理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理解某种文本的过程中,主要按照自身母语的语言逻辑思维来进行解读,所以针对国外文本信息的译本信息而言,翻译者需要结合我国母语思维结构来对相关的语句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切不可单纯地按照外国文本信息的具体语句结构来安排翻译内容,以全面确保翻译语句信息可以符合受众的阅读思维,避免对受众造成阅读障碍。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语句翻译的质量,就必须要彻底解决当前我国文本翻译过程中存在的“华而不实”问题,即过度注重文本翻译的华丽性,却忽视了内容翻译要保持“精简”这一翻译根本原则。因此,翻译人员必须要结合实际的翻译内容和情况来确保句子结构形式的完善性以全面确保文本翻译的整体质量。
通过对于杨宪益《卖花女》译本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可知,在句子层面上,杨宪益《卖花女》译本的句式结构比较简单,相应的语句句意也非常明确,语言的整体流畅性比较好。而通过对杨宪益的译本进行分析和研究可知,其翻译的目标更加侧重于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流畅性,而没有过多的注重保持原文的叙事内容和风格,从而可以提升相关人员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提升翻译的整体质量。例如,针对《卖花女》中的这句语句:“I tell you, it is easy to clean up here. Hot and cold water on tap, just as much as you like, there is, Woolly towels, there is; and a towel horse so hot, it burns your fingers. Soft brushes to scrub yourself, and a wooden bowl of soap smelling like primroses. Now I know why ladies are so clean. Washing is a treat for them. Wish they saw what it is for the like of me!”杨宪益的具体翻译原文为:“咱告诉你,在这儿打扮起来可省事呢。冷热自来水有的是,要多少有多少。还有毛巾,还有滚烫的毛巾架子,热得烫手。擦身子用的软刷子,还有一木碗的肥皂,像莲馨花那么香。咱现在才明白太太小姐们怎么那么干净。他们洗澡真舒服啊。咱希望她们也能看看咱们怎么洗。”由此可知,在不同语言环境条件下实际上所产生的实际翻译效果差异可能存在过大的差异,但是如果对比二者的具体长度而言,可以指导不必对二者的长度进行对比,所以杨宪益的翻译语句更加简单、精练,一语道破具体事情的大致含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语篇连贯,衔接自然
在词汇和语句翻译质量得以确保的基础上,还需要做好语篇结构的协调布置工作,否则前面基本单元的翻译质量再好,总体的翻译质量也未必好。因此,我们必须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来合理构建语篇结构,以确保其连贯性,同时需要做好各个语句之间衔接的连续性和自然性,从而全面确保翻译的整体质量。否则势必会影响翻译的质量。理论上而言,针对文本翻译的语篇结构而言,保持翻译连贯性和衔接自然性是翻译的根本原则。但是当前的文本翻译却过度重视翻译的华丽性,却忽视了翻译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读者的理解度这一根本翻译目的,以至于当前我国文本翻译中存在着诸多翻译问题。此外,就文本翻译语篇连贯方面的要求而言,其重点在于连接词的分析和思考,确保在词汇和语句翻译准确性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运用连接词来增强翻译语句结构的整体连贯性,提升翻译的整体质量。
通过对于杨宪益《卖花女》译本进行分析可知,在语篇层面上译本中大量使用了连词和代词等连接词,尤其是可以显著增强翻译译文衔接的自然性和流畅性,从而全面提升了译文的整体质量,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例如,针对《卖花女》中的这句语句:“……and calling everything filthy and beastly; though I do think it horrible and unladylike. But this last is really too much. 杨宪益的具体翻译原文为:“……可是我已经听习惯了,虽然我还是觉得这种话不雅,不像小姐们说的话。可是现在这一句话真太过了。”通过这种分析可知,这些连词的运用可以从整体上提升语篇结构的连贯性,从而可以提升翻译的整体质量。
总之,戏剧翻译是一门学术,其需要充分在充分借鉴各种翻译原则、方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中外翻译的文化差异、社会环境和风俗习惯等因素来全面确保戏剧翻译更加贴合原文含义,增强其翻译的准确性、生动性和表现性。本文着重就杨宪益《卖花女》译本的翻译特征进行了探究,以期推动我国戏剧翻译工作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运兴.英汉语篇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9:120-121.
[2]王丽军.通过杨译《卖花女》看翻译中归化和异化[J].理论研究.2010,12(7):51-52.
[3]孙艳洁,李金涛.《卖花女》翻译技巧赏析[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5,15(4):167-168.
[4]韦铭.戏剧《卖花女》中的转喻及其汉译研究[J].语文学刊.2014,23(11):82-83.
(作者介绍:周亚楠,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2012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