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但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思维的训练都需要在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长期、系统地去抓。而教育是根本,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在学校中施行创新教育已是中国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为此我国教育界也面临着创新的改变。创新教育在新世纪的呼唤中正向我们走来。
一.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化
目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之一。
研究表明:大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途径及关键时期,是青年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身心发展和世界观形成的最佳时期。创新教育要使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活动能力和心理品质等方面打下良好基础,以便在未来的创新活动中能大有可为。因此创新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化。
二.大力实施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的具体落实是以学校为基地的,必须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原则和方法、教育评价标准等做全面根本的变革,并将科学理论与学校的具体教育教学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保证其行之有效。
一方面,学科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首先要摆正两种关系。一是智力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要将学生由过去偏重对知识的占有和膜拜引向对心智的开启,借助疑问、感悟、想象、假设等手段调动学生个体的潜能、天赋和创造力,使学生的才情、洞察力、想象力都能得到相应的开发、提升,让知识借助创新能力真正得到升华。二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往教育中,教师权威和知识权威的强化极大地扭曲和遏止了学生的探索欲、好奇心和自信心。创新教育首先要摈弃这种权威意识,要以健康有序、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给学生以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个性特点,顺乎天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中的“偏才”和“怪才”要因势利导,才能真正培养出创新人才。其次,教师要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创新型学生。所以培养一支创新型教师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最重要的保证。
另外,在学科课程中,要依据本学科的特点进行科学系统的创新教育。一是对学生进行崇高理想、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创新性格的教育。学生必须认识到创新是人类的一种艰苦劳动是与坎坷失败相随而行的。只有将个人的创造潜能和生命活动纳入造福人类的人,才以信念为动力,激情不泯,顽强地坚持探索下去。二是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教育学生以对旧事物的改造,对已有观念的突破,对新事物的开拓为已任,在创新中发现自我。第三,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是可以通过培训提高的。教师要在这方面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和训练,更多地给予他们发散思维的训练,使其思维更具灵活性、新颖性和相对性,以增强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和独创性等有利于创新的能力。第四,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技能的培养。它包括对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一般工作能力、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
另一方面,活动课程和潜能课程作为创新教育的另一广阔空间,要有效地加以利用。学校通过组织活动使学生关心社会变革,关注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并指导有能力的学生做力所能及的探索与试验。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研究性课程,组织各种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脑、动手、动口,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这种大课程观是与创新教育十分相适应的。
三.建设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在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是要建立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用教师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
首先,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也会极大的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教师在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可为创新教育提供最直接的体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自觉的发现学生的潜能,捕捉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多角度,多层次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
其次,创新型教师必须相信自己的教育对象,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创新潜能,而他们创新能力又有类型和层次上的差异。坚信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教师在创新教育中仍居主导地位。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和创设创新教育的情境,引导帮助学生主动全面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因此,创新型教师必须在教育观念上、教育策略和艺术上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然而要实现这一观念和教法的转变又受制于教师自身的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创新素质的提高。
总之,通过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引导和训练,使学生意识到:创新不再是高不可攀之事。并逐渐培养学生总结出:从事理的隐蔽处,猛然间迸出一点打开局面,便于工作的思维。
(作者单位:威海职业学院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