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广西,阳光已有些耀眼,南宁这座城市的南部,有一片同样耀眼的热土——五象新区。南宁五象中学学生记者团就活路在这片热土上,像一棵含苞欲放的春蕾。2014年初,他们成立小记者分团,并于同年加入南宁学生记者团。而难以置信的是,小记者总数现在已有万人,他们充满了热血与激情。
小记者分团和其它70多所分团有很多的共同点,又另具特色——清一色农民工子女。城郊、城中村、租住房、打零工、单亲家庭、隔代教育、民办学校、留守儿童、入学难、网瘾等等,几乎都与他们有关。可是他们并没有因此沮丧,他们有尊严地和城市孩子们享有同等的教育。不过怎样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扎根于这个新潮的时代中,学校认为——“应尽快从小抓起”。他们这样想了,也这样做了,并且要付出比一般学校多一倍的努力。小记者团“团长”——韦祥老师对他的“小战士们”进行采访。
关于未来的展望
问 短短的两年,小记者团迅速发展,获得初步成功。在即将到来的新一年里,你们将要实现哪些梦想?你们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答 我们的2016年,有太多的梦想。春来,想带领编辑部成员和小记者们,或到大自然里踏青觅食,或驾往北上广重深,感受祖国河山,开拓视野,增长才智。
问 近期有什么活动安排吗?
答 《春蕾报》创刊十二周年之际,举办过一次征文比赛,主题就是:我和《春蕾报》的故事。以展现小记者们和孩子们猴一样的活泼,猴一样的聪明,猴一样的灵性。同时推广写作经验,谈谈心得体会,让大家对作文课堂进行反思和改进。
问 在小记者的培养方面有什么心得呢?
答 小记者的学习和培训一定不能落下。包括采访、照相、录音、编写、发稿、排版等,培养他们敢说敢问,勤于思考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心。同时发挥小记者其它特长,如书法、唱歌、舞蹈等。定期邀请大记者和作家教授到校举办讲座,面授机宜。
问 小记者团发展至今,有没有什么鼓励机制?
答 小记者和老师们能经常在《南宁晚报》等报刊上发表作品,让老师同学家长都能闻到他们散发墨香的佳作,体验成功的喜悦。更多的同学能实现记者梦、作家梦、文学梦。
成长中的酸甜苦辣
校刊的创办,总的来说是曲折难言的。从每班两份,到人手一份,这其间历尽了艰辛磨难。印象最深的是2004年,由我们各语文老师任编辑的《春蕾报》创刊了,那时候,还是手刻钢板油印,8开单面,容量才6篇作文,不定期出版,约一年两期,发行几十份,每班拿两份。手刻钢板油印算是老古董了,也算让我们开了眼界。
五象中学的最初十年,老师说学校发展举步维艰。学生来自天南地北,师生家长交流时,也是南腔北调的,这让我们的学习很难提高。校长看到了我们学生开口难作文难,于是就萌发了办一份校刊的念想。
走出这个瓶颈,也是不易的。2013年,由韦老师任主编,先用自己的数码相机,让报纸图文并茂起来。然后想方设法扩大稿源,让我们的校刊丰富多彩,文体各异的优秀作文不断出现,还有学生的美术摄影等。从当年的第三十七期开始,每学年出版五六期,版面再扩大三倍,即两开两面,发行量两千,实现“师生人手一份,全家共同分享”,父母也看,看有没有自己孩子的稿子上了校刊,说不定还发一个“上镜红包”给我们。
那些特烦恼的事儿
都说夏洛特烦恼,其实真正烦恼的是我们。报纸是办下来了,但是却好景不长。老师和同学们都好像出现了审美疲劳,抑或眼界开了,胃口大了,眼光高了。“学霸”都说忙,后进的又兴味索然,稿件一度停滞不前成了眼前的大难题,有些来稿不得不改得面目全非,失去原有的那份童言童真。但是怎么能就此言败呢,尝试改变才能走得精彩。
我们在每班设1~2名通信员,负责写稿,负责领取和分发报纸,或组织同学投稿。但这样的尝试因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辅导不到位而效果不大。后来,我们利用周末举办作文兴趣班,挑选小记者,向南宁学生记者团推荐,开拓校外阵地。最终通过校内外相互促进,从而拉动校刊《春蕾报》的发展。
第二个尝试终于获得成功,还成立了学生编辑部,培养他们写作技巧,培养他们注意观察生活美感的习惯,教给他们采访,审稿,改稿的方法。我们当中有5名小记者的作品在《南宁晚报》上发表,虽是农民工子女,但他们的身影越来越大胆自信地出现在世人的视线里,文化的缩影中有他们走过的痕迹。
所有这些,对同学们是巨大的鼓舞,对我们是最好的回报。
我们自知底子薄,但我们愿意花比别人多一倍的力气。正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没伞的孩子先起步早回家”,机会是有准备的人争取来的。我们能理解纯朴的心愿——别让孩子们重走父辈以卖苦力求生存的老路。
后记
设备有些简陋的办公室里,韦老师和小记者们还在忙碌,那是他们共有的世界,好像天光都有了不一样的色彩。长桌和小板凳还保留着童趣,但这里俨然制度齐全,干净整然。我们翻看了最近出版的第四十九期至五十二期的《春蕾报》,着实另有一番风味。这边墙上,还有该团体的组织机构——主编、副主编、辅导员、版式设计、美术编辑、摄影师、发行员、学生编辑等等,分工细密周全,不失一个老社团焕新姿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