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
摘要: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可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这已经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在现阶段消费、投资问题极为严峻的现状下,应科学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优化投资与运输结构,实行的多元化融资渠道,达到内需扩大,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增长;推动作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020-02
一、交通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其特性
作为一种狭义概念上的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可为生产活动、居民生活提供直接服务,公路、桥梁等都属于交通基础设施。作为社会交通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工具、管理制度与人员等构成了完整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交通系统。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国家而言,交通基础设施与其发展密不可分。同时,作为一个系统,交通基础设施也具备自身特征。
一是基础性。作为其他产业生产的基础,交通基础设施可为各个产业提供产品、服务,其价格对其他产业生产成本、经济效益起到关键性作用,直接影响着产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功能。
二是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一次性、规模大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特点,往往不支持零星投资。因其具有投资规模大的特点,则对其建设周期、回收周期也起到决定作用,一般具有较长回收周期。
三是自然垄断性。在服务提供前,交通基础设施需做好前期大量投入工作,因其具有较小运行成本,前期大量投入极易出现大量沉没成本,这给潜在供应者进入设置了较高障碍。因交通基础设施具有良好经济性质,其具备相应规模时才能出现供应效益,这都对其竞争程度低、垄断程度强起到决定性作用。
四是网络结构。作为一项典型网络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的主要经济特性也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是指在各区域间所分析的空间范围内产生的生产要素转移的基础设施,其核心内容是作为一种通道,从一个区域将运输生产要素流向其他区域,达到生产要素空间移动的目的。各类网络体系为网路基础设施存在基础形式,如公路、桥梁等。网络基础设施与生产性基础设施相似,其客观上可将各区域进行整体连接,是各个区域经济发展、流通的桥梁。
二、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分析
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根本条件,交通基础设施和经济增长间存有紧密的联系,其发展效果对生产部门的成本、效率起到直接作用,且会对供给数量、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交通基础设施不仅体现在直接的产出贡献,还具备间接的推动功能。
(一)直接推动作用
根据时间的划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可分为两类:项目建设阶段经济效益、运营阶段经济效益。项目建设阶段,就业率提升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的直接推动作用,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收入水平。以收入方面分析,有助于提高全国GDP。运营阶段,作为运输行业的主要类型之一,客货运自身可进行产出价值的创建,这也是我国GDP的重要构成部门,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二)间接推动作用
作为一种公共品,交通基础设施的外部性较强,其投资可对经济效益直接提升的同时,还会带来较大的间接经济效益。
一是乘数效应。因各部门、产业间存有必然联系,如某一产业进行投资,不但对该部门收入有效增加,还会在与其相关部门间出现连锁效应,进而增加其他部门的投资与收入,最后大幅度提升国民收入。如增加投资时,其带来的收入增多可在投资增加以上;如投资降低,其带来的收入减少也会在所减少的投资以上。也就是说投资增减产生的收入增减不属于线性关系,为乘数关系。假设国民经济仅有两个部门,其投资乘数的公式如下:
K=△Y/△I
△Y=K△I, △Y=△C+△I
△C/△Y=(K—1) △I/K△I=1—1/K
K=1/1—△C/△Y=1/1-MPC
其中,乘数关系由K表示;国民收入增量由△Y表示;投资增量由△I表示;消费增量由△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由MPC表示。
因边际消费倾向在1以下,投资乘数则在1以上。也就是说,乘数值和边际消费倾向之间为正比关系,边际消费倾向增加,则投资乘数也会增加,这是由于投资在生产过程内时,往往出现居民收入现象,在取得的收入内民居消费所占比例较高,则可推动经济发展,如消费所占比重低,则推动经济的作用小。根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乘数关系分析,其具体形成过程如图所示。
二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交通运输服务是大量直接生产活动,如农业、工业等必不可少的中间投入品。如交通基础设施服务与经济需求不符,则会对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度提升,进而对经济的正常运行起到阻碍作用,此时政府相关部门必须配额管理有效的资源,该情况下,交通基础设施则会制约经济发展。通过交通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托生,可为企业生产提供便利交通运输条件,进而减少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按照交通基础设施服务特征,适当调整企业各项生产要素,进而达到优化配置资源的目的。
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措施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是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性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处理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对交通事业发展、国家综合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科学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交通基础设施是否具有合理布局对国家、区域经济资源优势发挥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做好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工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与当地经济一体化发展需求相符,做到规划统一、科学论证及各类资源合理配置,只有这样才能将规模效益发挥出来,才能最大限度满足经济发展需求,避免浪费社会资源。
(二)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作为一个国家、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才能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如交通基础设施水平较差,则会对经济增长起到制约作用。通过财政支出继续扩大,并将其运用到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可实现经济增长,对财政投资公共化起到促进作用,避免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竞争,且将企业投资挤走现象。
(三)优化投资与运输结构
在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同时,还需对优化投资、运输结构加以重视。按照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与供需要求,对公路主干线规划、实施进度重点加强,将公路等级提升作为核心内容,实现公路高等级、高质量建设,从而对运输效率起到提升作用。同时,还要对运输结合部建设加以重视,进行联合运输开发,通过有机结合、连接各类运输形式,为乘客提供便利。
(四)实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传统体制下,作为提供基础设施的主体,政府的融资渠道为税收、政府贷款,其担保为政府信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原有融资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需求,为确保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必须实行多元化融资渠道。如债券融资方法、BOT融资方法、ABS融资方法等。
1.债券融资。在基础设施、产业建设中,债券发行在政府进行社会资金吸收中极为重要。其对投资主体无影响,能够及时把企业、个人资金进行投资转化。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债券起到支持、担保作用,具有较高级别信用与较小风险,在债券市场优势较为明显。
2.BOT融资。作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主要方法,BOT分为国内外资本金利用。但通过BOT进行外资利用时,往往存在诸多风险,如汇率风险、政治风险等。内资BOT则无需承担汇率风险,具有极强适应性,运作更为便捷。通过该投资模式的利用,可对政府直接财政、债务负担起到缓解作用。
3.ABS融资。ABS融资也被称为资产证券化融资,其基础为目标项目具有的资产,保障为项目资产未来收益,该融资方式是将证券发行到资本市场进行资金筹集。其运作环节包含以下几点。
一是SPV组建。作为特殊目的实体。SPV由两种表现形式:特殊目的公司、特殊目的信托;二是SPV结合项目环节。在未来一定期限内投资项目的资产能够产生现金收入,即可实施ABS融资,如收费公路等;三是SPV发债环节。在资本市场ABS利用证券承销商进行证券发行与销售,以此对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进行筹集;四是SPVC偿债环节。SPV通过基础设施运行环节带来的现金收入,对投资者债券本息加以偿还。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富,先修路”这句俗语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充分展现了出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交通运输业是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保证,其发展效果是否良好将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自改革开放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整体而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于经济发展需求。为此,本文在对相关研究成果全面梳理的前提下,按照客观数据,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措施。
参考文献:
[1] 吴建明,吴晓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改革开放30年江苏经验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9(6).
[2] 谭建新,杨晋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4).
[3] 刘学华,张学良,彭明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基于西部大开发的实证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4).
[4] 范九利,白暴力,潘 泉.我国基础设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用生产函数法估计[J].人文杂志,2004(4).
[5] 邵瑞庆. “一带一路”战略下应采用项目融资方式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J].交通财会,2015(12).
[6] 马文田.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以公路建设为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3).
[7] 刘 勇.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区域经济增长及空间溢出作用——基于公路、水运交通的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12).
[8] 娄 洪.长期经济增长中的公共投资政策——包含一般拥挤性公共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动态经济增长模型[J].经济研究,2004(3).
[责任编辑:谭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