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龙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福建泉州 362000)
■学前教育管理
关于幼儿园开展形成性评价的思考与建议
任建龙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形成性评价是适宜的、重要的、理想的幼儿园课程评价方式,这种评价对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推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具有重要价值。然而,这种评价方式在很多幼儿园的落实举步维艰,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幼儿园管理、幼儿园教职工理论素养、幼儿园现行的配班模式、幼儿园教师被文案绑架。幼儿园教职工应通过转变儿童观、管理观和提高教师的形成性评价能力,使形成性评价在幼儿园“着陆”。
关键词:幼儿园;形成性评价;因素
杜威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教育的过程是不断改组、不断改造、不断转化的过程。”[1]杜威将教育的落脚点放在过程,强调过程中受教育者的内在目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形成性评价就是对杜威教育哲学和理论的践行。形成性评价在幼儿园落实的理念并非新鲜事,然而众多的制约因素却使其难以在幼儿园落地生根。通过审视瑞吉欧幼儿教育、蒙台梭利幼儿教育、光谱方案、倡导学习故事的新西兰幼儿教育,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些经典学前课程流派的评价方式均是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关注过程中的预期事件,更关注偶发事件。
一、形成性评价的内涵及价值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课程系统运作、发展过程中收集课程各个要素的相关资料,加以科学分析和判断,以此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运行的课程更为完善的一种评价方式。”[2]形成性评价可以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课程实施中开展,本文中讨论的形成性评价仅限于在课程实施中开展的。
形成性评价是关注过程的评价,具有多重价值。首先,有利于落实对当今幼儿园教育基本理论。根据认知发展学派的理论,幼儿的思维以动作思维和具象思维为主,这种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具有多感官感知的特点,操作的特点,以形象的事物和表象为媒介的特点。幼儿是在行动中、活动中进行,他们的学习是过程性的。其次,有助于关注幼儿园的生成课程。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幼儿园教育重计划、轻生成的现象依然严峻。计划是单调的,而过程是丰富的、是生命的、是完整的,我们不能“自负”的将计划等同于过程,将计划等同于生命之花的绽放。再次,形成性评价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落实形成性评价需要教师观察、记录、分析、引导儿童,这个过程是教师的理论和实践发生碰撞的过程,是教师“悟”的过程。最后,形成性评价也有利于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所倡导的“注重幼儿个体差异,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基本精神。
二、幼儿园开展形成性评价的制约因素
从生态系统理论看,制约形成性评价在我国幼儿园“着陆”的因素众多,它既和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支持有关又和社区、家庭、幼儿园管理者、保教人员相关,其中,保教人员是最直接的因素。本文仅从幼儿园内部来阐述这一问题。
(一)幼儿园管理方面的问题
首先,幼儿园管理现状导致教师观察幼儿的机会匮乏。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皆课程,一日生活对于幼儿皆有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幼儿园在课程管理只有关于教学的管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课程管理。[3]幼儿园普遍将教学能力视为教师业务素养高低的重要指标。这种导向使幼儿教师重视写教案、重视高结构化的“上课”、重视开观摩课,游戏中的儿童和儿童的游戏很少进入教师的视野,教师养成观察幼儿游戏的习惯。
其次,尊重幼儿是形成性评价的精神内核,不尊重幼儿就没有形成性评价。然而,幼儿园一日生活整齐划一的步调不能让保教人员养成尊重幼儿的习惯。例如,活动过渡时间一到,教师便要求正在忘我游戏的幼儿立刻结束游戏,即使幼儿恋恋不舍,也对教师的“威严”无可奈何。若有个别幼儿仍沉迷游戏,有些教师则会采取强制措施。诚然,幼儿园一日生活必须有一定节奏,但是如此粗暴的干涉实有不妥。我们不反对“干涉”,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干涉”。例如,可以将一日生活过于琐碎的环节整合起来,减少过度环节,还可以在某环节结束前一段时间为幼儿提供沙漏,让幼儿根据沙漏自主调整游戏节奏,到点结束,还可以保存幼儿的作品让幼儿有空时继续完成。
再次,整齐划一的生活常规往往难让教师发挥其主体性和创造性,并将相关教育观念加以落实、反思。例如在生活活动环节,保教人员明知让幼儿动手、打饭、盛汤对幼儿有多方面价值,但是他们往往由于害怕浪费时间而打乱划一的生活步调而不落实,当然也有保教人员怕孩子“帮倒忙”。其实幼儿园大、中、小班孩子都能力所能及的做一些照顾自己和服务他人他物的事情,这一点我们要向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提倡的“日常生活练习”学习。蒙台梭利认为,通过日常生活的练习,可以培养儿童的自我料理能力,有助于儿童独立性的形成。[4]同样,教师也清楚让幼儿适度的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儿童有益,但是迫于统一的生活步调,也只能将这项工作包揽。
(二)保教人员缺乏过硬的理论素养
学懂、悟透的理论才会焕发生机。在和教师的交谈中,大部分教师对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的认知仅限于知道层面,根本谈不上精准的理解,更谈不上科学运用,或许这也是教师觉得理论无用的原因之一。教师对什么是以幼儿为主体、怎么以幼儿为主体、什么是教学游戏化等基本问题的理解普遍不到位。例如,保教人员知道活动应该以幼儿为主体,但由于他们对什么是以幼儿为主体迷惑不解,因此幼儿的活动要么放任自流,要么出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为主体是现代幼儿教育的基本立场,有经验的养花者总是根据花儿成长的需要决定浇多少水、晒多少阳光、施多少肥。由此看来,现代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评价观的践行需要教师具备过硬的理论素养。
(三)幼儿园教师被绑架于文案工作
有一位老师这样写道:“我每天要提一个问题,每星期要写一篇反思文章,每个月要做一个案例;我要从早上7点半跟班到下午4点半;我要制作课件;我要写出每一个孩子的发育情况;我要为班级中一半的孩子填写家园联系册……我天天写,利用中午写,利用晚上写;我要抽时间陪孩子,照顾家,还要自学。我只知道忙,忙,还是忙。可我在忙什么呢?我自己也不知道。工作,只能一次一次地偷工减料;孩子哭,丈夫闹,家里乱糟糟;考试成绩不及格,只好再重考。”[5]从教师的这段话,我们能感到教师的压抑和痛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如此忙碌的教师,哪有时间静下心来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有时间真正关注儿童的游戏过程,哪有时间因材施教,哪有时间进行形成性评价?幼儿园经常呈现一片“熙熙攘攘”的场面,幼儿园领导忙,保教人员忙,忙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领导催材料,教师忙应付、忙应对、忙投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之上”,哲学家黑格尔也非常赞赏这一说法。“无头苍蝇”式的忙碌只会让幼儿教师远离诗意的生活,远离职业幸福感,远离自我实现的动力。
(四)幼儿园现行的配班模式
幼儿园教师经常说:“观察、记录幼儿的活动是好的,写学习故事也是好的,但太过理想,我们一天面对这么多孩子,哪能关注到每一位孩子?”当下,国内大部分幼儿园每班两位教师、一位保育员,其中两位教师一般是半日轮岗或隔日轮岗,保育员主管生活基本不参与教育工作。这种配班模式导致一位教师一般要面对30位左右的幼儿,甚至更多,在如此小的师幼比下,形成性评价固然难以落实。如果两位教师和保育员同时在岗,做到保教结合,师幼比过小的局面就会得到改善。据我所知,国内幼儿教育走在前列的某些省份已经开始逐步推行保教人员三人同时在岗的配班模式,但是前提是大量减少消耗教师精力的、无意义的文案工作。其实,形成性评价并不是要求教师在每次活动关注每个孩子的活动过程,也不是对所有幼儿都要记录、指导,如果机械化的开展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也会成为空谈。我们的观察和指导不能对那些正在醉心于自己“工作”、自我完善的孩子构成干扰,我们应该选择那些对孩子有价值、对我们有触动的时刻才进行观察、记录、评价、反馈。
三、幼儿园开展形成性评价的策略
(一)转变儿童观——形成尊重幼儿的氛围
儿童观是关于儿童发展、权利、社会地位等方面认识的总和。任何形式和阶段教育的逻辑起点都是儿童观,因此,转变儿童观和尊重儿童是落实形成性评价的首要条件。尽管五四运动和改革开放之后,现代儿童观一度在我国生根、发芽、成长,但传统的诸如“小大人”、“附属物”、“黄毛丫头”、“黄毛小子”等对儿童的看法仍旧根深蒂固,这种局面导致幼儿园教育活动呈现出两个极端的现象,一是在正式的教育活动中,教师高压高控,幼儿端坐静听;二是在非正式的活动中幼儿放任自流。对于幼儿的认识,我们至少有两点共识:首先,幼儿的发展是主动的。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杜威、蒙台梭利、马拉古奇,无一不秉持儿童中心的现代儿童观,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人一出生就具有学问、道德、信仰的种子,成人只能为种子提供生长的环境,而不能改变种子本身。卢梭认为人的成长受制于自然、人、事物三个因素,其中自然的教育是指儿童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自然的教育是不可改变的,人和事物的教育必须配合自然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卢梭提倡尊重儿童的内在发展,反对揠苗助长,反对将儿童培养成年纪轻轻的博士,反对将儿童变的老态龙钟。杜威在其教育理论和幼儿教育实验学校中更是将儿童中心作为教育的前提,他认为儿童是教育活动中的“太阳”。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内在的生命力。在以皮亚杰、维果茨基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心理学影响下,现代幼儿教育普遍强调建构,强调儿童的发展是其主动的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马拉古奇等人通过幼儿教育实践形成的瑞吉欧幼儿教育课程,强调追随儿童的需要、兴趣,强调生成和主题网络的弹性,这些特点产生于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其次,儿童也是不成熟的个体,儿童的发展是需要成人的帮助和保护。幼儿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支持者角色是指教师应该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支持儿童的兴趣、想法;合作者角色是指师幼互动应该以平等的地位进行;引导者角色强调幼儿教师应适时、适度的对幼儿进行适宜的引导。
(二)转变管理观——发挥教职工的主体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奥尔波特、马斯洛、罗杰斯等人都认为人生来就有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倾向。[6]因此,幼儿园管理应该和国家政治的大背景一样简政放权,还教师自由,还教师能动性,让教师能有机会自我实现,让教师有可能将形成性评价付诸实践。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高低两级,他认为人们在满足的低级需要以后,便会产生实现自我价值、得到尊重等需要。在当今社会,人们基本的生理、安全、社会交往等低级需要便于得到满足,现代人普遍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人们普遍都期望肯定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并希望在组织、社会中占应有一席之地,都希望在自己所生活的组织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身的特殊价值,而非总是被动的执行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果一味的执行科学化、精细化的硬性管理制度,则可能引起教职员工的消极怠工。[7]只有主动工作的教师才可能真正的落实形成性评价,感受到形成性评价的有趣和有效,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因此幼儿园的管理者应该将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管理者的非职权影响力。
(三)加强学习——发展形成性评价的能力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8]保教人员要落实形成性评价就必须具备观察、记录、分析、反馈的能力。首先,从观察能力看,教师要清楚可以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各班观察的重点是什么。从观察的内容来看,教师可以观察幼儿喜欢何种游戏、喜欢何种材料、怎样操作材料、喜欢什么游戏场地、喜欢什么主题的角色游戏,幼儿的游戏水平、性别特征、个性特征、发展水平,以及提供的材料是否适宜等。从观察的方式来说,采用扫描观察、定点观察还是追踪观察。其次,从记录能力看,用什么记录、记录哪些、记录多长时间都是教师需要学习的内容。再次,从分析能力看,是自己分析还是和学习共同体一起分享、分析、集思广益,此外还要确定分析的维度、分析的重点、分析的依据等,值得一提的是分析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最后,从反馈能力看,选用什么样的介入方式比较合适,为幼儿提供何种支架、是否要和家庭社区合作等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形成性评价的“着陆”需要教师具备相应能力。
幼儿园课程是符合幼儿园教育目的,帮助幼儿形成有益学习经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幼儿园课程是过程性的,幼儿园课程实施和评价往往是同步展开的,形成性评价是适宜的、理想的幼儿园评价方式之一。因此,我们要从优化幼儿园管理、幼儿园保教人员理论素养提升、改善班级配班模式、为幼儿教师松绑等入手解除制约形成性评价落实于幼儿园的枷锁。同时幼儿园教职工需要转变儿童观、管理观,提高幼儿教师形成性评价的能力,为形成性评价的“着陆”披荆斩棘,使形成性评价在幼儿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让幼儿受益。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58.
[2]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32.
[3]虞永平.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67.
[4]玛利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主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138.
[5]朱家雄.给幼儿园教师“松绑”[EB/OL].http://www.yejs.com.cn/yzzc/article/id/50785.htm.
[6]丁方,熊哲宏.智慧的发生[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12).
[7]任建龙.幼儿园组织文化建设个案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8]叶奕乾,孔克勤.个性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76.
[学术编辑甄丽娜]
[责任编辑张雁影]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04.028
Thinking and Suggestion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in Kindergartens
RENJian-long
(QuanzhouPreschoolEducationCollege,Quanzhou,Fujian362000,China)
Abstract:Formative evalu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appropriate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curriculum in kindergarten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to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to the enhancement of the teaching effects in kindergartens. However,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in its implementation in kindergartens because of many interference factors including the management of kindergarten, the teachers’ theoretical accomplishment, the present student to teacher ratio, and the heavy copywriting tasks for preschool teachers. To push the formative evaluation system, teaching staffs in kindergarten should change their views on children and management, and try to advance teachers’ formative evaluation ability.
Key words:formative evaluation; kindergartens; factors;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s; implementation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0X(2016)04-0117-04
作者简介:任建龙,男,陕西宝鸡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幼儿教师教育。
收稿日期:2015-12-28;修回日期:2016-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