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鹤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国外有关音准的优秀视唱练耳教学理念,提出应从自然音演唱观念、音调感、绝对音感和发声方法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教学思想,并对这四个方面的教学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音准 演唱观念 音调感 绝对音感 发声方法
音准是指人对音高的辨识能力及再现能力。辨识能力指的是听的方面,再现能力指的是唱(奏)的方面,两者相互影响与制约。然而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下面几种情况:一些学生的听觉水平较高(准确地说应该是听写的速度相对较快),但视唱的音准差强人意;还有一些学生在视唱方面表现得比较出色,但在听觉方面却表现平平。视唱练耳教师们通常把上述情况概括为“音准出了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音准呢?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基本方面。
1.建立正确的自然音演唱观念
所谓正确的自然音演唱观念,就是人们在多声部形态下对演唱调式各音级的正确认识,它对于判定演唱作品的音准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获得正确自然音演唱观念的重要途径是以练习音阶作为出发点,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培养:
首先是在纵的方面,音阶中的各音级起着不同的作用,这些音级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了特定的体系。在教学时,笔者经常发现学生演唱音阶有很多问题,他们只注意到相邻音级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音阶中几个主要音级的地位与作用,这也是他们唱不准音阶的根源所在。
调式的特征是由主音(Ⅰ级)、属音(Ⅴ级)及中音(Ⅲ级)构成的三和弦。这三个音级在调式中都起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又相互关联。主音与属音是构建音乐的基石,换言之,无论是大调还是小调,主音与上方属音的关系都是纯五度。主音与中音决定了调式的色彩,换言之,主音到中音是全音加全音的关系决定了调式的大调性,主音到中音是全音加半音的关系决定了调式的小调性。因此,在学习音乐的最初阶段就应该明确地让学生在理论与听觉两个层面理解这些概念,并用多声部的形式进行训练。如下面是关于纯八度与纯五度的练习就是要学生在内心中建立稳定的调。
只有在听觉上明确了主音与属音的关系才能继续引入中音。为了让学生理解中音在调式中起到的作用,可以直接加入和弦的训练。如:
正如上面所看到的,这是有关大三和弦原转位的三声部练习。该谱例看似简单,但说明了很重要的问题,即教给学生们在一起演唱三和弦时如何获得良好的和声效果:(a)—(c)都从根音声部(可以理解为调式的主音)开始,(a)、(c)第二个进入的声部都是五音(也可以理解为调式的属音)。换言之,最先固定的音准永远都是主音与属音,其次才是中音。这样的演唱标准可以拓展至演唱任何的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
其次是横的方面,这里主要指的是音阶结构。在建立稳定的调之后,可以安排学生学习音阶。一直以来,音阶练习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教师和学生对此练习很难坚持下来。实际上,简单地、无意识地演唱音阶对于学生是没有用处的,起到的教学效果也非常小。因为音阶可以在任何给定的音高上建立,所以每一个音阶都具有自己独有的组织结构。在每一种情况下,看清这种组织结构并不是依赖于检查每一个音高,而是各音高之间的音程关系。将音阶中一连串的音名转化为符号式、连锁式的音程关系是学习演唱音阶的重点。可以肯定的是,选择合适的唱名法对于视唱和演唱音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是横纵的结合。仅仅建立起初步的调和学会演唱音阶还是不够的,因为任何一个音高的准确度都是在随时变换的,它会随着和声以及旋律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如何灵活地在视唱过程中来校正自己的音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训练。对此,教师可以采用很多种方法来训练学生。例如“聪明地”演唱音阶应该是带有和声意识去进行演唱。如:
在上面的谱例中,第2声部展示了对C自然大调音阶(第1声部)各音级起最重要作用的三个重要音级——主音、属音、下属音。钢琴伴奏在这里起到的作用是帮助他们建立和声意识,但是提醒教师们不要过度依赖钢琴。另外,还可以要求学生标记出自己演唱的音高在和声中是几度音(根音、三度音或五度音)。
2.建立准确的音调感
音调是最基本的音乐要素,是构成旋律的基础。音调训练应从学生对已知音调的记忆入手,通常人们对于他们喜欢的或者印象深刻的音调更容易记忆。比如,如果一个人对电影《爱情故事》的主题曲《Where I Do Begin》印象很深,那么他会很熟悉小六度的音调。对于小孩子来说,在学习音乐的开始阶段就应该培养他们对于音调的认知。对于中级程度的学生,教师应多让学生们用自己喜欢歌曲的音调练习音程构唱。为学生们列一个表格,说明与每一个音程(上、下行)所对应的歌曲音调,音调最好是旋律开始的两个音。
当然,教师也可以为他们列一个空白表格,并教学生如何将自己熟悉的旋律写入表格中。如果他们已经掌握了很多音调与旋律,那么教师可以组织有趣的游戏,比如类似接龙的游戏。首先教师演唱一个音调,然后让学生演唱以这个音调开始的旋律或主题。教师可以随时变换音调,那么学生也要随之变换。逐渐地,教师指定一个音高,要求学生不唱唱名构唱指定的音调,如果学生有困难,那么可以鼓励他们用熟悉的音调来预想这个音程。
3.绝对音感的培养
绝对音感是音乐家必须经历的一项有关培养音准的技能训练,否则一颗无法记忆和比较音高的心灵究竟有多少音乐才能,便是一个疑问了。[1]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绝对音感是可以建立起来的,因为从某种程度讲,严格的绝对音感是不可能存在的。早期音乐的定音标准与当代不同,那时a1的音高是435赫兹,而现在的标准是440赫兹。从这个角度说,音高是没有绝对值的,所以就谈不上人耳是否具有绝对音感了,而我们所说的绝对音感是根据当代的音律标准而定义的。对于如何培养绝对音感,我很欣赏德国作曲家保罗·欣德米特提出的音感教学法,在这个教学法中有几个重要的观点:
⑴绝对音感应该在小字一组的范围内,从a1开始固定,并逐步向上向下扩展。
⑵在演唱音高时要保持得尽可能长一些。
⑶跳进的音程应该要求他们想象出经过的所有自然音。
⑷固定好小字一组的各音后,应逐步向上向下拓展,并要求学生明确各音属于哪一个音组。
4.正确的发声方法
从实际教学反馈来看,学生的音准问题多数出现在发声方法上。视唱练耳教师常犯的错误是只注意学生的音准,而不教授学生发声方法。长期训练使得学生为了获得音高的准确性而不敢大声唱歌,取而代之的是小声哼唱。这种做法在短时间内起到了作用,但学生只要在舞台上表演就会出现音准偏高的现象,这种情况在视唱练耳专业的学生中尤为明显。在视唱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意识到正确的呼吸与正确的母音位置是建立稳定音准的关键所在。因为经常用唱名演唱旋律,使得学生很少会注意自己唱名法的发音问题,北方的孩子和南方的孩子因为方言的影响,多多少少都会在唱名法上表现得不够标准,经常发错的唱名有:
从表4中可以看出,do、sol的发音问题出现在母音,si的发音问题出现在辅音,而re的发音问题在这两方面都存在,也就是说re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唱名(特别是我国北方的学生)。
演唱音准偏低的原因有:⑴呼吸支持不足,姿势不良。⑵缺乏均匀而明亮的元音。⑶嗜睡和普遍注意力不集中。⑷导音和三度音既不够亮,又不够高。⑸学生们过分依赖钢琴,而没有花足够的时间练习无伴奏的多声部视唱作品。
演唱音准偏高的原因有:⑴发声方式错误。⑵腭、嘴巴、牙齿和舌头过于紧张。⑶元音是捏着唱的。⑷因为缺乏演出经验而太过紧张。⑸练习时间过长,过度练习。
结 语
无论是专攻西方音乐的演奏(唱)者,还是从事民族音乐演奏(唱)的音乐家,他们都必须服从当代音乐文化的标准(在节奏、音高等方面)。可以肯定,一旦失去了这个标准,音乐文化是很难进行交流和融合的。试想一下,在作曲家赵季平先生为陕北歌手与合唱团而创作的《陕北民歌——情歌》中,如果民歌手的整体音准不能融入合唱乐律的音准,那么她又怎能完成好这样一个杰出的艺术作品呢?研究音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它涉及了音乐文化、演唱方法、个人能力以及表演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本文研究具有普遍性意义,对于大多数从事音乐活动的人们有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保罗·欣德米特:《音乐基础训练》,台湾大陆书店,第209页。
作者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