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胜
公款签单引发命案拷
张玉胜
媒体报道:2016年4月16日下午,河南省南召县发生一起恶性事件,该县检察院、国土局、农业局三单位工作人员及家属在当地一农家乐饭店用餐饮酒后,因要求以政府名义公款签单遭拒起冲突,一个饭店员工受伤,饭店老板、县人大代表李金明被殴打倒地后身亡。目前,四个涉事人员已被当地公安部门控制,当地政府已成立联合工作组,正在对该事件进行调查,善后工作也同步进行中。
一场拖家带口的饭店聚餐宴请,竟然演绎成为一幕蛮横暴戾、伤人害命的社会悲剧。将行凶打人的四个涉事者冠以“匪气”“戾气”“霸气”的定性标签毫不为过。这起事件之所以吸人眼球和引发热议,正是涉事者“公职人员”的特殊身份。值得追问的是,在践行“八项规定”、持续反对“四风”、力推“依法治国”的当下,缘何会发生如此明目张胆、无法无天的丑行恶事?莫非他们就餐食用的是一桌“熊心豹子胆”?
透过涉事者欲公款消费、强制签单和被拒后泄愤施暴的行为,人们不难窥测其违纪、违约和违法的“三违”属性,其罔顾党纪、悖逆伦理、践踏法治的负面效应更不容小觑。在包括狠刹公款吃喝风在内的“反四风”活动已步入常态并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的语境下,四个来自政府和执法部门的就餐者,竟然还敢萌生将私人和非工作日的家庭聚餐冠以“政府”名义与公款消费的奇葩念头,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顶风“底气”从何而来?
挂账“签单”曾是公款消费的标志性动作,在政府指定的饭店酒家里,无论是公务接待还是个人宴请,酒足饭饱后的就餐者均可尽享“大笔一挥、扬长而去”的风光与惬意。不过,这种看似政府便利、饭店盈利的“互惠”模式,曾导致多少官员腐败变质,又让多少店家因债台高筑、“白条”成堆而关门倒闭。难怪这家饭店会力拒蹭吃蹭喝的赊账签单。令人不解的是,“不识时务”的四个涉事者竟然还想重温早已时过境迁的“签单”旧梦,莫非他们拥有敢签就能报销的“变现”秘方?
消费付钱、饭后买单乃天经地义的市场行为和交易常态,即便是想挂账赊销,也需经由买卖双方友好协商后你情我愿,岂能由消费者一厢情愿地霸王硬上弓?四个涉事者签单遭拒后动手打人的行为,完全是悖逆信用原则、罔顾他人权益、玷污公职形象、挑战法律尊严的违法犯罪之举,理应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
纵观“公款签单遭拒酿命案”的案情始末,唯我独尊和权力通吃的特权思维或是其逞强施暴的重要支撑。正是由于公权独大的特权思维作祟,才有了私宴公报的我行我素,有了强制签单的蛮横无理,有了逆我者亡的疯狂暴戾。从赊账消费到伤人害命,本案已超出道德范畴而升格为刑事案件。一方面,依法严惩违法违纪者是人们翘首以盼的正义诉求;另一方面,从严约束权力、矫治“四风”顽疾、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更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