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
今生共一个梦想,轮椅女孩的“十年之约”
雪峰
2016年3月25日,湖南女子学院的大礼堂掌声雷动,“湘桂两轮椅女孩十年著书为今日相逢——残疾女孩龚莹、王丹新书发布会”,正在这里热烈地举行着,龚莹与王丹的动人事迹,感染了在场的上千名听众!
十年之前,两个从未上过一天学校,也从未离开过家的轮椅女孩,异想天开地把相约的地点定在一场为她俩举办的新书发布会上。为此,她俩用漫长的时间一起通过网络学习,读一样的书,写一样的心得体会,一起向外界投稿。不懈的努力,终于让阳光一点点地照入心灵的小屋……
2004年3月的一天,电视机前的龚莹观看一档节目时,发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女孩乐观开朗,她回答主持人的许多问题,机智而又幽默,充满了人性的光彩。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龚莹便发现这是一个难得的知己。同时,她的心里有这样一种预感,如果错过这个同样坐在轮椅上的女孩,也许会让她终生抱憾——
1987年出生的龚莹是湖南长沙市宁乡县双江口镇月星村人,因为身患先天性下肢残疾,从小她就不能走路,当同龄人欢快地奔跑与玩耍时,她却只能呆在一个十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由于家里条件困难,龚莹从没上过一天学,小时候妹妹在家复习功课,她就跟妹妹念拼音或是认字。
随着年龄的一天天增长,龚莹显出了极强的个性,而龚莹的妈妈也是一位要强的女人,每天忙完农活之后,还得细心照顾残疾的女儿,时间一长,身心俱疲的她难免生气抱怨,由于无法行走,龚莹的内心十分敏感,她对妈妈渐渐地产生了误解。
16岁那年,龚莹做了一件不折不扣的傻事:趁着妈妈在地里头忙农活,她悄悄地喝下早就准备好的农药,准备就此了结年轻的生命。不过,也许她命不该绝,那天妈妈遗落了一件农具,刚刚赶到地头便又匆匆地返回家里。当见到已经不省人事的龚莹时,妈妈大惊失色,立即将她送入医院。经过紧张地抢救,龚莹的生命从悬崖边被重新拉了回来。这件事情给妈妈带来极大的震惊,那一刻,她也认识到了女儿内心的痛苦,母女俩抱头大哭一场,同时也意识到,她们都离不开对方。
此后的龚莹,开始一点点地梳理自己的心情,并认真地读取一些关于生死的书籍,很快,她从丰富的文字中找到了答案:“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龚莹开始利用自学的知识,撰写一些读书札记,果然,她的心境一天天地好了起来……
那天晚上,龚莹特地与栏目组进行联系,栏目组得知龚莹的情况后,热心地提供了王丹的电话与QQ号码。不过,考虑到自己与王丹并不熟悉,龚莹没有唐突地打电话,而是谨慎地在QQ上加上她的号码。“王丹姐姐,我叫龚莹,我和你一样坐轮椅,但你是我学习的榜样。”发出这样的一条消息之后,龚莹忐忑不安地等待着,王丹能够回复自己吗?
没想到,第二天上午,一个陌生的头像便闪烁在电脑的右下角,果然是王丹!得知了龚莹的身体情况后,王丹大方地介绍自己:她来自广西全州的一个干部家庭,因为从小患有脑瘫的缘故,生活上基本无法自理,有时连坐椅子都难以平衡,幸运的是,她的双手灵活一些,可以洗漱、打字甚至织毛衣。与龚莹一样,因为重度残疾的缘故,她也没有迈入校园。
王丹对龚莹说:“其实人生有许多事情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为何自己会有这么多的苦难,但你想想,假如世界没有了苦难,幸福还能够存在吗?没有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命运?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与乏味?”一番话,顿时让龚莹会心地笑了。
就这样,短短的三个月之后,两人已经成为一对无话不谈的“闺蜜”。一次,两人在QQ上闲聊时,龚莹偶尔间提到自己缺少一些励志类的书籍,电脑另一端的王丹告诉龚莹:“网络上可以买书,而且什么书都可以买到。”按照王丹提供的一些网址,龚莹兴奋地搜索起来。不过,在一些网上书店逛了几遍之后,龚莹又有些失落了,网上的书虽然相对便宜些,但数目多了之后,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几天之后,王丹问龚莹道:“提到的那些书,你都买了吗?”龚莹给她回复了一个尴尬的表情,然后道:“我实在是不好意思向家人张口,爸爸在外面打零工,家里节约到每个月只用一度电,连我的电脑,都是用半年攒下的稻谷换来的呢!”听完这些之后,王丹这才知道对方的家境实在太差了。王丹的父母都有很稳定的工作,她有心资助龚莹,但是又怕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王丹很快找到一个折衷的方法,她利用自己的一些网络知识,很快教会了龚莹如何通过刷单与顶帖,这样一来,就可以赚取一些微薄的网币,然后再兑换成现金收入。有了赚钱的途径,龚莹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刷一个单或是顶一次帖,最多能挣两毛钱,连续在电脑前工作一个小时,体质虚弱的龚莹就会累得大口喘气。但她咬紧牙关坚持着,半个月后,在王丹的指导下,她居然有了一百元的“原始积累”。
拿到这笔钱之后,龚莹却不好意思花,她对王丹说:“这是我人生之中,第一次可以自由支配的一笔‘巨款’,但是我不能一个人花,它是属于咱俩的。干脆这样吧,钱全部用来买书,书目由咱俩共同商定,一次买两本,阅读完后,再一起写阅后札记交流学习。”王丹拗不过龚莹,笑着同意了。很快,《复活》《战争与和平》等名著送到了两人的手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史铁生、路遥等作家的代表作也接踵而至,两人进一步成长的营养,开始从一本本书内汲取起来……
2006年8月的一个夜晚,龚莹读完了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主人公历尽无数辛酸之后终于获得了幸福,引起了她深深的共鸣。合上书本之后,一个想法也在她的脑海里倾泻而出:“王丹是否与自己有着同样的感受?如果能够见她一面,握着彼此的手,体会着彼此的呼吸与心跳,那该有多好啊!”
“姐姐,要是能够见上一面,肯定会比网上的交流深刻许多,也会碰撞出更多的心灵火花来,不过,我的想法是不是有些幼稚呢?”当龚莹在QQ上给王丹留言时,她的心里也在打鼓。果然,第二天早上,龚莹的头像在电脑上闪烁,她的字里行间,充满了遗憾:“咱俩连出门都要别人帮助,想在现实中见面,基本是不太可能啊!”。龚莹也有些泄气,但是又不想放弃:“姐姐,我有一个想法,不如我们一起写书,说不定我们的书能够出版,这样一来,咱俩就能在新书发布会上见面了!”这个想法既奇特又新颖,王丹觉得可以尝试一下。
不过,涉及到写书,就要确定一个主题,各自写什么样的题目,让两人考虑了许久。从出生以来,轮椅就一直不离两人的左右,亲情也时时萦绕她俩身畔。思虑了十多天,经过多次商讨,两人决定从亲情入手,龚莹写妈妈,王丹写爸爸。其中的原因很简单,龚莹从小与妈妈寸步不离,在她的成长中母女俩却有一个莫名的心结,她希望通过文字去解开,而王丹的成长,爸爸给了她最多的指导。
写作对两个坐下都困难的女孩来说,是精神与体力的极限考验,她俩都是双手能动,其余的身体部位都不协调。坐得时间久了,重心难免会偏移,在这种情况下,摔破额头流血不止是常有的事情。有一次,看到母亲要到地里干活,龚莹立即指了指身边的一个书包,示意她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母亲略感不解,伸手一掏,原来是一根长长的布带。龚莹说:“你就用这条布带,把我牢牢地绑在椅子上,这样我就不会东倒西歪了。”母亲犹豫着照办了。龚莹又指指书包侧面的小兜。母亲又从里面拿出一根鞋带。“你用鞋带把我手指缠在鼠标上,这样长时间操作,手臂打滑也无所谓了!”龚莹的做法,让母亲心里五味杂陈。
而王丹在写作的过程中,同样进行了“捆绑式操作”,不过,身体更加虚弱的她由于长时间压迫,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感冒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次,由于体温过高引发了肺炎,她竟然在电脑前昏迷过去,打了三天吊瓶才缓解过来。写作的过程需要博览群书,王丹如饥似渴地汲取书籍里的甘霖。看书对普通人来说轻而易举,可长时间地看书,对王丹却是一项艰难的工程。她首先必须把书安置好,旁边放着各种工具书,然后她调整自己的坐姿开始阅读。要翻页时,有时会碰到双手长时间使用而僵硬的情况,这时,她会用特制的筷子含在嘴里,筷子的一头缠着针尖,用针尖挑动书面!
不过,即使这样,两个小时后的王丹也会疲惫不堪。一次,她正准备翻页时,突然身体一软栽倒在地上,那根特制的筷子也划到了她的手臂上,刺得她鲜血直流。这次意外受伤,对王丹的心理创伤很大,她赌气地告诉龚莹:“写书太受罪,我看咱俩还是放弃吧。”龚莹一听,立即将霍金的故事讲给王丹听,霍金在轮椅上“囚禁”了四十多年,演讲与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可他却成为本世纪国际伟人之一。龚莹的娓娓道来,让王丹暗下决心,一定向霍金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
2010年5月的一天,几个外地亲戚来看望王丹,当时她被布条牢牢地绑在椅子上,“正襟危坐”地用手费力地敲动着键盘。几个亲戚又喜又忧,喜的是她找到了用武之地,忧的是王丹身体这样衰弱,她有承担这个任务的体能吗?大家劝王丹以生命为重,不要再写什么书了。但是王丹却坚决不同意。
亲戚们不想放弃,继续七嘴八舌地劝着王丹,王丹突然想起龚莹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而且两人还在网上详细地交流过,于是,她将龚莹当时的解决方法,照搬出来“对付”这些亲戚:“你们不是说尽力满足我的心愿吗?现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出版一本大部头的书。”大家面面相觑:“你就是想断送你的残生啊!”王丹却坚定地回答:“我有权利享受人生,可是,凡是正常人能享受的,我都无法享受,唯一属于我的就是撰写的事业,如果残酷地剥夺这仅有的乐趣,这种‘活着’于我又有什么意义呢?”王丹的话语,让所有人沉默了……
书写到一半的时候,两人都遇到了写作上的“瓶颈”,精神上的阻力,往往比体能的消耗更令人煎熬,两人都无法进行下去了,王丹甚至删掉了已经写好的章节,而龚莹也打算不再提笔。可静下心来后,两人却不觉得是一种解脱。“放弃后,你舍得吗?”一段时间之后,龚莹在电话里小心地问王丹。“我舍不得……”龚莹嗫嚅着说,“我也是……”
那一段时间,两人不断互相鼓励着,重拾着继续写下去的信心。“既然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需去做的事,何不决定边写边活,一路走下去试试?死亡是早晚的事情,试试不会有什么额外的损失,说不定有额外的好处!”
2011年5月,撰写较快的龚莹书稿已经过半,王丹则“快马加鞭”,在后面紧紧地追赶。一次,龚莹在网上搜索资料时,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北京有一位叫张大诺的志愿者,多年来从事了大量志愿服务工作,他为了消除残疾人的恐惧与孤单,在国内首创了聋人声谱,将一百种声谱用视、嗅、味觉作为比喻,使得聋人可以想象得出具体的声音。此外,他还多次以多种方式,资助一些残疾人出书。龚莹立即快速地写了一封邮件,找来张大诺的地址之后,将自己的《浅浅痛,深深爱》以及王丹《爸爸陪我一起长大》中的一些章节传送给他。
没想到,张大诺很快打来电话,表示这些章节非常好,想法也十分可行,张大诺还说:“你们面对生命的苦难,并坚持为理想而抗争的精神,足以影响很多人。”张大诺的态度,顿时增添了龚莹与王丹无穷的勇气。
2012年3月,龚莹的十四万字自传体小说《浅浅痛,深深爱》成功杀青,修改得也相对成熟。很快,北京的一家出版社表示,如果龚莹愿意的话,就可以签下出版协议了。不过,当龚莹了解到,出版社只愿意跟她一个人签约出书之后,她主动放弃了。
2013年年初,王丹的《爸爸陪我一起长大》顺利收官,这时,张大诺再次打来电话,表示又有一家大型出版社赞助,但是两人的书只能出一本。没有想到,两人异口同声地回复:“只要对方的书不出,我的书也不出。”两个轮椅女孩的书稿,就这样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没想到,执拗的结果,换来的是长达三年多的等待与煎熬。终于在2015年12月,中国盲文出版社给两人带来了好消息:两本书均已通过审核,将在国家公益金的资助下出版。
2016年3月25日,在多方志愿者的帮助下,龚莹与王丹来到湖南长沙,在湖南女子学院举办了新书发布会,发布会上,两人分享了自己的书籍经历创作,千名大学生见证了这“十年的约定”梦想成真!接受采访中,两人谈到:“人海中意外相逢,我俩互相鼓励、互相鞭策,努力接纳生命中的不完美,随着时间的流动,我俩发现残疾与不幸没有那么糟糕,心灵与手指间的交汇,更是消除了所有的无辜与不幸……”
(责任编辑:刘晓)
E-mail:liuxiao31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