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湖北省武汉市育才小学在重视环境艺术育人的同时,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在环境艺术育人方面,突出建筑与艺术的融合,在育才广场、怡心园林、个性空间、主体课堂、缤纷看台、时光驿站和葡萄长廊等载体上,注入丰富的艺术元素。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艺术方面,以编钟音乐为主要载体,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如今,编钟音乐艺术已成为育才小学校园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一、缘起—起步
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编钟是荆楚文化的象征,编钟音乐是金石音乐的代表。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曾侯乙编钟是中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编钟,被誉为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对于地处编钟故乡的育才小学来说,湖北省博物馆陈列展出的曾侯乙编钟原件,以及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排演的大型乐舞《编钟乐舞》和《钟鸣楚天》,为本校开展编钟音乐文化教育提供了优质的艺术教育资源。
1997年,当时的陈森桂校长独具慧眼,瞄准了“编钟”这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文化载体,从随州购置了一套编钟(复制品),在育才小学成立了学生编钟民乐队和教师编钟民乐队。此后,“编钟音乐”便成为育才小学艺术教育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编钟音乐文化已经在育才小学蔚然成风。现在,学校编钟民乐队管理小组由学校领导和教师组成,指导教师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管理小组由校长关蓓任组长,分管校领导具体落实,全体音乐、舞蹈教师具体实施,有关教师共同参与,形成了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这个团队曾获武汉市“巾帼文明示范岗”、武汉市“十佳备课组”的称号。由于学生编钟民乐队管理团队的出色表现,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育才小学的“编钟音乐”教育吸引了校外许多民族音乐艺术家,他们将育才小学视作普及编钟音乐和传播荆楚音乐文化的阵地,定期到学校指导排练、演出和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了育才小学师生的编钟演奏水平。近年来,学校根据编钟演奏的声部特点,又添置了编磬、剑鼓、排箫、洞箫、古琴、笙等一系列古代仿制乐器。编钟音乐演奏和欣赏教育,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通过欣赏、表演编钟乐舞(见图1),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楚风楚韵的魅力,培养了传承和弘扬以编钟音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
二、研究—普及
育才小学“编钟音乐”教育已形成全校普及而又具有特色的良性工作机制。学校鼓励爱好编钟音乐的教师构建自己的教学框架体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基于对荆楚文化的热爱、教师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资源条件,音乐组相继开发了《走进楚乐》《编钟乐舞》《编钟古乐器赏析》等近10门校本课程课例。在学校独特的“育才四季”课程板块中,“育才之秋”课程就是“编钟音乐”实践课程,形成了完备而特点鲜明的“班级实践”“年级推进”“校级特色”三级工作机制。
1.班级实践
在课堂教学方面,音乐教师间隔一周执教一次《校本·编钟音乐课程》; 班主任教师每月举办一次“编钟音乐”班队会活动;班级间定期开展“编钟音乐”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湖北省编钟博物馆,了解编钟历史文化,观摩和欣赏编钟乐队表演的的文艺节目。
2.年级推进
年级活动中,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编钟乐队的排练和演出交流活动;定期聘请校外艺术教育专家到学校举办“编钟音乐”主题讲座;定期组织参观学校编钟陈列演出厅,进行现场体验演奏。学生们在亲身演奏和体验中,认识灿烂的楚文化,领略楚文化的曼妙和璀璨,培养了民族自尊心和作为荆楚儿女的骄傲与自豪。
3.校级特色
多年来,学生编钟乐队制定并完善了质量检测系统管理制度,包括编钟陈列演奏厅管理制度、乐队学员招生制度、乐队学员管理制度等。创新校级编钟乐队训练内容,形成活动特色。一是活动内容个性化。改变过去一体化的状况,注重整合学校和校外艺术教育资源,拓宽艺术教育师资渠道,开展富有湖北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研究,为提高编钟乐队队员的“编钟音乐”鉴赏力奠定了基础。二是活动方式自主化。成立编钟编磬古乐班、弹拨乐班、拉弦乐班、民族打击乐班等民族乐器特色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乐器项目。通过校外民族乐器演奏专家培训,分班、分专业培养民乐队学员,提高了学生的演奏水平。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编钟乐队的声部需要,从各民乐班里挑选部分优秀学员,充实到学生编钟乐队中参加合奏排练和演出(见图2),为育才小学编钟乐队的梯队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交流—提升
育才小学的“编钟音乐”教育一直践行着“给学生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的办学理念。在多年的实践研究中,育才小学“编钟音乐”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广泛的交流中大力弘扬了传统文化艺术。
育才小学的编钟乐队根据学生特点和时代需求,为编钟音乐注入了现代的元素。例如,经典的民乐曲目中创作编钟声部的旋律,演绎富有儿童气息的编钟乐舞,在编钟音乐中加入西洋乐器的演奏,使这种古老动听的金石音乐演绎得更加恢弘壮观。多年来,育才小学编钟乐队的演出曲目,从最初的古乐演奏《楚商》,到2000年的编钟民乐《金蛇狂舞》《丰收锣鼓》,到2008年少儿编钟乐舞《钟鼓齐鸣》、教师编钟乐舞《钟乐梅花》,再到2012年编钟乐队《春江花月夜新编》,已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创作体系和乐队配置。现在,育才小学编钟乐队已经可以演奏许多脍炙人口的中外经典曲目。
育才小学在编钟音乐文化教育的实践中,构建了编钟音乐校本课程,在教研和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音乐和舞蹈教师在全国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音乐课评优活动中,均取得优异成绩。2011年,育才小学音乐组承担的《器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素质与创造思维培养研究》子课题,被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评为一等奖。
多年来,育才小学的编钟民乐节目参加国家级和省、市级艺术展活动,屡屡取得佳绩。编钟民乐团多次参加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受到国内外嘉宾的一致赞誉:“古老的编钟在育才小学焕发出了青春的活力!”
育才小学在创建全国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的过程中,其艺术教育教学条件得到了改善,音乐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转变,编钟音乐文化教育的资源得到了整合,编钟音乐文化这一独特资源的育人功能得到本校全体教师的认同。学校将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设好、使用好“武汉市育才小学编钟博物馆”,让编钟音乐文化植根于校园土壤,打造“永不落幕的编钟博物馆”,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