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

2016-05-31 17:33邓瑾玫
中文信息 2016年5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能力高中生新课程

邓瑾玫

摘 要: 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我们和世界之间的一座金桥。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实践中培养感悟,提高学习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已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地提高阅读能力,从而让学生最终达到在阅读中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底蕴,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生 语文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5-0182-02

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我们和世界之间的一座金桥。良好的阅读能力是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在阅读能力提高过程中,中学时代是关键时期。《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阅读的实践中培养感悟,丰富积累,提高学习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阅读中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底蕴,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自从中学新课改以来,对阅读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除了新课标要求学生每年的阅读量大幅度增加之外,在中考和高考中同阅读有关的部分分值也相应占很大比重。这也就是说,阅读与作文依然成为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目前在阅读教学中,仍有很多教师以琐碎的分析、模式化的概括讲解取代学生的体验,教师对文本的多方位解剖取代了学生的智慧型劳动,学生在阅读理解上形成固定思维,造成阅读能力低下,缺乏个性化理解。中学阅读教学的课堂现状令人担忧。因此,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贯彻课改精神,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需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求教师在阅读中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课堂的主导者逐步转变为课堂的指导者、合作者。作为课堂的指导者,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作为课堂的合作者,应加入到学生的学习和讨论中去。学生则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主动探索,让他们逐步完成由“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重大转变。要突破以往教师根据教参解读作品,然后向学生灌输的做法,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阅读才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阅读。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在阅读过程中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也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与作者对话的过程,而这种过程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教师与学生也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信息的权威。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个性化的、创造性的阅读,学会掌握阅读的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培养感悟,丰富积累,提高学习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的,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爱上阅读,乐于阅读。搞好阅读教学,关键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搞活课堂气氛。在课堂上,首先要选好阅读教学的突破口。即如何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选择最佳的角度,切入教学重点。心理学著作对“兴趣”是这样论述的:“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的特殊积极的个性倾向”,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先决条件。突破口选择得巧妙,恰当,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强烈的阅读兴趣,同时又能使学生间接或直接地接触文章的精髓,以“点”的剖析带动“面”的学习。其次,还可通过设计不同的课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过多地采用讲读课型,不顾及课文特点,往往会造成学生的乏味感。如果课型设计多样化,学生就会有新鲜感,学习兴趣会随之而来。

三、培养良好习惯,提高阅读质量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支配一个人阅读行为的力量,是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因素。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具体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培养学生勤查字典常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必须借助工具书扫除阅读中的障碍,才能有效的完成阅读任务,很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二)培养学生认真熟读的习惯。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既要动口又要动脑。集中注意一字一逗、一词一句认真阅读,字字句句都见于书,精思深解,做到熟读或诵读,手脑并用,边说边写,养成求甚解的习惯。(三)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不够上反复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任何人语文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平时的广泛阅读。(四)培养定时阅读的习惯。阅读时间是阅读质量的保证。就需要我们尽量帮助孩子们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保障他们的阅读精力的同时,也保证阅读的数量和质量。

四、巧妙设置疑问,获取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的提问设计,首先要依据阅读教学的目的,重难点设疑提问,并要注意提问的整体性。整体感知是阅读理解的起点,教师若能根据阅读教学的目的、重难点,提纲挈领地整体设计阅读思考题,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认知课文,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应依据学生思维的认知規律设疑提问,并要讲究提问的层次性。阅读一篇文章,教师可先从文章“写了什么内容”问起,然后依次提问“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等问题,最后设计举一反三的读写练习题,巩固强化阅读能力。再次,教师应依据阅读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需要设计提问,并要讲究提问的灵活性。提问设计要讲究语言与思维角度的灵活性;讲究问题表达的明确、合理、富有启发性。因为提问本身就是对学生语言与思维能力训练的最好示范。

五、恰当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的运用是为教学服务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使多媒体能充分发挥其在资源占有的丰富性,在教学方式上的形象性以及教学过程的人機交互性。多媒体自身具有形象性,能通过声音、图画、动画等先进的方式给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造成直观、生动的感受。这一特点如能准确把握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知识更好地作用于学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不顾文本内容是否需要,不能生搬硬套地把各种声、图等强加于某一文本而滥用多媒体。因为多媒体的运用是为教学服务的,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性的工具,是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根据文本内容,适度、适时、运用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

六、重视朗读,还课堂朗朗书声

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是读。”语文教学必须以读为本,这是我国几千年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只有读才知语文情感的内涵所在,也只有读才知学生理解陶醉几何。没有很好读的环节,课堂就少了虎虎生气,缺了涓涓泉水。因此,朗读是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的基本途径,能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诵读应该针对文章的内容、篇幅、风格、主题、体裁、节奏、背景等方面的因素加以设定,绝非永远是简单的从头到尾大家齐读。而且好的诵读必然有好的节奏基调,或急或缓、或轻或重、或雄壮、或低沉、或流畅、或明快。诵读的节奏总是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跳动的脉搏,诵读的基调总是让学生和作者的内心的颤动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文章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朗读方式,对学生朗读的基调、节奏等进行指导。如:哀怨缠绵的叫猫调,特点是轻柔悠长,淡淡感伤;气势磅礴的叫金戈铁马调,特点是整齐奔放,感天动地;庄重典雅的叫有凤来仪调,特点是缓慢有致,从容华贵。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把握各类文章的朗读特点,形成一定的朗读能力,也为语文课堂增光添彩。

七、鼓励课外阅读,扩大阅读空间

课外阅读本是一件随性而为的人生快事,但目前很多孩子的课外阅读却被人为地套上了“枷锁”,很多教师急于看到课外阅读的成效,便做出了许多硬性的规定,如摘抄优美经典的句段甚至背诵,繁琐分析好字好词的意义和作用等。这种做法,无形中增加了孩子们课外阅读的负担,让他们对这种“辛苦的阅读”厌恶习起来。其实,课外阅读很大程度是一种随性阅读,而阅读的成果总是处于一种“无心插柳柳成阴”的状态,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给孩子们的阅读创造出一种宽松、自在的阅读环境。

此外还必须要求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我们要让学生观念上明确,既要注重对教材每篇课文的阅读欣赏,又要多读报刊杂志,放开视野,去了解一些中外名著,让学生对各种文学样式均有所涉猎,对世界各地的自然风景及风土人情有所了解。只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才能提高,从而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改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各种不良现像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阅读能力的提升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是,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可以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兴趣的激发,以及教师诱发质疑等方法,让教师走出传统阅读教学过程的模式化,教学方法的凝固化,课堂类型单一化的误区。从而改变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兴味索然、望而生畏等不良局面,促使学生学中有趣,学有所得,达到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目的,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成为一个爱阅读的人,让良好的阅读习惯滋养一生。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前言部分,㈤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7.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实施建议部分

[3]朱琳.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师素养[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4]陆文跃.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J].镇江高专学报.2006(04)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能力高中生新课程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路径分析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和发展研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