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铁梅
摘 要: 本文认为,一个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水平如何,发展程度怎样,更多情况下完全取决于馆长的认识水平和相关馆员的工作态度,这也成为地方文献工作成败要素。
关键词:地方文献 收集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5-0045-01
各地各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特殊性,越来越被加以重视。收集入藏和开发利用有关当地的图书报刊、影像、电子等文献资源,已成为各级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更主要的是,业界普遍意识到,较为完整而丰富的本地文献入藏,才是一个图书馆能够不同于另一个图书馆的本质区别所在,也是一个图书馆形成自己馆藏特色的必由之路和衡量尺度,因为地方文献其内容的地域特色和区域局限性也限定了它的流通范围,这就给当地图书馆成为拥有一大批有别于其他馆的独特文献系统的可能机会。
关于搜集入藏地方出版物,国家和各级政府都有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条例,这就是业内常说的“呈缴制”办法。早在1955年,国务院就有了“征集图书杂志样本办法”规定,要求各地出版的图书报刊,除给国家图书馆缴送样本外,还要给出版地当地的图书馆缴送1-3份,这类规定后来作了多次修订和强调,其中1991年的一次修订中,增加进了“音像制品”的呈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于2005年10月重新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内部出版物呈缴暂行办法》,要求各级党政军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自行编辑出版的图书、期刊、报纸资料、音像制品等,不论公开发行或内部交流,均应向当地旗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呈缴1-3册(件)。在我们当地,市政府办公厅也于2009年9月份印发了《巴彦淖尔市地方文献出版物典藏本缴送办法》,这也是我们多年呼吁和争取的结果。
但现状表明,地方上颁布的有关“征集缴送办法”其实际效果相当有限。例如,一些部门或个人编印出版的书籍文献等,只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和“厚度”,即所谓的大部头,就不再愿意白白“呈缴”了,特别是个人著述者,多为自己掏腰包印制,人家考虑成本,可以理解。实际上,政府部门有时也不会认真执行自己颁布过的有关“呈缴办法”,2011年,我们当地政府组织相关学院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出版了4卷本大型画册《阴山岩画》,定价6000元一套,书出版后,政府包订回一大批,除分送主要领导(感不感兴趣都送),其余作为宣传礼品慢慢赠送来访“贵宾”,却压根没有想过给当地图书馆,拿着“缴送办法”去要都没结果(理由是太贵了不能随便“给”)。所以,作为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者,不能完全依赖和过于指望“政策扶持”。过去那种等送上门、靠权力部门公布“呈交制”政策等等“守株待兔”式的搜集文献方式显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了。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在目前机制下,一个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水平好坏,发展程度如何,更多情况下完全取决于馆长的认识水平和相关馆员的工作态度,这也成为地方文献工作成败要素。尸位素餐、守成式的等靠、偷懒和不负责任,是一切工作停滞不前的天然盟友。
以我馆地方文献入藏发展情况为例——巴彦淖尔市(原巴彦淖尔盟)图书馆成立于1962年,建馆以来,入馆的地方出版物及相关文献,一直和普通图书报刊一样,分散在外借流通部、报刊阅览部、少儿部等部室借阅流通,尚无专架专人管理,更无永久馆藏之意识。地方文献处于这样的分散管理状态达30多年。我们很多该入藏的未能入藏,欠账太多,特别是上世纪产生的文献,这与当时的认识水平和执行力度有关。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出现大编新方志的形势,也就是“修志”热潮。当时巴盟地志办、党史办的编志人员来盟图书馆查找本地资料,结果是大失所望,只好派大批人员到自治区首府,到周边盟市去找,去抄,那时缺乏好的复制手段,只能靠手工,费力又费时。这对我馆的相关工作不啻是个鞭策,这才开始有意识地入藏地方文献了。1989年8月3日,《巴彦淖尔报》记者根据我馆当年上报有关部门的《巴彦淖尔盟图书馆征集地方文献暂行办法》改编的报道《巴盟图书馆积极向社会征集地方出版物》刊发,介绍了我馆征集地方文献的范围和办法,也是我馆在这方面注意谋求社会支持和合作的开端。
1998年,館内设立“特藏部”,将古籍线装书、蒙文书刊、地方文献、过期报刊合订本并到一起,地方文献始有专架集中管理。2005年底,旧馆舍拆除,原址上新建馆舍于2008年下旬完工交付使用。2009年9月,图书馆期盼已久、经过多番努力,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巴彦淖尔市地方文献出版物典藏本缴送办法》。同时,“地方文献部”也配置了专职工作人员,并于2010年11月搬入50多平米的专用场所,至此,巴彦淖尔市图书馆入藏的地方文献有了固定办公馆舍和固定专职人员,专门负责搜集、征缴、接待查询、管理等,也成为我馆地方文献收藏工作显然的分水岭,更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即,工作人员对已有地方文献书刊进行甄别,析出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纯地方文献的书刊650种1086册(注:因地方刊物多为内部赠送,不确定因素多,比较零散,到馆率不完整,故且按1期本为1种计,下同),即1962年建馆后至2010年8月该馆纯“地方文献”累计藏量,将不属于地方文献的杂书刊剔除出来,其余的辅助性资料部分,如自治区一级和周边盟市及蒙古文字书刊等,另设了专架保管。
从2010年下旬至2014年底,经过工作人员多方面的努力搜求,使我馆地方文献入藏品种有了突破性进展,4年期间,就新增入藏纯地方文献书刊1600余种,超过1962年建馆以来至2010年近50年间的入藏总和(650余种)两倍多,这还不包括自治区一级和周边盟市及蒙文书刊等辅助性资料的新入藏数字,并且半数以上是上世纪后30余年间的印刷出版物,极不易搜集。截止目前,我馆共入藏纯地方文献书刊2400多种(不含自治区一级和周边盟市及蒙文书刊等辅助性资料);本地各类报纸合订本630余册。尽管如此,也有不尽人意的时候。毕竟我们入藏的东西还有限,很多该入藏的文献我们没有搜集到。
事实上,如前所述,作为馆长,对图书馆的职能职责认识正确,有很强的历史责任感意识,愿意调动起一切可能的积极因素,一切就会有起色,一切就会风生水起。而图书馆自身工作做好了,相关文献入藏形成了一定规模,开发利用亦有声有色,内部的水平成色转好了,外部的认可度、声誉影响也会随之提升。好多作者、编者,都会将自己的“成果”主动赠送几份给图书馆,有的编著者甚至几十册地捐赠过来,他们并非有“呈缴”意识,但他们知道送给图书馆才可能永久保存,被持久利用,才能够传播。国内外学界都有这样的传统,著书立说者都以自己的著述能被图书馆、博物馆收藏而感到荣耀。但不会有哪个机构或个人将自己手头颇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交给一个声名狼藉、管理混乱、人员素质低下的图书馆去保管、利用。某种意义上,一些不利的外部因素实在也是不好的内部因素之使然,是社会对图书馆工作的一种评判。
诚然,地方文献收集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也不能只靠别人送书上门。工作人员应该具有起码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而且热心于这项事业,做到耳勤、眼勤、手勤、腿勤,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做到方向清楚、范围有则,成竹在胸,不至在实际工作中“找不着北”。
“文献”是一个总括性称谓,它是“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印刷型的图书报刊,只是文献中的一部分,影像、声音、光碟、缩微胶片等,甚至包括拓片、匾、铭以及舆图等,凡是能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都可纳入这个文献范畴。现代图书馆除入藏传统的印刷型图书报刊外,越来越强调入藏声像型、电子型、回溯性的缩微型资料文献。地方文献也是这样。
最后,我们也应该看到地方文献和一个地区的关联和影响及其意义。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历史阶段的记忆载体,也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积淀的重要物质依托,是一种脉络与传承。没有地方文献的有效保护和利用,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记忆就会因此而中断或者丧失。同样,没有丰富的地方文献积累作后盾和支撑,搞地区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根无基,苍白无力。地区文化的打造建设显然不是登高一呼、一蹴而就的事情。缺乏渊源和根基的“文化建设”以及其它方面的发展,也必然只能是一种虚妄的空喊。地方文献的日积月累过程本身就是扎实的文化发展建设过程的一部分。由此,地方文献对一个地区方方面面的研究和资治来说,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丘东江主编.《图书馆学情报学大辞典》.2013(3).
[2]韩朴编著.《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北京文津出版社.19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