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瑾
【摘 要】在高等院校公共课程设置中,公共英语是为各专业学生服务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为学生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中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帮助学生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值此高等教育全面改革的时期,英语课程也应当顺应社会对于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进行改革,本文将提出高等院校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公共英语 课程设计 改革思路
当前英语教育的形势
在近二十年的中国教育体系中,英语被列为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与各类升学考试、资格证书、职称考试相挂钩,在求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敲门砖。中国对英语重视的程度,当仁不让地在非英语国家当中成为佼佼者。据统计中国目前英语学习者总数有3亿之多,同时,我国提供英语教学、辅导或是考前培训的学校数量也越来越多,且持续高速增长。
近几年,弱化英语在社会上呼声很高,尤其是中、高考改革政策的出台,将“倒英运动”推向了高潮。北京市的《2014—2016年高考高招框架方案》作为全国高考改革的试验田,备受社会的关注。方案中提出,英语试卷的命题原则为: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回归到英语学科应有的位置上,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英语学科的考查限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试卷分值具体为英语满分100分,其中听力部分占30分,阅读写作等占70分。
高等院校英语教育现状
1.高等院校学生特点
首先,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特征,既有英语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同时也有一些英语基础差、学习兴趣淡薄的学生。根据对西北政法大学近三年入学新生高考英语成绩的调查显示,分数在90分以上的占12%,在80~89分的占22%,在70~79分的占34%,在60~69分的占30%,在50分以下的占2%。由此可见,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学生,英语水平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由此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活动。
其次,学生对传统的授课方式缺乏兴趣。一句简单的日常交际口语,教师在课堂上重复领读,要求学生抄写、背诵,学生还是不走心,记不住。但如果是在英文电影中,他们喜欢的明星说了这样一句经典台词,他们立刻就能记住,并且乐于反复地模仿和使用。
第三,很多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多人认为自己毕业之后应用英语的机会不多,而且此种语言需要经常使用,一旦被搁置下来,很有可能便迅速被遗忘掉,基于此,很多学生在校期间不愿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大都抱着只要顺利通过课程考试或者是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获得学位即可,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追求,这直接降低了学生英语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
2.课堂教学重考试、轻应用
传统的高等院校公共英语课堂带有浓厚的“注重考试,而轻视应用”特点,即英语课堂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如何帮助学生通过英语期末考试或者是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展开的,缺乏对英语在职业中运用的通盘考虑。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侧重于考试和考证,课堂练习仍然以读、写为主;教材内容侧重于趣味性和文化传播,缺乏实用性和职业性;校园中缺乏英语语言学习环境,课后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基本只有做卷子;专业课知识和英语衔接不紧密,专业英语以阅读和翻译为主。
公共英语课程设计改革新思路
转变观念是改革中国英语教育之根本。根据现阶段的国情,高等院校的英语课程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1.与职业紧密结合
高等院校的课程必须反映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体现职业性与实践性的特点,能满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英语作为高等院校一门重要的必修课,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孤立的公共基础课程,所教授的内容未能与学生未来职业有效结合,很难满足不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
教育部高等院校英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院校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高等院校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新时代的高等院校英语课程,要重点解决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职业脱节的问题。教学内容上不再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来组织教学,而按照典型工作任务中需要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为线索。将语言学习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机融合,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真正体现职业性与应用性,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与综合职业素质,从而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使英语课程不再是一门孤立的公共基础课程,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职业有效结合,满足不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
2.与文化、社会、素养相结合
高等院校的学生,即使是英语水平较好的,通过了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对于英语文学、文化也是知之甚少。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曾经这样说:“他们年轻时学习英语并没有特意学打招呼、问路、点菜,但是他们遇到外国人的时候可以自由交流思想。因为他们所学的内容使得他们言之有物。”霍庆文也说过,“很多经典小说,除了它地道的语言、优美的文字、有趣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它还会传达文化和思想。”
3.融入中国元素
高等院校学生在使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个普遍问题,被称之为“中国文化失语症”,即无法使用英语来表达、阐述他们最熟悉的中国文化内容。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以吃西餐、看英文电影、追外国明星为时尚,热衷于庆祝西方的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而对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一无所知,更不屑一顾。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就是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对于目的语文化的输入,而忽视了母语文化的元素。
文化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高等院校英语教育还应帮助学生学会用英语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除了“引进来”,还得学会“走出去”。高等院校的英语课程,不应当只有西方节日、饮食、历史、娱乐等文化的传播,还应融合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用英语去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真正做到中西合璧。
4.听说先行
语言最基本的功能,是进行交流,语言的根本目的,是进行沟通。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在正常人的交际活动时间里,其11%的时间用于写,15%的时间用于读,32%的时间用于说,42%的时间用于听 (Anderson)。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职场环境下,学生使用英语都是以“听”和“说”为主要形式。而“说”的能力,显然与“听”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英语课堂上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创造更多的英语语言环境,甚至可以说对于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最核心、最主要的目标,同时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由此应当引起学校和应用教师的重视,对此制定出系统、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计划,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率,增强学生的英语听说应用能力。向前进等人就用人单位对员工英语技能的需求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得出不同的岗位对英语的需求程度不同;在英语技能使用频率方面,听说频率最高,其次为阅读和写作,翻译最低。
5.使用配套的线上学习资源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已不再单一地靠书本、课堂和教师,学生通过手机、电脑可以随时随地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95后的学生,从小就接触电脑、平板、手机,他们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非常熟悉,通过网络查找信息的能力、学习知识的能力也越来越强,甚至超越了教师。这些“低头族”,习惯的是指尖上的学习,喜欢的是多媒体方式的输入,视频效果优于图片,图片效果优于音频,音频效果优于文字。鉴于当前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应适当借助于手机和网络来进行教学。例如在微博、微信平台上发布学习资源,进行音频、视频的微教学,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来提交作业或进行测试,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购买一些程序来辅助教师教学,帮助学生在课堂外随时学习英语。借助于网络和媒体的教学,更直观更易懂,也更被新时代的学生所接受。
参考文献:
[1]许宏晨:《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动机系统实证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1。
[2]张文霞:《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因素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0。
[3]董建霞:《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策略》,《教育探索》2012年第12期。
[4]张永利:《大学生英语教育方法研究》,《求实》2014年第2期。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