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树 董国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江苏南京,21100009933)
康生阻止安徽大学设立新闻系的一次谈话
李嘉树董国强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江苏南京,21100009933)
1958年,安徽大学曾经打算创办新闻系。在1957年一些大学的新闻专业人员被打成“右派”、新闻学界噤若寒蝉的情况下,安徽大学居然要办新闻系,还是一件很有创意的事情。不过,这件事因为康生视察中的一席谈话而打了水漂,倒是鲜为人知。
安徽大学是一所老牌大学,1928年4月创办于安庆。1949年4月,安徽省省会安庆解放后,安徽大学被军管。不久,受长江洪水侵袭,安徽大学校舍被淹没,难以继续办学。10月,华东局文教部和南京军管会高教处决定,将安徽大学迁往芜湖。1954年,经过三次院系调整,安徽大学仅存的师范学院、农学院又分别独立——农学院迁往合肥,成立“安徽农学院”;师范学院留在芜湖,成立“安徽师范学院”。自此,安徽大学完全被肢解,安徽省竟连一所综合性大学也没有了。[1]
1951年安徽重新建省,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和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在1951年底合并为安徽省人民政府。1952年1月2日,中共皖北区委员会、中共皖南区委员会也合并,成立了中共安徽省委。原皖北区党委书记曾希圣任省委书记,省会设在合肥市。
安徽省委计划重新建立一所综合性大学,地点放在合肥,起初取名“合肥大学”。曾希圣十分重视,亲自兼任校长。为办好合肥大学,省委除抽调安徽师范学院物理系的师生外,还从复旦大学等高校延揽人才。1958年6月,合肥大学筹备就绪,准备招生。[2]9月16日,毛泽东乘“江峡”轮由湖北来到安徽。当天,曾希圣向毛泽东汇报了合肥大学的筹备情况,请求毛泽东题写校名。毛泽东挥笔题写了“安徽大学”四个字,合肥大学遂定名为安徽大学。[3]安徽大学校长仍由曾希圣兼任,主持校务的是党委书记、副校长张行言。
1958年的安徽大学,以理工科为主——拥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包括动物学、植物学两个专业)、外语(包括俄语、英语两个专业)五个系七个专业。为了建成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大学,安徽大学提出将于1959年增设中文、历史、地理、哲学、新闻五个系。在这些系科设置中,文科增设的“新闻系”特别引人注目。经过20世纪50年代初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全国高校的新闻系科纷纷停办。截至1954年,全国大学中只有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保留了新闻系科。[4]为了创办新闻系,安徽大学还从复旦大学新闻系引进了两名应届毕业生方铭和李焕仁,作为必要的师资储备。方铭、李焕仁来到安徽大学后,被校党委安排到宣传部,负责《安徽大学报》的采编工作,准备在新闻系成立后正式执教。[5]
安徽大学所以要筹办新闻系是有特定原因的。1956年,中央发出了关于逐步发展县报的指示,安徽据此作出全面创办县报的规划。[6]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省委决定1956年在省委党校附设一个新闻干部训练班,轮训各地县报干部。第一期培训班共为17个县培养县报编辑干部51人(每县3人)。[7]短期培训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难以满足新闻实际工作的需要。1958年,安徽省公开发行的报纸由1954年的6家陡增到73家,其中县报56家。[8]随着报纸数量尤其是县报数量激增,新闻人才短缺的现象愈发凸显。国家新闻管理体制的变化,又造成了安徽新闻人才供求关系的进一步失衡。1958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正式决定,《人民日报》各省、市、自治区记者站与各地新华社分支机构合并,将干部管理、财务管理、编制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完全交给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业务工作受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同省、市、自治区党委双重领导。《人民日报》记者站的工作任务全部交由新华社分支机构负责,一个组织,两块牌子。[9]这样一来,安徽省委不仅要为省属新闻单位提供人才保障,还需要为新华社安徽分社提供人才保障。这是曾希圣治下的安徽大学积极创办新闻系的第一个动力。
另一个动力来自“反右”运动之后安徽新闻界的人才荒。“反右”运动造成了部分新闻人才的流失。新华社安徽分社的林牧、龚浩被划为“右派分子”,下放农村。[10]安徽日报社的“右派分子”李克节、鲁山也在报纸上受到点名批判。[11]更为严重的是,经过“反右”的检验,原有新闻工作者普遍不受信任。1957年9月24日,在安徽新闻出版界座谈会上,《安徽日报》副总编辑左其煌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判断是“现在的新闻工作者的基本队伍很多都出身于旧知识分子”。他进一步分析道:“旧知识分子一方面是脑力劳动者,他们中的多数人和其他劳动者一样在过去受着反动统治者的压迫,对旧社会的现实不满,这就决定他们可以同情或参加革命;一方面也由于他们长期地受着资产阶级的教育,绝大多数人并且出身于地主、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家庭,所以他们的资产阶级观点比较牢固,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特别突出。他们参加革命后,往往把这些反动的落后的一面也带到革命队伍中来,并不时地顽强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加强党性锻炼和思想改造,否则他们的资产阶级观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就要和社会主义的原则、和革命的组织性纪律性发生冲突。”[12]因此,洗汰“旧人”、塑造“新人”,培养出“又红又专”的新闻工作者成了一项急迫的任务。
1958年91月16日,毛泽东给曾希圣的信
1958年1月,毛泽东对安徽新闻宣传工作的表扬,是曾希圣在1958年那样的特殊时刻积极支持创办新闻系的最直接的契机。当年1月21日,毛泽东致信广西的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省委书记处书记韦国清,推荐了《安徽日报》等几份报纸。毛泽东在信中说,这些报纸“各有特点,是比较编得好的,较为引人看,内容也不错。”他希望广西日报社参考这些报纸的做法,“找出一条道路来”。毛泽东还强调:“第一书记挂帅,动手修改一些最重要的社论,是必要的。”[13]
曾希圣历来重视新闻宣传工作,不仅让《安徽日报》负责人列席省委常委会议,还经常亲自审阅《安徽日报》。[14]正在酝酿发动“大跃进”的毛泽东,此时十分重视省报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15]因此,《安徽日报》进入毛泽东的视线。当年夏天,曾希圣曾在“全省写作会议”上说:“这是对《安徽日报》全体同志的巨大鼓舞和鞭策,也是我们安徽全省人民的光荣。我们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不辜负主席的期望。”[16]曾希圣还提出,“优秀的记者、编辑,工资待遇可以与社长、总编辑平起平坐。”[17]全省写作工作会议后,在曾希圣等省委领导的大力推动下,全省新闻宣传工作兴起一股热潮。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曾希圣兼任校长的安徽大学大胆提出创办新闻系——不仅提出了1959年开办新闻系的设想,还从复旦大学新闻系引进了师资。但是时隔不久,安徽大学筹建新闻系的努力就被前来视察的康生断然喝止。
1958年10月30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文教小组副组长的康生短暂地视察了安徽大学。陪同康生的有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省委宣传部长陆学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丁明志等人。康生视察的第一站是安徽大学为“大炼钢铁”而建设的高炉工地。他给出的评价是“这还不错”。接着,安徽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张行言向康生汇报工作。康生对安徽大学白手起家的精神、半工半读的计划等都给予肯定。但当张行言提到拟增设新闻系时,康生立即表示了不同看法。他说:
我的意见,新闻系可以不要。新闻系到底如何办?复旦、北大、人大都未解决。有人说,毕业后工作两年,就可以讲课。是不是要办一个系?其他如政法等系也是这样。……所以,这是个问题。[18]
康生还与正在现场拍照的李焕仁有过对话。康生问李焕仁:“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李焕仁回答:“我是复旦新闻系毕业的。”康生说:“我来问你,新闻专业、新闻记者大学培养出来的好,还是基层涌现出来的好?”李焕仁回答:“这个不能一概而论;我是调干生,是从基层来的,我做新闻就比较合适一些。”康生高兴地说:
这就对了!据我了解,新闻专业、新闻记者、新闻编辑不能在大学培养。新闻记者、新闻编辑这些人都应该从基层中涌现出来。
康生随即交代张行言:“你们学校新闻专业不要上马了,你明天给曾希圣同志汇报下。”张行言不敢申辩。安徽大学创办新闻系因此中止,方铭、李焕仁最终被安排到中文系任教。[19]
康生的说法和1958年前后对新闻记者、新闻编辑的政治要求是一致的。1957年3月,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告诫知识分子:“如果不把自己头脑里的不恰当的东西去掉,就不能负担起教育别人的任务。……要作好先生,首先要作好学生。许多东西单从书本上是学不成的,要向生产者学习,向工人学习,向贫下中农学习,在学校则要向学生学习,向自己教育的对象学习。”[20]随后的“鸣放”运动,加剧了毛泽东对知识界和新闻界的怀疑和不满。他认为“办报纸的唯心论也最多”,还点名批评《文汇报》《光明日报》,说“这些报纸的领导人要把它办成一个资产阶级报纸。他们仇恨无产阶级报纸,仇恨社会主义报纸。”[21]毛泽东的态度和言论,在党内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认为“只有专家才能办教育”是“把教育工作神秘化”。因此,在紧跟毛泽东的康生眼中,培养“又红又专的新闻干部”的理想场所,不应该是大学校园,而应该是“从基层涌现”。
康生的说法,还反映了“反右“运动的后遗症。1957年“鸣放”期间,一些新闻界人士对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建议。后来,这些意见和建议统统被划归“资产阶级新闻观点”,遭到严厉批判。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师生中有不少人被划为“右派分子”,连久负盛名的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王中亦未能幸免。据方汉奇回忆,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师生罹难的也不少,仅58级的一个班,就划了不下7个右派。”[22]
“反右“运动的消极影响和康生的上述意见,使安徽大学新闻系被迫下马,其他高校新闻系科的招生规模也呈现不断衰减的趋势。例如,复旦大学新闻系1954年、1955年、1956年的招生人数分别为100人、120人、111人,但是1958年的招生人数锐减至32人;从1958年到1964年,每年招生人数最多时也就40人。[23]而“鸣放”期间比较活跃的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则在1958年6月被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24]
康生谈话之后,安徽省新闻人才培养又重返到过去的做法——开办“新闻干部培训班”。1959年4月中旬,省委中级党校第一期新闻干部训练班开学,招收学员119人,为地、市、县报社和县广播站干部,时间3个半月,学习内容包括政治理论、哲学、时事政策和新闻业务。1959年9月上旬,第二期新闻干部训练班开学,招收学员85人,时间半年,主要学习哲学和新闻业务。1960年9月中旬,第三期新闻干部训练班开学,招收学员100人,时间5个月,学习内容包括毛泽东哲学著作、《列宁主义万岁》和新闻业务。
直到1980年,安徽大学才增设了新闻系。[25]康生的谈话,让安徽大学的新闻专业设置和人才教育被推后了20多年。
参考文献
[1]《安徽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安徽师范大学校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0页。
[2]《我省创办综合性的合肥大学》,《安徽日报》1958年6 月18日第1版。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第三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447页。
[4]方汉奇:《七十年来的中国新闻教育》,《方汉奇自选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99页。
[5]李嘉树2012年8月3日访问方铭的记录。
[6]《安徽省志·新闻志》编委会办公室编:《安徽新闻百年大事》,合肥:黄山书社,2000年,第72页。
[7][25]参见《中共安徽省委党校校志》第93、101—102页。
[8]安徽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安徽省志·新闻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年,第90页。
[9][10]新华通讯社安徽分社编委会:《新华通讯社安徽分社60年历史简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8页。
[11]《李克节进行一连串的反党活动本报编辑部全体人员向他展开批判和斗争》,《安徽日报》1957年8月14日第3版。
[12]《安徽新闻出版界最后一次座谈会上系统批判资产阶级新闻观点》,《安徽日报》1957年9月29日第6版。
[13][15]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33页。
[14][16][17]《曾希圣传》编辑委员会:《曾希圣传》,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26—227、223—224、225页。
[18]参见《康生同志在安徽大学视察时所作的指示》记录稿。
[19]李嘉树2012年10月20日访问李焕仁的记录。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383页。
[21]毛泽东:《在上海各界人士会议上的讲话(记录要点)》,1957年7月8日。
[22]方汉奇:《北大,我的学术故乡》,《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5期。
[23]赵星:《建国初期复旦大学新闻教育述评(1949—1957年)》(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1年。
[24]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738页。
[26]方汉奇:《七十年来的中国新闻教育》,《方汉奇自选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