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品牌月冒三千个 消费者屡遭假货问题
昨日有电商人士称,中国公布普遍“二孩”政策后,大量企业看好和进入母婴电商行业,目前中国平均每月有三千个母婴品牌冒出来。为了打击随之而来的假货问题,唯品会、淘宝等电商宣布引入第三方质检机构来打假。
不过,也有电商人士说,仅仅依靠电商平台的“抽检”是不够的,打掉的假货也会向其他电商平台转移,而且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打击假货源头,才能遏制假货问题。
有消费者陈女士反映,不久前在某电商网站给外甥买了一罐进口米粉,拿到手后发现外观包装与以前产品相比有很多异常:左边字体颜色浅且几个图标有重影,右边的则非常清晰,两罐米粉外包装印刷排版完全不同,罐底生产日期字体大小也不同。她表示,不认可商家客服人员“新老版本”的理由,正品不会因为版本不同而显得这么劣质粗糙。
随后,陈女士向电商平台发起赔偿申诉,电商客服表示,通过调查该商家的各种文件证明,并没有发现问题。陈女士又向工商部门投诉,该电商表示向工商部门提交了这些文件证明,也没发现问题。而陈女士坚信这些批次商品是假货,但她很苦恼,自己找质监部门检验的话,花费太大。最后她只能选择退货,折腾两个月后才拿到退款。
陈女士的遭遇在母婴电商行业并非个案,据唯品会副总裁冯佳路透露,一方面,当前母婴产品类目众多,品牌繁杂,中国每月平均有三千个母婴品牌冒出来,导致用户对母婴产品缺乏足够了解,加上跨境交易崛起,消费者对海外商品的认知渠道有限。
另一方面,母婴产品各渠道之间价格混乱,几乎每家电商上的售价都不同,令消费者眼花缭乱。而消费者对母婴产品安全性要求较高,国内母婴产品安全问题频发也令消费者半信半疑。
冯佳路说,在实施普遍“二孩”政策后,中国每年新增人口将达1500万以上,将成全球最大的母婴市场,而且,通常是每6个大人养1个孩子,消费能力极强,今年该行业交易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这也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母婴电商,易观分析师刘旭巍认为,在2013~2014年的市场启动期,天猫、京东、唯品会等综合电商平台相继将母婴品类进行分拆独立运营,大力拓展母婴电商市场,2014年,贝贝网、蜜芽宝贝、宝贝格子等特卖模式的垂直母婴电商平台相继成立,并获得大额融资;宝宝树、妈妈网等社区平台纷纷开始布局电商业务,乐友开启O2O战略。如今母婴电商已是炙手可热。
母婴电商令人头疼的假货问题如何解决呢?唯品会、淘宝等电商开始引入第三方质检来提高门槛。冯佳路说,唯品会将引入国际权威的第三方质检机构瑞士SGS对唯品会销售的母婴产品进行独立第三方滚动抽检,并与“品牌授权正品”及“太平洋正品保险”构成三重保险。
据SGS中国区产品认证签证官Mark Lohmann介绍,未来,SGS将对唯品母婴平台内所经营的商品进行全年滚动抽检,检测覆盖母婴全品类的所有品牌及所有品类,对奶粉和辅食等关键品类,更进行重点检测,检测项目除按国标要求外,还增加部分国际上的高关注项目进行检测。
而据淘宝网副总裁张勤介绍,中检、SGS、莱茵、法国必维等国内外四大检测机构与淘宝网联手打造的“中国质造联合实验室”,将依照国标为中国质造平台上的厂商提供更专业更严苛的检验服务。如沙发面料要经历15000圈专业设备进行摩擦的考验,旅行箱轮子要经得起在测试机带上行走4000码,硫化鞋要求耐连续弯折60000次以上。
阿里巴巴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说,不说投入的巨大人力和数据计算占用资源,光用于神秘抽检、为保障消费者体验先行赔偿的费用等直接现金支出一年都要上亿元。
阿里巴巴炮轰:打掉的假货在向其他电商平台转移
昨日,郑俊芳接受了记者采访,她负责阿里巴巴集团打击假货和保护知识产权的事务,她指责竞争对手歪曲事实。
在她看来,假货源于线下,与商业模式本身无关,在中国这是所有电商平台均需面对的问题。但是,阿里不会像京东那样一味回避“假货”的问题。
她说:“我的团队经常会在‘京东无假货’新闻的评论里,通过消费者的反馈去找寻制假集团的线索。在腾讯网曝光的‘祥鹏恒业’通过互联网大批量售卖假奢侈品案件中,京东、聚美优品、1号店等均在列,但为什么唯独没有天猫和淘宝?我专门调查过,这家公司在提交材料的开店环节就未能顺利通过。”
她称,打假过程中可看到一个明显的“假货迁移路径”,越来越多被关闭打掉的假货和窝点,在向国内其他电商平台及微店等通道转移。通过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问题,据媒体报道,“因为售假被淘宝驱逐的商家中,竟有12家转战到了京东上,且出售的商品和被阿里安全处罚的假货商品高度相似”。
对京东“管理不好C2C,所以关掉拍拍”的言论,郑俊芳说,拍拍即使不关掉,也会在市场竞争中死掉的。不能因为管理能力的缺乏,移花接木,变成攻击对手的手段。(薛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