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广彩河南省南阳市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河南南阳 473000
危机预警体系在耳鼻喉医疗安全管理中使用情况分析
安广彩
河南省南阳市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河南南阳473000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危机预警体系在耳鼻喉医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耳鼻喉科自2014年1月开始在耳鼻喉科疾病患者的医疗安全管理过程中采用危机预警体系,随机选取2014年1月—12月共20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未实施危机预警体系医疗安全管理的200例耳鼻喉科疾病患者进行对比研究,选取自2013年1月—12月,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道堵塞率、鼻腔大出血率、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满意度,并对比2013年1月—12月和2014年1月—12月该院耳鼻喉科的医疗纠纷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道堵塞率、鼻腔大出血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2%、9%(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P<0.05)。2013年1月—12月共发生5起医疗纠纷事件,2014年1月—12月医疗纠纷事件明显减少,仅发生1起。结论在耳鼻喉科的医疗安全管理中,采取危机预警体系进行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
[关键词]耳鼻喉科;医疗安全管理;危机预警体系
危机预警体系是根据人们的危机认识或危机意识建立的一套危机预警机制,是一种较为新型的管理模式[1-2],由于医疗管理具有高风险,危机预警体系的应用具有其必要性[3]。该研究为了探讨危机预警体系在耳鼻喉科医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特对该院耳鼻喉科实施危机预警体系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医疗纠纷情况以及满意度进行对比,证实了危机预警体系在耳鼻喉科医疗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该院耳鼻喉科自2014年1月开始在耳鼻喉科疾病患者的医疗安全管理过程中采用危机预警体系,随机选取2014年1月—12月共20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设置为观察组,该组患者的男女分布比例为104:96,年龄分布于6~83岁之间,平均为(43.71±26.41)岁。
另随机选取未实施危机预警体系医疗安全管理的200例耳鼻喉科疾病患者进行对比研究,选取自2013 年1月—12月,将其设置为对照组,该组患者的男女分布比例为103:97,年龄分布于6~82岁之间,平均为(43.67±26.37)岁。就两组患者的研究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进一步对比研究。
1.2研究方法
该院耳鼻喉科自2014年1月开始在耳鼻喉科疾病患者的医疗安全管理过程中采用危机预警体系,具体措施如下:①危机教育:定期组织耳鼻喉科医护人员进行危机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危机意识,使其认识到危机控制的重要性。②建立三级质量控制体系:组建耳鼻喉科安全管理危机处理小组,小组成员由临床医师和高年资护理人员组成,小组成员负责收集耳鼻喉科患者的安全信息,并进行详细调查,发现危机事件后,向危机管理小组递交预警报告;由小组组长组织进行危机处理方案的制定,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介入干预,并启动危机应急方案,待危机解除后,对此次的危机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并整理报告;如危机事件处理困难或潜在的安全隐患过于严重,危机处理小组应及时将危机事件上报给上级组织,由上级组织进行危机控制指导。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道堵塞率、鼻腔大出血率、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满意度,并对比2013年1月—12月和2014年1月—12月该院耳鼻喉科的医疗纠纷事件发生情况。
满意度[4]:使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共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等3个选项,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n(%),进行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中,呼吸道堵塞、鼻腔大出血、院内感染各发生14例、24例、18例;观察组中,呼吸道堵塞、鼻腔大出血、院内感染各发生4例、10例、6例。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道堵塞率、鼻腔大出血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2%、9%(P<0.05)。
2.2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医疗安全管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P<0.05)。见表1。
表1 实施危机预警体系前后患者满意度对比
2.3医疗纠纷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2013年1月—12月,该院耳鼻喉科共发生5起医疗纠纷事件,2014年1月—12月耳鼻喉科的医疗纠纷事件明显减少,仅发生1起。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医院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加上近年来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院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医院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长远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医疗质量[5-7]。耳鼻喉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其医疗安全管理不容忽视,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医患纠纷,对医院的医疗质量造成严重影响[8]。因此,有必要在耳鼻喉科的医疗安全管理中采取合理的管理办法,以提高耳鼻喉科的医疗安全,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纠纷。
危机预警是目前医疗安全管理中较为重要的环节,这主要是因为医疗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危机,尤其是医疗服务行业,其服务的对象是罹患疾病的人群,在管理过程中,面临着高度的风险[9-10]。由此可见,建立一套危机预警体系对医院的医疗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危机预警体系是针对可能存在的危机建立的危机预警体系[11]。该院自2014年1月开始,在耳鼻喉科的医疗安全管理中应用危机预警体系进行管理,首先,对耳鼻喉科的医护人员进行危机教育,使其具备应有的危机意识,使其能够认识到危机预警的重要性,积极捕捉潜在的危机征兆;然后,根据耳鼻喉科的工作特点,建立三级质量控制体系,组建耳鼻喉科安全管理危机处理小组,由危机预警人员发现危机事件,由危机处理小组对危机事件进行处理,由上级组织对影响范围较大的危机事件进行控制,自下而上,形成完备的危机预警体系[12]。
该研究结果发现,2014年1月开始,耳鼻喉科施行危机预警体系后,耳鼻喉科的呼吸道堵塞率、鼻腔大出血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医疗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2014年1月—12月医疗纠纷事件明显减少,说明危机预警体系在耳鼻喉科医疗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耳鼻喉科的医疗安全管理中,采取危机预警体系进行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Martin Loosemore,Vivien Chow,Tracie Harvison,etal.Inter-agency governance risk in managing hospital responses to extreme weather events in New South Wales,Australia:a facilities management perspective of shared situational awareness[J].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mp;economics,2013,31(10/12):1072-1082.
[2]马晓惠.护理风险管理在耳鼻喉科病房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33):7162-7163.
[3]李丽.护理安全管理的新措施在耳鼻喉科管理中的成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2):152-153.
[4]陈玉华,汪德清.耳鼻喉科规避护理风险方法探讨[J].医学信息,2013,26(30):635-636.
[5]陈秋鸿,林丽芳,陈燕红,等.护理风险管理在耳鼻喉内镜室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27(24):109-110.
[6]肖欢,黄利华.护理风险管理在耳鼻喉科病房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4,30(12):2483-2484.
[7]高丽,徐会娟.耳鼻咽喉科护理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8):330-331.
[8]刘海云.风险管理在老年耳鼻喉科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3,26(5):944-945.
[9]蒋敏,蒋慧,李德贤,等.耳鼻喉科门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外医疗,2014,33(5):128-129.
[10]郑霞.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护理服务工作进行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5):107-108,111.
[11]狄东雷.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践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 (24):195-196.
[12]陈柯.危机预警体系在耳鼻喉医疗安全管理[J].中外医疗,2013,32(16):129-130.
Analysis of the Use of the Crisis Early Warning System in the Medical Safety Management of ENT
AN Guang-cai
Nanyang City,Henan Province,Nanyang Medical Colleg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ENT,Nanyang,Henan Province,47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crisis early warning system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 ear nose and throat. Methods The crisis early warning system was adop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ENT in our hospital since January 2014,a total of 20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14.A comparative study of 2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he disease in the Department of ENT,which has not implemented the crisis early warning system,was selected randomly,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13,set it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tract blockage,nasal bleeding rate,hospital infection rate and satisfaction,and compare the medical disputes in the Department of ENT of our hospital in January—December 2013 and January—December 2014.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incidence of respiratory tract blockage,nasal bleeding,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s were 2%,5%,3%,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7%,12%,9%(P<0.05).The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8%,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84%(P<0.05). In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13,5 cases of medical disputes occurred,in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14,the medical dispute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only 1 cases occurred. Conclus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ENT,the medical security management,to take the crisis warning system for management,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improve medical service satisfaction,reduce medical disputes.
[Key words]Department of ENT;Medical safety management;Crisis early warning system
收稿日期:(2015-10-10)
[作者简介]安广彩(1983.1-),河南南阳人,本科,初级护理师,从事护理临床工作。
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6.01.181
[中图分类号]R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6)01(a)-01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