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证预言的失败案例
或许很多人没有想到,在农历春节刚刚过后举行的MWC 2016(全球移动通信大会)上,最受国人关注的一款产品竟然不是手机,不是智能汽车,不是VR,甚至也不是物联网和5G,不是一切可以称之为“酷”的东西。甚至,在一个通信产品和技术遍布的大会上,这款产品或许都不能算是一个可以称之为“通信”的东西,因为这款相当被关注的产品是一款笔记本,一个已经被发明接近30年的东西。
华为,这个以通信技术见长的公司,在MWC 2016上,意外地发布了一款名叫Matebook的商用笔记本电脑。之所以说“意外”,是因为华为发布的这个东西太不时髦了,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笔记本显然已经是一款夕阳产品,夕阳到这个产业的绝大多数厂商自己已经对它有点嫌弃。
拿全球前三大PC厂商来说,曾是全球最大PC厂商的惠普,已经把业务做了分拆,PC业务单独成了一个体系。另外一个PC起家的公司戴尔则私有化了公司,私有化的核心目的是想把公司的业务放在企业级IT市场(服务器,存储,云计算相关)上,完成从PC厂商到IT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而作为全球第一PC厂商的联想,也完全没有从这个第一的位置上占到什么光彩,反而屡屡被质疑当PC市场的第一,正说明对手机等新兴市场的反应速度太慢了。联想的高管因此经常要出来讲一讲如何重视移动业务,总而言之,你很少听联想说PC业务是多么有潜力。
PC市场的领头羊们对市场的漠视态度已经不是一时的举动,实际上从相对不成功的Windows 8发布前后就已经开始了,这也让PC市场的上游厂商微软颇为无奈。于是,过去一直只做软件平台——操作系统的微软看不过去了,在4年前开始自己研发了一款PC产品Surface平板电脑,希望为PC厂商们做个榜样。言外之意,PC还是可以创新的,但似乎这种说服也未能尽如人意。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似乎被很多人瞧不上的产品,在本届MWC上成了明星,会场气氛相当热烈,甚至超过了不少手机产品的发布会。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这次事件,看作一个典型的自证预言失败的案例。
心理学上有种现象叫自我实现预言,也叫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意思是当你对一件事进行预言或者解释之后,你往往就会把事情的发展按照自己预言和解释的方向推进,结果预言就这样自己兑现了自己。PC产业在最近几年就陷入了一种“这个市场必然没有出路啊”的自证预言。
事情的缘起来自于苹果。苹果在iPhone之后发布的iPad当时非常受市场欢迎,之后PC的出货量也确实在下滑。所以舆论普遍认为平板电脑将取代PC。这种观点不仅是观察家们的看法,也影响了微软和英特尔两家公司的决策,于是这两家厂商开始联手推动二合一概念的设备,这种设备既可以当笔记本用,也可以当平板用。换言之,微软和英特尔似乎自己也认为传统笔记本好像没有多少出路了。
这种自证预言某种程度上,从一开始就错了。PC市场确实有些糟糕,但是从来就没像市场预言的那么糟糕。但是当PC产业链都相信这个市场真的不能再坏了之后,他们的生意确实越来越坏了。而其实市场是曾经透露过反向信号的,这个信号就来自于苹果,一个亲手打造了平板电脑的公司。尽管苹果吓坏了PC厂商,但是苹果从来就不相信平板电脑(比如iPad)可以完全取代笔记本,苹果也不认为笔记本电脑一定需要一个类似iPhone这样可以触摸的屏幕。所以,苹果公司的笔记本从来就没有触控功能,这和它的iPad实现了严格的区分。
事实证明,苹果的思路是正确的,PC厂商们的思路则错了。当然,PC厂商的自证预言可能不能算错,因为对于他们自身来说,结局确实是这样。但是,必须看到其实只有PC厂商们的生意变差了,苹果并没有。据科技网站MacRumors报道,来自市场研究公司TrendForce的最新数据显示,苹果的传统笔记本MacBook销量在一个呈现颓势的笔记本市场中,一直在稳步增长。2015年,苹果已经超越了宏基和华硕,成为全球第四大的PC厂商,市场份额也由2014年的9.3%上升到了2015年的10.34%。而同期,2015年全球笔记本销量为1.644亿台,比2014年的1.755亿台减少6.3%,减少的份额正是传统PC厂商下降的部分,和他们自己预言的一样。
PC厂商和苹果的境遇两重天其实说明了一个事实,这个市场依然需要一个用于日常工作的便携生产力设备,这个生产力设备的最佳候选依然是传统笔记本电脑,而不是平板电脑或者手机。华为作为一个通信技术公司,突然杀入了笔记本电脑市场,似乎才有人恍然大悟,原来这依然是一个年出货量达到亿级别规模的领域。另外一些数字则显示,让PC厂商魂牵梦绕的手机市场,可能并不那么美好。
根据研究机构IDC公布的2015年手机出货量数字报告,整个年度全球手机共出货14.4亿支,市场增长10.4%,但是这可能是智能手机市场最后一次两位数增长了,到2016年,这个增长率就只在5%-6%。更要命的是,手机的均价还在不断下降,用不了5年,手机市场的均价就会从现在的 295美元(1800元人民币)降到237美元(1500元人民币)。
所以,尽管看起来手机市场比PC市场大10倍(14亿对1.6亿),但是实际数字并非完全如此。首先,笔记本电脑的均价高于3000元,市场主流笔记本的价格在5000元左右,这个价格是手机市场的两倍。而且,手机市场还有一个更要命的问题。手机市场实际上是一个利润垄断的市场。根据Canaccord Genuity的数字,三星和苹果分别以24%和17%的市场占有率排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和第二,但是三星得到了14%的智能手机行业利润,苹果的行业利润则达到了惊人的91%,两者相加的利润总额达到了105%,也就是说除了这两家公司之外,其他公司加起来的利润总额是负的!或许正是上述这些数字背后反映出来的原因,一个PC厂商自己都有怠慢的市场,现在被华为这样的通信厂商盯上了。据说,国内如日中天的手机公司小米也正准备进入笔记本电脑市场。
全场景抢夺用户
对于这些笔记本市场的新军来说,他们看上的很可能不止是硬件设备的营收,而是从获取更多的终端用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比如获利的方法完全有可能来自于广告等间接收入。实际上,互联网公司正在玩命地抢夺用户的上网时间。手机占用了用户的睡前时间和路上的时间,分众等广告牌占据了用户等待的时间(等待在电梯,等待在停车场,等待电影开场),但是用户上班的8小时时间却缺乏合适的方式去覆盖,但稍微想一下不难发现,还有什么比笔记本电脑更合适的产品么?因此与其说华为、小米抢占的是一个用户的设备市场,不如说是一个用户的时间市场,8小时的工作时间,对拥有互联网商业思考方式的公司来说,是非常吸引人的。
所以,在开发MateBook之前,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曾谈到过华为的愿景,“华为希望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智能终端全场景体验时代”。所谓全场景体验时代,通俗一点的表达就是,娱乐用手机,办公还得用笔记本,任何时候,你都应该盯着我的设备才对。
相比笔记本市场而言,在本届MWC 2016会议上,手机市场显得有些波澜不惊了,并没有太惊艳的手机产品出现。小米公司的最新手机喊出了10项黑科技的口号,但是关注度并不如之前小米手机发布的盛景。另外在MWC被认为有些亮点的手机厂商分别是三星、LG和OPPO。但实际上三家公司带来的技术都属于小修小补,LG G5的“魔力槽”是指G5的手机下巴部分可以拆卸,换成电池或者不同功能的小组件。备受关注的三星Galaxy S7则只是优化了它的摄像头,另外一个有所亮点的公司是国内的OPPO,它的VOOC超级闪充可以实现15分钟快速充电。这些很让消费者激动么?并没有。
商用市场上岸
实际上,整个MWC展会可能都不是一个让寻常消费者感到激动的大会,这更是一个企业和机构探讨如何利用技术提高社会的运行效率,让企业中的人如何更好地利用技术优化工作流程的大会。正如只做通信企业服务的爱立信公司说,这个活动对它而言非常重要,超过90%的客户(主要是运营商)都会来到这个会场和它谈生意。而如果你把目光从手机这些消费电子产品上移开,那么真正的一些黑科技:“物联网和5G通信网络”就浮现出来了。
诺基亚和爱立信探讨的是基于5G和物联网的车联网和智能交通技术。爱立信和瑞典的货车及巴士制造厂商SCANIA一起开发了车辆编队的解决方案。对于交通运输行业来说,油耗成本是他们最关注的部分,降低风阻是降低油耗的有效办法。SCANIA提出,卡车行驶中,两辆车之间保持的行驶距离越近,就越能减少风阻,从而降低油耗。于是爱立信和SCANIA一起研发了一种解决方案,帮助货车之间保持实时通信,互相感知距离,控制运输车辆之间的车距。在5G的网络环境中,车辆的距离可以控制在3米之内(相信人类的司机做不到这一点),最大限度降低风阻。
在MWC上的虚拟现实也并不同于平常见到的VR眼镜,不是让你打游戏看电影更过瘾,而是让通信工程师可以带着VR眼镜,远程遥控远在郊区的无人机,去检查基站有什么故障。
其实不止是巴塞罗那的MWC展会明显地偏向商用市场,在它之前召开的拉斯维加斯CES展会也体现了这个趋势,反而以前热闹的消费电子市场逐渐安静下来了。这种情况并不难理解,面向消费者的终端和服务已经越来越出现一种垄断趋势(比如三星、苹果、华为、小米等少数公司控制了国内手机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或利润),反而是企业市场,因为企业在竞争中要寻求独特竞争优势,因此对于技术的需求呈现出千差万别,所以面向商用的技术更加百花齐放,产品也更容易产出附加值。但是有些已经在商用市场颇有建树的公司可能反而看不到这一点,置自己的优势不顾反而去追随苹果走一条艰辛之路。而另外一些公司则抓住机会杀一个回马枪,称之为“甲之砒霜,乙之蜜糖”,似乎也不为过了。
高飞:ZDnet总经理兼总编辑